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本与管理会计关注会计信息的管理价值,主讲人:吴革,2,本讲义为学生版教学大纲,仅适用于作者和课堂学员学习之用,请尊重知识产权,维护作者和学员权益,拒绝盗版和抄袭。,3,所有者/经理人,分散的股东,经理人,经理人,投资者交易者,古典模式,贝利米恩斯模式两权分离/经理人主导,20世纪80-90年代模式两权分离/投资者主导,公司制度的发展阶段,经理人,经理持股员工持股投资者交易者,21世纪模式两权融合/持股经理、持股员工和投资者共同主导,4,企业的双重外部环境,5,两类市场的具体比较,6,课程定位与教学理念,中国式管理会计,真实的才是有益的能力而不仅仅知识,下一页,7,“124”教学内容体系,会计基础知识与管理思想;,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决策的能力、计划的能力、控制的能力和组织的能力。,下一页,8,教学计划安排第一天:教材第一至第五章第二天:上午第六、七章,下午案例1第三天:上午第八、九章,下午案例2第三天:上午案例3,下午第十、十一章,9,你们的学习目标,10,第一章成本信息与企业会计,11,第一节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和演进,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Financialaccounting)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1952年,世界会计师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这个专门名词,12,管理会计的演进1、成本会计的起源:纺织、铁路、钢铁业、商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2、管理会计的形成基础:科学管理运动(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3、现代管理会计的创建(20世纪初1985年)4、战略管理会计(1985年至今),13,一、成本会计的起源,会计的管理功能作用最初集中体现在成本管理方面,成本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1855年,新英格兰的利曼(Lyman)纺织厂以复式簿记为基础,首创了一套成本会计制度,卡耐基(AndrewCarnegie)钢铁公司将成本报表用于业绩评价、质量检查,14,2、管理会计的形成基础,1911年,泰勒(FrederickTaylor)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科学管理运动的产生,它不仅为标准成本法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也为成本会计实务及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15,3、现代管理会计的创建,到了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的系统方法与理论已基本形成。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年会上,“管理会计”一词被正式确认,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管理会计建立起来了。1965年5月,英国成本会计师协会将1931年创办的成本会计师杂志更名为管理会计,并在杂志更名申明中指出:“成本会计工作是管理会计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16,4、战略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与内容更趋一致,进入战略管理会计时期。新的理论和方法融入传统管理会计,使管理会计充满活力,提高了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管理和扩展生存空间中的信息支持作用。,17,综合平衡记分卡观察企业的四个方面,18,平衡计分卡的内在逻辑关系实际上是一连串的假设问题:如果我们有出色的员工,那么服务和质量就会提高。如果服务和质量提高,那么消费者的忠诚度就会提高。如果消费者的忠诚度提高,那么财务回报就会提高。,19,第二节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现代企业会计的三个主要领域: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构成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所累积的信息主要向企业内、外部使用者提供。由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由此产生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20,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一)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主要是沿用传统的会计方法,遵循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的计量、确认、记录与汇总,定期编制财务报告,为企业外部有关利益团体提供其据以决策的有关信息。财务会计是一种社会化的会计,其提供的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公共产品。,21,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它有关经济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各种科学决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就是企业化或个体化的会计。,22,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整个成本会计就分属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系统,它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不属于一个层次。,23,二、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的界限,无论从我国还是从西方来看,理论界对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是模糊的,尤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同质。这从西方许多名家所写的教材的书名,如“CostAccountingAManagerialEmphasis”、“ManagerialCostAccounting”、“CostandManagerialAccounting”等等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为了行文方便起见,本书以后所提的管理会计主要指包含成本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会计,或像本书书名所称的成本管理会计。