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洋文化發展歷程-文藝復興至現代藝術-,主講人:孟昭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學務長暨通識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文藝復興,(Renaissance13-16/17世紀),定義:Renaissance本意為再生。當時的學者從古希臘、羅馬的思想、文學作品中重新發現人在世上的意義與價值。其形式表現為復興希臘、羅馬古代哲學、文藝的思想、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故稱為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義大利的貿易、商業繁榮與城市資本主義商業的形成,造就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變化,孕育出新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中古世紀的道德、價值觀、世界觀所主宰的治學方式與生活方式,無法應付新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的挑戰;,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擺脫封建神學的世界觀與宗教文化的束縛,是建立新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必要前提;羅馬教廷的腐敗與干預西歐各國內政,阻撓義大利的統一,激起全義大利人民的公憤,資產階級的知識份子(以但丁為代表)乃發動批判神權和提倡人權的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大批拜占廷的希臘學者照義大利講學或創辦學校,興起知識份子研究古典文藝的熱潮;德人Gutenberg於1450年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加速印刷書籍的速度並降低書價,使得教育得以普及,新思潮亦得迅速傳播,對於歐洲社會的快速變遷有其深遠的貢獻。,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文藝復興式全歐性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其本質為反對封建統治、反對教會束縛、主張把人從基督教義下解放出來,強調世俗生活,反對禁慾主義,提倡以人的情感生活、權力為本,反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文藝復興是以人文主義(Humanismus)為核心的新文化,建立在對神的批判和對人自身的認識基礎;批判中古世紀的禁慾主義、沒有人格與價值的社會,強調個性解放、追求現世幸福、財富、榮譽、智慧;,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反對枯燥、僵硬的經院哲學與邏輯學;提倡人文教育,崇尚理智,鼓勵冒險和個人奮鬥,追求真理、探索自然;提倡自由平等、反對等級特權。強調個人自由與表現通才特質淵博的知識、健全的體格、高雅的風度,以及藝術的創造與鑑賞;,文藝復興藝術代表人物,文藝復興代表人物:但丁(A.Dante1265-1321)代表作品:神曲佩拖拉克(Petrarch1304-1374)-代表作品:詩集薄比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代表作品:十日談達文西(LeonardodeVinci1452-1519)代表作品:MonaLisa拉斐爾(Raphael1483-1520)代表作品:聖母像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代表作品:創世紀、大衛,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代表人物,文學代表人物/代表作品:Erasmus(依拉斯慕思1466-1536,荷蘭人)-愚人頌(inPraiseofFolly)Shakespeare(莎士比亞1564-1616英人)M.deCervantes(賽萬提斯1547-1616西班牙人)-唐吉柯德,巴洛克時期(Barock),定義:,發軔於16世紀下半葉的藝文表現方式。義文barocco指邏輯過程遭受曲解之義。葡萄牙文指不規則的珍珠,法國使用此一名詞則指隨心所欲、未合乎平衡的畫。17世紀初至1680年為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巴洛克時期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1680以後文學與美術進入新古典主義時期,發展背景:,思想、政治、社會在此時正面臨一大混亂發展期。