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 课 手 册 BEI KE SHOU CE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2013-2014 学年度第 二 学期第 本(本学期共 本) 单 位 主备人 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 三 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设定.1 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的能力,继续培养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5、本组多篇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常识,在课上,对这些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教学资源与开发1. 多读描写自然的文章。2. 经常看自然传奇、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3. 课件课时安排自然之道 2课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蝙蝠和雷达 2课时 大自然的启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课 时 备 课课题自然之道 第一课时课型精读总课时25授课日期3月17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读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 难点 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课前准备:字词卡片 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预习探究1、请同学们默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说一说本单元的学习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3、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4、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自主预习课文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合作交流三品读体会出示下列词语,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2、这里有哪些词语可以用形象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3、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品读3、4、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 白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 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再找另外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 B刚才这几个同学表演的怎么样?大家给C同学们的表演很到位,那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部分,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并画出来。 D教师引导学生多方位的读本个自然段。 (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范读、模仿读、比赛读、上台表演)(3)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谈谈你自己的理解么? 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谁来试着读一读。要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 向导的心情是心平气和波澜不惊的,那向导又是怎样做的呢? 课件出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谁来读一下向导的做法。 极不情愿是什么意思?你在家里有没有遇到过极不情愿的事呢? 我们没有来过海岛也没有亲眼见过食肉鸟吃小龟,看他们评价一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拓展延伸1、小结:我们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课下思考这个问题。 2、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要求要熟练掌握。练习设计:认读下列词语 嘲鸫 旅游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板书设计: 救一只我们 愚不可及 害一群教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清晰自然,或品读,或感悟,或想象,课堂教学效果如预期的精彩。但在教学之后,与一老师交流,交谈感受,他否定了 我的教学设计。这是叙事性哲理故事,要让学生感受完整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试想,我的这种教学看起来教路清晰,其实有点在支解文本,是名副其实的阅读分析,与当前的课改理念相背。课 时 备 课课题自然之道第二课时课型精读课文总课时26授课日期3月18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习运用词语。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讲解自己生活中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课前准备:练习题、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 复习旧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9课的生字和几个重点 的词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 根据词意说出词语 (1)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2)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3)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若无其事)(4)想要出去又停下来。(欲出又止) 2、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七个同伴和一个生物学家向导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拉岛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向导迫于压力把幼龟抱向了大海,结果却伤害了幼龟,大家都后悔不已。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合作交流三 品读体会1、 小幼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以及向导的心,他们的思想感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是怎么做的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6-8自然段,重点的部分画一画,写一写,小组讨论交流。 2、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到,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谁能够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件愚不可及的事指的是什么?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这幅图中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 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根本加重了向导后悔,自责的语气) 6、谁能读出他非常难过,自责的语气? 7、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么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自然是有规律的,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拓展延伸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列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2、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进行积累练习设计: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谈读后体会板书设计:好心 蠢事 自然之道教后反思:在感悟“自然之道”课中,从我们此次科考的目的入手,观察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发现幼龟抱龟入海群鸟食龟抢救群龟”),内心的感受变化(紧张震惊悲叹),层层剥笋般地解读质 问,制造教学冲突。学生在探寻地过程中感悟了自然之道课 时 备 课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型略读总课时27授课日期3月20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预习,品读体验。 2、 抓住重点句子,边读边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 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2、 树立环保的观念。3、 学习课文说明方法,树立环保的观念。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2、搜集有关黄河的材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激 趣 导 入 明 确 目标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对于黄河,你有哪些了解?能不能把你知道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欣赏。 (播放黄河流域近年来实景录像,要把黄河的事情办 好“黄河与我国其他河流相比,有着显着的特点”开始。) 3、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从“中华民族的摇篮”变为“中华民族忧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4、板书课题 5、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粗读课文 感知大意三 自读自悟1、出示带有生字的卡片让生认读,并且说一说你的学习方法 2、注意以下字音。3、出示词语认读:摇篮 忧患 崩塌 毁灭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随心所欲等 4、生提出不懂的词义,大家交流。 5、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黄河变化前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怎样变化的呢?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以前) (1)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2)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3)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 (播放幻灯片)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4)美吗?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板书:摇篮) 2、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文章的15自然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板书:后来) (1)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 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6、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7、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能够带着这样强烈的语气再读一读? 指名读(2、3名) 8、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环保拓展:争做环保小卫士: 1、 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留意我们的周边环境,你们发现有什么环境问题,你平时是怎样保护环境? 2、 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了,今天我们指导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就让我们为环保出一份力,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 3、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呼吁写在卡片上,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练习设计: 补充词语 气候( ) 土地()水土()森林()结构()不( )不( )板书设计:以前摇篮(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黄河 后来忧患(决口 改道) 原因自然、人为 治理管住泥沙(牧林为主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教后反思:把握重点时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归纳一下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再说说这两方面原因之间的关系”细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段落,用笔勾画出能说明以上问题的有关词句。然后分成四人小组议一议自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最后一段,并归纳出科学家设计的治黄方案的要点。