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请示与报告的异同_第1页
比较请示与报告的异同_第2页
比较请示与报告的异同_第3页
比较请示与报告的异同_第4页
比较请示与报告的异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比较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是两种容易用错的公文,造成用错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历史上, 1951 年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公文种类中,只有报告没有请示,其规定是“对上级陈述或请示事项”都用报告。这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问题。 1957 年国务院秘书厅专门发出通知,提出“报告和请示必须分开使用”,“报告中不能写请示事项”。但这只是一个意见,未形成正式制度,因而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在实践中反而出现了“请示报告”这种不伦不类的文种。另一方面,有些上级机关的领导 干部对于下级机关请示工作,往往用“打个报告上来我们审批”的说法代替要下级机关写请示,这也造成了下级机关报告、请示不分的情况。现行的公文处理办法已经明确了报告与请示是两个不同的文种,因而不应该再出现二者不分的情况了。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和掌握情况,它所涉及的工作或事项,可能尚未进行或办理,可能正在进行或办理,也可能已经完成或办毕。因此,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而请示中的工作或事项,必须经过上级机关审核、批准后方能实 施、办理。因此,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切不可“先斩后奏”。毛泽东说过:“事前请2 / 9 示、事后报告”。 第二、行文内容不同。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作专题性报告;也可以一文数事,作综合性报告。请示必须一文一事,便于上级机关及时审批。如果在一份请示中写了几件事项,上级机关在审核时可能会因为有些事项尚需研究而不能立即批复,从而延误本可立即批复事项的办理。 第三、行文目的不同。报告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或者提出意见、建议,一般无需上级机关批准。请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必须要 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批复。 第四、处理方式不同。与下级机关发出报告和请示的目的不同相对应,上级机关在收到报告和请示时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报告一般只作为“阅件”在一定范围内传阅,然后立卷归档。面对请示则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及时批复。 第五、行文重心不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以叙事为主。请示是请示性公文,以说理为主。 报告 、 请示 与“申请”的异同 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报告”、“请示”与“申请”三者区分不开,出现错误的现象不在少数,如何区分,怎样使用,有必要说一 说。 “报告”是陈述情况、总结工作的一种公文,工作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简单地说,“报告”是有去无回,报3 / 9 告完了不需要对方回复。比如,“局关于大讨论活动的情况报告”,只要把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情况讲清上报就可以了,上级单位一般不会做任何回复。“报告”一般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公文来往,个人与单位之间使用的比较少,仅限于个别情况,比如,个人的述职报告,就是个人向单位党委汇报工作时使用的。但要注意,在这里,“述职报告”中的“报告”,虽然也称“报告”,但一般是不作为正式文件处理的。作为一个文种,“报告”是上 行文,这一点,和“请示”相同。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因某事请求上级给予帮助解决的一种公文,这种文书最明显的特点是,必须一事一请示,不允许两个或几个事情合并请示。另外,“请示”是有来有回的,就是对于下级单位提出的请求,不管能否解决,一般都要有回复,这一点和“报告”不同。“请示”文字简明扼要,说明原因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它是下级单位对上级单位的上行文书,仅限于单位与单位之间使用,这一点和“报告”相似。 “申请”是个人有什么问题需要单位、组织帮助解决时使用的文书。仅就需要帮助解决问题这 一点上,“申请”和“请示”是相同的,一般情况下,“申请”也是一事一申请。“请示”与“申请”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下级单位与上级单位之间使用的,后者是个人与单位或组织之间使用的,4 / 9 个人向单位或组织请求解决问题不能使用“请示”,而用“申请”,反之亦然,这一点不可混淆。譬如,个人的“入党申请”不能用“入党请示”、“结婚申请”不能用“结婚请示”;单位的“关于追加财政经费的请示”不能用“关于追加财政经费的申请”、“关于增加干部编制的请示”不能用“关于增加干部编制的申请”。此外,“申请”一般不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出现。 我们平 时使用“报告”、“请示”和“申请”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错用。多数错在“报告”和“请示”错用,该用“请示”的用“报告”。譬如,“关于追加财政经费的报告”,明明是向上级单位要钱,该用“请示”却用成“报告”。我们平时也是这样说的,“你赶快打个报告,向财政局要钱”!实际上这个说法意思大家都理解,但确实说得不对。二是混用。就是把两种公文名称叠加在一起。比如,“关于追加财政经费的请示报告”、“关于申请增加干部编制的请示”,这里就明显出现了叠加混用,前者不应出现“报告”二字,后者应该去掉“申请”二字。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属上行文。 为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对行文负全责,上报的 报告、请示首页须注明签发人。 通常情况下,报告和请示的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 相异点: 5 / 9 性质和行文目的不同,报告是呈阅性公文,其行文目的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询问等,属于陈述性公文,故不要求上级机关回复;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其行文目的在于请求指示或审核批准,需要上级机关给予答复。 上级机关处理原则不同,对待报告上级机关只在认为有必要时才予批复,而对请示上级机关不管同意与否均应批复。 篇幅容量不同,对报告虽也提倡一文一事,但像综合报告等显然多为一文数事,篇幅较长;对请示则严格要求一事一请,内容单一、篇幅相对较短小。 行文时间不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行文 ;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 报告与请示的写作 一、报告的写作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 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报告的类别 1、呈报报告 这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根据具体内容和性质又可分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两种。 6 / 9 综合报告 是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内全面工作或几个方面工作的综合情况, 往往有一文数事的特点。例:关于市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专题报告 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往往有一事一报、 迅速及时的特点。 例:关于元旦春节市场安排情况的报告。 2、呈转报告 这是向上级机 关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请求将该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的报告。例:林业部关 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 3、回复报告 这是用于答复上级的询问或汇报所交办事情办理结果的报告。答复报告往往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对一般性 事项用函作答即可。例:市民政局关于拥军优属情况的报告是 “八 ?一”建军节前开展专项活动的回复性报告。 报告的写法 1、标题 报告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 关 7 / 9 报告主送机关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3、正文 正文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尾语三部分组成。报告缘由主要交待报告的起因、理由或 注明目的、意义等,是正文的开头;报告事项即正文的主体内容,如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 、成效与问题或者是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报告尾语根据类别而定,呈 报性报告往往以“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语作结。呈转性报告则会 提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的要求。 4、落款 正 文结束,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请示的类别 1、请求指示 如对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指示等不甚理解;对工作中发 生的重大问题或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依据原先规定难以处理;平行机关间对某一工作发生意见分歧无法统一, 需要向同一上级机关请示作出裁决等等,这些都属于请求上级指示的政策性请示。例关 于确定市高校行政级别的请示。 8 / 9 2、请求审批 对涉及经济、编制、物资、人事等下级机 关在职权范围内不能决定或解决的;对本单位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统一规定执行需变通处理的,这些都属于请求上级审批的工作 性请示。例:关于建设项目需用资金的请示。 请示的写法 1、标题 请示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 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且只能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请示。如是受双重领导 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应根据隶属关 系逐级请示,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 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被超过的上级机关。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