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1)_第1页
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1)_第2页
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1)_第3页
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1)_第4页
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1).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6 8 2 0 0 8 ,V o i 2 9 , N o 0 9良晶科学工艺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林蛙油酶解工艺及 产物分子量分布研究 胡耀辉,孙建忠,申丽萍,徐云 (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 3 0 11 8 ) 摘要:采用B o x B e h n k e n 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木瓜蛋白酶酶解林蛙油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底物浓度、 加酶量、酶解温度、时间、p H 值进行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和最优化,同时对酶解产物进行质谱分析检测。结 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 ,加酶量1 0 0 0 U g ,温度6 0 1 2 ,时间3 O h ,p H 6 5 ;产物经激光解吸电 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水解液中含有四种不同的物质,分子量分别为7 1 2 4 、8 2 6 6 、11 0 1 2 和1 3 2 6 1 D 。 关键词:响应面;酶解;分子量 S t u d yo n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E n z y m o l y s i sT e c h n o l o g yo f F o r e s tF r o gO i lb y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M e t h o da n d 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I t sH y d r o l y s a t e H UY a o h u i ,S U NJ i a n z h o n g ,S H E NL i p i n g 。X UY o n ( C o l l e g eo f F o o d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J i l i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c h o n 1 3 0 11 8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B o x - B e n h n k e n Sc e n t r a lc o m p o s i t ed e s i g na n d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m e t h o d , p o l y n o m i a lr e g r e s s i o nm o d e lo nt h em a i n 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t oe u z y m o l y s i so f f o r e s tf r o go i lw i t hp a p a i ns u c h 嬲s u b s t r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e ! n z y m ed o s a g e e n z y m o l y s i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i m ea n dp Hv a l u e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t h e yw a ! eo p t i m i z e d M e a n w h i l e ,i t se n z y m a t i ch y d r e l y s a t e s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 b ym a s ss e p e c t r o m e t r y T h eo p t i m a le n z y m a t i ch y d r o l y s i sc o n d i t i o n sa r ed e t e r m i n e da s :s u b s W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1 c n z y n l e d o s a g e1 0 0 0U g ,t e m p e r a t u r e6 0 ,t i m e3 0h ,p H6 5 A c c o r d i n gt o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 l a s e rd e s o r p t i o ni o n i z a t i o nt i m e - o f - f l i g h m a s ss p e c t r o m e t e r , t h e h y d r o l y s a t e s o f f o u r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g x m O m ,w h o s e m o l e c u l a r w e i g h t a r e 7 1 2 4 ,8 2 6 6 ,1 1 0 1 2 a n d 1 3 2 6 1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K e yw o r d s :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m e t h o d ;e n z y m o l y s i s :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 中图分类号:Q 8 1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2 6 6 3 0 ( 2 0 0 8 ) 0 9 0 2 6 8 0 5 林蛙油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约占6 0 ) 、氨基酸、脂 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磷脂、雌二醇、 孕酮等【1 】,而且氨基酸种类丰富,在深加工方面主要为三 大类产品,即营养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若将林蛙油 经生物工程手段处理,提高其吸收利用率,再辅之以其 它物质组方加工成保健食品,将大大提高经济价值。 