,24,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2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的研究对象基本一致;(2)两者使用的原材料基本相同(3)两者职能上相互补充,26,四、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一)成本会计包括本书的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分批成本计算法;第四章分步成本计算法;第五章作业成本计算和其它成本分配。(二)决策与规划会计包括本书的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第七章本量利关系的分析;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第九章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三)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包括本书的第十章标准成本系统;第十一章责任会计。,27,第三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信息质量特征,一、企业目标什么是管理?管理过程与阅读正好相反。看书时从头看到尾。但管理企业却正好相反,你先确定要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尽一切能力去实现这一目的。,28,二、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企业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计划预算、控制经营活动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企业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计划预算、控制经营活动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29,管理的职能,计划确定目标和战略,开发分层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决策直到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按计划执行,实现组织宣称的目标,30,三、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一)为决策提供信息(二)编制预算(三)实施控制(四)合理组织,31,四、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及时性准确性成本和效益原则,32,第四节、管理会计师职业发展,一、美国管理会计师的职业发展1991年7月,全国会计师协会更名为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从而成为美国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该协会负责举办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出版管理会计月刊和管理会计研究季刊,同时负责发布管理会计公告。,33,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CPA)“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ManagementAccountant,CMA),属于内部会计师,由“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ofManagementAccountants,IMA)领导,负责组织CMA的考试。,34,美国管理会计证书资格考试的内容,(1)经济学、理财和管理学;(2)财务会计及报表;(3)管理报告、分行与行为问题(4)决策分析与信息系统。,35,考试资格,全部考试时间为16小时,分2天举行。申请者必须符合下列三个要求的其中一个,方可参加资格考试:(1)已获得学士学位;(2)达到管理会计师协会规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或“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成绩;(3)是注册会计师(CPA),36,第四节、管理会计师职业发展,二、英国管理会计师的职业发展1986年11月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负责举办“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资格考试,出版管理会计月刊和管理会计研究季刊,并负责发布管理会计公告。,37,英国管理会计师考试,(1)管理会计(8.5小时);(2)财务会计(8小时);(3)成本会计(3小时);(4)财务管理(3小时);(5)管理学、公司发展战略及市场学(6小时);(6)法律、税收及经济学(12小时);(7)数量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处理(7.5小时)。,38,三、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胜任能力保密责任正直的品行客观的原则,39,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成本计算的奥秘,40,一些管理者认为产品成本计算只是会计师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当他们意识到产品成本影响到对他们的评价时,他们立刻开始注意产品成本是如何确定的。,41,第一节、成本信息的使用,所获取成本数据并非在财务会计之外另设一套成本归集和计算系统,而是在财务会计成本计算和成本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以适应不同管理职能,满足不同决策和计划控制的需要。,42,产品成本数据需求,产品成本数据用于:,资产负债表存货,损益表销货成本,管理决策,43,第二节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济内容的分类1外购材料2外购燃料3外购动力4工资5计提的职工福利费6折旧费7利息费用8税金9其他支出,44,二、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产品成本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所耗用经济资源的货币表现,对象化归集到产品,即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PeriodExpenses)是指与企业生产无关、而全部列为当期费用、与当其收入相配比的各项支出。,45,产品成本的分类,通常按经济用途将成本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46,期间费用(periodexpenses)制造业也称非制造成本(non-manufacturingcost),包括:(1)销售费用(sellingexpenses)(2)行政管理费用(administrativeexpenses)(3)财务费用,47,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产品被销售,48,案例讨论分析:一生产儿童三轮车的小厂,本月为生产产品发生了下列支出:钢管:50000元油漆:1000元橡胶轮胎:10000元其他配件:2000元车间用电:2000元厂部用电:1000元工人工资:20000元机器修理:500设备租金:2000合计98500生产设备折旧:2000厂部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请对上述费用分类。