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ppt_第1页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ppt_第2页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ppt_第3页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ppt_第4页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一、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定义)三、安全用药的目的四、安全使用农药的五个黄金守则五、农药有关法律法规六、科学用药原则七、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知识图解八、小结,主要内容,一、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安全用药意识淡薄,选购农药时,只考虑防治效果,不考虑毒性。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差,在施药、喷施农药过程中不采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对人、畜健康保护意识差,施过药的田块不做任何标志和告示。环保意识差,将用后的农药包装物(空瓶袋)随地丢弃,剩余药液随处乱倒现象普遍,污染了环境。农民缺乏对农产品残毒的认识。对农药有效成分和含量不清楚。,(二)、违规使用高毒等禁用农药,一些农民无视国家的有关法规,在蔬菜、瓜果、粮油、中药材上任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有的不遵守安全间隔期将农产品提前上市,甚至刚刚用药随后上市,造成中毒事件。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前期被推上风口浪尖“潍坊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下辖的10多个村庄的姜农,在种植生姜时使用一种叫“神农丹”的剧毒事件”就是因为农民违规在生姜上使用了在果、茶、烟、菜、中草药植物上禁用的高毒农药涕灭威。,(三)、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和次数,很多农民在防病治虫中,为了确保防治效果,见虫就打,往往有意识地增加用药次数,存在打太平药、保险药、滥用药的现象。一些不法药贩子在兜售农药时,捆绑开大处方,误导农民乱配用农药。还有一些农民治虫防病心切,对农技、植保部门指导的用药品种、用量总是不放心,不按照标签标示剂量使用,施药时总要任意增加品种和用量。,(四)、盲目乱用混配农药,有些农民恨虫不死,将各种农药盲目乱配混用,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极易造成药害。因此,“对症下药”无论对人还是动植物都一样,只有科学的合理的配制农药,才能增加防效,降低成本,但盲目乱配,难免适得其反。,(五)、施药时间和方法不当,用药时期:见虫就打药已成习惯,错过了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只好加大用药量,增加防治次数。用药时间:一般早晨露水未干或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不宜用药,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更是这样。高温加药害容易导致人、畜窒息。同时,夏季高温天气,农药喷在作物上容易挥发,起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用药方法:病虫害发生部位不同,用药方法不同。部分农民不管何种病虫,用药方法都一样。病虫主要在叶片正面时,要从上往下喷;在叶片背面时,要从下往上喷。两面都有时,要从侧面斜喷或“上翻下扣”,全面用药;根部有病时,要用灌根等施药方法,很多农民不能掌握。,(六)、购药渠道不正规,有些农民图便宜,到一些个体商贩处购药,结果打药不少,却不见效。有些不法个体户,将过期农药更换标签或分装农药时掺杂施假、数量不足,或销售一些劣质农药、冒牌农药,只要利润高便极力向农民推荐。提醒农民要到正规农药销售处购药,购药前认真阅读标签,凡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均有“三证两期”(即农药登记证、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及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清晰的厂名、厂址、电话。,(七)、农药放置不安全,有些农民将农药随意放置,出现小孩误食中毒事故。农药用完后的空瓶、空袋及时处理,切不可随地乱扔,一方面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也易引起人、畜、鱼类中毒。应在家中开辟一处专门放置农药的较安全的地方,并提醒老人和孩子,切勿乱动,并将除草剂单独存放。,(八)、施药器械落后,农药利用率低,施药器械不合格、年久失修、雾化程度差、漏药多、喷施药液不均匀等现象普遍存在。现在农民的施药器械型号老,喷头单一,使用中“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普遍采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使用药液在靶作物上不能形成最佳沉积分布,造成大量流失,农药有效利用率一直很低。,(九)、施药技术落后,在施药作业过程中,机械和人工施药都存在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喷药时走的快或是风天喷药都存在喷不到、漏施面大的问题,达不到细致、全面的要求,所以形成不了保护膜,出现了喷完除草剂之后还有草或病害病斑处不萎缩的现象。,(十)、除草剂的问题,近几年来使用作物多,使用量大,出现的问题最多,约占每年农药纠纷中的一半,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对周边作物飘移形成药害;农药加量使用导致药害产生;不按农药说明中的作物和范围用药;亩用药液量不够。