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pdf_第1页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pdf_第2页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pdf_第3页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pdf_第4页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7 卷第 6 期 2010 年 6 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Vol. 27,No. 6 Jun. 2010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丁从明陈仲常 内容提要: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论模型显示: 由于调整成本 的存在, 面对较低水平价格波动的企业可能并不会立刻调整要素投入比例和生产计划, 这一 “保守策略” 意味着价 格波动可能带来企业配置效率损失的增加。但是随着价格波动幅度进一步增加,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主动地对生 产计划进行调整, 以便抵消较大幅度波动的不利影响 。“保守策略” 向 “调整策略” 的转变意味着价格波动引起的 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失可能存在门阀效应。利用 1978 2007 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随机前沿方 法, 文章实证研究证实了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非线性影响, 认为传统的研究可能低估了价格波动对经 济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价格波动; 配置效率; 门阀效应; 随机前沿分析 中图分类号: C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4565( 2010) 06 0022 07 Analysis on Price Fluctu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Ding Congming Chen Zhongchang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fluctu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Theoretical model shows: due to adjustment cost, enterprises inertly confront smaller volatility which increases their allocation inefficiency. But greater volatility increase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conservative strategy,in order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ous effects from greater volatility,most of the enterprises will change their production plan and factor input ratio passively. Conservative strategy to adjust strategy means that price fluctuation has a threshold effect 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efficiency.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and the panel data from 1978 to 2007, this article confirms that price fluctuation has a non- monotonic effect 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efficiency. We also believe that traditional analysis may underestimate the malignant impact of price fluctuation. Key words: Price Fluctuation;Allocation Efficiency;Threshold Effect;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技术选择视角下提升劳动 报酬比重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 09YJC790277)阶段性成果; 重 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 一、 引言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的研究是分离的, 经济波动主要受到短期的有效需 求不足、 货币冲击或外生成本冲击的影响, 而经济增 长则受到资本投入、 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变迁的制约, 短期和长期的 “两分法” 构成波动和增长不同的研 究范式。自 Nelson,Plosser( 1982) 对宏观经济变量 非平稳性的研究以及 Kydland Prescott( 1982) , Long Plossner( 198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开始, 经 济学家认识到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并不能简单地分解 为互不影响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经济波动与经 济增长事实可以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同时存在, 重 新整合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获得新的重视。 