,49,三、成本的其他分类1、主要成本(primecost)直接材料成本与直接人工成本之和2、加工成本(conversioncost)直接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之和,50,成本按其对成本对象的可归属性分类直接成本(directcost)指能够合理地确认与某一特定成本对象有直接联系,因而可直接计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indirectcost)指不能够合理地确认与某一特定成本对象有直接联系,因而不能直接计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51,成本的构成,52,成本的分类,53,第三节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成本会计系统计算成本一般包括两个过程:成本归集(costaccumulation)成本分配(costallocation),54,成本对象(costobjective)需要独立计量成本的业务活动或资源。常见的是与成本相联系的一种产品、一项劳务或一个部门。,成本会计系统的目标是为了计量某种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或购买)、出售及服务的成本,55,成本归集指通过会计账户系统对生产过程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汇总,成本分配将归集的成本向不同受益部门或成本对象进行分配的过程,56,成本归集和分配,成本归集,成本对象1,成本对象3,成本对象2,成本分配,57,第三章分批成本计算法1870年,安德鲁卡内基(AndrewKarnegie)在匹兹堡建立了埃德加汤普森钢铁厂,该厂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卡内基的一个经理被成本计算方法的革新所困扰。钢铁厂的每个部门都有一张关于该部门的某批产品耗费材料和人工的成本清单。每当卡内基接到某种产品直接成本的日报时,总会说:“只要盯住成本,自然就会有利润。”,58,第一节分批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一)以产品生产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二)分批成本作为在制品账户的明细账(三)在制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计算简便,59,在产品间接费用分摊,间接费用分摊,间接人工,直接人工,直接人工,间接费用,成本流动,工薪费用,在产品(成本计算单),间接材料,直接材料,间接人工,60,销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在产品(批成本计算单),制成品,销货成本,核算型系统的成本流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分摊,产品生产成本,销货成本,?,61,第三节分批法在服务行业的应用服务业:修理、咨询、医疗、法律和会计服务等为客户提供的每项服务(项目)视为一个工作令单发生的直接成本可直接追踪至工作令单:每辆修理的汽车、每项委托业务、每一个研究项目、每一位病人等,62,四、分批成本计算法在服务业的应用,例35:教材P72页兴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查账、资产评估和咨询业务采用分项目开列工作单的成本计算,每个服务项目发生的直接成本直接归属于该项目的工作单,对于事务所发生的共同费用采用预定的分配率分配,并根据不同费用性质采用不同的分配基础。20 xx年上半年,兴业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费用的预算如表3-13。,63,共同费用的预算表3-13项目金额(元)办公室租金120000专职工作人员工资240000设备折旧60000公用事业费30000办公用品费60000合计510000,64,假设会计师事务所上半年预计专业服务人员工资900000元,服务小时预计为15000个小时预计办公用品分配率=60000/15000=4元/小时预计其他共同费用分配率=450000/900000=50%,65,业务工作单专业服务人员工资80000直接人工津贴20000电话费1200复印费2000数据处理费3000差旅费1500办公用品费分配(4500)2000共同费用分配(8000050%)40000项目总成本合计149700,66,第五章、作业成本计算法,高新技术环境下的成本计算方法,67,一、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背景,市场环境对生产的影响高新技术应用对成本的影响,68,市场环境对成本的影响,1、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3、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竞争也趋于残酷激烈,69,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1、弹性制造系统(FMS)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3、制造资源规划(MRP)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70,作业成本法,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法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1,二、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1、区分作业2、确定成本动因3、按成本库归集同质成本4、以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计算分配率5、将成本分配于产品,72,生产作业和制造成本的分级,1、单位水平作业、单位产出级成本和作业成本动因2、批量水平作业、批次级成本和作业成本动因3、产品水平作业、产品级成本和作业成本动因4、能力水平作业、条件设施级成本和作业成本动因,73,识别作业中心,指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其中管理人员需要一份该活动所涉及成本的单独报告.,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能力水平作业,74,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例51教材P112页某公司2004年生产X、Y两种产品,10月份有关制造费用如表51总计为1100000元作业成本库制造费用质量控制质量控制500000机器调控机器调控200000材料整理材料整理400000合计1100000,75,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资料如表52项目产品X产品Y生产数量(件)120004000直接人工工时/件32直接材料(元/件)180120材料用