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相关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护理学相关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护理学相关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护理学相关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护理学相关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学的理论基础,重医大护理学院,第六章护理学的理论基础,现代护理学理论基础的组成: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中,称为一般理论或相关理论护理理论家自己创建的理论或学说,称为护理理论或护理概念模式,护理学相关理论,系统理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压力与适应理论成长与发展理论,教学目标,1.掌握系统、需要的基本特征。2.熟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基本生理规律。3.熟悉需要层次论、应激模式、成长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4.熟悉影响应激的因素和常见的应激源以及人类对应激的常见身、心反应。5.能运用需要理论分析具体患者的需要并提出满足的正确方法。,第一节系统理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1937年提出,一、系统理论的产生,系统作为一种思想,古代已萌芽系统作为一种理论,创始人贝塔朗菲1925年发表“机体系统论”,提出系统论的思想l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1968年发表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二、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系统(system)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二)系统分类,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自然系统人造系统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开放系统闭合系统按组成系统的复杂程度次系统超系统按系统是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动态系统静态系统,1.次系统和超系统,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为次系统,较复杂、高层次的为超系统。一个系统可分为许多较简单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次系统。每一个系统又是其上一层系统即超系统的一部分,2.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系统部分,输入:是指进入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处理输出:是从系统散发出的、改变后的物质、信息能量反馈:是对开放系统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进行调控的过程,反馈,输出,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物质、能量、信息),(三)系统的基本属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主体性预决性,三、系统的思维与方法,(一)系统思维(二)系统方法,四、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1.用系统理论观点看人人是一个整体;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人只有处在在内环境稳定的状态中,才能不断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以避免受到伤害和应对应激。人是一个次系统人是所属家庭、社区的一个次系统,人不仅会影响其所在的超系统,同时其周围环境或超系统也会对人造成影响。,四、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2.用系统的观点看护理:复杂结构的系统开放系统、动态的系统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系统,四、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3.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整体化原则优化原则模型化原则,第二节需要理论,AbrahamH.Maslow(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和1954年发表的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并论述了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HierarchyofBasicHumanNeedsTheory),一、需要的概述,需要(need)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二)需要的特征,1.需要的对象性(object)2.需要的发展性(development)3.需要的无限性(unlimit)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restrict)5.需要的独特性(special),二、需要层次理论,实现,生理需要-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安全感稳定感的要求,爱与归属的需要-希望与他人交往,尊重的需要-希望他人和自己认可,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表现自我能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尊重,生理需要,进食、饮水、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和性等,安全需要,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归属关怀温暖友谊爱情奉献,自尊的需要,被人尊重、赏识、认可,有声誉、成就、有影响等,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性,但不是绝对固定的2.需要的满足过程是逐级上升的,当较低级需要满足后,就向高层次发展3.人的行为由优势需要决定的,优势需要在不断变动的4.各层次需要互相依赖,彼此重叠,(二)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5.不同层次需要的发展与个体年龄增长相适应,也与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6.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满足的愿望更强烈7.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8.不同的文化中,满足需要方式是不同的,三、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环境的障碍社交的障碍物质的障碍文化的障碍个人的障碍,四、需要层次论对护理的意义,1.识别服务对象未满足的需要2.帮助护理人员按层次的高低排列护理问题的优先顺序3.预测病人未表达的需要4.指导护士帮助病人满足其基本需要,四、患者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四、患者的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氧气、水分、营养、排泄、温度、休息和睡眠以及避免疼痛安全的需要:焦虑、恐惧与经济问题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的需要:隐私的暴露、自我形象紊乱自我实现的需要:偏瘫、截肢、失语与失明,五、帮助患者满足基本需要的方式,对完全不能自行满足基本需要的患者直接提供帮助满足需要对部分能自行满足基本需要的患者协助其满足需要对基本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患者间接满足其需要,第三节应激与适应理论,国内外研究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问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该病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中发病率约为108810万,国内外研究背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倦感。一般国外研究认为护士的工作疲倦感高、中、低三度的人分别占33%,而研究表明,中国护士中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占59.1%。高度工作疲倦感不仅会影响护士的心身健康、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塞里(Selye)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出现的一种结果。拉扎勒斯(Lazarus),一、应激基本概念,(一)应激(Stress)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状态的过程。