实证研究中 Ramey Ramey( 1995) 较早研究了 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潜在的影响, 利用 1950 1985 年的 92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 Ramey Ramey 证实短 期的经济波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但是波动与投 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具有重要 的政策意义, 稳定经济的政策不仅具有 “微小” 的福 利效应( Lucas, 1987) , 同样具有重要的长期影响。 Ramey Ramey 的工作引发如下思考: 如果经济波 动不是通过影响资本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那么 什么因素可以解释实证研究中的负向关系? 第 27 卷第 6 期丁从明陈仲常: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23 现有研究强调三方面传导机制: 要素投入的影 响、 经济体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经济波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 理论和实证研究都 存在模糊性: 一方面, 由于预防性动机, 价格波动导 致居民和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 可能提高社会储蓄 率和社会投资率。居民也会利用增加对人力资本的 投资以避免未来收入的不确定( Canton, 2002) ; 同 时, 由于投资的不可逆转性, 可能存在波动( 不确定 性) 与投资的负相关( Pindyck, 1991) ; Hnatkovska Loayza( 2003) 认为结构性因素的存在, 导致波 动增长存在非线性关系, 即金融体系越不完备、 收 入水平越低的国家, 波动对增长的负面影响越严重。 Kose et al( 2006) 强调对外贸易与金融自由化对波 动增长关系的影响。Fatas Mihov( 2006) 强调财 政政策波动对增长的恶性影响。但是 Hnatkovska Loayza( 2003) , Kose et al( 2006) 都没有说明结构性 因素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经济增长; Aghion et al ( 2005) 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 分析了价格波动对 技术研发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市场不完善, 投资 回收期较长的研发投资将出现顺周期的波动和较低 的平均增长。Ahmet Faruk( 2007) 进一步强调由于 技术研发需要密集型资本投资, 在金融市场不完善 的背景下, 价格波动可能引发研发投资的不足和技 术进步的下降。Rafferty( 2004) 实证研究证实价格 波动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TFP) 在一定程度上解 释了波动增长的负向关系。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 化,不 仅 仅 包 括 技 术 的 进 步 (Technological Progress) , 还包括资源重新配置所带来的配置效率 ( Allocate Efficiency) 的变化( Farrell, 1957;Aigner Chu, 1968) , 价格波动是否影响配置效率, 以及通过 什么样的机理影响配置效率, 现有文献并没有涉及。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别于现有研究: 现有 研究主要强调波动与增长的实证关系, 而对传导机 制的关注则主要集中于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 本文 主要关注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理论和实证 关系研究; 研究方法上本文借鉴 Wang( 2002a) , 利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一步回归随机前沿方法 ( SFA) , 直接估计价格波动对配置效率的影响, 从而 可以避免两步分解造成的遗漏偏误。 二、 价格波动与配置效率的理论说明 本节中将借鉴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市场不完全 性和调整的不可忽视的菜单成本( Mankiw, 1991; Romer, 2006) , 尝试性对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 的关系进行研究。相对价格的变化将会打破企业要 素配置的均衡, 重新制定生产计划, 或重新调整要素 的投入比例存在不可忽视的调整成本。计划制定者 不会对任何微弱的变化做出及时、 灵敏的反应。以 劳动雇佣为例, 由于员工解雇面临的一系列劳动纠 纷或商业信息的泄露, 重新招聘或重新培训的支付 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外生价格变化下, 企业可能理性 地保持产量和要素投入比例的不变。同样增加资本 投资会因为资本调整的不可逆转性而推迟甚至取 缔。所以 “近似理性” 的决策者合理的选择是 “惰 性” 的使用当前的生产计划与要素投入密度。当 然, 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调整带来的收益可能远大 于成本, 企业将会重新安排生产计划。对小幅度价 格波动的表现出 “惰性” , 对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进 行 “调整” , 这一策略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具有 重要的含义。 考虑一个将价格视为外生固定的企业的产量调 整行为, 企业面对给定的随机价格 p, 决定自己的产 出水平 q, 企业供给曲线 p = a + bq, 其中参数 a 0, b 0, 则给定价格为 p0时, 企业供给数量 q0= ( p0 a) /b。对于外生价格波动, 企业是否调整自己的 供给数量取决于企业 i 一次性调整成本 Fi, 其中 i 表示第 i 家企业。将企业数量标准化, 则 i( 0, 1) , 如果企业价格调整的收益大于调整成本 Fi, 企业将 调整自己的产量到最优产量。否则, 惰性的企业宁 愿保持产量不变。 