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产与技术创新.doc_第1页
技术资产与技术创新.doc_第2页
技术资产与技术创新.doc_第3页
技术资产与技术创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资产与技术创新 梁莱歆(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长沙,410083)摘要 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较低的现状,认为忽视对技术资产的管理是一个重要原因。提出企业应当从管理观念到管理模式上重视对技术资产的管理。技术资产的管理新模式包括技术资产的确认、定期评估制度以及经济效益考核制度等方面。关键词 技术资产 技术创新 财务管理机制1 引言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技术创新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努力的目标,促进着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来看,很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及其经济效果却并不令人乐观。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与技术创新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没有得到更新,旧的、不适应的管理机制束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影响了创新效果。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高科技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如提出了“组织与自组织”的管理理论;在资金管理上提出了“R&D一揽子”管理模式,但对于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资产财务与会计问题则研究得不多。本文提出技术资产是现代高科技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企业应当树立技术资产的观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以此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2 对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反思面对市场激烈竞争,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对此,应该说大多数企业都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根据我们前期对很多国有高科技企业的相关调查,我们发现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即在所调查的那些认为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是处于亏损状况。也就是说,这些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或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技术创新活动并没有取得成功。分析这种技术创新与亏损并存的现象,我们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目前在人们的头脑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即就技术论技术,而没有在制定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管理制度上下工夫,也就是在重视技术的同时忽视了管理的重要作用。误以为只要更新了设备、有了专利和新产品就算创新了,没有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目的和标准在于它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对高科技企业目前的管理机制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忽视了对技术资产的管理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及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3. 现代高科技企业的重要资产技术资产资产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资产与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结合,可以为企业生产商品和劳务,给企业带来收入,所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事项而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在企业各会计要素中,由于企业收益最终必然会体现为资产,而资产又是企业创造更多收益的重要工具,因此,资产是企业会计的核心。对于资产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资产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农业社会的土地到工业社会的有形资产。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专利权、商誉、商标、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专营权等无形资产已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于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其资产结构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即无形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实质上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各个项目其性质又有很明显的差异,如专利权与商誉,前者是指某项技术的发明者或持有者在一定期限内独家使用或转让该技术的权利。这里,技术是该项资产的价值所在;后者是指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所具有的超过一般企业的获利能力。这些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产生的途径不同,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事实上对于无形资产我们应当区别对待进行管理。以技术内涵而分,无形资产可分为技术型无形资产和非技术型无形资产两大类,我们将技术型无形资产称为技术资产,即技术资产是指无形资产中以技术为核心的资产,如专利权、电脑软件、技术诀窍、人才技术素质和能力、研究与开发支出、产品创新等。这些技术资产的质量及其数量对企业未来时期的收益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技术资产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征:其一,供应空间的无限性。技术作为一种资产,它是稀缺的,但是从其供应来看却不是有限的。这一特征与以矿物和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有形资产相区别,后者的供应总是有限的。而技术资产虽然不是轻易可获得,但其供应却有无限的空间;其二,使用的非排他性。若企业拥有并使用某项有形资产,它并不排斥其他企业也占有使用相同的有形资产。而技术资产正好相反,它是非独占的但却是排他的。也就是说,当企业拥有和使用某项技术资产时,在法律意义上,它排斥其他企业同时拥有和使用该项技术,但在物理意义上,它并不排斥他人也同时使用该项资产。以上特征说明技术资产与企业利益及其未来发展密切相关。技术资产带给企业的利益不仅仅是通过转化为商品而产生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将促进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原有的技术转化为更先进的技术。与此同时,技术资产所具有的完全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特征也说明,技术资产不能照搬有形资产的管理规则,即不能采用传统的会计计量和报告模式来进行管理。