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管道安装通用工艺 第 A 版目 录1 工艺流程.42 材料检验.52.1 一般要求.52.2 钢管检验.52.3 管道附件检验.62.4 垫片与填料检验.62.5 管道视镜、过滤器及阻火器检验.92.6 焊接材料检验.102.7 阀门检查与试验.112.8 传动装置检查与试验.133 管道预制的加工工艺.153.1 一般规定.153.2 钢管切割、坡口加工及预组装.153.3 弯管制作.193.4 质量要求.253.5 管道机械加工.263.6 夹套管预制.283.7 防腐衬里管道的预制.313.8 管道支、吊架制作.334 管道安装.354.1 一般规定.354.2 管道安装通用要求.364.3 埋地与地沟管道安装.455 管道吹扫与清洗.505.1 一般规定.505.2 水冲洗.515.3 空气吹扫.52 1二、 压力容器程序的编制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评审要点 考核方法 评价方法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建立适合D级锅炉制造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贯彻实施 11应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书面文件,并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12应编制了质保手册,内容应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b) 包括或引用质量体系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文件的结构;13编制了符合D级锅炉制造的、并与既定的质量方针一致的程序文件,至少应包括:a)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b) 设计控制程序;c) 采购与材料控制程序;d) 工艺控制程序;e) 焊接控制程序;f) 热处理控制程序;g)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h) 理化检验控制程序;i) 压力试验控制程序;j) 其它检验控制程序;k) 计量与设备控制程序;l)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m) 质量改进;n) 人员培训;o) 执行锅炉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审查企业提供的正式文件和与企业主要负责人或管理者代表座谈了解评审要所规定的内容。 1不符合-a) 未按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b) 未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c) 未提供质保手册;d) 缺少规定的程序文件;2需要整改-除上述情况以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14编制了质量管理所需要的各种表格,表格应标准化、文件化;15应有正在贯彻执行的、合理设置质控点的质量计划; 2管理职责 职责与权限 21应有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明确企业机构及职能分配的文件;22应有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明确企业内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的文件;23各岗位有关人员应了解其职责; 检查企业提的提交的正式文件;与管理者代表、各岗位有关人员集中或分别座谈,了解其职责及履行情况。 1不符合-a) 无文件规定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b) 各岗位人员不了解其职责、权限;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管理者代表评审 24应有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与权限的文件;24管理者代表应了解并履行了其职责与权限; 3文件和资料控制 企业应制定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 31应制定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规定,至少应包括: 编制、会签、发放、修改、回收、保管等。32应确保各有关部门使用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33文件应清晰、易于识别;34外来文件应能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发放; 检查文件控制程序;分别在文件保管和使用部门各抽35种文件检查程序执行情况。 1不符合-a)文件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b)文件的会签、发放、回收、修改未按程序执行;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4设计控制 企业应制定设计控制程序 41设计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应该有明确的规定;42应有产品制造有关的规程、规定和标准;43设计文件应规定企业所制造的产品满足安全质量要求;44应有关于新标准的收集和贯彻的规定;45应制定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的规定,包括:设计输入、输出、评审、更改、验证等环节。 检查设计控制程序;抽查设计文件、图纸及有关记录表格检查程序执行情况。 1不符合-a) 设计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b)未制定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的规定;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5采购与材料控制 企业应制定采购控制程序 51应制定文件的采购控制程序;52企业应有对供方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的规定,至少包括:a) 制定选择、评价供方的原则;b) 按上述原则评价、选择供方;c) 评价记录应保存;d) 承压部件的供方应是取得中国政府或授权机构认可的制造企业;53对供方有质量问题时,应有处理方式的规定;54应制定原材料与外构件(指板材、管材等承压材料)的验收与控制的规定;55采购文件应进行审批;56采购信息(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应能准确表达对拟采购物品的各项要求; 检查企业提交的正式采购程序文件及相关规定;检查是否制定了选择、评价供方的原则;抽查供方档案在现场核实原材料、承压部件是否在合格供方中采购;抽查采购文件是否经审批;现场抽查原材料与外构件(指板材、管材等承压材料)的验收与控的规定的执行情况。 