企业净利润 = pq c( q) , 其中 c( q) 表示生产 成本。价格从 p0变化到 p1, 企业调整产量到 q1时 的企业利润 1等于: 1= p1 p1 a b p 1a b 0 () a + bqdq ( 1) 公式( 1) 中前面部分为价格 p1时的总收益, 后 面的积分部分是产量 q1= ( p1 a) /b 时的总成本。 如果企业保持原来产量 q0= ( p0 a) /b 不变, 则价 格变化后的利润等于: 0= p1 p0 a b p 0a b 0 () a + bqdq ( 2) 令价格变化后调整产量的净收益 = 1 0, p = p1 p0, 简单运算可以得到 = p 2 /2b。 所以只要 小于调整成本 Fi, 企业将会选择维持 在 q0水平下进行生产。反之, 如果 大于 F i , 企 24统计研究2010 年 6 月 业将产量调整到 q1。 如果企业 i 无法调整自己的产量, 企业将面临 效率损失 Li= p2/2b; 反之, 对一个调整产量的企业 而言, 效率损失等于一次性调整成本 Li= Fi= f i。 总 结上述讨论, 可以获得第 i 个企业的配置效率损失: Li= p 2 /2b, 如果 p2/2b Fi; Fi,如果 p2/2b Fi ; ( 3) 假设异质性调整成本的存在, 即假设企业的调 整成本 Fi服从均匀分布 Fi U( 0, f) , 按照调整成 本从小到大将企业重新排序, 第 i 个企业调整成本 Fi= fi, 当 p2/2b f 时, 所以企业都将进行生产 计划的调整, 每个企业面临 Fi U( 0, f)的效率损 失, 全部企业的效率损失 L = f/2; 如果 0 p2/2b 0; 当 x0 时, dy/dx0, d2y/dx20; 本文研究中 p20, 所以 在式( 10) 设定中, p2增加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但是这种增加以 0N ( , 2) 为极限。 两步估计中存在如下问题: 配置效率方程 uit估计过程中假 设配置效率损失 uit受外部变量 zit影响, 但是在生产函数方程 yit的估 计中假设了 uit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 或者影响因素与要素投入变量 xit不相关, 否则在第一步估计中获取的 uit就是有偏的, 显然上述两 步估计中对 uit的假设是相互矛盾的( 王志刚, 龚六堂, 2006) 。 由于各省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指数从 1992 年才有正式统 计, 所以 1978 1991 年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我们主要采用单豪杰 ( 2008) 处理方法, 即根据固定资产组成成分和每个部分的价格指 数, 加权编制固定资产价格指数。 26统计研究2010 年 6 月 人力资本水平: 主要使用了普通高等院校学生 人数, 为了消除扩招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以及考虑到 劳动者通常在毕业后的工作几年积累一定实践经验 后才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本文使用过去三年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平均人数作为各省份人力资本 水平的近似。 对外开放度: 使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 GDP 的比 例, 由于进出口贸易额主要使用美元计价, 所以在计 算比值时, 采用当年全国的平均汇率水平将进出口 贸易总额换算成可比的人民币价格。 财政支出水平: 主要使用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 支出比上当地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较大的财 政支出比例反应了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较大干预 力度, 这一方面增加公共品供给数量, 从而提高配置 效率; 另一方面, 较大的政府干预可能对市场造成扭 曲, 从而不利于配置效率水平的提高。 四、 价格波动与配置效率的计量检验 表 1 是对应( 5) ( 10) 的计量检验结果。样本 区间包括 1978 2007 年, 估计方法使用了王泓仁 ( 2002b) 的一步最大似然估计。表 1 的计量结果 包括两部分内容, 上边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和 下边的配置效率损失方程估计。由于随机前沿函数 设定使用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所以主要变量除了 包括资本、 劳动、 时间, 还包括三者之间的乘积和各 自的平方项。在配置效率损失方程中, 本文控制影 响配置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波动、 对外开放、 人力 资本水平和财政支出水平。模型 的生产函数 设定相同, 主要区别是配置效率损失方程中价格波 动指标的构造, 模型 的价格波动指标使用了 消费品价格指标, 其中模型的价格波动是未作变 换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平方, 模型的价格波动指标 做了 Logistic 变换; 模型 中使用了投资品价格 指数平方, 其中中 PPI 未做变换, 模型中的 PPI 做了 Logistic 变换; 模型 中使用了 GDP 平减 指数平方, 其中中平减指数未做变换, 模型中的 平减指数做了 Logistic 变换。 根据表 1 的回归结果, 做如下分析: 1. 整体而言, 经过 Logistic 变换的价格波动更好 地捕捉了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影响。即 价格水平波动显著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且价格波动 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表现出非线性递减关系。为了 对水平的价格波动与经过 Logistic 变换的价格波动 指标进行选择, 本文分别计算了每组回归方程的似 然比统计量 LR, 由于 LR 反映了每一组方程的整体 回归的显著性效果, 所以可以简单地根据三组回归 方程 LR 大小作为模型设定的依据。模型 中 LR 分别等于 175. 35 和 180. 33, 模型 中 LR 分别为 190. 59 和 192. 36, 模型 中 LR 分别等 于 192. 11 和 203. 88, 三组回归结果均说明经过 Logistic 变换的方程拟合效果相对更好, 而且 LR 显 示使用 GDP 平减指数进行拟合的整体效果优于使 用投资品价格指数进行拟合的方程 。