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系统正常X线解剖,第一节概述,优点1.天然对比2.简单方便3.观察运动情况,限制1.时间2.空间:A.大小B.重叠3.密度,进展1.CT、SCT、MSCT、EBCT2.MRI3.DSA,第二节正常X线表现,一、胸廓(chestwall)(一)软组织(softtissue)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乳房、乳头,(二)骨骼(bones)肋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椎,二、纵隔(mediastinum)位置及内容,范围: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组成: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脂肪等,纵隔分区意义:在于判断纵隔肿瘤定位分区:常用九分法、六分法,三、横膈(diaphragm)形状:园顶状,有时呈波浪膈位置:10后肋,右膈较左膈高1-2cm运动:1-3cm,深吸气3-6cm肋膈角:锐利心膈角:脂肪垫(左)膈正常变异:局限性膈膨升,右侧多见,四、胸膜(pleura)横裂、斜裂胸膜反折线,五、肺(lungs)(一)分叶与分段右肺:三叶十段,水平裂与斜裂分隔左肺:两叶八段,斜裂分隔肺段名称与相应支气管一致,右侧肺段划分图,左侧肺段划分图,(二)肺野的分区概念:含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两肺野透明度相同,吸气时透明度增高;影像学术语,不同于肺叶。横分:上、中、下野纵分:内、中、外带,(三)正常肺部阴影肺门(hilum):左高右低,主要为肺动脉与静脉肺门阴影(hilarshadom)X线表现:肺动、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等的复投影,表现纵隔两侧的高密度阴影,部位:中肺野内带右肺门:呈“”形,分上、下两部,上肺门:由上肺动、静脉组成,其外缘由上肺静脉的下后干形成;下肺门:由右下肺动脉干组成,内侧为中间段支气管,右下肺动脉干宽正常不超过15mm;肺门角:突出为异常左肺门:呈“,”形,由左肺动脉及左上肺静脉及分支构成,左肺门较右肺门高12cm,1:气管2:右主支气管3:右肺动脉4:上肺静脉下后干5:右下肺动脉干6:肺门角7:中间段支气管8:右上肺静脉9:右下肺静脉10:左肺动脉弓11:舌叶动脉12:左下肺动脉13:左上肺静脉14:左下肺静脉,肺纹(lungmarkings)X线表现:肺门向肺野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下肺野纹理较上肺野粗组成:主要为肺动脉X线特点:粗到细,有分支,树枝状分布,外带细少,肺实质与肺间质肺实质:具气体交换功能的肺泡肺泡壁肺间质: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架与间隙,4、气管(trachea),起自环状软骨长11-13cm宽1.5-2cm胸5-6平面分叉分叉下壁形成气管隆突分叉角60-85度,5、支气管,分级:主-叶-段-亚段-多次分支-肺泡支气管分支名称,右侧上叶1尖支2后支3前支中间支气管中叶4外支5内支下叶6背支7内基底支8前基底支9外基底支10后基底支,左侧上叶上部支气管12尖后支3前支下部支气管4上舌支(舌部)5下舌支下叶6背支78内前基底支9外基底支10后基底支,两侧支气管分支及差异,呼吸系统正常CT解剖,第一节概述,密度分辨率高(普通胸片的10倍)横断面像无影像重叠高分辨率CT(HRCT)提高了CT对肺弥漫性病变及某些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优点:,适应症:X线检查发现病变需进一步定性或定位常规线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胸部病变者,如痰细胞学阳性,肺功能异常等。有助于选择活检部位,导向穿刺活检及某些介入治疗。,第二节胸部正常CT解剖,“八个”、“六个”和“五个”血管层面的CT解剖,“八个血管层”:胸廓入口上方层面,气管周围可见两对静脉(颈内静脉2和锁骨下静脉2)和二对动脉(两侧颈总动脉2和锁骨下动脉2)2+2+2+2=8,动脉位置偏内偏后,静脉位置偏前偏外,其中颈总动脉靠前,锁骨下动脉靠后,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前外方,锁骨下静脉更位于外侧,静脉管径大于动脉且多呈椭圆形。