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很多高科技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还没有明确树立起技术资产的观念,仍然采用对一般资产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技术资产。这种状况无论对于企业当前经营还是未来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缺乏与技术资产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所造成的影响是:第一,导致技术资产得不到合理的确认和计量,甚至造成企业技术资产的流失;第二,使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水平低;第三,无法客观地反映高科技企业的实际经营实力和技术发展潜力。当代高科技企业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核心,如何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效地管理好这部分资产,成为当前急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4 建立技术资产管理新模式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在技术资产的财务管理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中,作为无形资产而进行账户登记、核算及报告的主要还是那些非技术型的无形资产,即商标、土地使用权、商誉等。而技术资产既然是以资产的形式呈现,就必须对它进行量化处理,评估其价值,计算它的投入产出回报,为它订立相应的会计准则。如何实行对技术资产的管理,我们认为,首先企业要做好观念的转变,知识与观念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企业在树立起技术资产新观念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技术资产的管理模式。具体说当前迫切需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4.1 建立确认技术资产价值的有效制度技术资产的确认关键要解决好确认标准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参照确认一般无形资产时的两个条件,即该项目在促成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方面的作用,以及发挥这种作用的能力能够被证实;取得该项目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前者是针对技术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后者是所有资产确认时所必须具有的共性。另一方面,除了以这两个条件作为基本依据以外,还应当考虑该项技术的科技含量,在该领域的领先程度等技术性的因素。并且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即高科技企业技术资产的确认,还应当结合企业的类型及其实际情况,使配合一些更灵活实用并且合理的标准。价值确定是对技术资产进行帐务处理的前提,一般来说,技术资产可以采用两种估价方法,一是绝对价值法,即考虑为研制或创立技术资产所花费的成本和期望获得的利益;二是相对价值法,即根据利用某项技术资产所实现(或预计实现)的利润,在此基础上确定一定的提成比例,由此作为技术资产的价值。在这两种估价方法下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具体估价标准。如成本价值标准,市场价值标准,现值标准和收益资本化标准等。4.2 建立对技术资产价值的定期评估制度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技术资产其更新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资产,一旦形成某项技术资产的技术趋于落后或者被淘汰,则该项技术资产的价值便显著下降甚至变得毫无价值。因此对技术资产应当建立初始确认和再确认制度,也就是说对已经确认并入账的技术资产要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账面价值。若评估结果其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即调高该技术资产账面值,相应增加企业的权益;若评估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则调低该项技术资产账面记录,调整额记入当期损益;对于已失去效用的技术资产,要将其摊余价值转入当期费用,而不能再挂在帐上。技术资产的价值得到确认以后,应当在其存续期内分期摊销。摊销年限根据对该项技术资产的先进程度、同类技术资产更新速度等因素而确定。4.3 加强对技术资产投入使用的管理及其经济效益的考核高科技企业在将资金投入技术资产时,除了有关部门要做好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查等项工作以外,财务部门要对该项技术资产的资金需要量、投入时间长短以及预期获取收益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技术资产的使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投入企业生产过程,这时要做好技术资产与生产成本的结转工作;二是用于向外投资;三是向企业外部出售。向外投资与出售关键要做好技术资产的价值评估工作。由此可见,技术资产的价值实现主要是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交换如专利的转让、新型技术的出让等等;另一种是技术资产通过向有形资产转换,其使用价值得到体现后,它的价值通过内含着这种技术资产的有形资产的交换而得到体现。此外,要建立技术资产经济效益考核指标,定期对各项技术资产实现的利润水平进行测算,据此调整投资决策。5 结论技术资产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所以,以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必须从理论到实务重视对技术资产的管理。从价值实现与增值的角度分析,技术资产的效应要远远高于有形资产,然而,技术资产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如果缺乏正确的管理,技术资产不但不能给企业创造利益,而且还将严重阻碍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可以说,技术资产代表了企业的经营实力,代表了企业的潜在能力,是竞争力的真正源泉,重视并加强技术资产的管理,对于推动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1 谭劲松,马军舰. 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创新J. 会计研究,1999.2 :42442 薛云奎. 从资源到技术J. 会计研究,1999.1:17203 戴亦欣,孙荣玲. 无形资产价值实现及其量化J. 中国软科学,2000.7:73764 张兆国等.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特征J.中国软科学,2000.1:35375 王大州,关士续.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现状分析.中国软科学,2000年4月6 龙涛,姚刚,薛勇. 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中国会计出版社7 丹尼尔.A. 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 David.kearns ,David.Nadler. Prophets in the Da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2 On Technical Assets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Liang laixin(College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the enterprise which cant be igno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wer economic effect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t present, and thinks that ignoring management for technical asset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assets in theory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