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程基础讲师精讲.ppt_第1页
IE工程基础讲师精讲.ppt_第2页
IE工程基础讲师精讲.ppt_第3页
IE工程基础讲师精讲.ppt_第4页
IE工程基础讲师精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uality下限LCL=21-(3x2)=15,28的数值大于27,在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剔除。,4。决定观测次数(P226)计算观测次数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可靠度为95%):,N,=,n,i=1,n,xi2-(,i=1,n,xi)2,i=1,n,xi,2,xi-每一次秒表读数,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例如,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平均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先求,i=1,n,xi和,(,i=1,n,xi)2,列表如下:,40,i,xi,(,xi)2,合计,1,2,3,4,5,6,7,8,9,10,7,5,6,8,7,6,7,6,6,7,65,492536,6449,364936,3649,429,代入公式得:,N,=,40,10X429-(65)2,65,2,=24。6=25(次),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世纪培训网()国内最全的管理培训信息和资源中心,5。决定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剔除了异常值后,每一操作单元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即: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观测时间值),观测次数,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1。评比与正常时间上述平均操作时间为该操作者的平均操作时间,因此人的动作可能比标准动作快,也可能比标准动作慢,所以还不能作为标准时间,必须利用“评比”予以修正,使其成为不快不慢的正常时间。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因此,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正常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有以下几种国际公认的:走行: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坦道路上以4。8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分发扑克牌:30秒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的速度。,230,230,80,80,图中230和80为发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到30只孔内,用0。41分钟。时间研究人员必须通过训练,逐渐在自己头脑中建立起正常速度的标准,以便能正确判断。2。评比尺度评比时需将观测到的操作者的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精确比较,所以必需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为此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通常采用以下两法:60分法100分法这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测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100分。观测速度大予理想速度的就给予60或100分以上的分数;如观测速度小于理想速度则给予60或100分以下的分数。至于60分或100分以上或以下多少分,则全凭经验与判断。,3。单元观测时间与正常时间的关系,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X,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式中:正常评比为60分法为60分,100分法为100分研究人员的评比即研究人员对操作人员所给予的分数。举例如下:,观测时间为18秒你的评比为80,60分法,100分法,正常时间=18X,80,60,=24秒,观测时间为18秒你的评比为133,正常时间=18X,133,100,=24秒,4。评比时的注意事项有效操作用力大小困难操作需要思考的操作,5。