由于 “消费品价格” 和 “GDP 平减指数” 两组回归的样本 量不一样, 我们无法对拟合效果直接进行比较。但 是根据单个变量的回归显著性, 可以发现相对于方 程而言, 方程中除了劳动平方这一项回归系数 不显著以外, 其它变量均在 5% 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所以下文分析主要集中于方程的回归结果。 2.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设定充分捕捉了各种要 素投入对产出水平的非线性的、 交互影响。根据表 1 的参数估计和平均资本产出弹性定义, 可以分别 计算出资本平均产出弹性, Ek= lny/lnk = 0. 5956 0. 0572lnl +0. 0832lnk 0. 0075t, 将各变量在均值 处取值, 得到平均资本产出弹性等于 0. 578, 平均劳 动 产 出 弹 性 等 于 EL= lny/ lnl = 0. 7025 0. 0572lnk + 0. 0062t, 平均劳动产出弹性等于 0. 448, Ek+ El=1. 026 显示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报 酬不变的性质。同时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估计 可以进一步发现, 资本产出弹性 Ek和劳动产出弹性 EL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分化的趋势, 即每增加一 年, 平均资本产出弹性下降 0. 0075, 而平均劳动产 出弹性将增加 0. 0062, 估计结果进一步佐证资本深 化导致的资本使用效率下降的研究结论( 张军, 2002) 。 3. 其他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从配置效率损失 的估计方程模型中可以明显看出: 首先, 对外开放 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的溢出效应。由于被 解释变量是配置效率损失, 所以负的估计参数 (4. 42) 说明对外开放度越高的地区, 平均而言资 源配置效率损失越低, 即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而且 对外开放指标在六组回归方程中均在 1%显著水平 本文使用 stata10 进行实证研究, 最大似然估计的随机前沿 程序来源于 http: / /homepage. ntu. edu. tw/ wangh/。 第 27 卷第 6 期丁从明陈仲常: 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27 表 1 经济波动与技术无效率估计结果( 样本区间: 1978 2007) 随机前沿函数估计 消费品价格投资品价格GDP 平减指数 资本 0. 6312 ( 6. 38) 0. 5956 ( 5. 97) 0. 4201 ( 4. 46) 0. 4079 ( 4. 33) 0. 4292 ( 4. 57) 0. 4681 ( 5. 01) 劳动 0. 6815 ( 3. 69) 0. 7025 ( 3. 82) 0. 7404 ( 4. 42) 0. 7568 ( 4. 54) 0. 7401 ( 4. 43) 0. 7505 ( 4. 55) 资本 劳动 0. 0596 (4. 44) 0. 0572 (4. 28) 0. 0498 (3. 85) 0. 0481 (3. 72) 0. 0508 (3. 94) 0. 0547 (4. 30) 资本平方 0. 0412 ( 21. 65) 0. 0416 ( 22. 01) 0. 0422 ( 22. 78) 0. 0422 ( 22. 84) 0. 0420 ( 22. 67) 0. 0415 ( 22. 63) 劳动平方 0. 0006 ( 0. 04) 0. 00085 (0. 05) 0. 0035 ( 0. 22) 0. 0019 ( 0. 12) 0. 0032 ( 0. 21) 0. 0024 ( 0. 16) 资本 时间 0. 0081 (5. 49) 0. 0075 (5. 02) 0. 0022 (1. 62) 0. 0023* (1. 68) 0. 0023* (1. 68) 0. 0029 (2. 11) 劳动 时间 0. 0070 ( 3. 68) 0. 0062 ( 3. 22) 0. 0001 ( 0. 05) 0. 0002 (0. 09) 0. 0005 ( 0. 32) 0. 0018 ( 1. 04) 时间 0. 0372 (2. 61) 0. 0357 (2. 48) 0. 0201* ( 1. 71) 0. 0229 ( 1. 93) 0. 0185 ( 1. 58) 0. 0109 ( 0. 91) 时间平方 0. 0014 ( 5. 91) 0. 0013 ( 5. 75) 0. 0000 (0. 32) 0. 0001 (0. 40) 0. 0000 (0. 43) 0. 0000 ( 0. 08) 常数项 1. 4022 (2. 84) 1. 3537 (2. 75) 1. 4322 (3. 27) 1. 470 (3. 36) 1. 4364 (3. 28) 1. 4858 (3. 43) 配置效率损失方程估计 Logistic 变换价格波动 0. 5178 ( 3. 51) 0. 2471 ( 2. 48) 0. 5710 ( 5. 06) 价格波动 2. 6729 ( 2. 16) 0. 6754* ( 1. 86) 4. 3608 ( 2. 55) 对外开放 4. 8047 (7. 46) 4. 4200 (7. 13) 3. 2697 (6. 90) 3. 2822 (6. 83) 3. 4400 (7. 00) 3. 2853 (6. 83) 人力资本 0. 0424 (2. 06) 0. 0530 (2. 48) 0. 2704 (5. 50) 0. 2566 (5. 38) 0. 2518 (5. 14) 0. 2093 (4. 82) 财政支出比重 0. 4376 ( 2. 43) 0. 5112 ( 2. 84) 0. 1081 ( 0. 61) 0. 1164 ( 0. 67) 0. 1584 ( 0. 90) 0. 5570 ( 3. 01) 似然比175. 35180. 33190. 59192. 36192. 11203. 88 样本量733733862862862862 注: *表示 10%显著性, 表示 5%显著性, 表示 1%显著性; 生产函数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为 lny it, 配置效率损失方程中被解释变量 为 uit; 括号内为 z 统计量。 下显著, 显示了估计结果的稳健性。