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论文.doc_第1页
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论文.doc_第2页
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论文.doc_第3页
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论文.doc_第4页
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论文 【摘要】中学阶段古典诗歌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特别是选修阶段的教学一味地采用“精细讲解”的教学方式弊端重重“诗词解构”这种融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为一体的语文活动能引导学生从另一途径完成诗歌的自主学习同时引领学生进行文学微写作的写作实践 【关键词】诗词解构;移情入境;诗意烛照;文学微写作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典诗歌能使中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但在中学阶段古典诗歌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从学的方面来讲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往往缺乏兴趣;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学中大都存在重应试而轻诵读、品味的问题 选修课程中古典诗词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教学课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如果选用必修阶段的“精细讲解”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或许更多的只是增加了古典诗歌的量的积累学习效果很难乐观此外古典诗歌凝练的语言、铿锵的节奏、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愉悦感往往会在浅薄而公式化的“鉴赏”中消失殆尽 于是在古典诗词选修教学中我们在“专题研读”微课程中设计了“诗词解构”这种融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为一体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从另一途径完成诗歌的自主学习试图以这种方式用美的形象来阐释美的内涵这一做法借鉴了台湾诗人洛夫先生的“唐诗解构”洛夫以现代诗的形式“古诗新铸”“试以现代语言表述方式、全新的意象与节奏来唤醒、擦亮、激活那曾被胡适等人蔑视、摧残、埋葬的旧传统并赋予新的艺术生命”1 一、诗词解构是移情入境的有效途径 在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学生欣赏古典诗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很难进入诗人所表现的情境之中在不能移情入境的现实中要求站在不同的话语世界中的学生去对话诗歌、对话诗人实质上是强人所难理解尚属不易更遑论鉴赏品鉴当代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这种隔膜是客观存在的时间空间的阻隔、文化的断层、生活体验的缺乏等因素加剧了隔膜的产生因此如何让学生“入乎其内”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视听觉到情感体验上感知到存在的自然和生活进入一种感同身受的情境是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歌、走近诗人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诗词解构是理解诗歌移情入境的最好途径之一 试看两名学生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解构: 愁这江水悠悠/愁这土地繁华到头/凤凰将凤凰台上无情遗留/愁草熏风暖吴宫安在/愁细雨流光晋冢古丘/愁山隐青天水断汀洲/愁这蔽日碎云叠叠厚厚/莫倚栏杆残照当头/愁我肉眼望不见长安楼/愁我迢迢一生寻不到美人回眸/你却说莫如这/雄雄昂昂昏昏醉醉的酒一口哗/凤凰来凤凰去/带走了一曲曲繁华/大梦一场/接着又再梦一场/怅惘在心间生芽/一点点荡开/呵山峰啊/只有你依然身着蓊郁的衣裳/多年一样/还有江水滔滔/在我耳边/不停地回荡/浮云悠悠/你为什么要挡住我的视线/算了算了/一酒入肠尽遗忘尽遗忘 