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vspositiveeconomics,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oughtto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waythingsare),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经济分析工具,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包含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四部分建立一个经济模型的步骤对经济现实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概念;概括和总结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规律;进一步地把概念符号化;建立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第一节需求曲线第二节供给曲线第三节供求均衡第四节弹性及其应用,第一节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买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Qx=f(Px;Py,I,R),其中Qx为需求量,Px为X商品之价格,(Py,I,R)是一些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变数.商品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预期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第一节需求曲线,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需求表。,第一节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向右下方倾斜.,P,Q,D,O,需求曲线是負斜率,表示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是謂需求法則,第一节需求曲线,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个人与市场需求关系表,市场需求曲线,图个別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即为市场需求曲线,第一节需求曲线,需求的决定因素,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P,O,Q,D2,D0,D1,.当需求减少,則需求曲线D0向左移至D1.,当需求增加,則需求曲线D0向右移至D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注意:,第一,其它条件不变是指影响的其他因素不变。第二,需求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有例外。如炫耀性(奢侈性)商品“吉芬商品”,第二节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的商品量。影响供给的因素Qx=g(Px;Py,R),其中Qx为供給量,Px为X商品之价格,(Py,R)是一些影响供給量的其他变数.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第二节供给曲线,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供给表。,第二节供给曲线,P,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供給曲线是正斜率,表示价格低时供給量会减少,价格高时供給量会增加,是谓供給法则,供给的增加与减少,第二节供给曲线,个人与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曲线,图2.5个別供給曲线的水平加总即为市场供給线,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第二节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决定因素,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P,o,Q,s,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Q,o,P,s,供求规律,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我们称之为供求定理。(1)需求变动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均增加;供给不变,需求减少,则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均减少。(2)供给变动的影响: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增加,均衡数量减少。(3)当需求和供给曲线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的变动程度和方向,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变动程度的大小和方向。,第三节供求均衡,P,图2.6供給、需求与市场均衡,市场供給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之交点,即为市場均衡PE为均衡价格、QE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2、每当旧的平衡破坏以后,买卖双方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适应新的形势,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均衡和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供求关系变化影响市场价格围绕均衡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市场需求不变供给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达到供需平衡形成新的均衡价格第二种情况:市场供给不变需求量增加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达到供需平衡形成新的均衡价格第三种情况:供需同时变化市场价格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变动幅度、变动方向及两者的对比关系。,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若市场价格为P1,高于PE,則有超额供给(QSQD)。商品卖不出去,厂商可能会降价求售。若每个厂商都降价,市场价格便会下降,往PE移动若市场价格为P2,低于PE,則有超额需求(QDQS)。商品供不应求,厂商就会提高售价,市场价格便会上升,往PE移动,第三节供求均衡,供给或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D,S,D1,D2,O,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S1,S0,D,S,O,结论,在均衡市价出現之后,市价反过來就成为个別家庭或厂商决策的重要参考,进而引导资源配置市场中并沒有任何价格的决定者。每一个厂商、家庭,其规模往往都微不足道,难以挠动市价。但是成千上万的厂商与家庭就形成市场的供需,决定市场的价格由于价格引导資源配置,但价格却又沒有任何人能决定。这种資源配置状况,就是经济学之父亞当斯密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第四节弹性及其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一个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想一想:,旅游和食品需求弹性哪一个较大?,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弹性价格变化的百分比(Q2-Q1)/(Q2+Q1)Ed=(P2-P1)/(P2+P1),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2)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3)单位需求弹性(单一弹性),即ed=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4)需求缺乏弹性,即0ed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5)需求富有弹性,即1ed,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必需品还是奢侈品2)可替代的物品的可获得性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4)商品用途5)时间的长短,弹性理论的运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总收益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PQ,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反之,降价则降低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Em)=需求变动百分比(DQ)/收入变动百分比(DM),奢侈品和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哪一个比较大?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是不是一样的?,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EM1.收入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奢侈品.)EM=1.收入单一弹性.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相同。EMC,则AC多比少好2单位食品+4单位药品2单位食品+3单位药品,注意: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无差异曲线,X,I2,I1,x2,I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O,第二节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特点1.同一坐标平面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位置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较低程度的效用水平,反之亦然。