目前,人们主要多以传统费时的蒸煮、浸泡等方 法食用,加工产品较为单一,仅限于林蛙油口服液、 胶囊和饮料等,从而使林蛙油的营养成分没有被人体充 分的吸收利用,营养损失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在肽 健康和补肽热的今天,没有从根本上满足人体缺乏外源 肽的需要,缺乏对林蛙油方便、快捷产品的深度开发 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酶解法对林 蛙油进行水解,将蛋白质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具有生物活 性的肽类物质,使之更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通过B o x B e n h n k e n 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响应 面方法( 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m e t h o d o l o g y ,R S M ) 分析,对 拟合多项式回归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到酶解 林蛙油的最佳条件。酶解产物在凝胶分离纯化的基础 上,利用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检测,确定 肽类物质的分子量。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林蛙油长白山北亚药业有限公司。 木瓜蛋白酶( 分析纯)上海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三氯乙酸( 分析纯) a - 氰基- 4 一羟基肉桂酸( 色谱纯) 。 1 2仪器与设备 收稿日期:2 0 0 8 0 5 - 2 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 0 3 E F N 2 1 2 2 0 0 0 7 0 ) 作者简介:i 愀( 1 9 5 1 一) ,男,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化工程及功能性食品。E - m a i l :h u y a o h u i 1 6 3 v i p c o r n 万方数据 1 = 艺技术良晶科学2 0 0 8 , V o L 2 9 , N o 0 92 6 9 L D I 1 7 0 0 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美国L i n e a rS c i e n t i f i c 公司;F D 一1 D 一5 0 型真空冷冻干燥机 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 E L T A3 2 0 型p H 计梅 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U V 一2 6 0 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尤尼柯( 上海) 有限公司;B S Z 1 6 0 型自动部分收集器 上 海青浦沪西仪器厂;B 一1 型蠕动泵上海统一生化仪器 厂。 1 3 方法 1 3 1 水解度H ) 测定 采用p H S t a t 法【2 】,分别对影响水解度的主要因素加 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时间、温度、P H 值等进行讨 论。 1 3 2响应曲面法因素水平表的确定 3 - s 在进行响应面方法优化实验之前,先确定实验目 的,找出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然后将各个关键因素 设为自变量,将其换算成编码值,具体方法如下: g i m ( X i X 印) A ) ( i ,( i - l ,2 ,3 ,k )( 1 ) 式中x i 是自变量的编码值,x ;是自变量的真实值, X 。,是自变量中心点的真实值,x t 是自变量的真实值 的步长,相当于编码值的一个单位。 响应值用因变量Y t 来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可用下面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 Y i = b o + b i x i + i j b i j x i x j + b 硒2 ( i j )( 2 ) 式中,b 是多项式系数的估计值,x i 代表编码值。 上述的二次多项式用S A S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得 到最大的响应值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变量值。 1 3 3M A L D I T O FM S 分析法【6 】 采用氮激光器波长为3 3 7 n m ,脉冲宽度3 n s 。 检测质量范 ( m z ) O - - 4 0 0 0 ,排斥电压3 0 k V ,吸引 电压9 3 k V ,检测器电压一4 7 5 k V ,真空度1 1 0 4 P a , 基质为仅氰基4 羟基肉桂酸。 2 结果与分析 2 1加酶量对林蛙油酶解反应的影响 1 2 l O 8 6 4 2 0 o3 06 0 9 01 2 0 1 5 01 8 02 1 0 2 4 02 7 03 酶解时间( m i n ) 图1 加酶量对水解度的影响 F i g 1 E f f e c t so fe n z y m ed o s a g eo nD H 由图1 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加酶量的增加, 水解度( D H ) 也在逐渐的增加,但加酶量达到一定值趋于 饱和后,D H 的增量变化微小,虽然随加酶量的增加, D H 在不断地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从经济学角度分 析,确定加酶量在1 0 0 0 U g 附近较为合适。 2 2 底物浓度对林蛙油酶解反应的影响 1 2 l O 8 6 4 2 0 o3 0 6 0 9 01 2 01 5 01 8 0 2 1 02 4 0 2 7 03 0 0 酶解时间( m i r O 图2底物浓度对水懈度的影响 F i g 2 E f f e c t so f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s u b s t r a t eo nD H 由图2 可知,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D H 逐渐减小; 初始浓度越小,酶解反应的初速度越大,水解度也越 高。由于林蛙油本身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黏度急 剧变大,使酶与底物接触几率减小,阻碍了酶解反应 的进行,导致水解度变小。 2 3 温度对林蛙油酶解反应的影响 1 1 。2 8 喜。