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案_第1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案_第2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案_第3页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案 莲山课 件 k 第 7 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班级:姓名:小组:编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 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 4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预习检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34 35 页 “ 齐桓公称霸 ”一目的内容,回答 1 4 题: 1.春秋时期指的是 _年到 _年。 2 春秋五霸指 _、 _、 _、 _、_。 3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2)任用 _为相 ,改革内政 ,发展经济 .使齐国富强起来。 3)以 _为口号 ,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 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 651 年,在举行诸侯会盟。 请认真阅读教材 35 页 “ 问鼎中原 ” 一目的内容,回答 5 62 / 4 题: 4 晋楚争霸:大战,成为中原霸主。成语典故: 楚庄王在 之战中问鼎中原。成语典故: 请认真阅读教材 P37 P38“ 合纵连横 ” 一目的内容,回答 7 11 题: 5.战国时期:公元前年至前年 6.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史称: 7. 战国七雄是指、 8.什么是合纵、连横?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是。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结果:合纵被瓦解,秦国日益强大。著名的纵横家有 _和 _. 【重难点突破】(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当我们打开电视,看到伊拉克的 炮火连天,看到巴勒斯坦的恐怖袭击,看到非洲的内战纷争,就会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前的我国春秋时期,也是战乱不断。有人说, “ 春秋无义战 ” 即春秋时期没有没有正义的战争 ,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呢?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 3 / 4 【归纳整理】 请你写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 B c D 3.问鼎中原的诸侯王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4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 “ 朝秦暮楚 ” 有关的是(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 合纵 ”“ 连横 ” 5下列哪些国家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 A齐国、秦国、晋国 B齐国、秦国、楚国 c宋国、晋国、齐国 D韩国、赵国、魏国 6某班手抄报设计历史辨析栏目中有下列四句话,请你找出反映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的句子 4 / 4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c。王室 D 7战国时期实行 “ 连横 ” 策略的是 () A秦国 B楚国 c燕国 D魏国 (二 )材料解析题 子曰: “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 期的历史事实? 管仲是如何 “ 相 ” 桓公的? 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课外延伸: 1、请利用书本或者网络读读以下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的成语故事: 管跑之交,老马识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