,能出现八个层面吗?,六个血管层,进入胸廓入口后,颈内静脉2与锁骨下静脉2汇合成头臂静脉4-2=2。两侧三对血管断面从前到后依次为头臂静脉,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通常头臂静脉管径最大,且位于前外方,颈总动脉最接近气管,锁骨下动脉位于后外侧,食道位于气管后方。,“五个血管层”:,从胸廓入口至主动脉弓之间。主动脉弓上层面,由于右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共同来自无名动脉1,加上两侧头臂静脉2,左颈总动脉1,左锁骨下动脉1。无名动脉是主动脉弓的第一个分支,左颈总动脉是第二分支,位于气管左前侧,左锁骨下动脉位于气管左侧。,一纵隔的CT解剖:,1)胸骨切迹层面;2)胸锁关节层面;3)主动脉弓层面4)主动脉窗层面;5)左肺动脉层面;6)右肺动脉层面;7)主动脉根部层面;8)心室层面。,胸骨切迹层面,相当于第2胸椎水平。气管位于中线,食管在脊椎前紧靠气管后壁偏左。食管和气管交界处所形成的沟内有喉返神经通过,气管旁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右头臂静脉。,胸锁关节平面,即无名动脉平面,相当于2一3胸椎之间的平面。气管前方的粗大血管为无名动脉;其左侧为左颈总动脉。此动脉之后为左锁骨下动脉,有时可见头臂静脉,由无名动脉前方接近右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平面,相当于第4胸椎平面,主动脉弓前段,由气管前方沿气管左壁向左后行。气管右前方有上腔静脉,椭圆形,位于主动脉弓右侧。年幼者,在主动脉弓与胸骨之间常见胸腺,前纵隔只有少量疏松组织,故肿瘤易被发现。年长者主动脉壁常见条形钙化。,胸腺的正常CT表现:,在儿童,胸腺占据它的大部分,到青春期及年轻成人,在层面上胸腺呈两叶状或三角形。呈两叶状时,每叶多呈椭圆形或新月状。每叶长约14cm,厚0.51.5cm,左叶常大于右叶,有时右叶可通过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延伸到气管前间隙。随着年龄增长,胸腺逐渐退化并被脂肪替代。,主动脉窗平面,即气管分叉平面,相当于4一5胸椎间隙。气管隆突上部稍扩大略呈三角形,其前方的血管为升主动脉。胸椎左前方(即食道右后方)的圆形血管降主动脉。,“腔静脉间隙”或气管前间隙,“血管前间隙”。胸椎前外侧有奇静脉,有时可见奇静脉前行,构成奇静脉弓(正常直径7毫米)经气管右侧向前汇入上腔静脉,在气管及诸血管周围可见孤立的小淋巴结。,心包上隐窝结构与气管前淋巴结的鉴别要点,升主动脉后方有心包的上隐窝。CT上大约50%-65%正常人可见这一结构,呈椭圆形,边缘清楚,为高于脂肪密度的低密度影,紧贴升主动脉后壁,容易被误认为淋巴肿。,与气管前淋巴肿的鉴别要点有:其密度低于血管和肌肉组织密度,典型可呈水样密度;其位置正好位于心包内结构的右肺动脉上方;,密度均匀,分辨率差的CT显示与升主动脉之间无明确分界,远离气管,现代工艺CT,特别HRCT,显示其与升主动脉之间有分界,其前缘较扁,后缘凸起;增强扫描时,此阴影末见增强。与淋巴结通常位于气管旁,呈圆形或类圆形和呈软组织密度有明显差别。,左肺动脉平面,即隆突下平面,相当于第5胸椎平面。左肺动脉位于左主支气管前方,由前向左后走行构成纵隔的左外缘。,右肺动脉平面:,肺动脉主干位于升主动脉左前方,分出右肺动脉(心包内段),出纵隔至右肺门处,其前邻上腔静脉,后邻中间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前为上肺静脉、后为左上肺动脉。食管在左主支气管后方,其右后为奇静脉,左后为降主动脉。,正常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大小及升降主动脉的比例,主肺动脉的直径为24.22.2mm,最高限是28.4mm。左肺动脉的直径为21士3.5mm。右肺动脉直径为15.3士2.9mm。升主动脉的直径为34cm,为降主动脉的1.5倍。,34cm,1.5倍,24mm不大于28.4mm,主动脉根部平面:,即左心房平面,相当于心腰下部平面。升主动脉根部位于纵隔中央,其左前方为肺动脉干,构成纵隔左缘前部。纵隔右缘前部为右心房。升主动脉根之后为左心房,可见肺静脉汇入其中。食道及降主动脉紧贴在左心房后缘。,心室平面:,相当于膈顶部上下数厘米范围之内,心脏两侧分别由左右心室构成,,肺门是由两肺支气管、动脉、静脉及神经组织结构进出纵隔而形成的影像。