1不符合-a)采购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b) 未制定选择、评价供方的原则或未按原则执行;c) 未制定原材料与外构件的验收与控制的规定或未按规定执行;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企业应制定材料的保管和发放控制程序 57应制定原材料及外购件保管的规定,包括关于存放、标识、分类等要有明确的规定;58应制定原材料库房存放措施的规定;59应制定关于材料发放的管理规定,包括材料的领用、代用等;510应制定材料标记移植管理规定,包括加工工序中的材料标识移植和余料处理等; 检查企业提交的有关原材料和外构件的保管、发放规定的文件;抽查是否按此规定进行存放、发放;抽查材料的标记移植情况。 1不符合-a)材料及外够件保管、发放控制程序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b)未按规定进行保管、标记、发放、标记移植;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6工艺控制 企业应制定工艺控制程序 61应制定工艺文件管理的规定,包括工艺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审批等应有明确的规定;62应制定D级锅炉产品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图或产品工序过程卡、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63应有主要受压部件的工艺流程图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检查企业提交的正式的有关工艺控制的程序文件;抽查试制产品中的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工序过程卡;抽查试制产品中主要受压部件的作业指导书。 1不符合-a)未制定工艺文件管理规定;b)未按规定进行编制、更改、发放、审批;c) 未制定主要受压部件的作业指导书;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7焊接控制 企业应制定焊材管理规定 2 1应有焊材的订购、接收、检验、贮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的管理规定;7 2应有效实施焊材管理的各项规定,各项活动应有完整一致的记录; 检查焊材管理规定;现场查看规定执行情况;抽查焊材的发放和回收记录。 1不符合-a)未制定焊材管理规定;b)未按规定执行焊材管理;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 企业应制定焊接管理规定 73应有焊工培训、考核和焊工焊接档案管理的规定;74应制定适应锅炉产品需要的焊接工艺评定(PQR)、焊接工艺指导书(WPS)或焊接工艺卡,并应满足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75应有验证焊接工艺评定的管理规定和焊接工艺指导书(WPS)分发、使用、修改的程序和规定;76应制定确保合格焊工从事受压元件焊接工作的措施,并制定焊工资格评定及其记录(WPQ)的管理办法,同时规定了产品焊缝的焊工识别方法,并能有效实施;7 7应制定定焊缝返修的批准及返工后重新检查和母材缺陷补焊的程序性规定;78应有对主要受压元件施焊记录的规定; 检查焊接管理的各项管理规定;检查焊工档案;检查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焊工钢印管理制度,并现场抽查实施的情况;检查焊缝返修程序,并抽查返修记录检查主要焊缝的施焊纪录。 1不符合-a)未制定或未按规定执行焊接管理规定;b)未制定或未按规定执行焊缝返修规定;c) 未制定焊接工艺评定;d) 没有主要受压元件的施焊记录;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8热处理控制 企业应制定热处理管理规定 81应制定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管理规定,包括对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使用、分发、记录、保存等;82应制定热处理的质量控制管理规定;83热处理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检查企业提交的热处理工艺文件;检查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的情况;对热处理外包的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分包质量控制或管理规定;检查外包过程的有关纪录,包括对分包方的评价、分包方档案、分包项目的验收纪录、分包协议等。 1不符合-a)未制定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管理规定;b)未制定热处理的质量控制管理规定;c) 热处理外包的企业未制定分包管理规定;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9无损检测控制 企业应制定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91应制定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规定,包括对检测方法的确定、标准规范的选用、工艺的编制批准、操作环节的控制、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底片档案的管理等92应编有无损检测的工艺和记录卡。并且能满足所制造产品的要求。应制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规定。