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伟大的投资人_第1页
世纪伟大的投资人_第2页
世纪伟大的投资人_第3页
世纪伟大的投资人_第4页
世纪伟大的投资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恆的價值-巴菲特傳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投資人Th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安迪基爾派翠克著魯燕萍譯財訊出版社前言本書寫的是具傳奇色彩的投資大師巴菲特驚人的投資公司-波克夏公司,以及巴菲特和波克夏所擁有的事業版圖本書旨在披露巴菲特卓越的事業生涯,以及其機智與智慧,本書是1998年修訂版,因為從1994年出版迄今,波克夏又歷經了許多變化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巴菲特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本書企圖呈現他最真實的一面,對於本書的出版,巴菲特既未同意,也沒有表示反對,巴菲特曾在1990年告訴我,他考慮自己動手寫一本書,形式可能與他的年度報告大同小異,因此他不打算協助別人寫有關於自己的書稍後,我寫了一封信給波克夏股東Ann Landers,請她接受我的訪問,她將信轉給巴菲特,巴菲特又回信給她,並寄了一份副本給我,且附上一個註腳,巴菲特給Landers的回函寫到基爾派翠克為人正派,不過我個人不打算參與這本書的寫作,換句話說,我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決定他們要怎麼做我個人不擬參與的理由是,未來有一天,我將會自己寫一本書,如果我能邀請陸米思太太(巴菲特的好友,富比士記者)幫我寫90%,因此我現在不想把精彩部份洩漏出去我希望你能參加明年的股東年會,如果你願意近日前來共進晚餐,那是再好不過華倫巴菲特巴菲特在信尾給了我一段註腳安迪,你知道的,我祝福你一切順利,但也不要太順利,事實上,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公開的,所以我試著為自己保留一些新鮮的題材之後他又因為我以他為寫書的對象而給了我一個短籤,等著瞧,將來我也要以你為對象寫一本書!看了短簽之後,我的心跳驟然停止,此舉讓我了解他的感受,我給他的回覆是祝福你一切順利,但也不要太順利我不想誇口我和巴菲特之間的關係有多特殊,過去十幾年來,我曾經和他共進午餐,而且有機會就近觀察他,但多半是波克夏年會,或類似的場合,簡言之,我在他身邊看著他全速衝刺的時間,大約共有85小時將來有一天,你一定會想讀讀巴菲特自己寫的書,不過屆時關於巴菲特的書一定早已汗牛充棟,本書旨在呈現巴菲特在1998年的狀況本書並非投資指南,請記住,書中任何關於波克夏投資的討論,可能早已成為昨日黃花,波克夏很可能早已將那些投資標的脫手了我建議讀者從以下角度閱讀本書,筆者本身是波克夏的股東,就某些方面而言,本書不過是一個普通股東的波克夏發現之旅,某個傢伙曾在網路的波克夏留言版上寫到,波克夏是什麼,我昨晚第一次看到這檔股票,他每股的售價是46,600美元,他得到的答案是,投資波克夏,就好比從消防拴取水喝般多年前,我開始對巴菲特產生興趣,是因為他投資華盛頓郵報公司,我父親曾經擔任該報駐白宮的特派記者,我們父子倆對於一個人能夠擁有華盛頓郵報公司這麼多的股份感到不可置信,因為在我們的眼中,華盛頓郵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企業,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巴菲特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集財經天分,無懈可擊的道德觀以及無價的幽默於一身,平心而論,他是我們身邊最風趣的人我和巴菲特之間是記者與公眾人物的關係,但是多年下來,我們有過若干對話,也曾多次談笑風生,有一次我們談到偉大但不免有瑕疵的出版業,他提到他不能忍受打字排版上的錯誤,當時我有一種感覺,如果他在波克夏的年度報告上發現任何打字排版上的錯誤,一定會氣的從座落於奧瑪哈市中心奇威廣場的辦公大樓上跳下來我希望巴菲特和各位讀者都會喜歡這本書,1996年,我投標印刷這本書,當時我寫下完整正確的書名,卻赫然發現收到的標單上寫著,永恆的活門,這似乎比較像工廠需要的東西,盡管如此,那還是比智者稱之為有限的價值要好的多,是低估,還是高估,我說這本書的內在價值是一本30美元(即該原文書的售價) 