文藝復興時期對理想平衡的審美觀點已發展至盡頭。天主教徒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表現方式,無法使人產生情緒上的共鳴,乃著重教堂儀式中濃厚的聽覺與視覺的想像;新教徒亦要求與古典、嚴肅標準不同的的藝術形式,亦便更能符合個人的虔誠;,發展背景:,3.專制君主、天主教會喜歡炫耀他們的榮華富貴,新教的資本家也傾向以藝術創作來裝飾自己的居住環境,因而促使他們探尋感官的刺激;4.非洲與美洲的殖民經營,賦予藝術家更多、更新的題材,以及廣大的空間感;5.科學革命亦影響藝術家對現實的描繪,從權威式對自然的看法轉移到試驗式的看法。,巴洛克藝術的特色:,巴洛克藝術是自然而非理想,是感情而非理性的。從感官藝術而言,巴洛克藝術充滿動作、活力、色彩,具有強烈的情緒上衝擊;藝術家放棄文藝復興傳統對空間整齊和狹窄的看法,改為接受廣大式的觀點,以及表達人在宇宙間的渺小。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強調與現實之間的關聯性,著重對世界作真實的描述,就算是宗教畫或是神話畫,也以現實性的手法表現;,巴洛克藝術的特色:,構圖方面,很少在它們的畫裡使用水平與垂直線,以對角線和弧線的構圖為多。另一方面,繪畫內容強調戲劇性、追求畫面的動感、和故事性表現。詩人常描寫人生在世的短暫與無常。就技法而言,將光的效果加入畫面之中,且考慮到時間性的要素,如中午和夕陽西下時色彩與光影間的變化效果,畫中充滿動勢戲劇性的的色彩與光影,畫裡空間營造無限的錯覺;,巴洛克藝術的特色:,6.巴洛克時期建築師也喜歡在作品中表達無限空間的感覺,建築物正面內部均充滿裝飾,造型採用大量弧線,普遍採用圓屋頂,室內大扶梯、注重建築物四周的景觀,則為另一特色。7.音樂家以擴大音調製造出使人產生無限空間感的回音;,巴洛克時期代表的文學家:巴洛克時期代表的畫家:義大利:Caravaggio(卡拉瓦橋1573-1610)、Bernini(貝尼尼1598-1680)法國:Poussin(樸桑1594-1665)荷蘭:Rembrandt(林布蘭1609-69)巴洛克時期代表的音樂家:義大利:AntonioVivaldi(韋瓦第1678-1741)德意志:J.S.Bach(巴哈1685-1750)P.G.Hndel(韓德爾1685-1676),古典主義Klassik,古典主義美學的興起,十八世紀啟蒙時期,中產知識份子,面對洛可可型式的美藝和路易十五皇朝內之頹廢墮落生活形態,產生極度不滿,理性主義開始對享樂主義反動,因而引發出一種緬懷復古,希望回返到古希臘、羅馬時代黃金時期的美學思想。一種強調一切以社會公民意識,忠心報國,責任感,道德為目的一種理智,鼓吹自由,民主,但(變得沉重)的美學思潮:新古典的理性美學(法則)。,古典主義美學的興起背景,十七世紀時,文學家布瓦羅(Boileau)的古典主義文學理論橫掃歐洲文壇,接著十八世紀龐貝古城文物的發掘,以及德國學者溫克爾曼(Winckelmann)大力鼓吹希臘藝術為最完美的形式表現的觀念,使新古典主義勢力逐漸崛起。在德、法再度興起向古代藝術學習的浪潮,此一時期與17世紀藝術思潮有別,史稱新古典主義。,啟蒙主義-古典主義的思想背景,古典時期的文藝思想,主要是呼應漫佈於之前及當時社會中的一股反動風氣。這股反對超自然宗教、形上學、迷信、君主專制等形式化教義,鼓吹人文精神、科學態度、理智主義、自由平等的新思潮被稱為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Aufklrung);它大約起自十七世紀末期,並延伸至約法國大革命(一七八九年)為止的時期,這段期間因此常被概稱為啟蒙時代(EnlightenmentEra)或理性時代(AgeofReason)。,II.啟蒙主義-古典主義的思想背景,除了在哲學方面的影響,啟蒙思想在科學領域中也引起了極大的衝擊。新的實證主義逐漸取代過去獨立省思的求知態度:瑞典科學家利奈奧斯(CarlLinnaeus,1707-1778)創立生物分類體系(他也因此被尊稱為分類學家之父),法國科學家拉佛錫爾(AntoineLavoisier,1743-1794)建立定量化化學觀念,從此為科學研究開創新的一頁。諸如此類的實驗精神亦無形中推動了科技上的發明;例如美國科學家福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等人發現了電力,蘇格蘭發明家瓦特(JamesWatt,1736-1819)發明了蒸氣引擎而在工業革命上投下重量級的震撼力。,古典主義的特點:,1.崇尚理性-笛卡爾的理性哲學是古典主義理論的思想基礎,認為只有精神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理性是一切藝術的準繩,只有從理性中,藝術才能獲得價值和光芒,表現出永恆、普遍的真理。