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摘 要 河北省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但与之相对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却远低于同等发达地区论文以河北省 11个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能充分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的 19个 指标,建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因子分 析法对河北省各城市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河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对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因子分析法 综合评价 II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Linpeng Wu Directed by Lecturer Shaoying Wang ABSTRACT Although located in area of economically developed in North China, but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Hebei Province is far lower than same developed regions. With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11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elects 19 indicators which reflec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ities in Hebei, the paper find out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solved in Hebei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Final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Factor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目 录 摘 要 . I 引文摘 要 . II 前 言 . 1 1 城镇化理论解析 . 2 1.1 城镇化概念 . 2 1.2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2 1.2.1 阶段性规律 . 2 1.2.2 不平衡规律 . 3 1.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3 2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 4 2.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现状 . 4 2.1.1 国外城镇化现状 . 4 2.1.2 国内城镇化现状 . 4 2.2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5 2.2.1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 . 5 2.2.2 河北省城镇化的区域发展 . 6 3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 7 3.1 河北 省城镇化水平的实证研究测度方法选择 . 7 3.2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 3.2.2 构建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7 3.2.3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9 3.3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分析及评价结果 . 9 4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建议对策 . 13 4.1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 13 4.2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 14 4.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14 5 结束语 . 14 参考文献 . 15 附 录 . 16 致 谢 . 20 1 前 言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欧美国家率先进入城镇化进程 如今,全世界大约有 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并且城镇人口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 我国城镇化起步时间较晚,建国初期,城镇化率不足 10% 尽管改革开放 后,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城镇化率从 1978年 18%提高到 2012年的 52.7%,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城镇化起步时间较晚,我国的总体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 进入 21世纪以来,城镇化作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带动着众多产业部门,因此,具有主导性地位 城镇化中的新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部门,这类新产业的共同优点是低碳、低耗能等,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城镇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既有利于协调城乡 之间的关系,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的教育、就业与安居,提升生活品质、满足精神需求 1 河北省地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其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之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对应,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同等发达地区 河北省设有十一个地级市,省内北部多为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冀中南地区多为平原,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由于省内地理条件以及政策等原因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多地出现城镇化与公共服务水平不协调的问题 要解决河北省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综合指标体系 . 城镇 化水平的程度不能仅仅依靠城镇人口占比等单一指标来测量,目前国内外对城镇化水平的度量还没有一套成熟、固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镇化水平的研究仍然处在探索与实践阶段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在这个背景基础上对河北省11个城市的城镇化基本情况进行研究,结合人口普查数据,选取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环境五大方面的 19个二级指标,建立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业统计软件 SPSS18.0中的因子分析法给出对河北省 11个地市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反映, 找到河北 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对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 1 城镇化理论解析 1.1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城镇数目逐渐增多,并且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渐转移,同时居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变的系统性过程在人口学上定义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评定,比重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1.2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2.1 阶段性规律 20世纪 80年代,有学者提出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 Ray.M.Northam), 在 1979年提出城镇化过程曲线理论,该理论提出世界城镇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其发展轨迹类似一条 s曲线(见图 1) 图 1 诺瑟姆曲线 初始阶段:城镇化水平为 10%的 时候, 说明城镇化进程开始在初始阶段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低于 25%,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很大,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因此城镇化水平很低,发展速度缓慢,经历时间较长,处于传统起步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3 农业社会 状态 加速阶段:在加速阶段,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达到 30%以上,工业化进程的 推进加快 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第二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口增长模式在 技术进步的情况下 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城市人口激增,占区域总人口比重达到 60%以上,城市规模扩大 .