肺门静脉的变异稍多,肺动脉与支气管的位置比较恒定,而支气管是最恒定的解剖标志,故分析肺门要以支气管为依据。,肺门的CT解剖,肺的CT解剖,一、肺叶和肺段:在CT肺窗上可清晰显示。肺段CT定位可用下列主要层面说明。,右上叶左上叶1尖支1+2尖+后2后支3前支3前支右中叶左舌叶4外支4上支5内支5下支右下叶左下叶6背支6背支7内支7+8内+前支8前支9外支9外支10后支10后支,胸骨切迹层面,右肺为上叶尖段,左肺为肺后段。,胸锁关节层面,右肺野除尖段外,后方已有少量后段。左肺野仍为尖后段,主动脉弓上层面,右肺野前外部狭窄弓状区为前段。后部为后段,两者在外侧部相连。前、后段的内方为尖段。左肺野前13为前段,中后都大部分为后尖段,尖后段后方边缘已出现少许下叶背段。,主动脉弓层面,右肺野前后部分别为前、后段占据,尖段占内侧中都很小区域。左肺野前段及背段范围扩大,尖后段所占据范围缩小,主动脉窗层面,右肺前部为前段,中为后段,后为背段,而尖段已无。左肺前为前段,中为尖后段,后为背段。,右肺动脉层面,右肺野后方背段范围扩大,约占前后径的25。中部后段范围变小,而前段范围扩大。左肺野的中部为上舌段,前方为前段,后方为背段。尖后段已无。,左心房上部层面,右肺野后方大部为背段,中部为中叶外侧段,前外部为前段,前内部为中叶内侧段。左肺后部为背段,前外侧为上舌段,前内部为前段,靠近肺门前方的为下舌段,左心房中部层面,右肺野前半部为中叶,中叶前内部分为内侧段,中叶的后外部分为外侧段。右肺后部偏内侧为背段。右肺中部可见前、外基底段,前基底段位于中叶外段后方,外基底段位于背段的前方。,左肺野前半部为舌叶,下舌叶占据舌叶前内大部分,上舌叶窄小,位于前外侧部。左肺野后13为背段。舌段和背段之间为前内基底段。,心室层面,右肺野肺门旁已出现内基底段,其余部分同上一层面。左肺前为下舌段,后为背段,两者之间仍为前内基底段。,心脏下部层面,右肺野前部为中叶内侧段,外侧段几乎消失,中叶向后沿肋缘依次为前、外及后基底段,背段已无。肺野中部内侧见内基底段。左肺野前为下舌段,向后依次为前内、外及后基底段,膈层面从膈面越向下肺野范围越少,只显示各基底段及左肺下舌段的边缘部。最低的肺段为下叶外及后基底段,二、肺小叶由小叶间隔,小叶核心和肺小叶实质组成。HRCT上可显示正常肺小叶结构。每一肺段由许多肺小叶构成,小叶支气管及小叶动脉进入肺小叶,小叶之间为小叶间隔,肺小叶直径1-2cm。,腺泡:每支小叶支气管分出3-5支末梢细支气管,每支末梢细支气管所支配的范围为腺泡,为肺部病理改变的基本单位,腺泡直径6mm。,胸壁与胸膜,胸壁由骨格、肌肉及脂肪组织等组成,女性包括乳房。,除叶间胸膜外,正常胸膜在CT及MRI上均不能显示。叶间胸膜分主叶间裂和水平叶间裂。叶间裂的附近肺纹理稀疏。,胸内淋巴结系统,壁侧组:位于壁层胸膜内,脏层胸膜外脏侧组:位于肺、肺门、纵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领域中智能教室解决方案的商业价值与实施
- 政策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 专题06 读后续写校园生活类话题(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情感智力驱动学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 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正面伦理视角
- 中职教育自我管理课件
- 2025届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职教师课件
- 未来职业教育的趋势基于情感智商的培养策略分析
- 教育技术法规实施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 中小学校长招聘考试试题
- 大报告厅EASE声场模拟分析
- (完整版)土的参数换算(计算饱和重度)
- 境外汇款申请书样板
-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教学课件
- 2023年浙江温州技师学院招聘教师(共500题含答案解析)高频考点题库参考模拟练习试卷
- 抚养费纠纷答辩状
- 压铸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 河南暴雨参数计算表
- 产品质量证明书
- RB/T 034-2020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