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产品设计基础.ppt_第1页
移动产品设计基础.ppt_第2页
移动产品设计基础.ppt_第3页
移动产品设计基础.ppt_第4页
移动产品设计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产品设计基础,移动产品设计基础,一、移动产品特性二、尺寸与分辨率三、界面布局四、字体五、图标六、切图七、总结,CONTENTS,目录,移动产品设计基础,移动产品特性,移动产品特性,移动产品的种类,常用的移动产品按尺寸分有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按平台分有iOS,Android,Windows,Windowsphone等.这里我们主要讲iPhone、iPad、Android手机app的设计基础知识。,什么是安卓: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随后,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2008年10月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什么是iOS:苹果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最早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iPhone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iPodtouch、iPad以及AppleTV等苹果产品上。注意:写法是iPhone、iPad、iPod、iOS。,移动产品特性,移动产品的种类,MetroUI是一种界面展示技术,和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界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后两种都是以应用为主要呈现对象,而Metro界面强调的是信息本身,而不是冗余的界面元素。显示下一个界面的部分元素的功能上的作用主要是提示用户“这儿有更多信息”。同时在视觉效果方面,这有助于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WindowsPhone是微软发布的一款手机操作系统,它将微软旗下的XboxLive游戏、Zune音乐与独特的视频体验整合至手机中。2010年10月11日晚上9点30分,微软公司正式发布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移动产品特性,移动产品使用特点,移动设备的方便携带,也同时带来了它浏览时间的碎片化。以智能手机为例:我们通常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一件任务或者是进行一个娱乐事件,比如:散步、坐公交、睡前、午后闲暇、旅行的时候,开始拍照、分享、做笔记、玩游戏、购物,等等。在平均短短5-30分钟的时间里,思路常常被打断,手机常常被拿起放下,高效和轻交互,就成为了移动设计的特点。而对于平板电脑而言,它的使用时间一般为在家中较为安静,舒适的环境空间下,使用时间也较为固定。,移动产品特性,手势对比,移动产品设计基础,尺寸与分辨率,尺寸与分辨率,移动产品使用特点,屏幕尺寸:通常是指屏幕的物理尺寸,是屏幕的对角线长度。比如2.8英寸,3.7英寸。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拥有的像素的总数。通常使用“宽度长度”来表达。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分辨率都被表示为“宽度长度”,但分辨率并不意味着屏幕的比例。,尺寸与分辨率,移动产品使用特点,Apple为了防止在交流过程中(尤其对于编程实现)分辨率对思维的迷惑,统一使用点(Point)对界面元素的大小进行描述,例如:iPhone/iPodTouch界面描述320点x480点iPhone/iPad界面描述768点x1024点换算关系普屏1点(1pt)=1像素Retina屏1点(1pt)=2像素这样,不管我们是在为普屏还是Retina屏进行设计与开发,我们都可以清楚地,并且统一地使用点对界面元素的大小进行描述了。,尺寸与分辨率,iPhone,iPhone:第一代的iPhone屏幕尺寸为3.5英寸,分辨率为320*480,屏幕密度为165PPI,而从iPhone4开始屏幕密度增加了两倍,分辨率达到640*960。而到现在iphone5的分辨率则为640*1136。在设计iPhone的应用程序界面时,设计师要以640*960的基准进行设计,然后制作一套缩小两倍的图片资源。(未缩的我们叫两倍图,缩了的叫一倍图)因为所有iPhone都使用了相同的尺寸,所以最终能在两种分辨率上显示的物理大小完全相同。