决定正常时间的代表值整个操作的正常时间为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乘以每个单元的评比百分率(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相加,并除以观测次数:,正常时间=,(单元观测时间X单元评比百分率),观测次数,=,(单元正常时间),观测次数,第五步:确定宽放时间,1。宽放时间的种类私事宽放疲劳宽放表9-6(232页),F=,T-t,T,x100%,F-疲劳宽放值,T-连续工作中,结束时的单个零件的工作时间,t-连续工作中,开始时的单个零件工作时间,程序宽放作为补偿操作者因其从事的操作内发生强迫等待的时间,如机器发生故障等。,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干扰宽放时间临时宽放时间政策宽放时间,2。宽放率和宽放时间计算,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100%,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第六步:制定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X评比+宽放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时间研究应用实例见第235页-237页,(四)评比的训练及评比方法1。评比的训练(238页)2。评比方法(239-242页)(重点介绍平准化法)实验四:时间研究(速度评比),五。工作抽样,(一)工作抽样的概念工作抽样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以随机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的观测,并按预定目的整理、分析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果。现以观测一位操作者在1小时内工作时间与空闲时间的比率来介绍工作抽样与时间研究的区别:1。秒表时间研究在1小时内,以1分钟为单元进行直接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即观测记录60次。如下图所示,以空白格表示工作时间,以斜条格为空闲时间。,1,4,9,12,19,25,29,34,47,53,54,60,世纪培训网()国内最全的管理培训信息和资源中心,由图可知,在内60分钟内,有18分钟为空闲,有42分钟为工作,故:,工作比率=,工作时间,总观测时间,=,42,60,=70%,空闲比率=,空闲时间,总观测时间,=,18,60,=30%,2。工作抽样将1小时分成60格,然后在1-60的数中,随机取出10个数作为观测的时分。设取时分为34,54,4,47,53,29,12,9,19,25将这些时分按先后顺序排列成4,9,12,19,25,29,34,47,53,54则表示在以上分钟时,进行观测,并记下观测结果,在10次随机观测中有3次没工作(空闲),7次工作则所占比率为:,工作比率=,总观测时间,工作时间,=,10,7,=70%,空闲比率=,总观测时间,空闲时间,=,10,3,=30%,由此可见,秒表测时与时间研究的结果是一样的。,利用工作抽样可调查出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并依此作出改善。,(二)精确度与观测次数,根据概率定理,用工作抽样法处理的现象接近于正态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68.72%,1,2,3,-1,-2,-3,正态分布曲线,以平均数X为中线两侧取标准差,的2倍时,可有95%的可靠度(95。45%)。,根据统计学,二项分布标准差,在一定条件下,为:,=,P(1-P),n,抽样的精确度分为绝对精度E和相对精度S。当可靠度定为95%时,绝对精度E=2,,即,E=2,=2,P(1-P),n,式中P-观测事项的发生率;n-观测次数,相对精度即为绝对精度与观测事项发生率之比,即,S=,E,P,=2,(1-P),nP,一般都将可靠度定为95%,相对精度定为,5%,观测次数是根据可靠度和精确度要求而定的,在可靠度取95%时,所需观测次数,可按下式计算:,用绝对精度E,n=,4P(1-P),E2,用相对精度S,n=,4(1-P),S2P,利用以上两式时,每一式均有两个末知数,为此可先进行100次左右的试测来求P。例如,经过100次观察,某设备的开动率为75%,设绝对精度取为,3%,则,n=,4P(1-P),E2,=,4X0.75(1-0.75),(0.03)2,=334(次),下面举例说明:,设某作业组,有10名工人,规定可靠度为95%,相对精度定为5%,根据原有资料,他们的工作比率为70%,准备每日观察20次。则,n=,4(1-P),S2P,=,4x(1-0.7),(0.05)2x0.7,=686(次),实际观测次数K=686/10=68。6=69(次)观测日数=68。6/20=3。43=4(日),(三)工作抽样的步骤,第一步: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观测次数与方法均不同第二步:调查项目分类见第250-251页之图10-3及图10-4。