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120.9-2019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识别卡领域的记录技术,特别针对触觉标识符标记进行了规定。该标准是GB/T 15120系列的一部分,旨在为触觉(即通过触摸感知)方式区分和识别卡片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部分标准适用的识别卡类型及其触觉标识符的应用场景,这些标识符设计用于帮助视觉障碍者或其他需要非视觉辨识手段的用户轻松识别卡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部分标准时应遵循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确保了技术要求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3. 术语和定义:为触觉标识符及与其应用相关的专业术语提供了明确的定义,便于读者理解后续技术要求的具体含义。

  4. 触觉标识符的设计原则:阐述了设计触觉标识符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材质、形状、大小、位置和可触摸性,以确保标识符能够有效且安全地被触觉识别。

  5. 生产和制作要求:规定了触觉标识符在识别卡上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标识符耐用且不易磨损,同时不影响卡片的正常使用功能。

  6. 测试方法:介绍了验证触觉标识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和评估方法,包括触感一致性测试、耐久性试验等,以确保标识符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对识别卡成品上的标识要求、包装方式、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保护措施给出了具体指导,以防止损坏并保持标识符的原始状态。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升识别卡产品的无障碍设计水平,使得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更广泛用户群体能更加便捷、安全地使用各类卡片,如银行卡、身份证、公共交通卡等。通过标准化触觉标识符的设计与应用,促进了信息的平等获取,体现了对特殊需求人群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包容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9-08-30 颁布
  • 2020-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120.9-2019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触觉标识符标记_第1页
GB∕T 15120.9-2019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触觉标识符标记_第2页
GB∕T 15120.9-2019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触觉标识符标记_第3页
GB∕T 15120.9-2019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触觉标识符标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5120.9-2019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触觉标识符标记-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3524015L64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512092019 .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 触觉标识符标记 : IdentificationcardsRecordin techniuePart9 Tactileidentifiermark g q : (ISO/IEC7811-9:2015,MOD)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12092019 . 目 次 前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1 物理特性4 TIM 1 区域 4.1 TIM 1 点位置 4.2 TIM 2 点尺寸 4.3 TIM 3 标记设计 4.4 3 GB/T1512092019 . 前 言 识别卡 记录技术 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GB/T15120 : 第 部分 凸印 1 : ; 第 部分 磁条 低矫顽力 2 : ; 第 部分 磁条 高矫顽力 6 : ; 第 部分 触觉标识符标记 9 : 。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GB/T15120 9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 部分 触觉标识 ISO/IEC7811-9:2015 9 :符标记 。 本部分与 相比结构上做了下列调整 ISO/IEC7811-9:2015 : 删除了第 章一致性 2 ; 增加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 章 “ ”( 2 )。 本部分与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IEC7811-9:2015 :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 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 , , 。 况集中反映在第 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 具体调整如下 2 “ ” , : 增加引用了 见 GB/T15120.12013( 4.1); 增加引用了 见 GB/T157202008( 4.4)。 第 章术语和定义增加 点 见 和 点径 见 和 和 3 “TIM ”( 3.3、4.1、4.2 4.3)、“TIM ”( 3.4 4.3) “TIM 点高 见 和 ”( 3.5 4.3)。 中增加 点的形状为近似半球形 4.3 “TIM ”。 中增加 宜使用 第 章规定的盲文方案 4.4 “ GB/T157202008 5 ”。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修改了第 章关于范围的描述 1 ; 修改了 触觉标识符标记的定义 3.1 ; 增加了表 将国际标准中图 所包含的区域参数列入表 中 1, 1 1 ; 增加了表 将国际标准中图 所包含的位置参数列入表 中 2, 2 2 ; 将图中 的长度符号改为 l l l l 见图 和图 “a,b,c,d,” “1,2,3,4,”( 1 2); 将 的注改为文本内容 4.4 ; 删除了图 点的基座尺寸和形状图 3TIM ; 用国际制单位代替英制单位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SAC/TC28) 。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 : 、 、有限公司 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电华大 、 、 、 、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中电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 、 、 、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金邦达有限公司 上海密特印制有限公司 紫光同芯微电子 、 、 、 、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曹国 顺 朱 鹏 飞 王 于 波 蒋 曲 明 付 青 琴 秦 日 臻 李 斌 张 树 蕊 钟 陈 李 丹 : 、 、 、 、 、 、 、 、 、 、周峥 张璋 宋方方 邵兴 白婧 余晖 周吉天白 刘佳 秦潮 程文杰 张晓良 盛敬刚 吴行宇 史春腾 、 、 、 、 、 、 、 、 、 、 、 、 、 、于华章 夏立佳 、 。 GB/T1512092019 .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9部分 触觉标识符标记 :1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供患有视觉障碍的卡持有人识别卡片所用的触觉标识符标记 GB/T15120 (TIM) 的物理特性 定义了触觉标识符标记在卡片上的分布区域 位置 尺寸和标记设计 , 、 、 。 本部分适用于带有触觉标识符标记的识别卡的制造和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 部分 凸印 GB/T15120.12013 1 : (ISO/IEC7811-1:2002,IDT) 中国盲文 GB/T157202008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触觉标识符标记 tactileidentifiermark TIM ; 卡片表面供患有视觉障碍的卡持有人识别卡片所用的凸点阵列 。32 . 凸印 embossed 卡片正面的显著凸起 通过局部增加卡片原料 使卡片原料发生反应或从反面使卡片原料发生局部 , 、 形变而形成 。33 . TIM 点 TIMdots () 构成 的每一个凸起部分 TIM 。 注 即 中的凸点 : TIM 。34 . TIM 点径 diameterofTIMdot 点底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