但同时会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在交通便利后,一部分人口迁往近郊地区,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稳定阶段: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达到 60%以后,经济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镇化进程 进入稳定的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阶段,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同时有可能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1.2.2 不平衡规律 由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起步时间不同,发展速度与本国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相关,世界城镇化呈现出极不平衡的发展规律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表明,城镇化与生产力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即便在同一时期,区域中不同的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组合以及流动速度,也决定了各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水平必然存在差异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已经达到 70%以上,反观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速度缓 慢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城镇化发展时间不同,世界经济中心也不断发展变化这种转移实际是由于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引起的在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开始了城镇化进程,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超世界各地在 19世纪后,工业中心开始转移到欧洲以及北美洲等地,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大西洋两岸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太平洋两岸在 20世纪 60年代,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经济重心相应转移,世界城镇化重心也随之变动 1.3 城镇化与经 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引起城镇聚集、规模扩大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反过来作用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从经济角度来看,城镇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靠拢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双重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推动经济增长 4 2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 2.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现状 2.1.1 国外城镇化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 20世纪 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 70%的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高,步 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阶段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各国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与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目前西方城镇化模式大致分为三种:政府调控下的主导型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自由放任式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以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 2.1.2 国内城镇化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 数据显示, 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数为 1370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674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49.68%较 2009年城镇化率 46.60%持续增长,城镇化发展有了 很大提升 ,城镇化进程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预计未来每年可 保持 1%的 增长速度 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 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49.68%,远低于美国 72%,英国 87%等等我国与西方国家城镇化水平尚有明显差距,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 2 中国城镇化率变化图 1953 年 1964 年 1982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2011 年 5 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 进程推进 的必然趋势,工业化通过创造 就业机会、 拉动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水平 的提高 ,两者相互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与城镇化 发展 并不平衡 近些年,随着各大中城市加 大对工业园区的建设,注重高科技产业发展,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差距在逐渐缩小最新数据显示, 2011年工业化率为 46.8%,全国城镇化率为 51.27%,二者之差在 5%以内,小于 1990 年 10.3个百分点的差距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发展非常的不平衡我国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地理区位、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我国城镇化率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远高于西部地区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形成了四个成熟的城镇群的格局从宏观层面看,我 国已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又因为地理区位的原因,呈现出东密、中散、西稀的总体态势从微观看,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远郊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层次日益显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伴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的不彻底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大量产生,城乡矛盾 升级 ,许多农民工进城后,享受政策和城镇人口不同,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在住房条件、城市交通、供水、热电、绿化、环境卫生、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服务上,不断引发社会矛盾同时,随着城镇化进城的推进,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成为了首要任务随着人口聚集和产业 集聚,如若不处理好城市环境问题,必将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2.2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2.2.1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 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虽呈增速发展趋势,但河北省的城镇率一直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年河北省的城镇率仅为 10.