藝術家在創作上須服從人類理性、表現理性,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應避免一切違背常理的怪誕離奇;,古典主義的特點:,2.擁護王權-路易十四建立法國最高學術機構,精選全國文藝、知識、政治、軍事各界傑出人士四十人,為文化政策制定者,以及藝術創作、評論、裁決的權威機構;並對藝術家進行控制,迫使一切藝術在創作上服從王權的指揮。古典主義在政治傾向和創作宗旨上,都明顯帶有效忠王權的傾向-藝術創作的題材、情節構思至藝術品完成均圍繞一個主題:為王權服務;,古典主義的特點:,3.崇奉古代藝術-,文學領域創作上多取材古典,依照古典悲喜劇的格式、語言,以重現弘揚他們所崇尚的理性道德精神。在創作方法上,主張描繪真實、自然的及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物性格;,古典主義之繪畫,啟蒙思想所追求的古典主義美學,是一種美存在於物體形式中的看法。源自古希臘哲學的古典主義,把美視為一種必須透過感官來直接感受的形象,而形象之整體與其各部份的比例或組合(例如平衡、對稱、密度、織度等),就是其顯示美的依據。,古典主義之繪畫,17世紀古典主義繪畫一般趨向於靜態的構圖,注重素描而色彩趨於冷調,題材多半取自宗教、歷史、神話故事及鄉村風景,肩負起教訓市民的功用。畫面呈現出嚴謹、安詳、莊嚴、宏大氣份,表現完美、永恒以及以希腊人對於生活之觀念為基礎的一些價值判斷。古典主義強調思考的秩序和明晰性,精神的尊嚴和寧靜,結構的單純及均衡和比例的勻稱。畫中人物動作都有相對的獨特性,無論面臨如何的處境神態安然自若,表現出崇高的理性精神。,古典主義之繪畫,古典主義尊重客觀、理性和節制,而不信任主觀,情緒和過度。容易因缺乏自發的創造性而流於空洞的形式主義,和傳統的保守主義。古典主義創作在題材選取上表現對歷史、宗教的偏好;創作宗旨則在表現人類理性、頌揚獻身精神方面的執著;在技巧上在各種藝術中均體現的共同法則:簡潔、細膩明快的表現語言,嚴謹莊重和諧典雅的結構以及創作法則的不可逾越。,古典主義之繪畫,古典主義常與宮廷藝術及學院派藝術相關連:宮廷藝術為古典主義發展出華麗典雅的裝飾性趨向,學院派則把古典主義的所主張的理性法則極端強化,使藝術創作生動、精緻的技巧變成死板的程式。古典主義繪畫重視正確精密的素描,不很重視色彩的使用。,“創作寫實嚴謹,威嚴本來是一種正面的原素,但若進而演變為一種過於嚴勵之法則,藝術作品過於倡導嚴謹、克制,缺少了人性,一概只是崇尚理性思想,變作說經教德的工具和宣傳品。那麼,畫面亦會不其然變得冷漠,一種繽紛的冷漠,畫面雖然熱鬧,但是是靜的,沒有聲音的。而新古典主義之美藝,力求和諧抑制,違背了人類的另一些本能,衝動,只談理想,正是過於嚴肅。任何美藝創作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主觀感情,甚至激情。就如日出的光輝,使人鼓舞,日落的色彩氣泊,令人感動。一切藍天白雲,激流狂風,清泉流水,皆會刺激起人類的情懷。隨著各地革命思想,拿破崙的英雄主義的薰陶,新古典主義很快便被激情、任性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浸染。”,代表畫家,大衛(David,1748-1825)代表作為霍拉蒂之誓及拿破崙加冕式、馬拉之死等盎格爾(Ingres,1780-1867)代表作為泉及土耳其浴,古典時期的音樂,古典時期音樂的核心思想乃是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音樂除了在宗教儀式或娛樂場合中發揮功能外,更被視為是提昇與豐富人類精神生活的利器。,V.古典時期的音樂,從十八世紀中葉起,音樂史就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此時期的重心偏向器樂曲。這是因為小提琴和鋼琴的改良與發達,所以音樂上的重心也由聲樂轉到器樂上。作曲家們大量創作器樂曲,例如交響曲、協奏曲、弦樂四重奏等等。音樂從教會裡而轉移到宮廷貴族裡,這些貴族們大多把音樂視為生活的一部份。他們喜歡優美、簡單、均衡的音樂形式,比起巴洛克時期厚重,沉穩的音樂風格,這時期的音樂形式就變化的多了。,V.古典時期的音樂,古典風格音樂創作的態度。它們分別如下:第一:孕育創意,構思發明;第二:草擬藍圖,勾畫輪廓;第三:鋪陳架構,呈現主題;第四:整合形式,確定型態;第五:訂立可達成目標的計畫與執行秩序;第六:針對每一個別要素的性格,小心安置它們;第七:自始至終、由內向外,藝術創作的每個部分皆須被精心處理。,V.古典時期的音樂,古典風格之審美理念。它們分別如下:第一:細膩的情感(sentiment;Empfindung);第二:靈感(Inspiration;Begeisterung);第三:創意(originality;Originalgeist);第四:秩序(order;Ordnung);第五:關聯性(Relation;Verhltniss);第六:整體性(unity;Einheit);第七:多樣性(variety;Mannigfaltigkeit);第八:品味(taste;Geschmak);第九:音樂表現力(musicalexpression;AusdruckinderMusik)。