结论进一步证 明对外开放可以增加地区经济增长率, 即便不考虑 对外开放对技术进步或要素投入的影响, 对外开放 同样可以增加地区资源的配置效率; 其次, 人力资本 积累同样具有显著的、 正的溢出效应, 负的估计系数 说明人力资本积累越高的地区, 平均而言资源配置 效率越高, 估计系数在 5% 显著性下显著。其他五 组的计量结果同样验证了人力资本水平对资源配置 效率的显著效益; 最后, 估计方程模型 中地方 政府的财政支出虽然增加了地区资源配置的无效 率, 即财政支出相对于 GDP 而言越高的地区, 资源 配置效率越低。但是这一估计结果并不稳健, 在方 程 的估计中, 虽然参数估计依然为正, 但是在 统计上并不显著。财政支出系数估计的模棱两可可 能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出本身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 不确定性。 五、 研究结论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价格波动对资 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的理论模型显示, 对于存 在调整成本的企业而言, 价格波动可能带来企业的 效率损失。更重要的是效率损失存在一定的可供识 别的模式。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 面对较低水平价 格波动的企业可能并不会立刻增加或减少要素投 入, 而是 “惰性” 维持原有的要素投入比例和生产计 28统计研究2010 年 6 月 划。这一保守策略意味着价格波动将带来企业配置 效率损失的增加。随着价格波动幅度的进一步增 加,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主动对要素投入进行调整, 以便抵消大幅波动的不利影响 。“惰性策略” 向 “调 整策略” 的转变意味着随着价格波动的增加, 资源 的配置效率损失的增加存在递减的趋势, 当价格波 动超出所有企业调整成本时, 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 率损失达到极限。利用 1978 2007 年省级面板数 据和极大似然估计的随机前沿方法, 本文分解出省 级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对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与价格 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计量检验佐证了价格波 动对资源配置非线性影响的主要推论。 就政策含义而言, 本文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 境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言是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 仅仅来源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避免频繁的价 格波动造成的消费不稳定和社会福利损失( Lucas, 1987) , 更重要的是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还导致 了微观企业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损失, 从而降低了 作为经济增长基本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损失 配合价格波动对要素积累的不利影响, 可能会造 成价格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恶化。 本文的研究存在如下不足: 由于全要素增长率 可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 而本文仅探讨了 价格波动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而全面分析价格波动 对 TFP 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和经验上探索 价格波动对纯粹的技术进步的影响, 这将需要未来 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Aizenman,J. ,Marion,N. Volatility and Investment:Interpreting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J . Economica,1999( 66) : 157 79. 2 Aghion. P,Angeletos. GM,Banerjee. A,Manova. K. Volatility andGrowth: CreditConstraintsandProductivity- Enhancing Investment J . Working paper, 2005. 3 Canton. E. Business cycles in a two- secto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 . Economic Theory, 2002, 19 ( 3) : 477 492. 4 Imbs,J. “Growth and volatility.”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7( 54) : 1848 1862. 5 Kose,et al.How do trade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growthandvolatility? J .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6( 69) : 176 202. 6 Mobarak,A. , M. Democracy, Volatility and Development J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5, 87 ( 2) . 7 Pindyck,Robert S.Irreversibility,Uncertainty,and Investment J .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 AmericanEconomic Association, 1991, 29( 3) : 1110 48. 8 Ramey,G. ,Ramey,V.Cross- country evidence on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