6 2 O O3 06 09 01 2 0 1 5 01 8 02 1 0 2 4 0 酶解时间( r a i n ) 图3 不同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 F i g 3 E f f e 吐so ft e m p e r a t u r eo BD H 由图3 可知,随着酶解温度的升高,D H 逐渐增大, 当温度达到6 5 时,水解度先增大后趋于平缓,最大 水解率还没达到6 0 时的水平,说明木瓜蛋白酶的最适 温度在6 0 附近;由于木瓜蛋白酶本身是一种耐高温 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对其影响较小。酶解 温度对酶的初速度影响不大。 2 4 p H 值对林蛙油酶解反应的影响 1 : 4 6 2 O 03 06 09 01 2 01 5 01 8 02 1 0 2 4 0 酶解时间( m 岫 图4 p H 值对水解度的影响 F i g 4 E f f e c t so fp Hv a l u e so nD H 万方数据 2 7 0 2 0 0 8 , V 0 1 2 9 ,N o 0 9艮品科学 工艺技术 由图4 可知,随着p H 值的减小,酸度的增加,D H 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开始曲线较平缓,12 0 r a i n 以后增 幅较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在极性p H 值条件下酶活力也会下降。因此,结合p H 值对D H 的 影响,可以确定p H 值为5 5 左右较合适。 2 5 B o x - B e h n k e n 中心设计及其响应面法优化木瓜蛋白 酶酶解工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 o x B e h n k e n 中心设 计原理,对影响木瓜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加酶量( U g ) 、底 物浓度、温度和p H 值等因素,采用S A S 8 1 分析软件设 计了四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因素水平设计及 结果见表1 、2 。 表1 木瓜蛋白酶B o x - S e h n k e n 设计试验因素水平及其编码表 T a b l e1B o x - B e h n k e nd e s i g nt e s tf a c t o r sa n dl e v e l sa n dc o d i n g t a b l eb yp a p a i n 因素编码值 水平 加酶量( U g ) x l 8 0 0i o o o1 2 0 0 底物浓度( ) X 20 511 5 温度( )舄 5 56 06 5 E 旦笪 垫! :! :!:! 注:共有2 7 个试验,其中2 4 个为析因试验,3 个为中心试验,以估 计误差。 2 5 1 不同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 为考察各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以D H ( ) 为指标 ( Y ) ,利用S A S 8 1 分析软件对表2 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得到四因素与D H ( ) 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下: Y = 2 5 4 4 9 6 8 + 0 0 1 6 1 2 5 X 1 - - 0 0 8 1 8 3 2 X 2 - - 0 0 0 3 0 4 4 X a - - 0 0 2 2 8 9 9 X 4 - - 0 0 4 7 6 2 X 1 2 + O 0 2 9 9 0 5 X l X 2 + 0 0 3 4 2 0 8 X I X a 一0 1 3 4 6 8 5 X 2 2 0 1 2 0 5 7 1 X a 2 0 0 9 11 6 7 X 4 2 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中可以 看出,回归模型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而误差项不显 著,说明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吻合的较好,实验误差 小,因此可用该回归方程代替实验真实点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回归模型各项的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一次 项、二次项都有较显著影响,所以响应值的变化相当 复杂,各个具体试验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 性关系。由回归方程可知,加酶量对D H ( ) 有正影响, p H 值、温度、底物浓度对D H ( ) 有负影响,回归模 型中显示了多项交互作用,其中作用显著的是X2 , x 2 x 2 ,X3 x3 ,X x 4 。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温 度、P H 值、底物浓度和加酶量的关系,使水解度达 到所需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水解度各因素按影响大小排序依 次为底物浓度X 2 、p H 值x 、加酶量X - 、水解温度x , 其中底物浓度对水解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 ) 。 2 5 2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D H 的响应面分析 表3 木瓜蛋白酶洲( ) 方差分析表 T a b l e3A N O V Af o rt h ef i r e dq u a d r a t i cp o l y n o m i a lm o d e lo n d e g r e eo fh y d r o z a t i o no fp a p a i n 注:表示在0 = 0 0 5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d = O 0 1 水平上极显著 通过S A S 8 1 软件分析,如表3 所示,以极显著项 表一一一。:, 8 3 J 2 名3 9 3 石思2 7 4 名6 4 石3 6 4 9 五9 名 殳m m m m n m 也n m殳殳加o:m m 殳殳& s j n n O 1111O O O O O O O O 1 1 O O 0 O 1 1 l O O O O 1111O O O O O 0 O 、 O O O O O O O O 1 1 l 0 O O O 1 1 O O 0 l O O O O1,l O O O O 1 1 O O O O 0 O 0 4 ,6 7 0,m屹H:2插博垮加扒龙M”拍 万方数据 1 = 艺技术食品科学 2 0 0 8 , V 0 1 2 9 , N o 0 92 7 1 X :和其他不显著项x 。、X ,、X 。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作 出如图5 - - - 7 所示的响应曲面图和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 看到各因素之间的交互情况。