,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一)定义: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就是在保证对人、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少的农药用量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从而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病虫草害防治效果,降低农药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安全用药的目的保障生产者的安全保护农作物的安全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三)、安全使用农药的五个黄金守则,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四)、农药有关法律法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1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19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322号农药合理使用准则(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药产品标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国际上,对农药限制正越来越严,欧盟2003年将322种农药列入禁用范围,其中涉及在中国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品种:乐果、辛硫磷、三唑磷等,共64个品种;日本重新拟定了进口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对象,必检农药品种由原来的20个左右增加到了100个,并且农药残留要求的标准提高了10倍,很多产品的残留限量值为0.1mg/kg(相当于仪器检测灵敏度)对全球影响最大、共识最高的是两个世界公约中列入名单的品种,即PIC公约和POPS公约。,PIC公约,所谓PIC公约,是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及农药在国际贸易中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简称。该公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和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发起,150多个国家和地方的代表参加,经过五轮谈判,于1998年9月在荷兰鹿特丹签署,所以又简称“鹿特丹公约”,一旦有50个国家批准,该公约便立即生效。其条款主要涉及有毒化学品和农药进出口商的义务和出口程序,在PIC公约生效后,列入PIC名单的农药在出口之前必须通知进口国,在征得进口国的同意后方可出口。目前列入PIC清单的农药品种共有22个。,涉及的品种名单,艾氏剂(Aldrin)、乐杀螨(Binapacryl)、敌菌丹(Captafol)、氯丹(Chlord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乙酯杀螨醇(Chlorobenzilate)、滴滴涕(DDT)、狄氏剂(Dieldrin)、地乐粉和达诺杀(Dinosebanddinosebsalts)、二硝基-邻-甲酚类及其盐类DNOCanditssalts(suchasammoniumsalt,potassiumsaltandsodiumsalt)、1,2-二氯乙烷1,2-dibromoethane(EDB)、二氯化乙烯(Ethylenedichloride)、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六六六HCH(mixedisomers)、七氯(Heptachlor)、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林丹(Lindane)、汞制剂、五氯苯酚(Pentachlorophenol)、2,4,5-涕(2,4,5-T)、杀毒芬,八氯莰烯(Toxaphene)、含有苯菌灵7%,克百威10%和福美双15%的可粉化的粉剂制剂(Dustablepowderformulationscontainingacombinationof:benomylatorabove7percent,carbofuranatabove10percent,thiramatorabove15percent)、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对硫磷(Methyl-parathion)、久效磷(Monocrotophos)、对硫磷(Parathion)、磷铵(Phosphamidon)、石棉(Asbestos)、青石棉(Crocidolite)、阳起石(Actinolite)、闪石(Anthophyllite)、铁石棉(Amosite)、透闪石(Tremolite)、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dbiphenyls(PBB)(36355-01-8(hexa-)、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三磷酸盐(Polychlorinatedterphenyls(PCT))、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2,3-dibromopropyl)phosphate),POPS公约,所谓POPS公约,是指限制某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邀请化学品安全国际规划署等相关国际组织一道着手制订一项行动方案,旨在于2000年前,就在全球全面销毁、禁止和限制列入暂定清单的12种POPS产品制订一项公约,并在公约生效后逐步扩大POPS限控名单。在暂定的12种POB中有9种是农药:DDT、灭蚁灵、氯丹、毒杀酚、六氯苯、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等9种农药产品。对列入名单的品种要进行消毁处理。,我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33种),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注:1.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等10种农药自2011年10月31日停止生产,2013年10月31日起停止销售和使用。