本書的編輯將本書暱稱為永恆的波浪,那是足球場裡球迷最愛的遊戲,現在他又把這本書稱之為三百億磅重的大猩猩有位作家曾在書中評論一部作品說,這本書的封面與封底相距太遠書,如果這句話用於本書,那麼就請效法高德溫的方法,我挑選書中的幾個部份閱讀無論如何,本書大體上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年代循序漸進,雖然緊湊的編年紀事法,不時被中斷,其目的是要呈現波克夏最拿手的永恆的投資,還有巴菲特的聖人事業,有些章節顯得特立獨行,就如巴菲特本人一樣,然而所有的章節都有一共通之處,亦即都是我以極其有限的方式,試圖捕捉巴菲特進展飛快的傳奇故事中文版編者說明,本書英文版原書共含157章,60多萬字,經取得原作者同意後,中文版將波克夏的零星投資案例,有關波克夏股東個人的敘述,以及部份略顯重複的章節予以刪除,重新整編,期以更精簡的內容提供給讀者,如何疏漏之處,尚請不吝給予批評指教第一篇 奧瑪哈傳奇第一章 二十世紀最成功的價值型投資人如果你在1956年交給巴菲特一萬美元,時至今日,你可能賺回二億五千萬美元,而且還是稅後盈餘,這筆天文數字是在扣除所有稅金,手續費以及其他費用後得出來的,如果你當年投資了巴菲特合夥企業(Buffett Partnership),該公司於1969年解散,你可以選擇再投資到同樣由巴菲特經營,現仍持續運作的波克夏公司在道瓊工業指數連漲十倍的時代,你的資金卻可以獲得25,000倍的盈餘,而且道瓊所顯示的還是稅前的盈餘,沒錯,如果波克夏以每股七萬美元賣出,在扣除稅金手續費與其他費用後,你原先投資的一萬美元,可以淨賺二億五千萬美元,這絕對不是打字排版的錯誤當年的合夥企業時期,必須支付若干手續費,若是不計所有手續費稅金與其他費用,這一萬美元則可獲得超過三億美元的利潤巴菲特與波克夏,低價買進,絕不賣出,的策略,實在叫人難以置信,人們之所以存疑,是因為大部分投資人無法做到處變不驚,因此他們無法想像,自己可以賺進數百萬美元,甚至上億的財富,這和馬克吐溫的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真實當然比小說奇怪,因為小說至少比較合理你是否未能躬逢其盛,若是你直到1965年巴菲特接手波克夏後,才開始投資,當時波克夏的股價僅在十幾美元之譜,到了1998年,波克夏的股價已飆高到七萬美元,今天也可以獲得七千萬美元的獲利,同期間的道瓊指數從當時的1,000多點到現在的9,000多點,不過只漲了九倍巴菲特先透過合夥企業,再透過波克夏,建立起一個超乎所有人想像的金融帝國,波克夏原來是位於新英格蘭的一家紡織廠,現已不復存在,但如今巴菲特與波克夏卻擁有數家全球赫赫有名大企業的股份,其中包括可口可樂8%的股份,價值約150億美元如果你因投資成功而成為百萬富翁,那麼你可能會好奇,巴菲特因為投資而變成什麼,答案是,他變成億萬富翁的好幾百倍,巴菲特沒有繼承任何家族遺產,而他現在擁有波克夏38.9%的股份,如果加上他太太的持股,則為42%,波克夏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擁有大量股票,債券,現金,白銀,和數家營利事業巴菲特持有波克夏股份相當高比例的股份,所以從許多方面來說,巴菲特就代表波克夏,波克夏誠然是巴菲特親手塑造的產物,他稱波克夏為自己的畫布,我非常喜愛我的工作,每天早上去上班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好像是去Sistine教堂作畫一般(位於梵諦岡,建於1475年至1483年,1508年至1512年期間,米開朗基羅曾在其天花板上完成最後的審判壁畫) 