X :与X ,、X 。两项的等值 线图最圆,说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水解度的影响最 小,而等值线图越扁平,表示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越 大:图中X 。、X :两因素之间的影响最大。 1 2 6 _ 扣 9 6 O o 9 O 6 0 1 3 谢0 - - 0 3 - 0 6 - 0 9 X I 固定水平:X 3 = 0 ,X 4 = O 。 图5 底物浓度和加酶量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和等值线图 F i g 5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a n dc o n t o u ro fi n t e r a c t i o ne f f e c to f s u b a s t r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e n z y m ed o s a g eo nD H 1 2 6 _ , 9 6 0 0 9 O 6 O 3 湄_ o 0 3 - 0 6 - 0 9 _ E _ Y t 1 0 81 21 2 1 0 8 - 0 9 吨30 0 3 0 6 0 9 固定水平:X 。= O ,X 。= O 。 图6 底物浓度和温度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和等值线圈 F i g 6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a n dc o n t o u ro fi n t e r a c t i o ne f f e c to f s u b s t r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o nD H 1 2 6 墨 9 6 O 0 9 O 6 0 3 泛0 - 0 3 - 0 6 - 0 9 固定水平lX t = O ,X 3 = O 困7 底物浓度和p H 值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和等值线圈 F i g 7R e s p o n s es u r f a c ea n dc o n t o u ro fi n t e r a c t i o ne f f e c to f s u b s t r a t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p Hv a l u eO nD H 2 5 3 林蛙油酶解工艺的优化参数组合 通过S A S 8 1 软件分析,模拟得出D H 最高的优化组 合为X 1 = o 、X 2 = 一0 5 、X 3 = o 、) ( 4 = o ,即加酶量为1 0 0 0 U g 、底物浓度0 7 5 、温度6 0 、p H 6 5 。分别以加酶 量、底物浓度、温度、P H 值最优组合为基准,时间 ( t ) 为自变量,D H 为因变量,确定其最佳酶解时间如图 8 所示。从图8 可以看出,在2 7 0 r a i n 时的水解度最高, 达1 3 4 ,与1 8 0 r a i n 时的水解度只相差0 6 。从经济 性角度出发,考虑到规模生产的能耗问题,将底物浓度 提高到中心点1 O ,酶解时间定在3 h 较为合适。因此, 木瓜蛋白酶酶解林蛙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加酶量为 1 0 0 0 U g 、底物浓度1 o o 、酶解温度6 0 0 、p H 6 5 0 , 时间3 h 。在此条件下,底物水解度达到1 2 8 。 3 06 0 9 01 2 0 1 5 01 8 02 1 02 4 02 7 0 3 0 0 酶解时问( r a i n ) 图8 不同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 F i g 8 E f f e c t so fd i f f e r e n tt i m eo nD H 6 4 2 O 8 6 4 2 O 万方数据 27 2 2 0 0 8 V b l 2 9 N o 0 9 食品科孛工艺技术 2 6M A L D I T O FM S 分析结果 酶解产物经S e p h a d e xG - 1 5 ( 分离范围1 0 0 1 5 0 0 D ) 凝 胶柱进行初步分离,进一步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仪( M A L D I T O FM s ) 分析,测定分子量的大 小,结果如图9 所示。图中个别峰标注的数字表示每种 物质的分子量,分别为7 1 2 4 、8 2 6 6 、1 1 0 1 2 和1 3 2 6 1 D , 对应的峰高表示该物质相应的含量。 舶0 0 加 6 唧 聱彻5 0 0 0 姗 1 0 0 D O 03 0 0 6 0 0 9 0 01 2 0 0l ,l 鲫2 1 0 03 4 0 02 7 毗 图9酶解物的I I A L D I - T O F1 4 S 图 F i g 9 M A L D I T O FM Sg r a p ho fe n z y m i ch y d r o l y s a t e s 3 讨论 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往往采用正交设计或均匀设 计,可同时考虑几种因素,寻求最佳因素水平组合, 但它不能在给出的整个区域上找到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 一个明确的函数表达式,即多项式回归方程,从而无 法找到整个区域上因素的最佳组合和响应值的最优值。 响应面分析方法是通过中心组合实验研究几种试验因素 间交互作用的一种回归分析方法,具有实验次数少、周 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等优点,并从图形方面 分析寻求最优试验考察因素值。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林蛙油酶解工艺进行了 优化,并模拟得到多项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各因 素与指标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不是二次关 系,其中底物浓度对水解度的影响显著,而酶解温度、 时间影响不显著。结合考虑实际操作的方便性及试验方 差结果,确定了木瓜蛋白酶酶解林蛙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加酶量1 0 0 0 U g 、底物浓度1 o o 、酶解温度6 0 0 、 p H 6 5 0 、时间3 h ,水解度达到1 2 8 ,比传统的正交 分析法提高了2 3 。酶解产物利用S e p h a d e xG 1 5 凝胶 柱初步分离,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分析,确定了获得的四种物质的分子量,分别为7 1 2 4 、 8 2 6 6 、1 1 0 1 2 和1 3 2 6 1 D ,说明水解液中存在小分子肽 类物质。 参考文献: 【1 】 胡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