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防护预防高处坠落:()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规定,在桩口四周设置至少1.2m高的防护围栏;(2)作业桩口除提升设备底座外,其余空隙均用场50cm厚以上的木板铺盖密封;()作业人员上下孔桩时,必须乘坐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安全乘人吊笼(或套安全带由专用牵引设备放下),不得随意以攀爬护壁或乘坐吊桶等方式上下;()桩口作业人员应拴好安全带,挂好保险钩;()停止作业时,桩口应设置定型化、工具化的盖板并封闭严实,悬挂醒目的危险标志。预防物体打击:(1)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桩口周边1.2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弃土、石块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所挖掘的弃土、石块应及时清运出场。(2)孔内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3)防护围栏上面搭设牢固可靠的防护棚,预防高空坠物(特别是塔吊作业半径内)。(4)浇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时,应高出沿口20cm以上,厚度同护壁,以防止物体滑落井内伤人(或用砖围砌成井圈)。(5)每天上班前应配合项目机电人员认真检查提升系统是否完好无损,防护装置是否安装到位,牢固可靠。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后再进入桩内施工。预防坍塌:(1)根据土质情况,设置砼(钢)护壁,每挖成一节就应及时绑钢筋支模浇铸砼。护壁砼浇铸要周围同步上升,振捣密实,待砼达到强度后方可拆模。若挖孔进尺较深,不及时浇铸护壁混凝土或拆模较早,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容易造成护壁变形引起塌方。(2)每节挖孔进尺深度应根据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而定。土质情况较好,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时,每次进尺深度不超过1m为宜;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较软时,每次进尺深度不宜超过0.50.6m;当遇到流砂、泥时,进尺深度应控制在0.3m以内。(3)施工中如发现地下水压力较大,涌砂、涌泥较多难以进尺时,应采用降水方案,并用钢筋沿护壁插下,然后用草袋或麻布之类的物品先堵住流砂、泥,然后再清孔绑筋支模浇铸混凝土护壁。发现烂井时应另行编写处理方案,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专门人员讨论实施。(4)应保证每节护壁砼的设计厚度、同心度、直径及垂直度,施工中应及时检查,如发现重大偏差必须立即纠正。(5)做好场内道路的安排,避免施工车辆和大型机具行驶时距桩口过近而产生较大的侧应力导致垮塌。(6)做好桩口周边的场地硬化,完善现场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渗入引起土体松动而坍塌。(7)相邻桩口间距过近时,不得同时开挖,必须采用间隔开挖的方式(俗称“跳开挖”)。预防中毒或窒息:(1)当挖孔桩深度超过5m以上时,应将风管引到井底进行送风,作业中不得而知间断送风;(2)如遇到出现臭水、污泥和异味的孔桩,下井作业前除对井内充分送风外,还应用小动物进行检测(如将活鸡放入孔内一定时间观察其有无异常),也可用简易测试管、气体测试仪进行测试,确认无害后方可下井作业;(3)井下有人作业时,井上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并通过可靠的联络手段(深度20m以内,可通过摇动保险绳或喊话等方式每隔15分钟联络一次;超过20m,可设有线对讲系统或铃铛)经常与井下保持联系。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过保险绳及升降设备,帮助井下作业人员快速撤离井底。(4)勤换井下作业人员,持续工作时间以2小时为宜,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5)为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发生,还需长备氧气瓶等应急抢救用品。预防淹溺:(1)相邻间距较小的桩孔内正在浇灌砼或积水很深时,一般应暂停施工。同时加强对土壁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抽水等措施进行处理。(2)地下水丰富时,可将中间部位桩孔提前开挖,汇集附近的地下水,用1-2台潜水泵将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3)井下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拴挂在专用保险绳上,并配备专用爬梯,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能迅速撤离井底回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中医药大学《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南省濮阳市台前一高生物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建筑设计(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师范大学《融媒体监测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放射科胃癌放疗方案
- 眼科玻璃体出血管理方案
- 居住区规划设计汇报
- 药剂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规范
- 全科疑难病症诊断指南
- 内分泌科肥胖症管理规范
-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图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创新创业青春正当时主题团课
- 《阿托伐他汀对中度脓毒症大鼠模型中IL-17、IL-10及脏器功能的影响》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 《计算机制图-中望CAD 2023》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范)
- 视觉创意合同范本
- 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拍摄技巧培训
- 亲情话题作文指导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