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17.92%近 7个百分点 1990 2000年全国城镇化率由 26.41%提高到 36.22%,同期河北省由 14.36%提高到 19.60%,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4 2005年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得到飞跃式发展,由 26.72%一跃升至 37.69%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河北省全省常住人口为7185万,其中城镇人口为 3150万,城镇化率达到 43.84%,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 49.68%相比,差距缩小到不足 6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同步提高,但仍低于工业化水平自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产值占地区 GDP的比重不断提升,河北城镇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 /GDP)的合理比值为 1.4 2.5 2009年河北这一比例为 0.51,这显示出河北在城镇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并没有得到有效 的聚集,规模经济效应并没有充分发挥 6 2.2.2 河北省城镇化的区域发展 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步伐稳步推进,但是由于河北省地形比较复杂,省内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城镇化发展缓慢,而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省内北部城市由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统计年鉴( 2013) 知,2012年河北省 11个城市城镇化率由高到低排序为:石家庄市 55.72%、唐山市 54.97%、廊坊市 51.4%、秦皇岛市 50.81%、张家口市 48.95%、邯郸市 47.91%、沧州市 45.18%、邢台市 44.20%、承德市 43.27%、保定市 42.93%、衡水市 42.92%城镇化率极差为 12.80%,省内城市城镇化规模差距较大 从表 1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河北省设有 11个地级市全省共设有县级区划数 172个,其中 37个市辖区, 22个县级市, 113个县;乡镇级区划数为 2234个,其中 274个街道办事处, 940个乡, 1019个镇 表 1 河北省 2012年行政区域划分 市名称 县级区划个数 172个 乡级区划数 2234个 市辖区 县级市 县 街道办事处 乡 镇 石家庄市 6 5 12 54 96 124 承德市 3 0 8 11 123 82 张家口市 4 0 13 23 113 96 秦皇岛市 3 0 4 22 28 47 唐山市 7 2 5 46 47 130 廊坊市 2 2 6 15 26 64 保定市 3 4 18 28 170 142 沧州市 2 4 10 20 87 83 衡水市 1 2 8 4 49 65 邢台市 2 2 15 23 83 90 邯郸市 4 1 14 28 118 96 合计 37 22 113 274 940 1019 数据来源:河北统计年鉴( 2013)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不足按照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河北省暂无巨大城市,在地域条件、交通运输等多因素下,经过多年发展,河北省已经形成大中小城市相互支撑的模式,但是发展并不完善,城市规模小,综合竞争力弱,城镇化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不足目前,河北省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只有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与广东、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的中心城市相比,规模偏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7 在全国城镇网络中的排名较低,城市间分工协作关系尚未形成 3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3.1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实证研究测度方法选择 城镇化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其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单一指标法是指选取某一指标对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大多以城镇人口数量作为单一指标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但是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数据获取及其简便,但是城镇化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单一指标并不能完整全面的反映城镇化发展过程,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具一定得局限性 2 复合指标法是指通过选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与城镇化水平相关的统计指标来对城镇化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未来预测等等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指标的选取、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各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城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了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的质变和量变 3复合指标法能够避免因单一指标信息量小而引起评价片面的问题由于复合指标法具有针对性强、全面准确的特点,本文选取复合指标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河北省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基本省情,建立一套河北省城 镇化水平分析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做出评价 3.2 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根据我省发展现状,选择指标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可行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统一性原则 3.2.2 构建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8 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河北省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本文构建出了反映河北省居民城镇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是从人口、经济、生活、社会、环境 5个一级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的综合以上五个方面,共选择了 19 个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河北省 2012 年统计年鉴,指标体系框架如表 2 所示 表 2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代码 单位 人口城镇化 城镇人口总数 1X 万人 城镇人口占比 2X % 人口自然增长率 3X % 经济城镇化 地区生产总值 4X 亿元 第一产业产值 5X 亿元 第二产业产值 6X 亿元 第三产业 产值 7X 亿元 社会城镇化 卫生机构数 8X 个 卫生技术 人员 9X 人 卫生机构床位数 10X 张 公共图书馆 11X 个 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 12X 千册 专利申请 授权量 13X 件 生活城镇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X 元 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性支出 15X 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16X 平方米 /人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 17X 亿元 9 社会 消费品城镇零售总额 18X 亿元 环境城镇化 人均绿化面积 19X 平方米 /人 目前对城镇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综合指数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本文选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影响的19 个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对河北 省城镇化进程影响最大的因子,分析结果作为后文分析评价结果及对策建议的数据支持 3.2.3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根据研究问题选取 