2.2013年10月31日之前禁止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我国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17种),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和氯唑磷在蔬菜、果树、茶叶和中草药材上使用。禁止氧乐果在甘蓝和柑橘树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水胺硫磷在柑橘树上使用;禁止灭多威在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和十字花科蔬菜上使用;禁止硫丹在苹果树和茶树上使用;禁止溴甲烷在草莓和黄瓜上使用;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禁止氟虫腈在其他方面的使用。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五)、农药不合理使用的后果,造成人、畜生产性中毒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外销受阻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农作物药害环境污染严重有害生物农药抗性增加,三、科学用药原则,(一)、选择对路农药(二)、选择最佳施药时间(三)、选择最佳施药剂量(四)、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五)、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六)、交替用药、轮换用药(七)、合理混配农药(八)、严格掌握安全生产间隔期,(一)、选择对路农药,当田出现病、虫、草、鼠为害时,首先要根据其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确诊。必须认准病虫害种类,选择对口农药、合理用药、对症下药,防止因误诊而错用农药,既贻误防治适期,又造成作物上农药残留量增加。,(二)、选择最佳施药时间,不同作物或一种作物中的不同品种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如果把某种农药施用在敏感的作物或品种上就会出现药害。在选定防治药剂后,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并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浓度进行科学配制。,(三)、选择最佳施药剂量,根据农药标签推荐的农药使用剂量或植保技术人员的推荐,计算用药量和施药液量。喷施农药时使用剂量过大,容易造成药害;使用剂量过小,达不到防治效果。要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一定要选择最佳施药剂量。,(四)、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农药的剂型有多种,其施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生产上必须根据病虫的危害特点和分布情况以及农药产品标签或说明书规定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否则就难以控制病虫的危害。如防治土传病菌、萌动的杂草种子、地下害虫,应采取药剂处理土壤、开沟撒施等方法效果较好;而防治在植株上危害的病虫,就应选用喷雾法或喷粉法;防治种传性病害,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法处理效果较好。颗粒剂农药是根据农艺要求制成的有利于发挥药效,防止人畜中毒,故不宜作喷雾使用。,(五)、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施药器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防治对象、防治场所、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农药剂型、防治方法、防治规模等情况。如小面积喷洒农药宜选择手动喷雾器;大面积喷洒农药宜选用机动喷雾器;喷洒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应采用扇形雾喷头或激射式喷头;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宜采用空心圆锥雾喷头或扇形雾喷头;施药作业结束后,应仔细清洗机具,并进行保养。,(六)、交替用药、轮换用药,如果长期单一地使用一种农药,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农民必然会增加用药量,结果造成了作物中农药的残留量的增加,不利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因此,交替轮换或复配用药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七)、合理混配农药,农药合理混配可提高工效扩大适用范围,兼治多种害虫,减少用药量,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害虫对药剂的抗药性等。不恰当的混配农药,容易造成农作物药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增加成本投入。混配原则:1.优势互补增强药效;2.避免拮抗;3.混配单剂不宜超过3种;4.现配现用,(八)、严格掌握安全生产间隔期,安全间隔期是指农产品在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到收获上市之间的最短时间。在此期间,多数农药的有毒物质会因光合作用等因素逐渐降解,农药残留达到安全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安全间隔期的长短应以农药种类、浓度、施药方式、气候条件和作物品种等而定,不同品种的农药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一些常用农药的使用安全间隔期,农药安全间隔期(天)农药安全间隔期(天)速克灵1植病灵3扑海因3克螨特7农利灵4杀毒矾3功夫7多菌灵15菜喜1百菌清7扫螨净4甲霜灵7抑太保6敌杀死10敌敌畏8氰戊菊酯5乐果15万霉灵2可杀得3敌百虫8病毒3甲基托布津5溴氯菊酯2瑞毒雷锰锌2-3杀毒矾3-4抗蚜威6乐斯本7灭扫利3氰戊菊酯5甲氰菊酯3溴螨酯14,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一)、与药剂相关的因素(二)、与防治对象相关的因素(三)、与环境相关的因素(四)、与配药喷药操作相关的因素,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一)、与药剂相关的因素1.