-瑞士美學家蘇澤爾(JohannGeorgSulzer,1720-79),浪漫主義Romantik(1790-1830),定義,Romantik名詞由來原指騎士英雄、冒險與戀愛故事中所描寫有關激烈的情緒,或不可能、誇大、不實在的事跡,與合情合理的人生看法相反。12世紀法國出現敘事長詩“羅蘭之歌“(roman)後,描述具傳奇色彩的騎士生活之敘事長詩在西班牙、德國(Nibelungenlied)相繼問世。17世紀理性主義開始後,浪漫一詞與空想、誇大、荒謬等字相通,浪漫的作品成為荒誕、不可置信的作品。,、浪漫主義的訴求與特點,浪漫是一種”行動”,一種將自我情懷、個人感性、理想的表達,一種不願意被任何定律教條、環境、世俗的阻擋,而附於行動的主義。相對於教條式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美學是行動的它極力擺脫新古典主義那些理性思考至上,超人式的規律教條。積極浪漫主義-企圖加強人的生活抑制,喚起人心對現實一切壓迫的反抗。消極浪漫主義-粉飾現實,與現實妥協,或逃避現實,墜入個人內心世界的深淵。,、浪漫主義的訴求與特點,主觀性:主觀性是浪漫主義最突出而且也是最本質的特徵。正如黑格爾認為:“浪漫型藝術的真正內容是絕對的內心生活”。因此,浪漫主義美學強調情感、想像、天才和靈感等主觀心理因素,浪漫主義文學則表達人們濃烈的情感,刻劃人物內心複雜、矛盾的思緒,按照理想、願望和幻想的邏輯來呈現生活。這正是對唯理主義的反叛。因唯理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人的主觀心靈,妨礙了人性的自由發展。故浪漫主義起來反抗,強調感情、精神先於理性、物質的重要地位。,、浪漫主義的訴求與特點,個人性:與主觀性密切相關的是個人性,浪漫主義推崇的是個人的主觀情感,表現的是個人的內在空間,追求個性解放、自我擴張和自我發展,把個人理想、願望和要求置於客觀現實社會之上。因此個性意識、自我意識可說是浪漫主義的重點。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社會結構的解體,使個人從宗教世界觀中解放出來。現在,人不像以往把自己交給上帝,而是把自己交托給自己;另方面又因人感到物質、理性的壓抑,而要求解放。於是浪漫主義便宣揚人的個性、自我,旨在拯救淹沒的人性。,、浪漫主義的訴求與特點,自然性:在工業機械的文明下,人們的個性被淹沒。為了使人性得以復歸,浪漫主義設想了一個途徑,即回到自然。這包括兩方面。一是回到未被現代文明所玷污的人的自然本性,二是回到質樸的大自然。盧梭最早提出回到自然的口號,他讚美原始人的生活,祟拜沒有留下人工痕跡的大自然,認為在其中人才能保留自然的天性。這並非要回到原始自然中,而是表現了浪漫主義對人性自由的渴望。因此浪漫主義作家常讚揚具有自然人性的嬰孩、兒童、農人,而自然景物的描寫也就成為浪漫主義作品的一個重要現象。,、浪漫主義美學,浪漫主義本質的特徵,是藝術家所表現出的主觀性。它強調個性、情緒、奇幻和想像的地位,重視原始的自然甚於文明。浪漫主義對於歷史有興趣,對社會現象也密切關注。因為他們不滿現實的存在,常退隱到古代中世紀傳說中去尋找靈感,或是對異國情調表現特別突出的嚮往,尤其是神秘的阿拉伯世界;但是,浪漫主義者也對現時社會的變革充滿了熱情,特別關心社會偶發的事件,如戰爭、屠殺、海難等。,、浪漫主義美學,浪漫主義美學觀不是形式主義的,基本上並不受比例、結構,透視、色彩之規限。不像古典主義,不是柏拉圖式的完美主義,不用崇高完美的語言,也不定下理想法則。雖然整體文化及環境會影響浪漫主義時代藝術家的思潮,但它不在乎團體法規,只著重個體自我的感情抒發,因此,浪漫主義者們的創作手法各有不同,各自風騷。浪漫主義美藝情感奔放,時而像暴風雨般奔放的革命激昂,如烈焰般騰空的民族激情。時而像慈母愛孕育嬰兒般的溫柔,如多愁善感的少年失落後之憂鬱。有積極,亦有消極,有天使般的善,亦有魔鬼般的惡,不受任何一種風格囿困。,印象主義-動態的生命觀-,時代背景,經濟及工業方面正穩定地朝著資本主義化進展著。經濟生活已從自由生產時代進入了高度資本化階段。進步的速度是狂暴的,前進的步伐是飛快的。但與早期藝術、文化的歷史演進相比,它又似乎是病態的。時尚及審美觀點也改變,變得只是盲目地求變求新;工業家被迫不停地改進產品。無止盡的喜新厭舊,漸漸的使人們對精神物質上的擁有物感到疲乏起來。,印象主義的世界觀,工業的進展使得大都市成為文化中心,新藝術的發源地。印象主義是一種城市藝術,它透過城市人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用他們過度緊張的神經來對外在的印象做反應。它描繪的是城裡生活的改變性,神經的節奏感及許多突然的、尖銳的但又短暫的印象。又代表了一種更新及更猛的感受和刺激適應感。