第三步:设计调查表格252-253页之表10-3及表10-4第四步:决定观测方法252页之图10-5第五步:试观测并决定观测次数按以下任一式决定观测次数:n=4P(1-P)/E2n=4(1-P)/S2P,世纪培训网()国内最全的管理培训信息和资源中心,第七步:正式观测,1。决定每日的观测时刻。随机起点等时间间隔法设在某厂的一个车间实施工作抽样,决定观测五日,每日观测20次。该车间是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中间休息1小时(12时至1时),可按下法决定每日观测时刻:步骤1:作两位数的乱数排列较简单的方法是:以黄色纸片代表个位,取10张,上面分别写0,1,2,3,-9;以10张红色纸片代表十位,上面分别写0,1,2,3-9。每次从不同颜色的纸片中随机地各抽出一张,记下数字,将抽出的放回。如此反复抽取,即得乱数排列。设共抽15次,其乱数排列如下:,21,94,62,35,06,64,96,40,85,77,88,63,52,27,75步骤2:将此数列中小于50的数保留,大于50的则减去50,保留余额,得出:21,44,12,35,06,14,46,40,35,27,38,13,02,27,25步骤3:去掉上述数中大于30的数,得出:21,12,06,14,27,13,27,25步骤4:决定第一日的观测时刻。,首先决定第一日第一次的观测时刻,取乱数排列的最前面数字21,因为8时上班,所以第一次的观测时刻为:8时21分随后决定每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以每日工作为480分,减去第一次的21分,再除以每日的观测次数,得出时间间隔,即:(480-21)/20=22。95=23(分)第二次的观测时刻为:8时21分+23分=8时44分如此类推。,步骤5:决定第二日的观测时刻首先决定第二日第一次的观测时刻,取乱数排列的第二位数字12,于是第二日第一次的观测时刻为:8时12分第二次的观测时刻为:8时12分+23分=8时35分如此类推得出5天的观测时刻见第255页之表10-52。实地观测观测人员按既定的观测时刻及预定的抽样调查项目进行实地观测并记录。,第八步:整理数据,1。剔除异常值根据记录数据绘制管理图,确定管理界限,将超过管理界限的异常值去掉。,管理界限=P,3,P(1-P),n,P-观测事项发生率的平均数n-平均每日观察次数,现以下例说明如何作管理界限图。,设观测结果如下所示:,表10-6C汽水生产线工作抽样结果,观测班次,工作比率(%),工作次数,每班观测次数n,1,2,3,4,5,6,合计,160,160,160,160,160,160,960,129,142,124,125,119,120,759,80。63,88。75,77。50,78。13,74。38,75。00,79。06,现根据观测结果绘制管理界限图:,管理界限=P,3,P(1-P),n,=0.7906,3,0.7906(1-0.7906),160,=0.7906,0.0966,管理上限=0。7906+0。0966=0。8872管理下限=0。7906-0。0966=0。6940,据此作出管理界限图如下:,世纪培训网()国内最全的管理培训信息和资源中心,0,70,80,90,工作比率%,1,2,3,4,5,6,工作班次,管理上限88。72%,P=79。06%,管理下限69。4%,由图可以看出,第二班的工作比率为88。76%,越出上管理界限88。72,应作为异常值剔除。,2。核算观测次数和精度上例中,因为第二班的工作比率超过上管理界限,剔除之后,须重新计算平均工作比率:,P=,总观测时间,工作时间,=,129+124+125+119+120,160X5,=77。13%,核算精度:,E=2,P(1-P),n,=2,0.7713X(1-0.7713),160X5,S=2,1-P,n,=2,1-0.7713,160X5,=0.02973%,=0.03885%,故观测有效。,第九步:做出结论改进工作,工作抽样应用实例:某饮料厂主要生产瓶装汽水、汽酒等饮料,采用流水线集体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其生产流程如下图:一个工序或工位只有一人看管。现用工作抽样对上空瓶、洗瓶、出瓶、灯检、灌糖、灌水与扎盖、成品检验、装箱等8个工位作为观测对象。,世纪培训网()国内最全的管理培训信息和资源中心,空瓶来自楼下,上空瓶,洗瓶,出瓶,灯检,灌糖,灌水,扎盖,成品检验,贴商标,装箱,搬运入库,入库,糖,底料检查,配料,水,CO2,瓶盖,空箱来自楼下,处理,混合,1,2,3,1,2,4,5,6,6,7,8,3,9,10,11,12,4,见书261-262页,实验五:(一)车间工作抽样(二)办公室工作抽样,六。模特法(MOD)(一)模特法的动作分类及其代号模特法把动作分为21个,每个动作以代号、图解、符号、时间值表示(279页)。移动动作:1MOD=0。129秒基本动作:M1手指的动作M2手腕的动作M3小臂的动作M4大臂的动作M5伸直的手臂,终结动作:抓取G:G0碰、接触G1简单地抓G3复杂地抓放置P:P0简单放置P2较复杂放置P5复杂放置(组装)其他动作:重量因素L1用眼E2判断D3加压力A4走步W5校正R2脚踏板F3圆周运动C4弯曲-站起B17坐下-站起S30,(二)模特法的动作分析(283页)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移动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