药剂的化学成份:有机氯杀虫剂对螨类效果差,但对鳞翅目害虫效果很高.杀虫脒对鳞翅目幼虫及螨类效果均很好.抗蚜威对麦蚜防效显著,但对棉蚜属蚜虫几乎无效.2.药剂的理化性质:药剂的溶解性、湿润性、展布性、分散性及稳定性都影响着药剂的药效.为了提高药液的沉积量、湿润性和湿展性,必须在药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油类物质,以降低表面张力,提高药液的粘附性.3.药剂的作用机制: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如2,4D、2,4滴丁酯,2甲4氯等对阔叶杂草有效,对单子叶无效.用于禾谷类作物田防除一年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并且在低浓度有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作用(激素型除草剂).,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4.药剂的作用方式:内吸性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对刺吸式害虫几乎无效.而触杀剂则对两种害虫均有效.5.药剂的浓度剂量:一般在应用时,药剂浓度提高,药效会提高,但超过一定限度,浓度增加,药效不一定提高.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属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使用时如用药量过大,会造成植物输导组织被杀死,药剂不能传导到根系或生长点,反而药效不好.昆虫的味觉作用很强,药剂若在食物中含量过高,有些昆虫会立即产生拒食作用.药剂用量过多,会造成流失,也不能提高药效,而且易对植物产生药害,促使害虫迅速产生抗药性,会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二)、与防治对象相关的因素:1.昆虫的取食机制:害虫无论活动还是取食都必须与作物接触,因而有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就害虫活动习性而言分为:“叶面害虫”、“潜食性害虫(如橘潜叶蛾)”和“钻蛀害虫”。有触杀作用的药剂要防治“钻蛀害虫”只能在害虫未钻入作物体内前使用;有内吸内渗作用的药剂适用于防治已钻入作物体内的“钻蛀害虫”、“潜食性害虫”。就害虫取食方式而言分为:“咀嚼口器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触杀胃毒作用的药剂适用于防治“咀嚼口器害虫”;有内吸内渗作用的药剂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胃毒剂如敌百虫、除虫脲等喷施到作物的叶、茎和果实上,或是制成害虫喜吃的毒饵、毒谷撒施在作物地里,对咀嚼式口器害虫如粘虫、蝗虫、蝼蛄、地老虎等防效很好,但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内吸性杀虫剂如甲拌磷、克百威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螨、蚧高效,并且使用方便、喷洒不一定要求很周到,并可作种子处理和土壤根施.,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2.防治对象生理状态发育阶段:在害虫的整个生活史中,以幼虫及成虫期抗药性较差,卵最强,同时幼虫又是为害最严重的时期,因此防治时应选择幼虫期进行各龄幼虫耐药力也不同,低龄幼虫耐药力差,高龄幼虫耐药力强,一般选择三龄以前防治效果高.卵孵化高峰期过后的15天为最佳防治期.在病害防治时,也要注意病菌的生理状态,冬孢子耐药力较强,当孢子萌发后,幼嫩的芽管耐药力降低,此时施药防效好;当芽管侵入植物体生长繁殖后施药则无效,因此对植物病害要掌握在发病初期防治最好.,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农作物田间杂草“适时施药”也是保证防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要根据药剂的性质、特点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来决定施药期,同时还要考虑到农作物的敏感性问题.A:一般来说,对于一年生杂草,应在萌芽期,最迟在35叶期施药.杂草成株后,除了其本身已造成为害外,对除草剂的抵抗力增强,此时用药难以达到选择性灭除的目的.B:对于多年生杂草,则要使其生长到一定叶面积才能施药,以使杂草体内达到有效剂量而致中毒死亡,但对这类杂草最迟也应在开花以前施药.杂草一进入开花期,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其体内的器官分化,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均发生变化,从而使除草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C:对于阔叶杂草,则应在萌芽期以土壤处理法进行防除,或等长到一定叶面积后靠形态选择、位差选择、生化选择或采用定向喷雾法防除,施药时间应在杂草处于幼嫩状态,而作物处于高抗期为最适.,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3、防治对象表面结构及性能:植物表面有茸毛或具有较厚的蜡质层,叶片形态为直立状,一般药液不易沉积,如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平展,茸毛少,蜡质层薄,药剂易于沉积.不同种类的昆虫,其体壁上的湿润性差异也较大,体壁蜡质层薄、分泌物少、无鳞片的昆虫,药剂易于湿润沉积;体壁蜡质层厚、分泌物多、具有较多鳞片的昆虫,药剂不易湿润沉积.植物的叶片(根系)的生理吸水力对药液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在傍晚或清晨,尤其是在傍晚的生理吸水力最强,对有内吸作用的农药而言因而,药剂的吸收也最高.4、雌雄差异:一般雌虫耐药力大于雄虫,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三)、与环境相关的因素:1.温度:温度对农药效力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杀虫剂.杀虫剂的温度系数:即某种农药在20下对某种试虫的致死中量(LD50)和30下的LD50的比值正温度系数型,即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药效好.