巴菲特說,我希望在公司運作方面,我的畫布能起示範效用,供他人效法,巴菲特在他的畫布上大筆揮灑,劃下無價的投資美景,巴菲特可說是企業界的米開朗基羅綜觀波克夏的歷史,幾乎就是全美企業界的競爭史,在金融界赫赫有名的巴菲特,在1991年拯救華爾街所羅門公司之前,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仍然是個陌生的名字,內布拉斯加的奧瑪哈可粗略算是美國國土的中心點,內州居民常自我調侃說,他們只有兩個季節,冬季與施工季,巴菲特的辦公室,就座落於奧瑪哈城中一棟毫無特色的大樓裡,他就在這小小的空間,管理美國最大的企業之一多年來,巴菲特常在他的辦公室裡閱讀,思考,並且為股東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價值,使得許多早期投資人成為千萬富翁,波克夏的股價也遠遠超過所有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與1965年波克夏以12美元出售的價格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在40年之內,讓手上的資金成長二萬五千倍的呢,巴菲特說,我們喜歡單純的企業,他指的是不會有太大變動,而且具備旺盛競爭力的企業,巴菲特是個堅持不懈的企業購併者,他喜歡買進,不喜歡賣出,他會刻意避開有某些特質的企業,例如有大型工廠,技術快速翻新,產品日新月異,以及需要提供龐大退休金的企業簡言之,他以流星劃空的速度,將他投資的財富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以價值為取向,馬拉松式的長期投資手法,是他的註冊商標,他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以獲致輝煌戰果的過程,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在巴菲特合夥企業營運的13年內,除了歷經幾次嚴重的熊市外,從來沒有一年虧損,相反地,巴菲特合夥企業的年報酬率高達29.5%,扣除自己那一份之後,剩餘約24%的利潤則由其他有限責任合夥人分配,長期下來,巴菲特開創了一個具備永恆價值,規模龐大的企業低價買進,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巴菲特是經過幾個牽涉廣泛,舉世震驚的決策,將波克夏建立起來的,他一半以上的資產淨值,來自於約莫十來個大型的投資,巴菲特總是在不景氣的時候以低價購入股票,然後長期持有,對某些人而言,長期是指交割日或是下一季盈餘公佈之日,但巴菲特卻不然,他手上的持股大都已握有數年,甚至數十年,無論行情好壞都沈著挺過,以等待遠方一個更光明的未來,說到投資,巴菲特算得上是馬拉松健將,而且現在依然十分活躍,隨時伺機擷取世界經濟大餅他口中所謂穩操勝券的投資方式,就是將持股束之高閣,他將錢放在最有信心之處,然後無論時機好壞,都處變不驚的久握不放,他說,我們最偏愛的持股期限是永遠,這種心態顯然和一般投資人迥然不同,投資人總愛說,我不會久抱不放,然而巴菲特想買的卻是經過幾十年歲月仍然屹立不搖的企業除了所累積的大筆財富,以及波克夏擁有的企業,股票,債券與現金的總價之外,巴菲特所擁有的是更偉大的價值,他創造的永恆價值是一種風範-一種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如何用合乎道德合理簡單又實惠的方法做事的風範,舉例來說,他絕不容許浪費如果巴菲特付給自己年薪一千萬美元,波克夏的股東可能不會提出異議,但是過去十七年來, 他的年薪一直維持在十萬美元(沒有其他的選擇權,也沒有其他的紅利),這使得他成為所有全美重要企業中,薪水最低的最高執行長之一,也因此輕易地就成為全球薪資與表現比值最佳的資金經理人,對波克夏A股股東而言,巴菲特以每股低於十每分的費用為他們工作,對B股股東而言,則不到一美分,而且除此之外,不用支付共同基金費用或是其他不公開的費用對波克夏股東而言,其眼前的光明遠景是,巴菲特是你的夥伴,他為你工作,巴菲特不會拿股東的錢來為自己立碑,所以你看不到巴菲特大樓,巴菲特廣場,巴菲特機場,或是巴菲特大道,也不見有人兜售波克夏股票,對於為股東創造史無前例的獲利佳績,巴菲特只會低調面對,甚至會告訴股東下一年度的報酬率恐怕不及前一年,巴菲特的一貫作風是,承諾保守,結果驚人他認為股票分割不能粉飾帳面,對巴菲特而言,股票分割是無意義之舉,就好像企圖讓十張一元鈔票的價值高