,印象主義的世界觀,中世紀以來靜態的世界觀則被推翻,個人的存在被視為是一種掙扎的競爭,所有存在的都可解釋為行動及改變,而對世界的體會更逐漸變成對時間的經驗。片刻是操縱永恆與連續的,無視於客觀的事實,而只是複製主觀的感受,把現代透畫法帶到了顛機峰。把一片均勻的色彩分解成小點及小塊,對事實動盪不安的感受,用透視畫法扭轉了整個繪畫的方向。,印象主義的藝術表現手法,如果把寫實主義解釋為一個從普遍到特殊、從總體到個人、從抽象到具體經驗的話,則印象派所創造的現實和其強調的瞬時性與獨特性都無非是自然主義一個重要的成就。印象主義較寫實主義更近於感官的經驗,以直接的視覺印象取代了對事物理論上的知識。前期的畫派表現的是許多外同內異的世界觀,印象主義則熱衷地追求單一的、直覺性的世界觀。寫實主義無論在題材或技巧上,都要比早期的藝術派別豐富得多,印象主義則對主題或技巧做一連串有系統的減縮與限制。把一切非視覺的及不能轉變成視覺形式的東西淘汰,把主題的文學成分也拋棄了。,二十世紀現代美術,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us),1905DieBrcke“inDresden1912DerBlaueReiter“inMnchen藝術表現手法特色:以原始、誇張、變形的形式,表達畫家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對社會、人生的苦悶與焦慮,表現人類既具體又抽象的心理活動,例如:恐懼、焦慮、變態、絕望等精神形態。表現派畫家尋求將人類內心的衝突轉化為視覺形象,它的藝術靈感源自社會生活以及個人內心情感,因此它們注重生活情感的體驗,與現實主義有一定的血緣關係,藝術探索富社會意義。,一、世紀交替的危機與選擇,科學革命與人類新思維量子論、相對論推翻傳統的科學觀;工業文明與社會的新挑戰社會表面的繁榮vs.人類內心的孤獨;暴發戶的輕浮、瘋狂,上流社會的禮節、炫耀俗麗vs.失業、貧困、戰爭,社會階級分明、貧富差距大、社會流動性低;,一、世紀交替的危機與選擇,資本主義與人性的扭曲、戕害利潤至上的社會病態、社會衝突;勞工剝削、冷漠的人際關係。信仰的危機;哲學家對人心深層與人類存在價值的探討:經驗感覺直覺潛意識發現自我、表達自我、實現自我,一、世紀交替的危機與選擇,唯意志論:Schopenhauer的生存意志主義,F.Nietsche的權力意志主義主張自我的主觀意志作為世界的本源或萬物的本質,貶低理性,否定科學;強調個人意志的獨立,蔑視外部勢力的壓迫,主張透過個人的努力,擺脫傳統、當代的種種精神束縛,向惡勢力宣戰,解放自我。,一、世紀交替的危機,潛意識學說:S.Freund認為人的精神生活的根本是潛意識,它決定著人的行為與心裡活動。存在主義:J.P.Sartre(1905-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试题 物理 含解析
- 高考数学个体化学习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对经济社会影响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科学核心能力考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个人技能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法学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火灾应急预案个人职责(3篇)
- 法学概论社会变迁对法制建设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教育机构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网络性能监控技术试题及答案
- GB/T 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 康复医学课件-第二章 康复评定
- 第三章工程师的责任 工程伦理学课件
- 旅游行业安全管理概述
- 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胎漏、堕胎、滑胎、小产中医护理常规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集答案
- 1389国开电大本科《理工英语4》网上形考任务(单元自测1至8)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 居家环境安全评估量表-Microsoft-Word-文档
- 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 成本管理外文文献及翻译(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