量(公斤)60004000机器调控次数64产品抽检比例20%15%小时工资率(元/小时)4040,76,要求:,(1)如果传统上,企业以直接人工工时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A、B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2)如果企业用作业成本法分配制造费用,质量控制的成本动因为抽检件数;机器调控的成本动因为调控次数,材料处理的成本动因为材料用量公斤数,计算产品A、B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77,(1),78,(2),79,80,8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问题,作业的区分成本动因的确定信息处理的成本,82,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管理会计的起点,83,第一节、成本性态,一、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二、成本性态三、相关范围,84,一、成本的概念与分类,1、成本的概念l成本对象(costobjective)成本会计系统一般包括两个过程:成本归集(costaccumulation);成本分配(costallocation)2、成本的分类成本分为产品成本(productcost)和期间成本(periodcost),85,二、成本性态,(一)、成本性态的含义所谓成本习性(cost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volume)之间的依存关系。这里的业务量可以使生产量、销售料,也可以是机器加工小时,维修部门的维修小时等,视具体情况而定。按照成本习性,及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86,(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fixedcost)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如产品车间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工资、保险等相对于产品的生产量来说通常是固定的。其特点是: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2、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的减少。,87,固定成本一般包括:房屋设备租赁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广告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88,成本(元)成本(元/套)yyy=a=20000y=a/xaxx400业务量(套)400固定成本单位固定成本,89,(三)变动成本,变动成本(variablecost)是指导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其总额也将发生相应的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在产品生产中的直接人工工资、直接材料费等。变动成本的主要特点是:1、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比例增减。2、从成品的单位成本看,在相关范围内,它却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其数额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90,变动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包装费、装运费、营业税,以及按产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由于网络服务的边际成本是零,所以免费模式成为商业模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的玩法是以免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部分核心的服务,再附加上一部分用户可以选择的收费服务项目。,91,成本(千元)成本(元/套)yy160y=bxy=b=400400 x400 x总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92,(四)混合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成本项目并不是表现为上述两个极端,而是同时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不同的性质,即其总成本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化保持严格的影响,这类成本我们称之为混合成本(mixedcost)。,93,混合成本的类型,1、半固定成本(Semi-fixedcost)2、半变动成本(semi-variablecost)3、延期变动成本(delayed-variablecost)4、曲线成本(Curvecost):递增型曲线成本;递减型曲线成本。,94,yx阶梯式(半固定)成本,95,半变动成本(Semi-variablecost)y初始量x,96,延期变动成本(Delayed-variablecost)yx,97,曲线成本(Curvecost)又分两种类型:递增型曲线成本和递减型曲线成本,98,三、相关范围(relevantrange)相关范围相关范围,99,相关范围,100,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一、总成本模型二、混合成本的分解三、成本估计,101,一、总成本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业务量设y代表总成本,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x代表业务量,则上述总成本的计算公式可写成:y=a+bx,102,成本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C=F+VQ其中C=总成本F=固定成本V=可变成本Q=生产量(或销售量),103,成本y总成本y=a+bx变动成本bxa固定成本a业务量x,104,例析,假定A公司实行财务会计制度,本年度计划产销某种产品10万件,固定成本总额30万元,计划利润为10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是产销该种产品12万件,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实现利润12万元。试用管理会计原理对A公司本年度的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105,二、混合成本的分解,1、帐户分析法(accountanalysismethod)2、合同确认法(contractconfirmmethod)3、技术测定法(techniquedeterminemethod)4、历史成本分析法(historicalcostanalysismethod),106,历史成本分析法(historicalcostanalysismethod),1、散点图法2、高低点法3、直线回归法回归这一术语,是高尔顿在在1877年第一次当作统计概念加以应用的。