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pdf_第1页
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pdf_第2页
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pdf_第3页
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pdf_第4页
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010 年年广东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高考物理实验题 20012001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5 题. (6 分) 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 7 所示.图 8 是打出 的纸带的一段. 图 7 图 8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利用图 8 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 的计算式为f= . 20012001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6 题. (9 分) 图 9 中E为电源,其电动势为,R1为滑线变阻器,R2为电阻箱,A 为电流表,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 测得 A 的内阻RA:闭合 K1,断开 K2,调节R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0;保持R1不变,闭合 K2,调 节R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 0 2 I ,然后读出R2的值,取RAR2. (1)按图 9 所示电路在图 10 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接导线. 图 9 图 10 (2)真实值与测得值之差除以真实值叫做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即 A2 A -RR R .试导出它与电源电动势、电 流表量程I0及电流表内阻RA的关系式. (3)若I010mA,真实值RA约为 30,要想使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5%,电源电动势最小应为多少 伏? 20022002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1 题. (5 分) 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 ,单位是 . 20022002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2 题.(8 分) 现有器材:量程为 10.0 mA、内阻约 30 40 的电流表一个,定值电阻R1150 ,定值电阻R2 100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干电池(电动势约 1.5 V)的电动势. 2 (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 (2)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的待测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式中各直接测得量的意义 是: . 20022002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3. (7 分)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 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 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1)如图 1 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 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 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图 1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由 已 知 量 和 测 得 量 表 示 的 角 速 度 的 表 达 式 为 . 式 中 各 量 的 意 义 是: . 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 2 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 2 所示.求得角速度为 . 图 2 20032003 年广东卷年广东卷 1111 (6 分) 下图为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直流 10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2)如果是用10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 (3)如果是用直流 5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20032003 年广东卷年广东卷 12 (7 分)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 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 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 2 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 3 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要求写出 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打点计时器所用 交流电频率为 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 度g10m/s 2) 20032003 年广东卷年广东卷 13 (8 分)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 10mA 档的内阻 RA(约为 40) ,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 下列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约为 1.5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阻一个(阻值 R 约为 150) ,电 键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 (2)给出 RA的表达式. 20042004 年广东卷第年广东卷第 1212 题题(12 分)图中 R 为已知电阻, x R为待测电阻, 1 K为单刀单掷开关, 2 K为单刀双掷开 关, V 为电压表(内阻 极大) ,E 为电源(电 阻不可忽略) 。现用 图中电路测量电源 电动势及电阻 x R (1)写出操作步骤: (2)由 R 及测得的量, 可测 得_, x R=_. 20052005 广东物理卷第广东物理卷第 1111 题题如图 7 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 示 小 车 运 动 过 程 的 一 条 清 晰 纸 带 , 纸 带 上 两 相 邻 计 数 点 的 时 间 间 隔 为T=0 10s , 其 中 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 R Rx V a b K1 K2 E 4 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 2(计 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0052005 广东物理卷第广东物理卷第 1212 题题(11 分)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 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 45。热敏电 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 (图中未画出) 电源(3V内阻可忽略) 直流电流表(内阻约 1) 直流电压表(内阻约 5k) 滑 动变阻器(020) 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 8(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根据电路图,在图 8(b)的实物图上连线。 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 20062006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111 题题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5 所示,A 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 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 5 中 00P P、 11P P) ,槽间距离均为d。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 B 上。实验时依次将 B 板插入 A 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 把 B 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 6 所示。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 _。 (2)每次将 B 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是为了_ 。 (3)在图 6 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S1 S2 S3 S4 S5 A 图7 图 8(a) 图 8(b) A 3 0.6 V 3 15 5 20062006 年广东物理卷第年广东物理卷第 1212 题题 1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 7 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 池组(电动势约 3V) 、电流表(量程 0.6A,内阻小于 1) 、电阻箱(099.99) 、滑动变阻器(010) 、 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1)该同学按图 7 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 0.20。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 是_。 (2)简要写出利用图 7 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_; _; (3)图 8 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R I 1 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 E_V、内阻 r _ 。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072007 广东物理广东物理 1 1 卷第卷第 1313 题题 (1)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 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 45。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 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 、电源(3V、内阻可 忽略) 、直流电流表(内阻约 1) 、直流电压表(内阻约 5k) 、滑动变阻器(020) 、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根据电路图,在图(b)的实物图上连线。 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 1)、往保温杯中加入热水,稍等读出温度值。 2)、 . 图(a) 图 (b) A 3 0.6 V 3 15 6 3)、重复,测出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4)、 . (2)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的特性工作的。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E = 9.0 V,内电阻不可忽略;C 为内阻不计的灵敏电流表;R0 为保护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的R- t图象所示。则热敏电阻R与摄氏温度t 的关系为R= ;闭合电键 S,当R的温度等于 40时,电流表示数I1=2.25 mA,则当电流表的示 数I2=3.6 mA 时,热敏电阻R的温度是_摄氏度。 20072007 广东物理广东物理 2 2 卷第卷第 1313 题题 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1.710 -8m。课外活动小 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 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工程分以下三个步骤: (请填写第步操作 )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 、 “-”插孔;选择电阻档“1” ; _; 把红黑表 笔分别与螺线管金 属丝的两端相接, 多 用表的示数如图 (a) 所示。 (2)根据多用电表 示数, 为了减少实验 误差, 并在实验中获 得较大的电压调节 范围,应从图 9(b) 的 A、B、C、D 四个 电路中选择 _电路来测 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 _mm; (4) 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 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 度约为_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请 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 (只需写出简要步骤) _。 0 40 80 120 160 4 3 2 1 R / k t / 乙 甲 S R0 R E G 7 20072007 广东物理广东物理 2 2 卷卷 14 (8 分)如图(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 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 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 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 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 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图(b)中 a、b、c 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 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 c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打 a 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 2.5 m/s 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 b 段纸带中的_。 如果取重力加速度 10m/s 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_。 20082008 年年广东第广东第 1616 题:题: 探究“动能定理”探究“动能定理”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 ,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 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 50 Hz 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 点, ;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 图 1 是钩码质量为 0.03 kg,砝码质量为 0.02 kg 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 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 1 中的相应位置 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 对于钩码、 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 _做正功, 做 负功 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 2 中的图线(其中 v 2v2v 0 2) ,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 是 要验证“动能定理”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 擦力和 打点计时器 (a) a b c (b) 2.72 2.82 2.92 2.98 2.82 2.62 2.08 1.90 1.73 1.48 1.32 1.12 8 表 1 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 S/cm r/(ms 1) 0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 _ _ D 7.15 0.54 E 9.41 0.60 20082008 年年广东省物理卷第广东省物理卷第 1515 题题: : 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 定 ) 、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的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下图的实物图上连线 实验的主要步骤: 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重复第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上图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 电阻的Rt关系式:R t()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原理动能原理” 20092009 广东广东 15 (10 分)某试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 “动能原理”。如图 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 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面上相距 50.0cm 的 A、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 记录小车通过 A、B 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试验主要步骤如下: 0 2 4 6 8 10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s/cm v2/(m2 s 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5 100 110 115 120 125 130 t/ R/ 9 测量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将小车停在 C 点,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 A、B 时的速度; 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重复的操作 (2)表 1 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期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 2 1 2 2 vv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 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 A、B 间所做的功。表格中 的E3= ,W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 1,请在图 13 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广东 16(14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器材包括:输出为 3V 的直 流稳压电源、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 (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可在金 属丝上移动。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实物图 14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