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广州市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初赛试卷2011.5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3分)一、课内知识(22题,每题2分)实词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趋向 杜牧阿房宫赋C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 归属 司马迁项羽本纪D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最终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2下列各句的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A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B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王勃滕王阁序C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D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司马迁鸿门宴3下列的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B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是固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司马迁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司马迁鸿门宴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司马迁鸿门宴4下列的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C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D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司马迁项羽本纪5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班固苏武传B天生此辈,沉默畏慎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D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虚词6下列句子的加点字,活用形式相同的一组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南取百越之地贾谊过秦论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司马迁项羽本纪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韩愈师说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小学而大遗 韩愈师说与山僧饭讫而去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贼以刃胁降巡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归有光项脊轩志火尚足以明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杀一老卒,何甲也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襟三江而带五湖 王勃滕王阁序A/ B/C/ D/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 韩愈师说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司马迁鸿门宴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逍遥游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班固苏武传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盘盘焉,囷囷焉杜牧阿房宫赋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C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流奔放肆大苏辙黄州快哉亭记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司马迁鸿门宴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马迁鸿门宴D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翻译11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译文:不久又承蒙国恩,任命我做洗马。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译文:世人都做错了,他也不会沮丧。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译文:久久地伫立远望,希望得到皇帝的宠爱。D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郑伯克段于鄢译文: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1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沛公说:“谁比你年纪大?”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译文:楚国人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C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司马迁报任安书译文:我因言语遭遇这祸端,更加被邻里、同乡所耻笑。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译文: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13.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王披襟当之。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译文:大王披上衣襟挡住风。B将何往而非病?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译文:将到哪儿不生病呢? C延霁云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译文:邀请南霁云一起坐。D攀栖鹘之危巢。 苏轼后赤壁赋译文:攀上栖鹘的危险的巢穴。14.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步自雪堂。 苏轼后赤壁赋译文:步行到雪堂。B吾其何择哉?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译文:我还为何选择呢?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译文: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D累于彼者已劳矣。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译文:在官场那个地方劳累已经很劳苦了。句式15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风飒然至者(定语后置句)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B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句) 王勃滕王阁序C快哉,此风!(省略句)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D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句)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16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B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C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D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分析和概括(课内)17下列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叙事兼描述之笔写出了江水的浩淼壮阔,为快哉亭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起笔不凡,不落俗套。B“快哉亭”命名的原因就在于能借此名表明其由欣赏自然美景而带来的愉悦快感,并借此亭表达对兄长和友人的怀念之情。C通篇紧紧围绕“快哉”二字来作文章,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笔下之景,也为后面的议论作好铺垫。D文章风格雄放雅致,笔势迂徐而畅达,表达了对张梦得豁达不羁的赞赏,及对张梦得与苏轼的慰勉之情。18下列关于陈情表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密六个月时,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由祖母带大的。B李密小时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没有兄弟,一直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长期卧病在床,而且祖母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反复地以亲情为由,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诗句的赏析(课内)19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诗句中“浮”字以动写静,形象地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的夺人气势。 B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诗句中“疾”字精妙地写出鹰的敏捷与迅速,衬托出狩猎将军的英武。 C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句中的“怜”字有“爱惜”之意,对月光的珍爱是对远人的牵挂。 D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句中的“无”字有“没有”之意,饱含着诗人对友人无限的深情。 2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前两句音节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孤独、悲怆、苦闷的心情。B春江花月夜多角度写景,如写月,按时间推移写了月生、月悬、月斜、月落;据感情变换写了明月、孤月、藏月、落月。C望月怀远开篇即融情于景,写远隔天涯的情人,因对月而相思,因相思而望月,表达诗人对远方情人深切的相思之情。D题李凝幽居语言质朴,诗中的草径、荒原、宿鸟、敲门、过桥等无不是寻常之情境,但诗人以此道出了清幽空灵的境界。文化常识21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表”指的是奏表,是古代臣属呈给君王的文书,如陈情表。B“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如原毁。C“赋”是古文中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如阿房宫赋。D“记”是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一种文体,如游褒禅山记。22下列对诗文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轻肥“紫绶或将军”中的“紫绶”,指的是唐代读书人经常佩戴在身上的紫色丝绸带子。B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C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中的 “七庙”,是王朝的代称。 D王勃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称二十岁左右的人为“弱冠”。二、课外阅读(3题,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325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莹出后,高祖戏卢昶曰:“昔流共工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曰:“当是才为世生。”以才名拜太学博士。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以为己用。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其文集行于世。(节选自魏书李琰之祖莹常景列传)【注】都讲: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上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好学耽书 耽搁 B尤好属文 类属C中书监高允每叹曰常常 D举学尽惊兴起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要旨 B以才名拜太学博士授予官职C文章须自出机杼布局立意D时亦以此多之重视25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祖莹好学的一组是 好学耽书,以昼继夜常密于灰中藏火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以命归之,必见存拯A B C 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7分)三、课内知识与阅读(4题,共25分)2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4)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5)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青玉案元夕)27.用“”给下面文言文段断句。(3分)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选自马钧传)诗歌的赏析28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3分)2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 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1)请指出词中桂花的特点。(3分)(2)有人说画线句子是李清照的个人写照。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审美观。(3分)四、课外阅读(4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031题。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清)王世贞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缪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天也。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30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弃我如草芥也。(4分)(2)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3分)31用“/”给下面这段话断句。(4分)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缪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诗词的赏析3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鹧 鸪 天黄庭坚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黄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