后来,这个词被用来描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即根据若干个变量来预测另一个变量的方法。,107,三、成本估计,成本函数的确立是建立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而成本估计则着眼与企业的未来,108,第三节变动成本法,一、完全成本法的局限性二、变动成本法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四、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评价,109,一个重要的例题,例67教材P148页假设A公司20112013年连续三年的销售量均为3000件,但三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000件、4000件和2000件。每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6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制造费用3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均为12000元。为简便起见,假设推销和管理费用全为固定成本,每年均为5000元。产品每件售价为25元。那么,如果当年生产产品3000件(全部完工)而销售产品3000件(假设2011年初产品存货为零),在完全成本法下,其营业利润的计算如表所示。,110,A公司2011年收益表(完全成本法)单位:元销售收入(3000*25)75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加:变动生产成本(3000*13)39000固定生产成本(3000*4)12000减:期末存货051000销售毛利24000减:推销和管理成本5000税前净利19000,111,A公司2012年收益表(完全成本法)单位:元销售收入(3000*25)75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加:变动生产成本(4000*13)52000固定生产成本(4000*3)12000减:期末存货(1000*16)(16000)48000销售毛利27000减:推销和管理成本5000税前净利22000,112,净收益的增加并不是由于进行了有效的经营或者增加了销售,而仅仅是由于产品的产量增加了1000件所造成的。A公司2013年收益表(完全成本法)单位:元销售收入(3000*25)75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16000加:变动生产成本(2000*13)26000固定生产成本(2000*6)12000减:期末存货054000销售毛利21000减:推销和管理成本5000税前净利16000,113,一个重要的例题,承接上例,用变动成本法分别计算A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的营业利润。,114,A公司2011年收益表(变动成本法)(单位:元)销售收入(3000*25)75000变动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加:变动生产成本(3000*13)39000减:期末存货039000变动的推销及管理成本0贡献毛益36000固定生产成本12000固定的推销及管理成本5000税前净利19000,115,A公司2012年收益表(变动成本法)(单位:元)销售收入(3000*25)75000变动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加:变动生产成本(4000*13)52000减:期末存货(1000*13)(13000)39000变动的推销及管理成本0贡献毛益36000固定生产成本12000固定的推销及管理成本5000税前净利19000,116,A公司2013年收益表(变动成本法)(单位:元)销售收入(3000*25)75000变动销售成本:期初存货13000加:变动生产成本(2000*13)26000减:期末存货039000变动的推销及管理成本0贡献毛益36000固定生产成本12000固定的推销及管理成本5000税前净利19000,117,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1、更符合配比原则2、提供管理部门进行预测决策的有用信息3、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4、促使企业重视销售5、简化成本核算,118,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缺点1、它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2、所提供的成本信息难以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它所确定的成本信息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标准的要求,119,第七章、本量利关系的分析,成本业务量利润(Cost-volume-profitAnalysis)(也称CVP分析),120,第一节、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一、本量利分析的假定二、贡献边际及相关指标的计算三、盈亏平衡点的确定四、安全边际五、本量利分析图,121,一、本量利分析的假定,1、成本性态分析假定2、相关范围假定3、线性关系假定4、产销平衡假定5、品种结构(销售品种组合salesmix)不变假定,122,二、贡献边际及相关指标的计算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设P为利润、p为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a为固定成本、x为销售量,则:Ppx-bx-a(p-b)x-a上述P,我国为营业利润,西方指息税前利润(EarningsBeforeInterestandTax,EBIT),123,贡献边际及相关指标,单位贡献边际(cm)=p-b贡献边际(Tcm)=(p-b)x=cm.x营业利润(P)=贡献边际-固定成本=Tcm-a贡献边际率(cmR)=cm/p=Tcm/px变动成本率(bR)=b/p=bx/px,124,贡献边际及相关指标的计算,贡献边际率(cmR)+变动成本率(bR)=1单位贡献边际(cm)=Tcm/x=p.cmR贡献边际(Tcm)=px.cmR销售收入(px)=Tcm/cmR销售量(x)=Tcm/cm贡献边际率的经济含义勒纳(Lerner)垄断势力度,125,例71,教材p168页假设A公司在某月只出售1单位产品,该产品单价为5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400元,固定成本总额35000元,则该公司的利润如下所示:,126,三、盈亏平衡点的确定,盈亏临界点(breakevenpoint),也称损益平衡点或保本点,是指企业在净收益为零,保持不盈不亏状态时的销售数量(完成的工作量)或销售收入。,127,保本点的涵义,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用实物量表现,称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简称保本销售量)另一种是用货币金额表现,叫做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简称保本销售额)。