93无损检测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检查企业提交的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文件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执行无损检测工艺和记录卡的情况;检查是否制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规定;对无损检测外包的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分包质量控制或管理规定;并检查外包过程的有关纪录,包括对分包方的评价、分包方档案、分包项目的验收纪录、分包协议等。 1不符合-a)未制定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规定或不符合要求;b)未制定无损检测工艺卡和记录卡;c) 无损检测外包的企业未制定分包管理规定;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0理化检验控制 企业应制定理化检验管理规定 101应制定理化检验的管理规定。102应有对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和重复试验的规定103理化检验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检查理化检验的管理规定文件;检查理化检验结果确认的报告;对理化检验外包的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分包质量控制或管理规定;并检查外包过程的有关纪录,包括对分包方的评价、分包方档案、分包项目的验收纪录、分包协议等。 1不符合-a)未制定理化检验管理规定;b)理化检验外包的企业未制定分包管理规定;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1压力试验控制 企业应制定压力试验管理规定 111应编制压力试验工艺和相关程序要求。112应制定对压力试验进行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对压力试验的监督、确认,对压力试验过程的安全防护,压力试验介质和环境温度等 检查压力试验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压力试验记录是否完整;现场检查压力试验设施是否配备了合乎要求的监督、防护装置。 1不符合-a)未制定压力试验程序;b)未记录; 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2其它检验控制 企业应制定检验管理规定 121应制定检验管理的规定,其内容应包括:检验管理人员的权责、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检验报告的存档和质量证明书管理等。122应制定检验和试验计划,并能有效实施。123应制定关于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规定。 检查检验管理规定是否完整;现场查看检验状态的标识;检查正在实施的检验计划或已经完成的检验计划的记录。 1不符合-未制定检验管理规定;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3计量与设备控制 企业应制定计量与设备的控制规定 131制定计量管理规定,保证仪器、仪表、工具等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132有对计量器具和试验仪器进行有效的控制、校准和维护的规定。133应有计量环境适用于计量试验的规定;134应有制造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检查计量和制造设备的管理规定的文件;检查计量和设备台帐;现场核实计量设备和试验仪器的控制、校验和维护情况;查看计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1不符合-a)未制定计量和制造设备的管理规定;b)未建立台帐;c) 计量和制造设备失控;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4不合格品的控制 企业应制定不合格品的控制规定 141应制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的规定,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安装。142应有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可行时)和处置等进行控制的规定。143对不合格报告的编制、签发、存档等应有规定;144对合格品的处理环节(回用、返修、报废等)应有相关的规定;145对返修后进行重新检验的规定。 检查不合格品处理规定;检查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的记录;现场检查不合格品的处置状态。 1不符合-a)未制定不合格品的管理规定;b)处理不合格品时无记录; 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5质量改进 企业应制定质量改进的措施 151应有对产品的质量信息(包括厂内和厂外)进行反馈、汇集分析、处理的流程。152应有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的规定,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作并能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预防措施。153审核活动应由与审核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154应制定质量审核意见的接受、处理和回复的程序,以及纠正或改进措施;155具有监检企业(或第三方检验机构)及客户发现并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的规定。 检查质量信息处理程序的文件;检查是否建立内部质量审核的规定;检查有无进行内部审核活动,如有,检查其记录和效果;检查第三方检验机构提出的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 1不符合-a)未制定内部质量审核的规定;b)未制定第三方检验机构提出的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6人员培训 企业应制定人员培训规定 161应制定质保工程师、焊接工程师、检验人员、理化和无损检测人员、焊工和其他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制造活动的执行者、验证者和管理员等培训的规定 检查培训工作程序;检查培训计划。 