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曲线斜率是负的。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逐步递减的。无差异曲线图也适用于分析多种商品的消费选择。,边际替代率:为了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X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X增加,消费者为增加1单位商品X而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e,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1)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即描绘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无差异曲线为直线;(2)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时,它们是完全互补品,即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第四节消费者的预算线,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X2,X1,A,B,预算线的方程,O,第四节消费者的预算线,预算线的变动价格和收入变化的影响:四种情况价格不变,收入变化,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收入不变,只有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不仅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而且预算线的截距也发生变化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同比例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方向同比例变化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第五节消费者的均衡,在价格和收入的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解出效用极大化的最佳消费组合。实现了效用极大化就意味着实现消费者均衡。,均衡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PXQx+PyQy=M,消费者的均衡实现的条件,A,B,1、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每一元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都是相同的;3、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假设,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动。消费者偏好不变,Y商品价格,X商品价格的情况:,OX1X2B1B2X,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收入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的价格也不变,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OX1X2B1B2X,YA2,正常品与劣等品,A)当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时,即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为正,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时,这种商品称为正常品;B)当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即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时,这种商品称为劣等品。,C、作为正常品来说,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对于劣等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且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劣等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六节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也就是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的消费组合。当其中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如物品X的价格改变,预算线的斜度会改变。将不同相对价格之下的消费组合,用线连起来,那就是价格消费曲线。其图形是向上倾斜的。,价格消费曲线,X1,E3,E1,E2,P.C.C,X2,I1,I3,价格消费曲线表示仅仅由于商品X的价格变化引起的均衡商品组合的变化,O,第六节消费者的需求函数,X1,X1,P1,C,A,B,X1=f(P1),个人需求曲线表示由于商品X的价格变化引起的X的需求量的变化,第七节,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假定在某一市场有消费者,他们有不同的个人需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Q,O,O,O,第八节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或服务最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它是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O,P0,A,D,P1,P2,研究消费者剩余的意义:1.为分析消费者的利益及其受损状况提供了分析工具。2.有助于说明市场售价的降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3.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以商品供给的丰富性为前提的。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第一节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理论第三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四节成本方程第五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六节规模报酬,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第七节成本的概念第八节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第九节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第十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以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厂商在短期内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的不同阶段;以包含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厂商在长期内实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生产者亦称厂商(Firm),它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厂商可以采用个人、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生产(Production):是指厂商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物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是指将投入(Input)转变为产出(Output)的行为或活动】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第一节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概念(ProductionFunction)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式中,Q为产量;X1,X2,Xn为诸投入要素,如原材料、资金、劳动量等。,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Q=f(x1,x2,X3,.xn)该生产函数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要素组合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若以L表示劳动的投入量;以K表示资本的投入量,则生产函数可写为Q=f(L,K),在理解生产函数时必须注意1、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函数。2、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要素投入组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的最大产出。(即假定企业的要素利用率是高效的且是相当稳定的),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短期(ShortRun):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即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LongRun):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固定要素(FixedFactor)或固定投入(FixedInput):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可变要素(VariableInput)或可变投入(VariableInput):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短期和长期企业增产途径的区别,在短期,因为固定要素(厂房、设备等)无法变动或变动的成本无限大,企业只能通过增加可变要素(工人、原料等)来提高产量;而在长期,企业可以通过扩建厂房、增添设备以更经济有效地增加产量。,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其它投入要素的数量不变。