,(二)应激源(stressor),应激源:对个体内环境平衡造成威胁的,任何内、外环境刺激都称为应激源。应激原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其性质、强度、频率、数量、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可预测性等因素。,应激存在部位内源性应激源外源性应激源,常见应激源,应激源的性质一般性应激源生理病理性应激源心理社会性应激源,(三)应对,1.应对:个体对抗应激源的手段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或环境条件来对抗应激源。通过调节自身的情绪情感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2.应对机制:是一种先天的或后天获得的对变化的环境或特定的问题或情境做出反应的方法改变应激源;适应应激源;避开应激源,(四)适应,是机体为保持内环境的平衡而作出改变的过程,是应对的最终目标。,二、应激模式,塞里(SelyeH)应激反应模式:从生理角度研究压力霍姆斯(HolmesT)与拉赫(RaheR)刺激模式社会再适应评分表拉扎勒斯(LazarusRS)-应激与应对模式,(一)应激反应模式,汉斯塞利(HansSelye)是加拿大生理学和内分泌学家,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其理论代表作有压力,又译为应激。,(一)应激反应模式,1.应激:是身体对任何作用于它的剌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2.应激的反应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adaptationsyndrome,LAS)如反射性疼痛反应、炎症反应等。整体适应综合征(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如全身不适、失眠等。,3.应激反应的过程警觉期:下丘脑脑垂体抵抗期:机体内部防御机制与压力源僵持。衰竭期:机体应对资源耗尽,抵抗力下降,局部衰竭、全身衰竭、死亡。,肾上腺素髓质,肾上腺素皮质,(一)应激反应模式,(二)对应激的防卫,应激源以不同的强度、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人,个体总是有意无意地采用各种防卫措施,以期维护自身的身心平衡。人们通常采用下列防卫机制抵抗应激源的损害。,(二)压力的三道防线,第一线防卫生理和心理防卫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第三线防卫寻求专业帮助,三、应激反应与适应,(一)生理反应及适应:GAS;LAS(二)心理反应及适应:1.认知反应:个体在应激作用下内稳态遭到破坏时认知能力发生改变2.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3.行为反应: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和折中性行为4.心理防卫机制:是一种针对应激事件提供心理保护的无意识行为,三、应激反应与适应,(三)社会文化适应:是调整个人的行为使之与各种不同的群体的信念、习俗及规范相协调。(四)技术性适应:是人们在使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的科学工艺和革新。(五)应激适应的特性,(五)应激适应的特性,(1)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持机体内环境(2)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3)是一种涉及多个层面的全身性反应过程(4)适应能力因人而异(5)有一定限度(6)适应效果与时间有关,(五)应激适应的特性,(7)适应性机制也可以是不恰当的。(8)适应性反应可具有负性作用。(9)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保持自己的特征。,四、应激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明确应激源与疾病的关系。应激源可成为众多疾病的原因或诱因,疾病又可成为机体新的应激源帮助护士识别病人的应激源、判断其轻重,指导病人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发展病人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能力缓解和解除应激源帮助护士认识自身应激源并采取措施减少应激,五、应激反应的护理,(一)患者的应激管理1.病人常见的应激源陌生的环境;疾病的威胁;与外界的隔离;信息的缺乏;自尊的丧失;,五、应激反应的护理,2.帮助病人预防和应对应激的策略(1)帮助病人预防应激的策略为患者创造轻松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满足患者各种需要,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教会病人缓解紧张、焦虑的方法,五、应激反应的护理,(2)帮助病人应对应激的策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放松训练:深呼吸、固定视物深呼吸训练、听音乐等提供危机的预防措施,五、应激反应的护理,(二)护士的应激管理1.护士常见的应激源人员配备不足患者护理任务的增加不同工作班次轮转的适应被希望承担自己尚未准备好的责任从上级和同行那里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访问令人沮丧的家庭护理垂危的患者,五、应激反应的护理,2.护士应对应激的措施(1)制定每日的放松计划(2)建立一个规则的锻炼计划直接向外宣泄能量(3)发展自信技巧来战胜在与他人交往中无能的感觉(4)学会接受失败(5)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6)发展同行支持小组来处理产生在工作单位的感觉,第四节生长与发展理论,一、概述,(一)生长与发展的概念1.生长:指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得增值过程。2.发展:指个体整个生命周期中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3.成熟:成长和发展的结果,一、概述,(二)生长与发展的组成部分生理、认知、情感、道德、社会(三)生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实践活动、教育,一、概述,(四)生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长发展的顺序性:头尾生长、远近生长、分化生长2.生长发展的阶段性3.生长发展的不均衡性4.生长发展的差异性,二、成长与发展理论,(一)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二)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四)哈维格斯的社会发展任务理论,(一)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ErikErikson(1902年-1994年)1902年6月15日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丹麦血统的美国人,(一)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分期心理社会发展性问题口感期信任感-不信任肛肌期自主-羞怯与怀疑生殖运动期主动-内疚潜在期勤奋-自卑青春期自我认同-角色紊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孤独感成年期繁衍-停滞老年期自我完善-失望,(一)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人的发展由八各发展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由一个发展的危机(developmentalcrisis)或中心任务必须解决。阶段时期心理社会发展性问题发展任务影响的人婴儿期0-18月信任vs不信任建立信任感母亲幼儿期18月-3岁自主vs羞愧/疑虑获得自主感父母学龄前期3-6岁主动vs内疚获得主动感家庭成员学龄期6-12岁勤奋vs自卑获得勤奋感父母/老师/同学,阶段时期心理社会发展性问题发展任务影响的人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vs建立自我认同感同龄伙伴角色混乱/崇拜偶像青年期18-35岁亲密vs孤独建立亲密感朋友/同龄的异性中年期35-65岁创造vs停滞获得成就感同事/配偶老年期65岁完善vs失望建立完善感,(一)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1.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找出护理问题,制定和护理措施2.调动社会环境因素,促进患者渡过危机,思考题,1.系统的概念。2.人的基本需要包括哪些?3.影响人的基本需要获取的满足因素有哪些?4.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5.举例说明什么是次系统和超系统。6.举例说明人是一个开放系统。7.举例说明人在患病时可能出现的未被满足的需要。8.举例说明护士帮助病人满足基本需要时可采取的方式或途径。,习题,患者陈某,男,38岁,右下腹痛半天来院急诊,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立即住院手术治疗。陈某是一公司总经理,工作很忙,故担心很多,希望尽快康复出院工作。患者陈某有哪些主要的压力源?如何应对?,习题,陈某主要的压力源有:对病室的环境陌生: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缺乏相关的知识疾病威胁:手术对身体功能和形象的影响,担心手术存在并发症和危险性疾病对工作带来的影响住院与家人分开,失去部分自由,社交受限经济有关问题,习题,应对方法心理疏导,进行健康教育,提供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