1不符合-未明确对培训的控制要求或未按要求进行培训;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17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 企业应制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 171应制定执行遵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并明确制造许可审查人员在执行许可审查时,享有查阅有关图纸、计算书、程序、记录、试验结果及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的权利。172应制定锅炉制造许可证书使用和管理的规定。173应制定向客户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随机文件的规定 检查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1不符合-未明制定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使用和管理规定;2需要整改-除上述不符合外的其它未满足要求的情况。压力容器质保体系程序文件目录及编写基本要求序号 程序文件名称 基本要求 编写单位1 经营订货控制程序 1、 产品经营信息的收集、处理。2、 经营项目的跟踪。3、 经营谈判。4、 合同评审。5、 合同的签订。6、 合同的认证。7、 产品经营订货合同的交底与完善。8、 产品经营订货的协调。9、 产品经营订货纪律。10、合同的结算。11、贷款的催收。12、合同变更与撤消13、产品订货合同编号及生产编号。14、产品订货合同发放与档案管理。 市场本部2 设计控制程序 1、 设计各级人员的职责。2、 接口的控制。3、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应规定所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满足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要求。4、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有关的规程、规定和标准以及受控清单的收集规定。5、应制订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的规定(包括设计输入、输出、评审、更改、验证等环节)。 设计研究院3 冷加工工艺编制及过程控制程序 1、技术准备过程控制(包括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的编制)。2、应制订工艺文件管理的规定,包括工艺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审批等应有明确的规定。3、应制订与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图或产品工序过程卡、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4、应有主要受压部件的工艺流程卡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工艺研究所4 热处理控制程序 1、 热处理文件编制。2、热处理过程控制(含热电偶摆放、炉温均匀性控制等)。3、热处理分包控制。 锻造分厂 重容分厂5 表面处理工艺编制及过程控制程序 1、 工艺分析。2、 工艺编制。3、 工艺审批程序。4、 工艺执行过程。 大锻所序号 程序文件名称 基本要求 编写单位6 锻造工艺编制及过程控制程序 1、合同的工艺性评审。2、工艺技术准备。3、工艺编制。4、工艺的实施。 锻造分厂7 炼钢工艺编制及过程控制程序 1、合同的工艺性评审。2、工艺技术准备。3、 工艺编制。4、 工艺实施前的计划准备。5、 实施过程的控制。 锻造分厂8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1、无损检测管理要求。2、无损检测委托控制。3、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规定。4、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及周检控制。5、无损检测档案资料管理控制。6、底片质量控制办法。7、无损检测工作程序和过程控制。8、无损检测分包管理规定。 质量部9 理化检验控制程序 1、核实委托内容和实物验证。2、验收试样控制。3、人员资格控制。4、仪器、设备控制。5、方法控制。6、数据处理控制。7、签发报告控制。8、检验结果的确认和重复试验的规定。 大锻所10 检验控制程序 1、检验文件控制。2、检验检测手段控制。3、工序检验控制。4、标记移植控制。5、组装控制。6、产品试板控制。7、不合格处理控制。8、产品铭牌控制。9、归档资料控制。 质量部序号 程序文件名称 基本要求 编写单位11 焊接工艺评定控制程序 1、 焊接性试验。2、 焊接工艺指导书拟订。3、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4、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重容分厂12 焊接工艺编制及过程控制程序 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焊接工艺文件编制的依据。2、保证焊接质量,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要求的性能。3、焊接工艺文件的更改。4、焊接工艺的执行。 重容分厂13 焊工管理程序 1、焊工培训。2、焊工考试。3、上岗焊工持证管理。4、焊工业绩考核和焊工档案管理。 重容分厂14 焊材管理程序 应有焊材的订购、接受、检验、储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的管理规定,并能有效实施。 重容分厂万通物资公司15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 1、焊接环境。2、焊接工艺纪律。3、施焊过程及焊接检验。4、试板的制备。5、试板制备和理化试验。6、焊接返修(一、二次返修、超次返修)规定。 重容分厂16 压力试验控制程序 1、压力试验文件的编制、审核程序的要求。2、液压设备、场地以及安全防护规定。3、液压试验、气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控制要求。4、压力试验的监督确认。5、压力试验报告管理。 工艺研究所17 采购控制程序 1、根据采购方式的不同,分别提出材料采购人员的职责、范围、方法、依据和程序。2、明确采购合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验收标准),执行合同存在问题的处理及采购订货中应注意的事项。