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电场线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3 3 电场线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的方法; 2掌握常见电场的电场线画法; 3掌握匀强电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电场线的概念及其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2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具: 1实验演示:感应起电机一个、验电羽两个,两块带有验电羽的绝缘铝板。 2课件演示: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自制 cAI 课件 五、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提问 1电场强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2电场强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及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4简述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二)引入新课 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想个什么样的方法来形象地描述它2 / 8 呢? 在初中,同学们学过磁场,磁场也看不见摸不着;当时用什么方法来形象地描述它呢?用磁感线。 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呢?不存在,是假想的。用它来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 磁感线在条形磁体外部由 N 极指向 S 极,内部由 S 极指向 N极,是闭合曲线,且外部稀疏内部稠密。磁感线有走向,磁感线上某 点切线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也是该点所放小磁针的 N 极指向,即 N 极受力方向。磁感线不相交(如图 1 所示)。 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用磁感线,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呢?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电场线概念引入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引入了电场强度的图象,他在电场中画了一些线,使这些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并使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这些线称为电场线。 2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匀强电场 ( 1)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 如图 2( a)所示,在 A 点放正电荷 Q,研究该电场的电场线。为此在 Q 的周围 B 点放 上 +1c 的点电荷 q,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在 A 与 B 连线上,并且由 A 指向 B,再在 A 与 B 连线上3 / 8 取任一点 c,放 +1c点电荷 q,它受的电场力方向仍在连线上,方向由 A 向 c,由于电场线在 B 与 c 的切线共线,所以射线Ac为一条电场线。同理,由 A 点出发的所有射线都可以是电场线,但考虑到对电场线的另一要求,它的疏密应表示 E 的大小,再考虑到空间对称,所以每对相邻电场线间的夹角应该相同,所以电场线应是图 2( b)所示的样子。 对负电荷 Q的电场线,只需将正点电荷 Q的电场线反向即可。如图 2( c)所示。 ( 2)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线 如图 3( a)所示,在 A 点与 B 点分别放上点电荷 +Q 与 -Q,并研究它们的电场线的形状。 首先研究直线 AB 上的情况,在 A 与 B 之间的连线的任一点放上 +1c的点电荷 q, q 受到两个电荷同时作用,而合力方向在 A 与 B 的连线上,由此可知,线段 AB 是一条电场线,方向由 A 指向 B,再将 q 放于 B 点右侧直线上的任一点,发现q 受的合力方向也在 AB连线上,并指向 B,所以终止于 B 点的这条射线也是一条电场线,方向指向 B。再将 q 放于 A 点左侧直线上的任一点,发现 q 受的合力方向也在 AB直线上,方向由 A 向外,所以从 A 点出发的,方向背向 A 点的这 条射线也是一条电场线。 A 与 B 连线上的电场线情况如图 3( a)4 / 8 所示。 再研究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oo上的情况。为此在其上任一点放上 +1c 的点电荷 q,它受到的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大,而合力都垂直 oo,如图 3( b)所示。所以通过 oo的所有电场线都应与 oo垂直。 再在直线 oo的两侧取 D 与 D,使它们对 oo直线成轴对称。将 +1c的点电荷 q 放于 D 点,它所受的合力指向斜上方;将 q 放于 D点,它受的合力指向斜下方。可以看出,从 A点出发,经过 D、 D回到 B 的一条曲线是一条电场线,如图3( c)所示。同理,在直线 AB 的上边与下边可以画出许多这样的电场线,但考虑到电场线的疏密应对应场强的弱强的要求,电场线只能画成图 3( d)所示的形状。 最后应指出,电场线并不只存在于纸面上,而是分布于整个立体空间。要想研究空间某一点的场强情况,只需将纸平面以 AB线为轴转动到该点即可。 ( 3)等量同号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 用上述的方法也可以得到等量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线,如图 4所示。分析方法略去。 ( 4)均匀带电的无限大平面电场的电场线 图 5( a)所示为均匀带正电的无限大平面,在平面上任一5 / 8 点 A 放 +1c 点电荷 q,它所受电场力方向如何?由于空间对称,可以肯定 q 受力的方向一定垂直平面 a 向上,所以垂直平面 a 的所有向上的、向下的直线,都可能是电场线,但考虑到电场线的疏密应该表示场强的强弱,又考虑到空间对称,因而电场线各处的疏密相同,所以电场线只能画成图 5( b)的形状,即电场线是疏密均匀的平行线。对于无限大均匀带负电的平面,电场线形状图 5( c)所示。电场线仍是疏密均匀的平行线,只是指向平面。 这说明在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的两侧场强大小、方向相同。这种电场称为匀强电场。 ( 5)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大平行金属板的电场的电场线 如图 6( a)所示,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无限大平面平行放置,由于对称,每个平面上电荷的分布是均匀的。 由场的叠加原理可知,每个带电平面都在它的周围独立地产生电场,而总的电场应为两个分电场的矢量和。图 6( b)画出了每个带电平面的电场线,实线代表正电荷的电场线,虚线代表负电荷的电场线。由于它们都是匀强电场,各分场场强大小处处相等,只是方向有差别。在两板之间两场方向相同,叠加后场强增大;在两板外侧,两场方向相反,互相抵6 / 8 消,场强为 0,整个电场电场线的形状如图 6( c)所示。 3电场线的演示 ( 1)点电荷电场线的演示 如图 7( a)所示将验电羽与感应起电机的一个放电杆接通,摇动电机,验电羽上丝线会按场强方向排列,因而显示出电场线。可以看出,电场线形状与图 2( b)相似。 ( 2)演示等量异号点电荷电场线 放好两个验电羽,如图 7( b)所示,再用导线将它们分别与起电机的两个导电杆相连,摇动电机,丝线排列在电场方向上,形成类似图 3( d)的形状。 ( 3)演示等量同号点电荷电场线 如图 7( b)所示,再用导线将同一个导电杆与两个验电羽相连,摇动起电机,丝线排成形成类似图 4 的形状。 ( 4)演示带有等量异性电 荷平行金属板的电场线 如图 7( c)所示用导线将两板分别与起电机的两个放电杆连接,并摇动起电机,丝线就排列在电场线方向上。可以观察到,在两板的中央部分,电场线是平行的,其余边缘部分电场线不平行,如图 8 所示。这是因为平行金属板并非无限大所致,且非正对面上的丝线不动,原因是外侧 E=0。 4总结电场线的性质 ( 1)电场线是假想的,不是真实的。 7 / 8 ( 2)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闭合。 对于单个点电荷,正电荷假想无穷远处有负电荷,电场线终止于那里;负电荷同理。 ( 3)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 弱。 ( 4)电场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电场中的任一点处只有一个电场强度,方向唯一,如相交则该处出现两个场强方向,所以不能相交。 ( 5)电场线不能相切。 原因:电场线疏密表示强弱,如相切则在切点电场线密度无穷大,这种情况不可能,所以不会相切。 (四)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分别画出正点电荷,负点电荷,等量异性电荷,等量同性电荷,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无限大平行平面的电场线。 2思考课本练习三的( 1)、( 2)、( 3)、( 4)、( 5)题、 3将练习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10-造纸工艺工程师(涂布)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电诈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车道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解池工作原理
- 电芯电池基础知识培训
- 电脑钉钉直播显示课件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合同
- rap考试题及答案
- pcr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纪念西路军课件
- 一年级书法教学设计方案
- 小朋友个人卫生课件
- 校园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 硅钢片的BH曲线数据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课堂PPT)
- 胸痹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