所以短期生产函数又称作单变量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主要研究产出量与投入的变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单一可变要素的最佳投入量。,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要素。所以长期生产函数又称作多变量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主要研究产出量与所有投入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确定多种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TotalProductofLabor):TPL=f(L)劳动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ofLabor):APL=f(L)/L劳动的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ofLabor):MPL=df(L)/dL,总产量(TotalProduct),LaborOutputa00b14c210d313e415f516,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LaborMarginalproducta0-b14c26d33e42f51,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LaborAverageproducta0-b14.00c25.00d34.33e43.75f53.20,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O,O,第二节短期生产理论,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TPL,APL,MPL,A,B,C,D,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曲线,L,Q,O,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表现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开始都趋于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又趋于下降。,对总产量曲线的解释,总产量从原点开始,在0到L1的范围内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在L1和L3之间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超过L3后,总产量开始下降。这可解释为:起初,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是低效率的固定要素(资本)太多了。当劳动的投入量从0增加到L1时,产量的增加要比劳动的增加快,即随着劳动和资本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得到改善,劳动的边际产量呈增加趋势。,1、平均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在APL曲线在C点达到最大值。2、边际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产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如果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是增加的;如果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D点)。边际产量在L1时为最大,它对应于总产量曲线上的拐点B。在拐点,总产量函数从按递增的速度增加改变为按递减的速度增加。,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因为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不管边际产量是上升还是下降,平均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呈下降趋势。二者的交点表现为总产量曲线上的C点。在C点处,总产量曲线的切线与C点与原点的连线重合。,第二节短期生产理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线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这一规律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特别注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假设前提:技术不变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生产要素的组合偏离最佳组合比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产Q,第一阶段(管“量”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管“理”区)(管“条件”区),O,A,B,MP,TP,AP,量,L,生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均呈上升趋势管理重点:扩大要素投入量第二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特点: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管理重点:优化要素投入量第三阶段:边际产量0,边际产量MC;在C点之后,ACSAC,厂商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即AR=SAC,即厂商的利润为零。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商亏损,停止生产。,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AVC,SMC,P,Q,P4,Q4,O,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的销售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量变动曲线。它表示的是短期内厂商最有利润可图(或亏损最小)的产量水平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必将遵循MR=MC定理,使自己产品的边际成本恰恰等于市场价格,即均衡的产量点总在边际成本曲线上变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为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线段。,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O,O,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为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之叠加,即由所有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以上部分的MC线段在水平方向上相加而成,它相对于各种价格水平来说,行业内所有厂商将提供的产量之总和。行业短期供给曲线较平坦。,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为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线段。可从短期总成本函数直接求得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例如,已知TC=TC=2Q35Q2+10Q+25,则就可得到MC=dTC/dQ=6Q210Q+10。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线段就是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各个厂商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和生产,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这样,整个行业供给的变动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各个厂商的均衡。,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其他厂商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厂商会减少生产,有些厂商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厂商长期均衡短期超额利润的调整,厂商长期均衡短期亏损的调整,长期均衡条件,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也可能遭受亏损,但在长期,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条件是:P=MR=SMC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SAC=LMC=LAC。,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区别是:短期均衡不要求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但长期要求它们相等。长期均衡条件时,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四条成本曲线(两条短期、两条长期)相切(或相交)于e,决定长期的均衡产量。,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这就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完全竞争的厂商的长期均衡,O,八、完全竞争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所代表,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则为厂商供给曲线之和,它们都是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那么长期中行业供给曲线的情况怎样呢?由于行业长期均衡点处于行业和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所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行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变动的轨迹。