於一張十元鈔票的價值一般,巴菲特不喜歡不明白這個道理的股東,然而1996年波克夏宣佈舉行自助式的股票分割,產生了B股,或稱之為波克夏寶寶,以A股的三十分之一進行交易,現在B股約有十四萬名股東,波克夏沒有專屬的商標,除非你認為波克夏年會上販賣的T恤和棒強帽上印的大把鈔票就是該公司的商標而儘管波克夏有著傲視群倫的表現,及巴菲特顯赫的聲譽,但華爾街仍然相當漠視波克夏,幾乎所有的分析師都不注意它,大部分的證券經紀人也從不把它介紹給投資人,很少報告將它列為值得買進的股票,許多熱門公司的報告,也對它絕口不提,波克夏本身也不急於自我推銷,你要自己去發掘該公司的年報,在波克夏迷眼中炙手可熱,但外人卻一無所知,這份看似平淡無奇的報告,既沒有彩色或黑白的照片,也沒有長條圖或是曲線圖,它是外界窺探波克夏世界的唯一管道,雖然缺乏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卻價值不菲,你一旦讀過波克夏的年報,企業界其他所有的報告都顯得相形見絀,這份包含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之金融聖經,是企業界的經典,報告中有幽默,有常識,有對企業和人性的洞悉,也有對波克夏旗下性質殊異的各企業經理人的讚美之詞巴菲特以生花妙筆,在報告中對多家為波克夏帶來主要資產與豐厚股息(許多家的股息甚至超過十億美元),的大規模美國企業,提出寶貴意見,波克夏擁有的資產由一系列令人眩目的名牌組成,包括可口可樂,吉列,美國運通,迪士尼,富國銀行,和旅行家集團,波克夏的年報呈現特殊的文學風格,及洞悉人性的機智與智慧波克夏的股東年會更是獨樹一格,每年春天,數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快樂股東,一起到投資界的聖地奧瑪哈朝聖,巴菲特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報告完公司業務之後,年會便告結束,接下來來是長達數小時的問答時間,波克夏年會散會,大會才開始沒多久他就宣佈會議結束,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可多著呢,通常非六個小時解決不了簡樸低調的生活哲學巴菲特是個相當謙虛的人,大多數的時間過著簡樸低調的生活,他形容自己的原則是簡單老式且為數不多,他早年白手起家,但得到富裕家庭在背後鼎力支持,除了起步很早外,他還打算長期投身投資金融業,畢竟若你想集聚財富,最後幾年才是真正的豐收期,如果巴菲特僅用他慣用速度的一半繼續生財,在終止購併之日,可望坐擁全世界數十家最大的企業早年蓄著小平頭的巴菲特,在他位於家鄉奧瑪哈,價值三萬多美元的家裡,以樓上的臥室和陽台,經營合夥投資企業,他在1958年買下一棟荷蘭殖民風格的三層樓房,從此就再也沒有搬出這裡,他家附近的房子,現在價值約二十五萬美元,不過和波克夏的盈餘相較,這樣的獲利率實在是低的可憐也許你不相信,巴菲特住的地方算是奧瑪哈的破落區,當初為了取得優惠稅率,以吸引地產開發公司來此投資開發早年,巴菲特會在信封的背面記錄錯綜複雜的金額事項,他在一個房間內進行他的事業,一向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堅持將營業成本壓到最低,手上的現金要多,債務最好很少或根本沒有,舉例來說,他一直到將近三十歲快要變成百萬富翁之際時才揮霍一下,花了295美元為合夥企業買了一部IBM打字機,而且是標準型,而非比較貴的經理型一向小氣的巴菲特,偶爾會從財庫中掏出一小部份為自宅加蓋房間,包括在家裡蓋一座壁球場,他家的車庫和玄關堆滿了櫻桃可口可樂,他以愛喝這種可樂聞名,他一向親自買可樂,一次買五十打,因為這樣就可以享有很好的折扣,也不用經常往返購買,他的節儉習慣幫助了波克夏遵循堅持底限的原則,他喝一罐可口可樂,只需花一美分的十分之一巴菲特在他簡樸的辦公室裡,和身在洛杉磯的事業夥伴查理孟格(Charles