,128,单一产品保本点的计算,1、基本等式法2、贡献边际法,129,例72设罗杰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已知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销售单价为40元,每个月的固定成本为80000元。要求:计算该公司的盈亏平衡点。,130,四、安全边际,1安全边际(marginofsafety)是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量(或金额)超过保本销售量(或金额)的差,其公式为: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销售量(Su)(或金额Sd)保本销售量(BEu)(或金额BEd),131,企业经营安全状况分析,企业经营安全状况,用安全余额和经营安全率来表示。*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100%安全边际率在01之间,越趋近0,越不安全,越趋近1越安全,赢利可能越大。,安全余额,实际销售额,132,例74仍以例72的资料为例,并预计下个月销售数量为9000个单位。要求:计算该公司的安全边际指标,并评价该公司下个月的经营安全程度。安全边际900050004000单位,或安全边际409000405000160000元安全边际率4000/9000100%44.44或160000/360000100%44.44,133,利润=单位产品贡献边际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贡献边际率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边际率,134,五、本量利分析图,1、标准本量利图2、贡献边际式本量利图3、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图,135,金额(千元)50收入线46营业利润盈利区成本线30BEP变动成本亏损区6安全边际固定成本060100销量(千),136,金额(千元)50收入线46营业利润盈利区固定成本BEP30贡献毛益亏损区变动成本线变动成本6安全边际060100销量(千),137,利润(千元)利润线4BEP盈利区0亏损区60100销量(千)-6安全边际量利量式保本图,138,第二节基本模型的扩展,多品种生产的本量利分析三个特点:1由于各种产品的计量单位不同,它们的实物量不能直接相加,一般用价值形式综合计算各种产品的产销量,所以在本量利分析中,首先得计算保本销售额。2由于各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同,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也不同,因此,品种构成不同将影响保本销售额。3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成为全部产品的共同成本,如果按品种计算利润,保本销售额,就需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分配给每个品种。,139,教材p177页例76某公司在20 xx年预计固定成本864000元,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7-2表7-2甲乙丙产销量2000台4000件5000件销售单价200元60元32元单位变动成本160元36元24元计算公司的综合保本销售额以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40,(1)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甲产品比重=50%乙产品比重=30%丙产品比重=20%(2)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200-160)/20050%+(60-36)/6030%+(32-24)/3220%=27%,141,(3)综合保本销售额=864000/27%=3200000元(4)甲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甲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320000050%=1600000元(5)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除以各产品的销售单价,得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600000/200=8000台,142,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点计算,其他方法:顺序法联合单位法贡献边际保本率法分算法主要产品贡献边际率法,143,二、本量利关系分析,(一)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利润的影响(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和利润的影响,144,(一)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利润的影响,1、销售价格单独变动的影响2、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的影响3、固定成本单独变动的影响4、销售量单独变动的影响,145,(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和利润的影响,当企业贡献边际率较低的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赛上升时,企业的综合贡献边际率下降,保本点上升;当企业贡献边际率较高的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赛上升时,企业的综合贡献边际率上升,保本点下降;,146,第三节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的应用,一、保利分析二、经营杠杆分析,147,一、保利分析,目标利润的确定目标利润预计资金平均占用额投资报酬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额销售利润率教材p186页例713,148,二、经营杠杆分析,1、经营杠杆的涵义经营杠杆指的是利用固定资产将与销售增长相对应的利润增长进行放大。经营杠杆对于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行业(如民航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成本分析指标。,149,经营杠杆基本含义,150,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教材p193页例如表7-8的甲公司经营杠杆系数=4,151,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得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越大,152,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管理会计的核心,153,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第一节经营决策与相关成本第二节、生产决策第三节、定价决策,154,第一节经营决策与相关成本,一、决策分析概述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占有完备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采用一个最优方案。