两名学生准确地把握了李白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做到了对诗境的回归在解构的诗章里第一名学生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以“愁”为中心词展开了对江水、凤凰、吴宫、古丘等物象中寄寓的昔盛今衰、自然永恒的喟叹同时也寄托了对诗人忧国忧君、抱负难施的理解和同情第二名学生则完全把自己置于凤凰台上在历史与现实、自然景与诗人情纠合缠绕与凤凰、山峰、江水以及浮云的对话中唱出一曲对历史、对现实的挽歌 二、诗词解构是对古典诗歌的诗意烛照 诗词解构必须建立在对诗篇的领悟之上然而解构终究不能等同于古诗今译当我们以现代汉语形态来翻译那些充满韵味的诗句或者过度理性地解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创作技巧时常常会丧失诗歌隽永的意味因此对古典诗词进行解构不能只是充当翻译者的角色在以读者的视角与诗人对话的同时也在履行诗人的身份我们期待的诗词解构不仅仅是以现代汉语形态对古典诗歌进行解读更是借着诗意的表达对诗歌进行全新的观照既传达诗人对自然、现实、历史、人生的观察与思考也表现自己对诗人、历史的重新审视和个人体悟 有两名学生是这样解构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的: 风将柳花/扫在桌上/嗅的人/鼻头正痒/瞧/这腰肢细软的卖酒姑娘/哄着你/再尝一尝/她家的美酒佳酿/呔/这女郎/真辜负了伊的俊俏模样/怎不知我心中郁结几欲断肠/肆外天清气朗/门内只听王孙公子叹短吁长/富贵又何如/不免离别苦/长亭酒/味酸楚/莫学古人将离别意比作流水故/话别不如早行路 船在岸边等着/挣脱挣脱/要跑向远方/嘿你给我回来/春风在酒店里生长/是酒的醇香还是柳花在轻扬/喝酒吧喝酒吧/我只是害怕这快乐的酒家姑娘/怕她的热情湮灭/又平添了一分凄凉/珍重啊朋友/你看那长长的流水/竟比不过我们相互的思念/还有离别的惆怅 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在两名学生的解构中一个是“风将柳花/扫在桌上/嗅的人/鼻头正痒”一个是“春风在酒店里生长/是酒的醇香还是柳花在轻扬”伴随两种或生趣或清新的画面氤氲的诗意扑面而来语境中将古典诗句的意蕴进行了创生与升华在填补了诗句文字背后的空白的同时又巧妙地创造了另外的空间这在一定意义上扩充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对最后一联的解读更是体现了两名学生对离别意的不同理解成功的解构不仅需要对诗歌最大限度的尊重更需要以现代人的身份反视省察其中的意境以及诗人的心绪 三、诗词解构是对文学微写作的巡视 近年来“微写作”渐渐成为中学写作教学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微写作”是顺应了“微博”“微信”等文化现象而兴起的事实上“微写作”只是古代常见的精微创作的回归我国诗词曲、古典文论、筆记体小说等都是微写作的典范之作而文学写作(或称创意写作)还是中学写作课的新鲜事物尽管有一些语文教师已经尝试在中学阶段进行文学写作的教学实践但对于大部分中学生来说文学写作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诗词解构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言语能力和情趣智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把解构的形式由现代诗歌扩展到散文诗、小散文以及剧本、小小说我们发现诗词解构因为有诗歌原作品作为创作的基础对原作的二次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作为文学微写作的一种形式诗词解构能让更多的学生品尝到文学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例如一名学生将南朝民歌长干曲编成了独幕剧: 波涛汹涌菱舟随风摇曳一妙龄女子立于船头小花头大襟短褂小琵琶扣一抹蓝裙一条黑辫一双亮眼 岸边一位书生模样的游子看着逐浪小舟痴了 游子:姑娘小心啊! 少女:(莞尔一笑顺着波浪回转船头浪花四溅落在岸上)三江潮水急哟五湖风浪涌哎 游子:(慌忙躲闪有点气恼)不怕浪花吞了你 少女:风里来浪里去不怕颠不怕摇 少女驾舟远去留下歌声数行、浪花几朵 游子:(怅惘良久喃喃自语)江之永矣江之永矣 另一名学生用小散文解构谢朓的入朝曲: 在那个群山竞秀、绿水迎郭的地方阳光照进了红楼梦乡曾经这里歌舞袅袅、笑语声声是谁站在那宫殿顶端俯瞰芸芸众生;又是谁挥袖揽过万千风云成就一方霸业水流不语带着点点新绿从脚边缓缓流过;微风不言载着纷纷细雨吹乱闺中清梦恍恍惚惚在那绵延高峻的山林中看见了一抹朱红宫阁楼台就这么静静伫立在山间轩昂又沧桑杨柳依依轻抚着古老飞檐缓慢而又坚定地诉说着桑田沧海绿水淙淙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萦绕在心扉还有功与名如凝练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