Munger),聯手操控波克夏的業務,他是這個業務範圍與影響力遍及全美,甚至跨出美國的龐大金融帝國的神經中樞,巴菲特通常是在某個超級企業暫時被謎團恐懼或誤解圍繞時進場投資,他在1970年代中期,蓋可GEICO幾乎瀕臨破產邊緣之際投資,這一筆龐大的投資,後來為他帶來近四十倍的利潤,現在蓋可已完全歸他所有在能力範圍內做投資波克夏的重點教條之一是,下注金額要大,但次數要少,巴菲特有言,你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運作,在生活中找到優勢,然後朝此方面投資,全力出擊巴菲特是簡單與明智的標竿,是個天才,他將理性與常識視為最高指導原則,事實上,他的常識頗不尋常,就像是很多原因促使他買下大量可口可樂的股票,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全世界的人都會口渴,而根據過去的資料顯示,凡是喝過可口可樂的人,一定會上癮他用以下的字眼來形容自己的工作,我分配資金,比較窈口的解釋是,我的工作就是研究投資那個企業,投資誰,用什麼價錢巴菲特蟄居於美國心臟地帶,一個有牛排和玉米桿,寧靜平和的地方,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此思考閱讀,巴菲特說我們經常閱讀,僅此而已,他還說,我們喜歡用合理的價格購買表現卓越的企業,巴菲特購買的對象主要是整個私人企業,或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沒有做的事,其實和他做過的事一樣重要,雖然波克夏投資旅行家時有做程式交易,但巴菲特本身卻不做,他不率爾以某家公司下一季的盈利做賭注,從不出言威脅,也絕不參與敵意購併,此外他絕不用賭,大聲說話,或是盲目猜測的方式強迫他人,在他的觀念裡,賺錢的祕訣不是鋌而走險,而是迴避風險,他說,根據我們的經驗,躲開恐龍而非正面屠龍方為上策,巴菲特又說,至於道德與誠信,根本就不是問題遠離華爾街瘋狂之眾的巴菲特,幾年之前才登上全美富翁的榜首,一九九三年富比士將巴菲特列為全美最有錢的人,其資產為83億美元,一九九四年他在同一份名單名列第二,資產為92億美元,僅次於比爾蓋茲的93.5億美元如果我們假設巴菲特現在有三百億美元的資產,(這使巴菲特變成三百億磅重的大猩猩),讓我們看看他的負債,事實上他沒有任何的負債,多年來他唯一的負債是七萬美元的房屋貸款,最近他已將之償清,一九七一年他貸款買下位於加州拉古那海灘的一棟三房兩衛的渡假屋,該屋可俯視太平洋,每逢聖誕節他就到此小住,當時這棟房子的估價是十八萬五千美元,他用十五萬美元買下,現已整修擴大,巴菲特個人的資產與負債比,顯然合乎他最重要的投資觀念,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一九九一年,他對所羅門公司的客戶談到對負債的深惡痛絕,他說站在你們面前的是一個為了買一棟位於拉古那的渡假屋,而貸款七萬元的傢伙,我之所以要貸這筆款項,是因為利率很低,這是多年來,我唯一的負債,巴菲特後來又在拉古那渡假屋的後面,買了第二棟房子,以因應家庭成員不斷增加的需要,他說如果你很聰明,就不會有負債,如果你很笨,負債好比毒藥事實上,從某個觀點來看,波克夏對負債的厭惡程度被過分誇大了,如果利率很低,或是根本不用利息,巴菲特非常樂於借錢,此話不假,因為波克夏的保險事業,等於向投保人借了數十億美金,並將之大部分投資於股票,的確,波克夏真正的祕訣,在於他是一個吸入保證金帳戶的巨人,而全世界最厲害的投資人,就是利用保證金帳戶裡免付利息的資金來買股票,因為如此一來,巴菲特既可以穩當地買股票,又可使他的投資起倍數效應英國小說家巴特勒曾經寫到,一切進步的根源皆起於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渴望,渴望過著超乎收入水平的生活,而巴菲特卻是這項法則的例外一九八年代後期,精明狡詐的波斯基與米爾肯,利用內線消息,大筆負債,恐嚇與詐欺伎倆,嚴重違反了證券交易法,巴菲特的朋友,同時也是總部設於奧瑪哈的美國第一資金公司董事長Yanney曾說,那時的華爾街是一個貪婪超過智慧的年代而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巴菲特又在做什麼呢?