作为决策:其一,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其二,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155,1、面向未来2、有明确的目标3、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4、要考虑人的因素,决策分析的特点,156,决策,157,购买代价之冰山,水面以上水面以下,价格时间精力体力风险机会成本,158,决策分析的程序,(一)确定决策目标(二)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三)提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四)选择最满意(可行)方案(五)方案的实施和评价,159,决策的制定过程,160,决策的过程,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选择方案,执行活动,检查处理,问题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准备做什么,决定做什么,实际做什么,做得怎么样,161,基于经验的直觉决策问题,经验、素质、主观随意性.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决策者追求的是“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162,决策的分类,按决策规划期长短分类短期决策(short-termdecision)长期决策(long-termdecision)又称投资决策(investmentdecision)或资本支出决策(capitalexpendituredecision),163,二、付现成本与沉没成本付现成本(out-of-pocketcost)是指在未来某项决策方案中,需要以现金支付的成本。沉没成本(sankcost),广义的说,凡是过去已经发生,不是目前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狭义的说,它是指过去发生的,在某种情况下不能收回的过去成本。,164,三、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历史成本(historicalcost),是过去已经发生和支付的成本,亦称为帐面成本重置成本(replacementcost)是指企业目前从市场上购买某企业的现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165,四、差量成本与边际成本,差量成本(differentialcos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一个备选方案的预计成本和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计成本之间的差异额。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即由于产量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别,也称增量成本。,166,边际成本(marginalcost),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是指成本对产量无限小变化的变动部分,在数学上,可用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来表现。但在实践中,产量无限小的变化,最小只能小到1个单位。产量的变化小到一个单位以下,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所以单位边际成本的实际计量,就是产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167,五、机会成本与假计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某种最优方案从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利润),因此也称机会损失(opportunityloss)。假计成本(imputedcost),亦译作“估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一种特殊形态,有些机会成本较易计量,但有时机会成本可能并非一目了然,而需进行估计。,168,六、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可避免成本(avoidablecost)指企业采用某个特定方案(如改变某项经营或停止某项经营),就不会继续发生的成本。可避免成本构成了不同方案的差量成本,因此是相关成本一般而言,变动成本都是可避免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如广告费、培训费,人员固定工资等均是可避免成本。,169,不可避免成本(unavoidablecost)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某项决策不能改变其发生数额的成本。也即该项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决策方案无关,即使停止经营仍然发生约束性固定成本就是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在各方案中都一样发生,因此是无关成本,170,七、可递延成本与不可递延成本可递延成本(deferrablecost)又称可延缓成本。指企业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条件下,对已选定的某方案如果推迟执行,不会对企业的全局产生重要影响,则与此方案相关的成本,就是可递延成本。,171,不可递延成本(undeferrablecost)又称不可延缓成本。指对已选定的某方案,即使资金有限,也必须立即执行,否则将会对企业的全局产生重要影响,则与此方案相关的成本,就是不可递延成本。划分目的是在企业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对已选定的方案不能同时付诸实施时,应该区分轻重缓急,确定哪些方案可延缓执行,哪些方案不可延缓执行,172,八、专属成本与共同成本专属成本(specificcost)是指能够明确归属某一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通常是为了弥补生产能力不足,而增加有关装置、设备、工具等长期资产而发生的支出。如资产的租金、购置成本或使用成本等。是相关成本,173,共同成本(commoncost)是指应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如各方案共同分享的设施和服务成本,包括照明、取暖、空调和管理费用。也属于不可避免成本。由于其发生与特定方案的选择无关,因此,属于无关成本。,174,九、可分成本与联合成本可分成本(separablecost)指在联产品生产决策中必须考虑的,由于对已经分离的联产品进行深加工而追加发生的成本。可分成本就是进一步加工方案必须考虑的相关成本。