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心肺复苏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心肺复苏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心肺复苏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心肺复苏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又称心脏停搏,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大血管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等。,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美国每年30万35万人,12次/1000人/每年我国每年1000人中发生0.36-1.28次(不包括未送医院的患者)我国在患有心脏病的患者:8次/1000/每年在家中80%,在公共场所15%,其他5%,心脏骤停病因: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SSS、AVB、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影响休克、药物影响、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严重缺氧AMI、心脏破裂、张力性气胸、肺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低体温、溺水,心脏骤停常见原因:“6H5T”6H:Hypovolemia低血容量Hypoxia低氧血症Hydrogen酸中毒Hyperkalemia高或低血钾orhypokalemiaHypoglycemia低血糖Hypothermia低体温,心脏骤停常见原因:“6H5T”5T:Toxins中毒Tamponade心脏压塞Tensionpneumothorax张力性气胸Thrombosisofthecoronary/冠状动脉pulvasculature或肺动脉栓塞Trauma创伤,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指对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患者所采取的最初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发展史,、1947年美国ClaudeBeek教授首先对一室颤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成功、1958年美国Peter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1960年William等发表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论文,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1966年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召开,对CPR技术进行标准化、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标准进行评价和修改成功的CPR=心搏呼吸的恢复+智力工作能力的恢复心肺脑复苏,、美国心脏病学会将CPR的标准改为指南,先后于1992年、1997年出版。、2000年修订为“InternationalGuidelines2000forECCandCPR”心脏紧急救治和CPR指南。、2005年与2010年分别更新了该指南。、29个国家,356名复苏专家,277个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总结,历时36个月完成。,一般心脏骤停后: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3秒,头晕510秒,产生黑蒙、晕厥;1015秒,阿斯综合征,神志不清,意识丧失;2030秒,呼吸浅、慢、停止;45秒,瞳孔散大,12分钟,瞳孔散大固定;46分钟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电图表现:1、心室颤动(VF)不规则的颤动波,最常见,90%2、无脉性心动过速(VT)无脉性室速3、电机械分离(PEA)缓慢的室性自主心律4、心室停搏心室无收缩,心电图一条直线,抢救效果最差,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一般不困难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呼吸浅慢、停止瞳孔散大、固定,心肺复苏第一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C:(circulation)心外按压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D:(defibrillation)除颤(除颤以前为第二阶段),判断周围环境安全判断意识:轻拍肩膀和大声询问“你怎么了?”(两只耳朵),检查呼吸:看、听、感觉(在新指南中取消),患者没有呼吸,立即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并寻找除颤仪,2010年指南指出: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快速检查呼吸,10秒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胸外按压,A:舌头会厌阻塞上呼吸道B:压额抬颌法,开放气道:下颚推前法怀疑颈椎损伤首选,人工呼吸,单人施救:统一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适用小儿到成人的所有心跳骤停患者;非医务人员:无论单人或双人施救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专业人员: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双人施救采用15:2的按压通气比新生儿:3:1按压通气比多名施救者建议2分钟轮换一次,胸外按压:1、按压部位及定位:2、按压手法:垂直,利用上身的重力3、按压频率和深度:至少100次/分,至少5cm深,婴儿、儿童胸部前后径1/3.4、按压和放松时间:保证胸廓充分回弹5、避免过度通气(新指南),心肺复苏有效指标瞳孔:大小面色(口唇):紫绀红润动脉搏动:停止按压,摸到搏动,心跳恢复神志:眼球活动,睫毛、对光反射出现呼吸: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注意点:一、时间就是生命,尽早行心肺复苏,不要延误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4-6min严重损害复苏越早,成活率越高4min内复苏,成活一半4-6min开始复苏,成活10%超过6min,成活仅4%10min以上,成活率更低最初目击者即CPR、EMSS1991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4R:快速接近、快速CPR、快速除颤、快速高级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注意点:心搏呼吸骤停判断,看反应、看呼吸,不要像过去那样花大多时间去摸脉、听心音;判断有无脉搏,检查颈动脉,手法正确,不要时间太长;一旦确定心脏骤停,立即启动EMSS,不要惊惶失措或忙于求救而延误时机,心肺复苏第二阶段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借助仪器设备药品实施更有效的抢救,如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建立静脉通道应用复苏药物。(急诊科)心肺复苏第三阶段复苏后处理(post-resuscitationcare)自助循环恢复后,以脑复苏和脑保护为中心的全身支持治疗如亚低温治疗、血糖控制、清除氧自由基、保证脑灌注、维持循环稳定、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稳定。(ICU),1、胸外按压的频率至少为100次/分;2、按压深度至少5cm;3、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作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对目击者ABC改为CAB;4、除颤能量不变,更强调CPR;5、不建议无脉性电活动/心搏骤停应用阿托品;6、按压间断小于5秒。,2010年心肺复苏新指南修改要点,7、自动体外除颤仪(AED);8、先于电击还是先CPR;9、一次电击还是三次电击;10、儿童除颤首剂2J/kg,后续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