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传播与科学写作ScienceCommunicationDefiningkeymessages;Preparingandsupplyinginformationtothepress;Buildinggoodrelationshipswithjournalists;Evaluatingresults;Maximisingtheexposureofnewsstoriesandpressarticles,andTappingusefulCommissionresources,CER2005,14-15November2005Max3000participantsHands-onworkshopsandtutorialsExhibitionParticipantsforumPressprogrammeFP7presentationPlenarysessionsCommunicationsuccessesandfailuresfromEuropeanprojectsNewtrendsinscienceandtechnologycommunicationHowdoscientistsseecommunication?Televisionandscience:2worldsapart?ScienceonradioSciencejournalists:alliesorjustjournalists?Scienceinschools,BringingthegoodwordtoMemberStates,44mediaeventsin20033kilosofarticles!,Biggestcampaignevertostudytheozonelayerandozoneloss54journalists70+pressreports,国际组织重要文献,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DeclarationofScienceandtheUseofScientificKnowledge”,世界科学大会,匈牙利,布达佩斯,1科学应该为全人类服务,应当为所有人深入了解自然和社会、为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和为给当代人和子孙后代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作出贡献;2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了不起的发明,使人类受益匪浅,科学知识的不断丰富,为人类提供了能深刻影响其行为和未来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法。,3科学技术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和技术灾难,还引起了社会的失调和社会排斥现象。比如武器生产等;4对科学知识的产生和运用开展热烈和有见识的民主大讨论。科学家和决策者应该通过讨论加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和支持;,5经济差异导致知识的分享的差异,穷人被排斥在知识体系之外;6信息和传播革命为交流科学知识和促进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7科学研究以及科学研究成果可以产生巨大的收获,促进经济增长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减轻贫困,人类的未来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公平创造、传播和使用。,8信息和传播革命为交流科学知识和促进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和更有效的手段。9社会科学在分析科技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和在研究如何解决这一变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中国科普:号召V实效,令人堪忧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科普”的国家,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单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日期:1994年12月5日2、中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科学研究的“比较”方法理解,公众的迷信程度(2003),对科学技术感兴趣程度(%),Malaysia,valuesassignedwere100forinterested,67formoderatelyinterested,33forslightlyinterested,and0fornotinterested.Indiceswereobtainedbyaddingallthevaluesforeachpolicyissueandcomputingaverage.Detailmaynotaddtototalbecauseofrounding.,科学素养水平国际比较(美国科学与工程学指标,2006),科学传播模式演变的启示,科学技术普及VS科学技术传播,线性模式(传统科普),传统的科普模式,科学事实,科学家团体,技术开发,企业,政府机构,教育,其他渠道,公众,相信科学,崇拜科学,思维依赖,新迷信,E-mail,科技馆,科学杂志,公众讨论,演讲,电影,展览,书,科学家说明,实验室,社区(农村、城市),政府报告,同行评议,教科书,参考文献,政府,咨询机构和专家,基金会,电视节目,正规教育,社会参与模式(ModelofSocialParticipation),公众听证会(PublicJury)共识会议制度(ConsensusConference),科学传播概念的演变历史,传统科普,国家利益,PUS,科学家共同体利益,ScienceCommunication,公众利益,“关于进一步搞好科普的若干建议”,1994,12“科普法”,2002,6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2006,2;,“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SirBodmer,RoyalSociety,1985,“ScienceandSociety”,1999-2000,二、科学写作,事与愿违的结果:灌输模式导致科学与伪科学“惊人的一致”,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尔歇默(MichaelShermer)对伪科学定义为:“看起来是科学的,但是缺乏支持证据和合理解释的说法”。与此相反,科学是“所设计的完整方法。这种方法用于描述和说明所观察到的和所推论出的过去和现在的现象,旨在建立一整套供他人拒绝接受和证实的开放的可实验的知识体系。”,我们对于科学给予希望太大,以至于我们不能容忍没有结果的科学。我们渴望见到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结果,光明还应该是极其灿烂的,结果还应该是令人震撼的。但是,恰恰就是对结果的追求和渴望与迷信能够带给我们的显见的“结果”的“事实”相一致。,科学的奇迹就是其能够经常带给我们的“惊人之处”。相信“奇迹”与“惊人之处”是人类的本性。科学无法消灭人类的这个本性,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没有,也不可能有消除人类这种好奇的本性的企图和欲望。科学本身不仅被当作一种迷信接受,而且还“被当成一种新的巫术类型而加以接受。”,媒体的对轰动效应的追求和新闻记者有意或者无意间将科学与巫术间相似之处隐含在一种隐喻中,使得公众将这种隐喻当成科学的事实进行“理解”。“尤其当只有事实和发现被描述成科学时,普通公众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种解答是神秘的。通过这种方式,不可思议的科学能够作为其他巫术的替代物发挥作用。”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恰恰是“科学普及”中一直在追求的目标,那就是让公众“理解”科学是产生直接效果的好东西。