3、采购文件编制的依据,审批及管理。4、合格供方的选择。 采购部18 供方控制程序 1、采购物资的分类。2、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3、试采购。4、供方的管理。 质量部序号 程序文件名称 基本要求 编写单位19 采购物资入库、保管及分发控制程序 1、应包括材料到货后验收程序、验收条件、内容、方法及验收标准。2、材料检查、补项、复验的规定。3、不合格材料的处理。4、材料代号的编制标识。5、有关验收入库材料的资料管理。6、提出存放保管条件、保管要求。7、制订材料发放的管理规定,包括材料的领用、代用等。8、规定需随料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采购部20 材料使用控制程序 应明确在材料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为确保材料满足设计图样及标准规范要求所应采取的管理方法、措施及程序。如对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材料的标准应与图样一致、规格、表面质量的核查,切割下料标识移植及确认,材料加工时的注意事项,对不一致品材料的处理及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等。 质量部21 计量控制程序 1、计量管理控制。2、计量器具与计量检测控制。3、计量检定(校准)控制。4、记录与档案控制。5、环境条件控制。 计量技术所22 设备控制程序 1、设备计划。2、设备采购。3、设备安置调试。4、设备使用。5、设备维护。6、设备修理。7、设备事故8、设备报废。 装备部23 工具工装控制程序 1、 工装的设计和制造。2、 产品专用工装的使用和管理。 生产制造部24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1、 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方法。2、 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管理 质量部25 产品标识管理程序 1、 产品标识分类。2、 产品标识的形式。3、 产品件标识及移植。4、 可追溯性控制。 质量部26 产品搬运控制程序 1、材料搬运、半成品搬运、成品搬运的要求。2、搬运产品的交接。3、搬运中质量问题的处理。 万路运业公司序号 程序文件名称 基本要求 编写单位27 产品防护、储存控制程序 1、 产品的储存及保管规定。2、 入库产品的防护。3、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护规定。如不绣钢压力容器的制造不得与黑色金属制品与其它产品混杂生产等。 市场本部28 产品包装控制程序 1、 设计产品包装图。2、 按设计文件制作包装箱。3、 包装箱及装箱质量检查。 万路运业公司29 产品销售控制程序 1、 销售管理程序。2、 销售财务结算和管理程序。 市场本部30 产品服务及质量信息反馈控制程序 1、 产品售后服务工作程序。2、 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信息反馈的管理 市场本部3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对不合格品有效控制的规定。2、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控制。 质量部32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纠正措施的控制。2、 预防措施的控制 质量部33 协作制造控制程序 1、 协作厂家的确定2、 合同、技术协议的起草、签订。3、 协作产品的质量控制(含过程监督、监制)。 协作制造部34 接受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控制程序 1、 产品的报检。2、 报检资料的准备。3、 监检联络员的确定。4、 通知监检员到企业监检的规定。5、压力容器制造产品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监检证书和打监检钢印的规定。 质量部职能分配表 编号:ZS6-1 序号: 职能部门 管理层 技术部 生产部 质检部 销售部 采购部 办公室职责 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 机构、职责和资源 文件资料和记录控制 采购和进货管理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例行检验和确认 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不合格品的控制 内部质量审核 认证产品一致性 包装、搬运和储存 压力容器规则工艺要求四、外 部 检 查 第75条 筒体(含球壳、多层压力容器内筒)和封头制造的主要控制项目如下: 1、坡口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 2、筒体的直线度、棱角度,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同一断面的最大最小直径差。 3、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松动面积和套合压力容器套合面的间隙。 4、封头的拼接成形和主要尺寸偏差。 5、球壳的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 6、不等厚的筒体与封头的对接连接要求。 第76条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要求如下: 1、形状、尺寸以及外观应符合热核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2、不得有表面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除。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焊缝的咬边要求如下: (1)使用搞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钢材及铬、钼低合金钢材制造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钛材和镍材制造的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球形压力容器以及焊缝系数取1.0的压力容顺,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 (2)上述(1)款以外的压力容顺的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5、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缓过渡。