,175,联合成本(jointcost)是指联产品在未分离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制造成本。在是否进一步加工的方案中属于不必考虑的无关成本。,176,十、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相关成本(relevantcost)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例如付现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假计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专属成本都属于这一类。相关成本(relevantcost)其基本特征是:(1)相关成本是预计的未来成本;(2)相关成本是有差别的未来成本。,177,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损益,178,第二节、生产决策,一、相关损益分析法二、差量分析法三、本量利分析法,179,教材p210页例87相关损益分析表甲产品乙产品相关收入810050540070相关成本810030540043相关损益162000145800,第二节、生产决策,180,211页例88(1)相关收入=1000064=640000相关成本=1000055=550000(2)相关收入=1100064=704000相关成本=变动成本1100055+减少正常销售的机会成本100025=630000元,181,(3)相关收入=1000064=640000相关成本=变动成本1000055+放弃出租的机会成本60000=610000元(4)相关收入=11000064=704000相关成本=变动成本11000055+专属成本40000+减少正常销售的机会成本100025+放弃出租的机会成本60000=730000元,182,213页例89表8-12贡献边际和营业利润计算表A产品C产品合计销售收入480000320000800000变动成本256000168000424000贡献边际224000152000376000固定成本185000固定成本135000营业利润56000,183,教材p213页例813自制总成本=50000+180 x外购零件总成本=200 x自制总成本=50000+180 x=外购零件总成本=200 x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50000/(200180)=2500件,184,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图外购自制1200,185,第三节、定价决策,价格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为企业“获取价值”,即有利的回报。这一点早就得到了证明。1992年,麦肯锡(McKinsey)对2500家企业所作的一份调查显示,价格提高1%,能使运营利润增长11.1%;这要大大超过销量增加1%、可变成本或固定成本削减1%所带来的影响。定价的艺术和其中的科学性值得人们予以更密切的关注。,186,一、定价目标1、最大利润2、提高市场占有率3、适应竞争,影响价格的因素1、产品的价值2、市场供求关系3、国家的价格政策4、竞争形式。,187,第四节、定价决策,二、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P=MC/(1+1/Ed)Ed是厂商的需求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弹性,由于厂商必须考虑它的竞争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因此确定厂商的需求曲线比确定市场的需求曲线困难。如果厂商的需求弹性很大,加价就会较小,如果厂商的需求弹性很小,加价就会很大。,188,(一)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pricing)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加成率)按照计算产品价格所依据的产品成本不同,上述公式可进一步表示为以下四个:1、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单位产品总成本加成率)单位产品总成本也称“单位完全分配成本”,189,2、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加成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也即“单位产品吸收成本”3、价格=单位产品变动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变动制造成本加成率)4、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总额加成率),190,例:假定汤姆逊公司正在研究制定其最近开发的新产品K的售价。公司下一年度计划生产产品K2000台,有关的预计成本资料如下:,191,已知该公司在不同成本基础上要求的加成率分别为:在产品总成本的基础上加成12.5%;在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加成38.46%;在产品变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加成125%;在产品变动总成本的基础上加成100%。要求:根据上述加成率分别计算A产品的售价,192,(1)先计算A产品的单位成本如下:,193,(2)以总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产品价格=400+40012.5%=450(元)(3)以制造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产品价格=325+32538.46%=450(元)(4)以变动制造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产品价格=200+200125%=450(元)(5)以变动成本总额为基础的价格产品价格=225+225100%=450(元),194,成本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锅炉工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新题库(带答案)
- 2025年乡村旅游特色民宿运营合同
- 2025年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护肤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维合作合同
- 陇南中考试卷地理真题及答案
- 九江卫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林彪 军事演讲课件
- 颈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查房PPT
- 增员及邀约话术2-2课件
- 会计凭证考试试题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
- 高中英语 选必B1 Unit2 Onwards and upwards 第4课时-Developing ideas 课件
- 重量法测定矿物质原始记录
- 自采商品管理流程
- 第2章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