由于iphone5只是高度发生变化,在适配时一般保持设计控件大小不变,只是内容露出增多。但对于一些满屏设计的界面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另外设计一份页面640*1136(如app背景图,启动图等等),尺寸与分辨率,iPhone,320px,480px,iPhone-iPhone3GS,iPhone4-iPhone4S,iPhone5,640px,960px,640px,1136px,尺寸与分辨率,iPad,iPad:第一代的iPad屏幕尺寸为9.7英寸,分辨率为1024*768,屏幕密度为132PPI。全新的iPad屏幕密度同样提升了两倍,分辨率达到2048*1536。最近新出的iPadmini屏幕尺寸为7.9英寸,分辨率为1024*768。在设计iPad的应用程序时,设计师要以2048*1536的基准进行设计,然后制作一套缩小两倍的图片资源。(未缩的我们叫两倍图,缩了的叫一倍图)iPadmini由于和iPad比例一样,不需要另外设计,直接可以使用相应的一倍图适配到设备中。,尺寸与分辨率,iPad,768px,1024px,iPad1-iPad2,iPad3-iPad4,iPadmini,1536px,2048px,768px,1024px,尺寸与分辨率,Android,Android设备:Android设备的屏幕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它们有各种尺寸和分辨率。为了让各种分辨率的屏幕显示合适的大小以方便用户阅读或者操作,同时又能满足Android设备多样性的需求。于是,Android官方通过对各种屏幕进行密度等级划分,最后分为“低密度(LDPI)”、“中密度(MDPI)”、“高密度(HDPI)”、“超高密度(XHDPI)”这四个规格,并同时将“中密度”定义为基准线。这样,在设计Android应用程序的界面时,我们就可以一视同仁把中密度的屏幕作为基准进行设计,然后给其它密度的屏幕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源。最后通过系统的适配性自动处理,一样使得相同的内容在各种屏幕上可以显示比较接近的大小。在太平洋,一般我们设计为480*800的尺寸。,移动产品设计基础,界面布局,界面布局,iPhone,iPhone:,界面布局,iPhone,iPhone:,界面布局,iPad,iPad:,状态栏高20pt,导航栏高44pt,导航栏图标20pt*20pt,导航栏按钮48pt*64pt,标签栏高49pt,标签栏图标30pt*30pt,界面布局,状态栏(statusbar),规范里的话:状态栏是展示关于设备的重要信息,包括信号强弱、网络连接情况、电池情况等。实际应用上:一般而言所有界面都需要状态栏,除非是游戏等沉浸式的app,和某些全屏显示图片的界面。,320pt*20pt,界面布局,导航栏(navigationbar),规范里的话:导航栏展示在顶部状态栏的下方在一个应用的不同视觉中进行导航提供对当前视图内容进行管理的空间导航栏可以仅仅以横向居中方式显示当前视图的标题当用户进入其他视图时,导航栏的标题应该更改为当前位置的标题,并且应该提供包含上一位置的后退按钮。除了后退按钮外,导航栏可以在标题右侧包含第二个按钮,如编辑,添加。,320pt*44pt,按钮可以是文字或图标,界面布局,导航栏(navigationbar),实际应用上:顶部状态栏下不一定就是导航栏,可以没有,也可以是搜索栏等等。,导航栏大于44pt,页面标题左对齐,界面布局,导航栏(navigationbar),实际应用上:不同的元素组合成导航栏,界面布局,导航栏(navigationbar),实际应用上:页面标题和按钮一样可点击,界面布局,标签栏(tabbar),规范里的话:标签栏显示在屏幕的下方边缘标签栏向用户提供了再应用的不同模式或不同视图间切换的能力。标签栏显示图标和文本,每一个标签栏元素等宽地显示标签栏被选择的标签需要有一个当前的高亮状态无论横屏竖屏都不改变其高度标签不超过5个时,可以在标签栏中等宽地展示当标签超过5个时,系统会展示其中4个并展示一个“更多”的标签可以在卡片栏上显示一个提醒标记,320pt*49pt,界面布局,标签栏(tabbar),实际应用上:并不是所有的首页都有标签栏。,当图标意义足够明确,可以不使用文字;当标签意义过于抽象,可以全部只使用文字,界面布局,标签栏(tabbar),实际应用上:形状上不一定就是长方形,不一定所有标签都等宽。,界面布局,工具栏(toolbar),规范里的话:工具栏显示在屏幕下方边缘包含用于针对当前页面内容执行动作的按钮在工具栏上相应的元素等宽的进行排列工具栏中提供不超过5个元素是较为合适的,推荐用户点击区域为44pt*44pt设备手持方向从竖向变为横向时,会自动改变工具栏的高度,320pt*44pt,界面布局,工具栏(toolbar),实际应用上:家居杂志和太平洋电脑网客户端内页工具栏展示,界面布局,点击区域,规范里的话:在设计任何可点击的部件时,设计师应该首先考虑设计区域是否易于让用户点击,因此在设计规范里,任何可点击的部件,大小都不应小于44*44pt。