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杀虫剂都属于正温系数型,温度的变化对药剂效果的发挥影响很大,如敌百虫防治松毛虫,20条件下比10下的药效高出4倍;乐果在15以下对蚜虫防治效果很差.负温度系数型,即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低,药效好.属于负温度系数型的杀虫剂品种还不多,主要在DDT、除虫菊素及合成拟除虫菊酯如丙烯菊酯等.一般来讲,在较高温度下,药剂所表现出的生物活性高,穿透力强而迅速,高温还可降低物体的表面张力,增加药液的展布性能;在高温条件下,有害生物的呼吸强度大,代谢旺盛,活动力强,这些条件均有利于药剂杀伤效力的发挥.但是,高温下施药也会增加药剂对作物的药害及对人畜中毒机会.,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2.湿度:湿度对药剂的防效影响较小,但很复杂.一般来说,高湿可加速某些药剂的水解作用,导致药剂失效或产生药害,特别是粉剂易聚集或结块而影响药效,产生药害.降雨会冲刷已施药剂,因此,雨后要及时补喷.对于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在喷洒出的药剂干燥后,高湿或露水则有助于药剂进行再次分散、展布,从而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杀虫剂对湿度的要求范围较低,一般而言,在先高温、低湿,再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即下午4时以后至傍晚进行喷雾,傍晚或晚上喷粉则防效好.西北大部分地区在夏季及早秋均属于此类气候情况,所以生产中可采用上述用药时间规律.对于杀菌剂,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和药效是正相关.湿度大时,保护性杀菌剂易杀死入侵感染的病菌;土壤处理时,湿度大也易使药剂发挥其药效.但如果湿度过大时则不利于内吸性杀菌剂的内吸渗透和运输传导.除草剂的施用以土壤处理法为主,所以湿度和药效的关系甚为密切,在一定的范围内,湿度越大,效果越好,而叶面处理时则与杀虫剂、杀菌剂的规律相同.,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3.光照:光照和温度的关系密切,温度对药效的影响已叙述过,单就光照而言,不同的药剂反映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农药均可不同程度的被光分解,有些甚至在光下会被很快降解而致无效.如辛硫磷在光下4小时便可被光解二分之一以上,故只能用于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但如傍晚喷施,便可近20小时内发挥强大的药效.烟碱防蚜虫等害虫也只宜傍晚施药.除虫菊素也因易光解而只能用于室内卫生害虫及贮藏害虫的防治.但是由于这些药剂的易光解使其残效期短、残毒低,在不污染环境、保护天敌、无公害等方面成为优点.除草剂氟乐灵极易光解而需在施用以后马上耙入土中.与此相反,也有不少药剂在光下有较好的药效,如用对硫磷治虫,光照下效果较好,故可在早上等作物上露水下去后开始喷施.特别是不少除草剂(主要为光合作用抑制剂,如取代脲类、均三氧苯类等),在光下效果更好.除草醚作为光化性除草剂,只有在光下才能起杀草作用.,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4.风:风影响施药的进行,主要对喷雾法和喷粉法产生影响.当常规喷施农药时,如果风力超过3级便不宜进行.风力首先是可致药粉或药液飘移损失,其次是由于药粒都聚集于一个风向面而影响均匀度,从而间接地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另外,在有风的情况下喷药也易引起操作人员中毒或因将药吹至临近地块敏感作物上而引起药害.如在棉花地喷敌敌畏,如在顺风方向约5-米内种有高粱,就在引起药害的危险;在麦田内喷施2,4D等除草剂,易引起临近枸杞产生药害.低量及超低容量喷雾时则必须借助一定的风力才能正常操作,东方红18型机动弥雾喷粉机也只有借本身所产生的风力,才能将药粒送出并吹至作物上.,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5.雨:雨一般对茎叶处理剂的药效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和药剂的种类、性质、施药后离下雨的时间及降雨量的多少有关.内吸剂在使用后一定时间内可被植物吸收,则降雨对其药效的影响相应小些,如拿捕净是高度选择性内吸输导型茎叶处理剂,喷药后3h遇降雨对药效无影响;触杀、胃毒剂及喷粉法使用的药剂一般情况下在雨后便基本无效,应考虑重喷.适应的降雨可明显提高土壤处理法使用药剂的防效,特别是除草剂,土壤处理后如遇适度的降雨则效果最为理想;但高降雨量或淋溶性强的药剂可因降雨而降低防效,并有增大药害的可能,甚至可污染地下水.由于事物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实际中必须根据药剂的品种、特性、病虫草等的基本特点和环境中的诸因素,综合考虑,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控制或避免不利因素,适时合理地使用农药,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四)与配药喷药操作相关的因素:1.药械喷雾方法:药液的雾化程度主要是靠器械来实现的,雾滴的大小与药械性能直接相关,同时喷雾方法也直接影响到农药在靶标上的沉积量.在喷雾过程中必须使喷雾的浓度前后保持一致.,四、影响药剂药效的因素,2.配药的水:水的硬度指水中所溶解的钙、镁盐的量,硬水对药液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A:影响乳液和悬浮液的稳定性;对可湿性粉剂的粉粒会发生聚合现象而产生较大粉团.B:有的药剂在硬水中可转变成难溶性的物质而丧失药效.水中的电解质对乳化作用也会发生影响,如氯化钠的含量.水的酸碱度对药剂也会产生影响,水的硬度越大碱性也越大,有些药剂在碱性中可分解.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对碱性水敏感.因此,喷雾应选用硬度小的自然水源,用抗硬水能力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知识,图解,1、购用农药,看清标签,氯氰毒死蜱总有效成分含量:522.5克/升氯氰菊酯含量:47.5克/升毒死蜱合理:475克/升剂型:乳油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1.