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doc_第1页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doc_第2页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doc_第3页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和圣贤的综合人格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老子所著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老子第一章既说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同时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在这里相反相成的辩证公式决定了变迁的过程“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动态统合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宇宙真相与奥秘是在层层偏见剥落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人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其实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化解人生之忧;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人与天地的合一所以庄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道家之“道”本体虽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层上仍具有价值、意义本体的含义“道”成为最高准则和最后目的“为道”即展开了道家人生价值的各种内容庄子所主张的精神自由即以对最高本体“道”的冥悟契会为前提 道家认为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这一“无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庄子的人生哲学启迪我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这一自由观的背景是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种平等的价值观肯定、容忍各种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杀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学派、思潮的存在空间这样每一个生命就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人们从超时空的境界中还要再回到现实中来到最高境界时道家又以道为出发点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贯注到现实人生之中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礼法正是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才成为社会的急需老子在这里主要不是批评儒家而是讲述道德仁义出现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采取了追问的方式解释了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蜕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后才需要强调人之内在的“德”;内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码的怜悯心、同情心与推己及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