,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剩余,S,Q0,O,生产者剩余,第三节垄断市场,一、完全垄断(perfectmonopoly)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完全垄断企业就同完全竞争企业是一个价格接受者不同,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并因此使自己利润最大化。垄断企业还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即实行差别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第三节垄断市场,二、完全垄断的假设及其成因完全垄断市场是指在这一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生产不存在完全替代品的一种市场结构。它有以下四点基本假设:1、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2、该商品没有很好的(很接近的)替代品3、进入市场很困难或者是不可能的4、该厂商拥有关于现在和未来成本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1、要素控制2、自然垄断3、专利权4、政府特许尽管完全垄断市场并不存在,但完全垄断模型却是分析已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近似完全垄断现象以及了解控制市场中某些垄断力量的有力工具。,垄断者收益,商品销售量(Q)123456789101112商品价格(P)11109876543210平均收益(AR)11109876543210总收益(TR)11202732353635322720110边际收益(MR)1197531-1-3-5-7-9-11,市场特点,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需求曲线D、价格线P、平均收益AR向右下方倾斜。如AR,P则MR,且MRAR。MRQ,dd(P=AR),O,第三节垄断市场,垄断者的短期均衡只有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厂商自行决定产品价格,价格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AR。仍要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策。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Q,P,SMC,SAC,MR,d(AR),Q1,P1,H,F,G,E,均衡条件,尽管垄断厂商可以决定价格,但并不是说它可以任意把产品价格提高。当价格定得过高时,销售量可能会变得很小,从而使总收益很小。再说,即使垄断厂商产品与别的厂商的产品有很大差别,如果定价过高,消费者依然会寻找替代品来使用,这不利于垄断产品销售。还有,政府也会加强对垄断产品生产和定价加以管理。,二、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节产量与价格来来获得超额利润。这时厂商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是,后者不要求长期边际成本LMC与边际收益MR相等,而前者则要求它们相等。,在短期中,垄断厂商无法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不一定能实现超额利润为正。但在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这时就存在垄断利润。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在高价少销与低价多销中进行选择,以便使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差别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一级价格差别或完全价格差别,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性收入。在实际生活中,采取一级价格差别的取价方法非常罕见,它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一种情况是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销售对象数量很少;另一种情况是完全垄断厂商能够精确地知道每个消费者所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这种价格差别的典型事例是乡村的一个医生,根据不同求医人的能力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对于相同的治疗收取不同的医疗费用。,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垄断者对某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收益的一种方法。二级价格差别在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在水、电、煤气、邮政、电信等社会公用事业中,多采用这种方法。如电信公司根据每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间,按不同的标准收取电话费用。邮政局根据邮件的数量和重量不同所取邮资也不同。,三级价格差别,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从而取得更大利润,需有两个条件:,第一,垄断者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第二,各子市场或消费团体,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例如,航空公司可以在一条飞机航线上,把它的乘客划分为公务乘客和旅游休假乘客,对公务乘客(需求弹性不足)就可收费高一些,而对旅游休假乘客收费可能低一些,因为对这部分需求弹性充足的乘客索取高价的结果会使需求量大幅度地下降。,垄断竞争市场,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每一个厂商生产相互区别的产品垄断竞争厂商的收益,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引起这种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性。这里所说的差别不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而是指同种产品之间在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甚至服务质量上的差别。经济中许多产品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垄断竞争是一种普遍现象。,垄断竞争行业每个厂商的产品,可有两条需求曲线:一条曲线表示该行业某一厂商改变产品的销售价格时,他的竞争者并不随之改变其价格的情况下,他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这条曲线比较平坦,表示价格小有变动,则需求量变动大。另一条曲线表示该厂商降低卖价时,其他所有的竞争者也同时降低他们卖价的情况下,该厂商事实上会有的销售量与其卖价的关系。,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第一,厂商的数量比较多。第二,产品之间存在差别,由于存在这些差别,或者可以造成这些差别,企业就可以展开非价格竞争,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差别形成垄断。但是,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替代品,市场的进入也比较自由,因而在这个类型的市场中,竞争还是居于主导地位。第三,由于厂商规模比较小,厂商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在现实中,垄断竞争普遍存在于服务业和零售业。,二、垄断竞争下的需求曲线,1、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意味着提高价格会减少销售量,降低价格会增加销售数量。完全竞争厂商则不同,面临着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增加或减少销量都不会影响价格。2、与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相比,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缓。,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利润,MC,AC,AR,MR,Q,P,PO,QO,亏损,三、垄断竞争市场下厂商的均衡,1、短期均衡在短期,产品差异可以在一定范围形成厂商的垄断地位。这时厂商的均衡与完全垄断情况下相同,即均衡条件为:MR=MC且存在着超额利润。2、长期均衡在长期,由于竞争是差别产品的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差别会因其它厂商的摹仿和大量生产而被取消,长期超额利润为零。,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MR=LMC;LAC=AR即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可以把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相比。首先,从平均成本来看,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成本比完全竞争时高,但这时的平均成本一般又低于完全垄断。其次,从价格来看,即使在长期中,垄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会策划活动方案模板图(3篇)
- 嘉兴多人团建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泸州水下施工方案(3篇)
- 中职对口考试题库及答案
- 艺术鉴赏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文明用语题目及答案
- 小区绿化及环保设施建设合同
- 看假文盲有感700字15篇
- 元宵节作文500字左右20258篇范文
- 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合同
- 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操作规范
- 2025年体育教练员执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住培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重庆辅警管理知识模拟100题及答案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医务人员礼仪培训
- 体检中心销售技巧销售话术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 We have new friends(Lesson2) |人教精通版
-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