本品应于棉铃虫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钻蛀期间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每10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用药3-4次。2.本品对瓜类、莴苣庙期及烟草敏感,施药时应避免药液漂移到上述作物上,以防产生药害。3.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生产企业名称:四川阿坝农药厂地址:四川阿坝梁山县沙河镇邮编:100345电话:123456传真:网址:,产品性能(用途):本产品为有机磷类农药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混剂。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可杀死棉花作物上的棉铃虫幼虫,宜在幼虫早期施药。注意事项:1.产品在棉花作物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4次。2.本品由菊酯类农药与有机磷类农药混配而成,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3.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圆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4.本品不可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5.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表现为抽搐、痉挛、恶心、呕吐等。不慎吸入,应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误服则应立即携此标签将病人送医院诊治。医生应首先判断中毒的主要原因,若判断为毒死蜱中毒为主,可以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洗胃时,应注意保护气管和食管。贮存和运输:本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儿童触及不到之处,并加锁。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等其他商品同贮同运。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净含量:100毫升生产日期:2008年01月08日批号:有效期:2年,农药登记证号或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中等毒,杀虫剂红色标志带,农保,象形图的识别,储存,配药,喷药,喷药后,安全警示,远离儿童储存,并加锁,戴手套,戴口罩,配制液体农药,配制固体农药,穿胶靴,戴手套,戴防护面罩,穿胶靴,用药后需清洗,危险/对家畜有害,危险/对鱼有害,穿长衣长裤,喷药,穿长衣长裤,穿防护衣,农药市场标签不规范行为,名目翻新年年改名字,换汤不换药以少充多比市场常规包装或含量低以次充好模仿进口或优质产品的包装以假乱真完全假冒或者侵权的产品专用农药各种各样所谓的“专用药”万能农药“病虫通杀”等各种万能药冒证套证冒用套用,一证多用,一药多名推荐认证推荐,认证产品,2、农药储运,远离食品,农药必须单独运输,修建专用库房或箱柜上锁存放,并有专人保管。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及日用品等物品混运、混存。防止儿童进入农药库房。,3、农药配制,专用器具,药剂配制,量取-根据农药标签推荐的农药使用剂量或植保技术人员的推荐,计算用药量和施药液量,并用量具准确量取农药。配药-应现用现配,不宜久置;短时存放时,应密封并安排专人保管。采用“二次法”进行操作,即:1)用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将“母液”进一步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2)用固体载体稀释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进一步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4、药械故障,及时维修,施药机械出现滴漏或喷头堵塞等故障,要及时正确维修。不能用滴漏喷雾器施药,更不能用嘴直接吹吸堵塞喷头。,喷雾器滴漏,滴漏,滴漏,5、田间施药,注意防护,6、喷撒农药,注意天气,7、适期用药,避免残留,8、高毒农药,果菜禁用,瓜类、蔬菜、果树、茶叶、中药材等作物,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防食用者中毒。,9、剧毒农药,严禁喷雾,10、施药现场,禁烟禁食,配药、施药现场,严禁抽烟、用餐和饮水。必须远离施药现场,将手脸洗净后方可抽烟、用餐、饮水和从事其他活动。,11、施药地块,人畜莫入,施过农药的地块要树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进入田间进行农事操作、放牧、割草、挖野菜等。,12、防治病虫,科学用药,对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采用综合防治(IPM)技术,当使用农药防治时,要按照当地植保技术推广人员的推荐意见,选择对路农药,在适宜的施药时期,用正确的施药方法,施用经济有效的农药剂量。不得随意加大施药剂量和改变施药方法。,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我们国家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贯彻了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123次会议重新修订IPM的定义如下:仔细考虑所有有效的控制技术,综合应用各种适当的方法,维持害虫种群在引起经济为害的阈值以下,减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IPM强调尽可能少的干预农业生态系统,鼓励采用自然的方法控制有害生物,以利于作物健康地生长。,IPM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抗病育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培育壮苗,高畦栽培,嫁接技术生态防治:棚室温度控制物理防治:阻虫网,黄板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