压力容器工艺规范五、 产品试板与度样要求 第77条 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与试样的要求如下: 1、为检验产品焊接接头和其他受压元件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应制作纵焊缝产品焊接试板,制取试样,进行拉力冷弯和必要的冲击试验。采用新材料、新焊接工艺制造锻焊压力容器产品时,应制作模拟环焊缝的焊接试板。 2、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每台压力容器应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1)移动式压力容器(批量生产的除外); (2) 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压力容器; (3) 现场级焊的球形储罐; (4) 使用有色金属制造的中、高压容器或作用b大于等540Mpa的高强钢制造的压力容器; (5) 异种钢(不同组别)焊接的压力容器; (6) 设计图样上或用户要求按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的压力容器; (7) GB150中规定应每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的压力容器。 3、除本条第2款之外的压力容器,若制造单位能提供连续30台(同一台产品使用不同牌号材料的,或使用不同焊接工艺评定,或作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的,可按两台产品对待)同牌号材料、同焊接工艺(焊接重要因素和补加重要因素不超过评定合格范围,下同)、同热处理规范的产品焊接试板测试数据(焊接试板试件和检验报千应存档备查),证明焊接质量稳定,由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可以批代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具体规定如下: (1) 以同钢号、同焊接工艺、同热处理规范的产品组批,连续生产(生产间断不超过半年)每批不超过10台,由制造单位从中抽一台产品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2) 对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材料为Q235系列、20R、16MnR的压力容器,以同钢号的产品组批,连续生产每凌晨年应抽一台产品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3) 搪玻璃设备可免做低碳钢的产品焊接度板(用记有特殊要求时除外)。若中断生产超过凌晨年时,应抽一台产品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4) 近同一设计图样批量生产的移动式压力容器,连续手产(生产间断不超过凌晨年)每批不超过10台,同制造单位从中抽一台产品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采用以批代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如有一块试板不合格,应加倍试权,进行复验并做金相检验,如仍不合格,此负号应恢复逐台制作产品焊接试板,直至边疆制造30台同钢号、同焊接工艺、同焊接工艺,同热处理规范的产品焊接试板测试数据合格为止。 4、 产品焊接试板的制作除符合本条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原则: (1) 产品焊接试板的材料、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应在其所代表的受压元件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范围内; (2) 当一台压力容器上不同的壳体纵向焊接接头(含封头、管箱、筒体上焊接拦头)的焊接工艺评定覆盖范围不同时,应对应不同的纵向焊接接头,按相应的焊接工艺分别焊制度板; (3) 有不同焊后热处理要求的压力容器,应分别制作产品焊接试板; (4) 热套压力容器的内筒、外向下材料不同时,应各制作一块产品焊接试板,若材料相同又属同一厚度范围,只需制作一块; (5) 现场组焊球形储罐应制作立、横、平加仰三块产品焊接试板,且应在现场焊接产品的同时,由施焊该球形储罐的焊工采用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进行焊接; (6) 圆筒形压力容器的纵向焊接接头的产品焊接试板,应作为筒节纵向焊接接头的延长部分(电渣焊除外),采用与施焊压力容器相同的条件和焊接工艺连续焊接; (7) 钢制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热套压力容器的产品焊接试板,按GB150的规定焊制; (8) 产品焊接试板应由焊接产品的焊工焊接,并于焊接后打上焊工和检验员代号钢印; (9) 产品焊接试板经外观检查和射线(或超声)检测,如不合格允许返修。返修时,应符合第70条焊接接头返修的要求。如不返修,可避开缺陷部位截取试样。 铸(锻)造受元件、管件、螺柱(栓)的产品试样要求,应在设计图样上予以规定。 6、凡需经热处理以达到或恢复材料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或耐腐蚀性能要求的压力容器,每台均应做母材热处理试板,并符合GB150规定。 第78条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尺寸、试样截取和数量、试验项目、合格标准和复验要求,按GB150附录E产品焊接试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的规定执行。对接焊接的管子接头试样截取、试验项目和合格标准,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下列压力容器,应按GB150的要求进行夏比(形缺口)低温冲击试验: 、当设计温度低于0,采用板厚度大于25mm的20尺钢板,厚度大于38mm的16MnR 、15MnVR钢板和任意厚度18MnMoNbR、13MnNiMoNbR钢板制造的压力容器。 、当设计温度低于零下10时,采用厚度大于12mm的20R钢板、厚度大于20mm的16MnR、15MnVR、15MnVNR钢板制造的压力容器。 