通过抓重点词、句的读议,使学生加深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课 时 备 课课题11、蝙蝠和雷达 第一课时课型精读总课时28授课日期月21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新字新词,了解“启示、敏锐、模仿、配合、横七竖八”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2、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学重、难点:1、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2、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 预习探究出示蝙蝠图片 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简介蝙蝠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出示雷达图片、齐读正音)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合作交流三 品读体验 1、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2)遇到生字组成的新词多读几遍,并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标出自然段。2、出示“启示、敏锐、模仿、配合、横七竖八”等字词卡片,检查字词朗读情况。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关系?在课文中划出关键句子。(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4、那么到底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个部分写了这个问题?(15自然段完成表格试验方式试验结果所得结论第一次试验第二次试验第三次试验请同学们自读第七自然段,然后试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学生概括:蝙蝠用嘴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超声波反射回来,传到蝙蝠耳朵里。指名读课文第8自然段。仿照老师的板书,把雷达探路的原理也用图表示出来。 板书:天线 无线电波障碍物荧光屏 说一说:它们分别对应蝙蝠的哪个部位。完成课后的填空题。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阅读阅读资料袋内容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知道的仿生学。 练习设计: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板书设计:11、蝙蝠和雷达嘴 超声波 障碍物 耳朵教后反思:课 时 备 课课题11蝙蝠和雷达 第二课时课型精读总课时29授课日期3月2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掌握本课生字词。 3、学习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再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断练写。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3、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字词卡片;相关课件内容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 复习旧知1、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吗?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课件出示: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解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 的问题。2、教师总结,出示答案。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写字三 表演朗读 1、同学们,在本课生字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2、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3、听写本课生词。组内批改,错的生字订正一遍。并再由小组长听写,直到正确为止。1、带着体会有感情的读课文2、选择自己5、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3、分小组朗读比赛4、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在夜间飞行时偶儿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读写结合1、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2、仿写课文、自然段。来当一回小作家,从中选择潜水艇这一发明,仿照课文、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好吗?3、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在生物的启示下将会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课后,大家可以阅读课中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文,相信将会带给你更多的启发。练习设计:仿写课文、自然段。来当一回小作家,从中选择潜水艇这一发明,仿照课文、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好吗?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 嘴 超声波 障碍物 耳朵教后反思:课 时 备 课课题12 大自然的启示课型略读总课时30授课日期3月25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积累:“遭殃、扫帚、腐烂、土壤、关键、鲸鱼”等词语。 2、真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能力和对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短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明白层林为什么遭到了破坏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课文生字。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 直接导入今天学的这篇课文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仍然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粗读课文 感知大意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扫帚、腐烂、土壤、栖息、捕食、繁殖、制服、机翼、惨祸、关键、枯枝烂叶、异想天开、机毁人亡、轻而易举2、同学们读完之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小故事?有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给复述出来?比一比看谁能够复述的最好。3、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刚才预习课文时所获得的收获讲给小组内的同伴听一听。并且在小组集体的力量下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课文“打扫”森林中德国林务官下了一道什么命令?下完之后别人是怎样做的?(2)课文人类的老师里向我们介绍了多少种人类由动物想到的发明创造?4、这些都给了我们怎么样的启示?一、学习“打扫”森林。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为什么“打扫”加了引号?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3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宽敞”、“洁净”、“干枯”等词)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这部分的大体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3、重点探究第5、6段。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且在小组内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使森林遭殃的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有感情的多读几遍,谈谈你的看法。4、课件出示:“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再讲出一个大自然生态联系的例子吗?5、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总结:不要破坏森林,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动物,爱护环境。学习人类的老师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1、你还能讲出生物对人的启示的例子吗?能给大家讲述一下有关科学发明的故事吗?2、学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它有关“自然的启示”事例。3、课后小练笔:维护生态平衡之我见。练习设计: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受到那些启发?板书设计: 人类的老师“打扫”森林 (因) 毁坏森林(果)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教后反思:课 时 备 课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口语交际总课时31授课日期3月26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运用口头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课前准备: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一 创设情境 明确话题 1、当我们抬头望天,会看到飞机在碧蓝的天空飞翔;当我们走 到大海边,看到一艘艘轮船划破平静的海面,我们想到现在的科 技是多么发达,飞机和轮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方便。 2、那你知道他们是受到了什么启示发明出来的呢?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根据这种原理发明出来的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二 自主交流明确方法三 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1、 请同学们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与要求。 2、 下面你就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将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等)1、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与伙伴进行交流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前展示。 3、学生对上台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要求:能根据素材讲述、 想象合理,故事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表达较为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染力,效果较好。 4、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奖、最佳创意奖、超越自我奖 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四 拓展延伸 这次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2、根据自己的提纲,整理成篇写出心得。练习设计: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将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自然的启示”学习成果展示会 蝙蝠-雷达 青蛙-电子蛙眼 鱼-潜水艇 响尾蛇-探热器 企鹅-雪地汽车 袋鼠-跳跃机教后反思:课 时 备 课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习作总课时31授课日期3月27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放 放电影” ,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 初步的构思与安排。学生习作时,教师可巡回指导。学生习作完成后,采用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修改,修改时注意用上 一些学过的修改符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整理、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课前准备: 课前观察整理相关材料小组内制定评价标准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师生双边活动 一 积累 、 1、定向观察,搜集素材 1、游戏:开火车、排字卡 玩个游戏好不好?先开个火车!(出示字卡)谁来把这几个字排一排,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大自然的启示) 2、你看,刚才开火车时还毫不相干的几个字,一排列就变成了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其实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这样,就是把一个一个的文字有顺序地而排列而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这种文字游戏吧! 3、我们先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来聊一聊吧!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我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维护工具
- 人才招聘流程及面试评价系统
- 保证完成目标任务承诺书9篇
- 高级作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案编码技能考试试题(附答案)
- 深圳数字中考真题及答案
- 任丘老师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外民俗真题考试及答案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保育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参考答案详解
- 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与优化方案探讨
- 学生安全生产教育
- 标书售后服务措施及方案
- 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配套教学设计(统编版)
-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解析
- 3D打印雕塑创新-深度研究
- 氧化铋系玻璃基低温共烧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秋天的怀念课文赏析
- excel函数教学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