,关于科学的发现大多数媒体愿意使用“开创性的”、“填补了世界(或者国内)的空白”、“历史意义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问鼎”、甚至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带有绝对化的形容词与伪科学惯用的语言具有相同的意义。科学研究中的艰难;科学家有血有肉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他们研究工作的影响;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理论的临时性;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的知识的积累基础上的产物;科学必须经过不断的失败而取得成果;科学研究是团队合作的结果;科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些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核心的被删除和忽略,使得科学研究在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与伪科学相一致。,1、过程和方法被隐瞒,仅仅呈现成功的结果;2、所有的试验都是成功的;3、所有的结果都是百试不爽的。而科学的核心:理性与怀疑精神被泯灭。科学家在传播领域的退出就是理性的丧失,而迷信留在大众文化中。,科学记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1了解科学术语、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哲学;2具有比报道一般新闻更强的传播能力。欧美国家科学记者的特征:40多岁;在学生时代主修英文、文学或者新闻学。有些修过一些科学课程。但并非科学出身。,欧美科学记者的待遇是记者金字塔中最上端的部分。但是,不如特约专栏作家。他们有可能是业余作家,也有可能是专业作家,受雇于报社或者通讯社等。,欧美科学记者的工作大致分为:1到实验室或者大学去挖新闻;2绝大多数科学记者经常参加科技研讨会、年会。阅读书报期刊和新闻资料等。中国科学记者按照分配的单位采访新闻。,科学记者必须首先是观察者,他们将观察到的事实以大众可以懂的语言向大众解释。奥本海默说:“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科学理论几乎都不在我们过去念过的课本里,除非我们赶快赶上,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懂得这些新的科学理论。”,科学记者工作的技巧:1说服科学家不要使用术语;2挑选知名度高的科学家(在大众媒体中经常露面的科学家或者在教育行政体制和政治高层中居高位的科学家);3经可能挑选那些对大众具有吸引力的话题;,必须经常翻阅各种主要科技期刊,尽可能了解所有的术语的意义以及概念等。各种新闻通稿也要经常查阅。,科学报道员基本要求,参加各种研讨会;阅读学术文章;与学术界人士建立良好的关系;寻找证据;报道的客观性;了解受众的兴趣;科学报道:文笔的流畅、严谨与图的运用;会做定量和定性调查,并能够对某种现象概念化和定义;敏感性与预见;,国际主要大众类期刊1ScientificAmerican;2NewScientist;3PopularScience;4Discovery;5Science;6Nature;,7TodaysHealth;8Inter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9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0ScienceCommunication;11Smithsonian;12MedicalWorldNews;,中国科学报道的最缺乏:InvestigativeReporters,DiggingUntilItHurts,HowardKurtz,WashingtonPostStaffWriter,Monday,November21,2005;PageC01Investigativereportersare,bytheirnature,dogged,tenaciousanddeeplysuspicious,crashingthroughofficialroadblocksastheychasethemostelusivestories.,Someofthemcontinuethatquestlongaftertheirsupportevaporates,theirevidencecrumblesandeventheiremployersabandonthem.,一些必须阅读的书,蕾切尔卡逊,199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印5次。发行约3万册。有盗版。在许多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北京大学哲学系向大学生推荐的60本科学文化书籍其中之一。2000年科学家推荐的本世纪科普佳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普佳作。中文版获2000年首届吴大猷科学基金会海峡两岸科普佳作奖。李岚清曾派人来索取一本。在2000年“实话实说”节目上,崔永元和RANDI的评论使这本书销路大増。,(美)戴蒙德(Diamond,J.)著,谢延光译,JaredMasonDiamond10September1937,SamirOkasha,(美)麦克莱伦第三译者:王鸣阳,约翰C伯纳姆,1、科技传播导论,孙宝寅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科技新闻传播导论,胡钰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3、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4、当代科技传播丛书,汤书昆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5、科学传播读本,刘华杰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推荐书目,重要网站,1/www.SciD2/http:/www.ucl.ac.uk/sts/enscot/theEuropeanNetworkofScienceCommunicationTeachers3/.au/CPAS/index.aspNationalCentreforthePublicAwarenessofScience4//info/polls.shtml5/http:/jcom.sissa.it/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技术需求调研及系统解决方案框架
- 飞机租赁考试题及答案
- 流程化项目监控工具
- (正式版)DB15∕T 3388-2024 《柠条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规程》
- 吊车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实测考试题及答案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升级合作协议
- 财务管理标准化报告撰写指导手册
- (正式版)DB15∕T 3237-2023 《沙葱常规种生产技术规程》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难点解析
- 电力监理劳务合同范本
- 2025河北工勤人员技师考试消毒员训练题及答案
- 2025年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肖婷民法总则教学课件
- 砂石料物资供应服务保障方案
- 顺丰转正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玉米糖浆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秋招:邮储银行笔试真题及答案(可下载)
- 走访礼品管理办法
-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