、采用任意厚度的低合金钢板制造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第79条 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的产品焊接试板的试样尺寸、试样截取和数量,可参照钢制压力容器的要求或按图样规定执行,试验项目、合格标准要求如下: 、拉伸试验 拉伸试样的搞拉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 不低于母材材料标准规定值下限; (2) 对于不同强度等级母材级成的焊接接头,不低于两个搞拉强度中较低的规定值下限。 、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的弯轴直径、支座间距离、弯曲角度应符合表4-1的规定。表4-1 有色金属及的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母 材 试样厚度t(mm) 弯曲直径d(mm) 支座间距离(mm) 弯曲角度纯铝、铝锰合金及含镁量小于等于4%的铝镁合金 10 4t 6.2t 1800含镁量大于4%的铝镁合金 6t 8.2t 铝镁硅合金 16t 18.2t 纯铜、黄铜、白铜、铜硅合金 4t 6.2t 铝青铜 16t 18.2t 钛TA0、TA1、TA9 8t 10.2t 钛TA2、TA3、TA10 10t 12.2t 镍及镍合金 4t 6.2t 注:1.当弯曲直径大于10t时,可使试样厚度薄为3.2mm; 2.试样冷弯至1800后,其拉伸面出现任何一条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即为不合格,试样弯曲时四棱先期开裂可不计,但因焊接缺陷引起的应计入。、冲击试验 当设计图样有要求或材料标准规定要用冲击试验时,其合格标准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且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 第80条 要求做晶间腐蚀倾向试验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可从产品料接试板上切取检查试样,试样数量应不少于两个。试样的型式、尺寸、加工和试验方法,应按GB4334不锈耐酸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评定,按产品术条件或设计图样的要求。 六、无 损 检 测 第81条 无损检测人员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取得次格证书,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82条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啬一次无损检测。 第83条 压力容器的无损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根据设计图样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择检测方法和检测长度。 第84条 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等于20%)两种。对铁素体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大于等于50%。 第85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必须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 、GB150及GB151等标准中规定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压力容器。 、第三类压力容器。 、第二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 、设计压力大于5.0Mpa的压力容器。 、设计压力大于0.6Mpa的管壳式余热锅炉。 、设计选用焊缝系数为1.0的压力容器(无缝管制筒体除外)。 、疲劳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 、采用电渣焊的压力容器。 、使用后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符合下列之一的铝、铜、镍、钛及其合金制压力容器: (1) 介质为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的; (2) 采用气压试验的; (3) 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6Mpa的。 第86条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求如下: 、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时,其对接接头应采用射线检测;由于结构等原因,不能采用射线检测时,允许采用可记录的超声检测。 、压力容器壁厚大于38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服务企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 2025年游戏开发行业招聘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投资从业者必-备资质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危废泄漏专项应急处理方案(范文示范)
- 2025年融媒体编辑笔试题目解析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6届海南省儋州市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合肥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科研项目经理专业知识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青马考试题目及答案
- 算力中心计算任务优化方案
- 劳务派遣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2025年道路运输两类人员安全员考核分享题库及答案
-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含答案)
- 新华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全攻略:行业知识、技能与面试技巧
- 工会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