19 个初始变量,为了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在量纲化和数量级上的差别,对 19 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系统自动生成); 第二步,主成分法提取因子根据初始变量特性判断应用因子分析法是否合理,并且判断公共因子的个数; 第三步,进行因子旋转为保持因子之间的不相关性,采用正交旋转方式进行因子旋转,使一个变量只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便于因子的命名解释; 第 四步,计算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函数为 ,pjpjjj XXXF 2211 kj , 321 利用此公式可计算出第 j 个因子在各个城市的因子得分; 第五步,结合研究的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并深入研究根据因子得分给出各城市的综合排名,分析排名靠后的城市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 3.3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分析及评价结果 首先进行主成分 的选取,依据特征值大于一的原则选取了 4个公共因子利用 SPSS软件作出以下结果: 表 3 解释的总方差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1 9.702 51.062 51.062 9.702 51.062 51.062 8.425 44.342 44.342 2 3.925 20.655 71.718 3.925 20.655 71.718 3.720 19.578 63.921 10 3 2.329 12.259 83.977 2.329 12.259 83.977 3.288 17.304 81.224 4 1.270 6.686 90.663 1.270 6.686 90.663 1.793 9.439 90.663 5 .740 3.896 94.559 6 .397 2.090 96.649 7 .343 1.807 98.455 8 .171 .902 99.357 9 .113 .592 99.950 10 .010 .050 100.000 11 3.824E-16 2.013E-15 100.000 12 2.910E-16 1.532E-15 100.000 13 1.092E-16 5.749E-16 100.000 14 5.319E-17 2.800E-16 100.000 15 -3.066E-17 -1.613E-16 100.000 16 -1.703E-16 -8.964E-16 100.000 17 -2.560E-16 -1.347E-15 100.000 18 -3.746E-16 -1.971E-15 100.000 19 -7.616E-16 -4.008E-15 100.000 提取方法:主 成分 分析 由上表可知前 4 个 公共 因子解释了原变量中 90.663%的变量 ,体现了原始数据中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出 4 个 公共 因子是合适的 表 4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成分 1 2 3 4 城镇人口总数 .119 -.078 -.013 .067 城镇人口 占比 .067 -.297 .073 -.014 人口自然增长率 -.031 .258 -.031 .119 生产总值 .132 .047 -.079 -.132 第一产业产值 .152 -.022 -.082 -.115 第二产业产值 .133 .058 -.099 -.157 第三产业产值 .119 .043 -.039 -.087 11 卫生机构数 -.024 -.065 .292 .088 卫生技术人员 -.016 -.047 .318 -.109 卫生机构床位数 -.028 -.011 .300 -.110 公共图书馆 .113 -.195 .032 .084 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089 -.037 .089 .021 专利申请授权量 .059 -.021 .101 .14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20 .230 -.004 .08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038 .262 -.025 .092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035 -.006 .108 .38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9 -.039 .043 -.031 社会消费品城镇零售总额 .126 -.034 .014 -.036 人均绿化面积 .116 -.148 .137 -.622 提取方法 : 主 成分 旋转法 :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根据上表可知各个公共因子的得分为: 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1 116.0126.0119.0035.0038.0020.0059.0089.0113.0 028.0016.0024.0119.0133.0152.0132.0031.0067.0119.0 XXXXXXXXX XXXXXXXXXXF 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2 148.0034.0039.0006.0262.0230.0021.0037.0195.0 011.0047.0065.0043.0058.0022.0047.0258.0297.0078.0 XXXXXXXXX XXXXXXXXXXF 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3 137.0014.0043.0108.0025.0004.0101.0089.0032.0 300.0318.0292.0039.0099.0082.0079.0031.0073.0013.0 XXXXXXXXX XXXXXXXXXXF 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4 622.0036.0031.0380.0092.0081.0141.0021.0084.0 110.0109.0088.0087.0157.0115.0132.0119.0014.0067.0 XXXXXXXXX XXXXXXXXXXF 表 5 旋转成分矩阵 成分 1 2 3 4 城镇人口总数 .938 -.096 .015 .306 城镇人口占比 .074 -.878 -.063 .155 人口自然增长率 .360 .834 .216 .102 生产总值 .917 .356 -.063 -.076 第一产业产值 .974 .128 -.135 -.002 第二产业产值 .885 .377 -.120 -.126 第三产业产值 .911 .356 .056 -.004 12 卫生机构数 .157 .069 .864 .195 卫生技术人员 .013 .231 .945 -.146 卫生机构床位数 -.044 .321 .919 -.177 公共图书馆 .739 -.491 .007 .363 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820 .142 .357 .191 专利申请授权量 .783 .133 .404 .3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9 .794 .275 .06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76 .849 .225 .044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362 -.040 .377 .6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34 .142 .229 .130 社会消费品城镇零售总额 .961 .138 .149 .125 人均绿化面积 -.016 -.006 .282 -.888 提取方法 : 主 成分 旋转法 :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 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 由上表可知,第一公共因子在城镇人口总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专利申请受理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城镇零售总额占得比重比较大第二公共因子在人 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占的比例比较大第三公共因子在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机构床位数和人均绿化面积比重占的比例比较大第四公共因子在城镇人口占的比例比较大 根据表 3计算因子综合得分 663.90 439.9304.17578.19342.44 4321 FFFFF 计算结果如表 6, 表 6 因子得分与排名 地区 1F 得分 1F 排名 2F 得分 2F 排名 3F得分 3F排名 4F 得分 4F 排名 F 得分 F 排名 石家庄市 1.70065 1 -0.22407 7 1.87934 1 0.54262 3 1.198562472 1 承德市 -0.67377 7 -0.8996 11 1.03341 3 -2.38505 11 -0.574865584 11 张家口市 -0.72852 8 0.09146 4 -1.2467 11 0.16283 7 -0.557552413 10 秦皇岛市 -1.05288 11 0.93727 3 0.39474 4 0.09592 8 -0.227225694 7 13 唐山市 1.45923 2 1.85619 1 -0.90955 10 -1.03442 10 0.833227677 2 廊坊市 -0.93837 10 1.51416 2 1.04372 2 0.86324 2 0.157105712 4 保定市 0.67958 4 -1.02326 5 -0.11792 6 1.20157 1 0.213997812 3 沧州市 -0.01788 5 -0.22219 6 -0.89852 9 0.33096 5 -0.193760734 6 衡水市 -0.90414 9 -0.53792 8 0.15005 5 0.23706 6 -0.505042841 9 邢台市 -0.31498 