因此,按钮不应小于44*44pt;app的banner广告图高度也不应小于44pt;列表的高度也不应小于44pt等等。,界面布局,设计区域,由于在设计中,设计师是按照retina屏幕分辨率去设计的,在设计的最后输出一倍图的时候我们需要将两倍缩小成一倍图,因此,在两倍图的设计中,必须保证每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的大小是双数像素,如148px*248px。这样才能使在缩小到一倍图的时候不会出现13.5*17.5像素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半个像素的存在的,像素不齐便会出现虚拟像素,图像会模糊),界面布局,其他控件,IOS的控件还有很多很多,以上列举的是比较常见到的,是做每一个app都会设计到的。另外还有键盘,提示框,时间和日期选择器,选择器,进度显示器,搜索栏,滑动调节器等等。这些一般可以直接使用系统提供的样式,不需要另外设计(当有需求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不过由于其操作比较复杂,很多时候另外设计实现得还不如直接系统自带的),移动产品设计基础,字体,字体,iOS里的默认字体,在ios中默认字体分为三类:第一种:STHeiti-Light.ttc和STHeiti-Medium.ttc代表的是中文字体第二种:_H_Helvetica.ttc和_H_HelveticaNeue.ttc代表的是英文以及数字字体第三种:LockClock.ttf代表的是锁屏时间字体,字体,iOS里的中文字体,苹果默认的中文字体是HeitiSC(黑体-简,黑体-简的英文名称为HeitiSC。Heiti为黑体的拼音,SC代表简体中文(SimplifiedChinese),是MacOSXSnowLeopard(版本10.6)包含的简体中文字型,也是iPhoneOS3.0(版本4.0后改名为iOS)及iPodnano第五代以来的预设简体中文字型。当我们在用PC设计的时候,比较接近这种字体的是方正黑体简体。iOS里面的中文字体是比较少的,看上去都差不多,总结起来就是黑体,粗黑体和斜黑体三种。,iOS里的英文/数字字体,相对中文而言,iOS里的英文和数字的字体样式就比较多了,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挑选合适界面的英文字体使用,但需要注意该字体是否在各个版本的系统能够通用。,字体,字体,实际应用,中文应用在界面上面时,一般我们用方正黑体简体做设计。而且不能带有任何的设计效果和样式(只能是纯色,可以带有阴影,由技术来实现)但也有例外,例如是写在图片上的文字;一些比较特殊的不会更改的词句这时可以用其他字体和使用样式,由切图来实现。,字体,我们在设计时,重要的视觉部分可以做文字的样式(前提是这部分不会改变)例如首页的标题,底部标签栏的文字(它们一般都是固定不会更改的)改变的文字切图实现。但二级页面及之后的标题就会由技术来实现了。个人经验一般字体最小不小于24px,标题等可到38px-44px。,移动产品设计基础,图标,图标,导航栏和工具栏的标准按钮图标,图标,导航栏和工具栏的标准按钮图标,图标,标签栏的标准按钮图标,图标,Appicon设计尺寸,我们一般设计最大尺寸的1024px*1024px,再缩小为各个尺寸的图标。,iPhoneapp图标,iPadapp图标,图标,图标,图标,输出:iOS会为图标自动生成圆角带高光带投影(也可设置不生成高光),所以提交的时候提交直角图标即可,直接输PNG:1024px*1024px(不要使用alpha透明度),移动产品设计基础,切图,切图,图形用户界面中的图形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用代码画出来,另一种则是使用图片。在直接使用之前,有一个PSD到png的切图过程。,方法2.新建透明图层,拖进该部件,方法1.直接在psd上切图。,1.切,2.输出,切好后选择:“储存为Web和设备所用格式”图片格式png24,保持透明度,切图,在缩小为一倍图进行切图的时候,如果该元素使用的像素不是双数,或者坐标不在双数坐标上时,就会出现虚拟像素,此时需要进一步调整。,切图,一般相同关系和层级排列的图标或元素,不管它们各自的尺寸是多少,都切成相同大小的切片(alt拖动即可复制当前切片)。,除切片外,另外一个需要输出的是颜色。一般给程序员RGB值和颜色代码两个数值。,切图,在太平洋,移动产品的切图是由我们设计这边完成的(安卓除外)流程:设计师发出设计稿给程序员查看程序员根据设计稿编写输出切图文档(文档包括页面链点(名称)、该切图截图、命名方法、切图尺寸大小、相关备注)设计师根据文档进行切图,最后打包发给程序员。切图时一般需要切一倍图和两倍图,两倍图是在相应的一倍图命名后加2x。因为app在实际运行时,如果发现当前的设备是Retina屏,会自动寻找图片pic2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