6 -0.83724 10 -0.51076 7 0.52015 4 -0.378178784 8 邯 郸市 0.79108 3 -0.65481 9 -0.81781 8 -0.53489 9 0.033729175 5 由上表可知,第一公共因子排名前三的城市为石家庄、唐山和邯郸说明这三个城市在城镇人口总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专利申请受理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城镇零售总额方面发展较好;第二公共因子排名前三的城市为唐山、廊坊和秦皇岛说明这三个城市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比较大;第三 个公共因子排名前三的城市为石家庄、廊坊和承德说明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机构床位数和人均绿化面积比重比较高;第四个公共因子排名前三的城市为保定、廊坊和石家庄说明这三个城市在城镇人口占比发展较好;综合得分中排名前三的城市为石家庄、唐山和保定由分析结果可知,这三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比较高 4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建议对策 依据因子得分与排名表可以清晰的看到河北省各城市城镇化水平的不平衡 所以,要加快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进程,就要根据河北省各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扬长避短 . 4.1 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河北省东临渤海,北京和天津两座特大城市处于河北省的包围之中,可以大力推进 14 河北省与京津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北京和天津作为两个增长极,在一定时间内会吸纳河北省的人才、资金和资源,当这两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向环首都经济圈辐射,先进的技术人才与资金便会转移到河北境内,再结合周边传统城市的良好的工业基础,可以大力促进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廊坊市作为连通北京与天津的桥梁,可以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 4.2 合理优化产 业结构 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城镇化以省会石家庄为中心,利用石家庄经济水平较高、功能完善、能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建设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群集群经济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人口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升二、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沧州、秦皇岛、唐山这三个城市坐落于渤海湾,可以充分利用沿海优势,积极培育沿海城镇隆起带,整合沿海空间资源,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以旅游休闲业为依托,加快沿海城市发展 4.3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必须 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向城镇聚集是城镇化的重要表现,要想提高河北省城镇化的水平,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提高人口城镇化的措施以邯郸市为例,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国民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人口偏多,在邯郸市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和城镇居民创造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竞争市场 ;降低农民进城成本,提高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减少农民进城风险;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改变我国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工子弟创造公平的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保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要注重城与乡之间的互利互惠 ,为之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刺激城市到乡镇消费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河北省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文章为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方法和思路,并为今后河北省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虽然,文章中选取的指标有限,可能存在指标不完全的问题,但不影响本文对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一般性研究,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指标全面的条件下,按照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得到更加满意的结果 15 参考文献 1牛耀,吴俊蜻,郝晋伟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 平评价研究 _以陕西省为例 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6) 2韩莎莎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及预测研究 D河北大学, 2013 3马亚丽农村城镇化的测度与分析 以山西省为例 D中国农业大学, 2007 4才春红,王健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4) 5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 J地理研究, 2012( 07) 6张少辉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 D郑州大学, 2004 7张学英从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看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 J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3( 06) 8刘亚臣,常春光,刘宁,赵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9要玲玲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D陕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3 10丁志国,赵宣凯,赵晶 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识别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2011( 09) 11于戎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村为本的表现 及对策 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1) 12Anselin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16 附 录 附录 1 地区 城镇人口总数(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城镇人口占比( %) 石家庄市 486.053 6.67 49.2189 承德市 126.587 6.49 37.5254 张家口市 185.62 5.37 43.7157 秦皇岛市 137.599 4.46 46.8153 唐山市 374.06 3.32 50.1617 廊坊市 210.003 4.9 48.3744 保定市 422.223 6.97 38.4531 沧州市 284.688 7.48 40.4055 衡水市 160.095 6.78 37.5457 邢台市 270.628 7.96 39.1018 邯郸市 376.172 8.3 42.1111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 2012) 附录 2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 )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 石家庄市 4082.68 415.00 2031.90 承德市 1104.20 165.55 605.43 张家口市 1118.61 180.28 494.38 秦皇岛市 1070.80 139.94 419.48 唐山市 5442.45 486.53 3269.93 廊坊市 1611.42 174.28 875.50 保定市 2449.90 343.02 1338.49 沧州市 2585.20 295.84 1358.70 衡水市 929.07 174.54 488.33 邢台市 1428.92 218.83 793.38 邯郸市 2789.03 350.61 1527.43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 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