他正兢兢業業地經營世界百科全書、喜斯糖果以及水牛城新聞,並大舉買入可口可樂股票,在他的財富之外,巴菲特是全美最具投資頭腦與投資影響力的人他對所有想追求財富的人,提出兩條金科玉律第一點絕對不可以賠錢,第二點絕對不要忘記第一點一位波克夏迷則發明一套新的金科玉律第一點絕對不可以賣掉波克夏股票,第二點絕對不要忘記第一點巴菲特的外貌與言行和美國知名演員Jack Benny有些類似,巴菲特一向謙遜,看似冰冷,卻睿智慧頡,時速達九十英哩的妙語不時脫口而出,引得聽眾拍案叫絕,有一次,一位知道巴菲特喜歡打橋牌的股東,送他一捲國際名演員暨橋牌高手Omar Sharif的橋牌錄音帶,巴菲特在致謝短簽中寫到,如果我聽到耳熟能詳的地步,會不會變得跟Sharif一樣帥? 另一次在他和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的學生座談時,有人問他,你需不需要加派一些安全人員保護,他回答到,我們不需要任何安全人員,只要請與會者看看門口有沒有被砸爛的水果就好了,有一回他向股東解釋波克夏的購併政策,他說到,我們的購併方法相當科學,就是坐著等電話響,有時候,會是打錯電話的人他過著非常獨立又極具創意的生活,他計畫將一生中99%的金錢收益和他一生,全部回饋給社會,未來或許會是個圓滿的大結局,我們還不是很清楚他最後會如何處理他的財產,且讓我們期待一個精彩的結局巴菲特透過價值投資,一股一股建立起三A的信譽,當他和好友比爾蓋茲成為全美數一數二的富豪之後,更是上達了屬於英雄神話的銀色蒼穹,來日,當他撒手人寰進入投資人的天堂時,他說好要和我們持續保持連絡,他曾經對作家亞當史密斯表示,有生之年我都會繼續經營波克夏,之後我就會透過降神會工作,巴菲特身旁本來就籠罩著神祕氣息,他若果真從天降下指示,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1997年浮華世界(Vanity Fair)將巴菲特列名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最主要的工作,已經變成管理他自己對別人產生的影響標準普爾的資深投資策略主管表示,波克夏是二十世紀最典型的投資成功故事第二章 在股市崩盤中受孕巴菲特於1930年8月30日,一個又溼又熱的日子,誕生在奧瑪哈市區一家老舊的醫院,該醫院距離他目前經營的波克夏只有幾個街口之遙,他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六代以來,家族成員都在該市的政治界與商業界展露頭角1869年巴菲特的先祖席德尼從紐約搬到奧瑪哈開了一家雜貨店,巴菲特的父親豪爾在內布拉斯加大學所辦的報紙擔任編輯,他是個死硬的共和黨員,1924年豪爾遇到巴菲特的母親萊拉,之後豪爾成為一名證券經紀商,並於1942至1948以及1950至1952年間,擔任美國國會眾議員,他以擁有一隻雄健之筆,敏銳觀察力與商業變化而聞名,經常直言不誨,1964年死於癌症,享年六十歲眾議員豪爾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對金錢的觀念相當保守,有一回他將加薪部份的2,500美元,退還給美國財政部,巴菲特非常敬愛他的父親,他的父親稱他為火球,因為他精力充沛,又有點早熟,是的,他叫他火球,巴菲特則以Pop稱呼他,他們可說是最要好的朋友,他母親說到,豪爾去世時,巴菲特哭了好幾天。巴菲特去世時,巴菲特三十三歲,母親去世時,他六十六歲巴菲特和母親一直保持親密的關係,所羅門危機正值緊張狀態時,他還特地從紐約飛回她身旁,因為當時關節炎基金會,要授與她年度婦女之榮銜,巴菲特幽默的說,過去八十七年以來,她一直都是年度婦女巴菲特有一位姑姑愛麗絲,她終身未嫁,多年來一直是為人敬重的老師,曾任教於奧瑪哈的班森高中,巴菲特透過巴菲特基金會,每年頒發獎金給十五位老師,以紀念愛麗絲1948年豪爾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提暢一般人可以合法持有黃金,當時的國會對於豪爾的這項建言置若罔聞,但是他沒想到有一天,他的兒子將會囤積大量白銀巴菲特的母親萊拉,是一位平易近人,風趣幽默的女士,她於1996年逝世,享年92歲,當天正好是巴菲特66歲生日,巴菲特另外還有兩個姊妹,巴菲特的出身遺傳,使他畢生熱愛新聞事業,小時曾經當過送報生,長大後擁有的報紙還贏得普立茲獎,甚至成為大眾傳播媒體的所有人巴菲特說,我是在股市崩盤時受孕的,他指的是1929年的秋天,當時他父親是一名證券交易員,如果當時要是他父親工作很忙,必須正常上班,那麼就無法預測發生什麼事了巴菲特小時候最喜愛的玩具之一,是一個金屬製的換錢機,他喜歡四處遊走幫人換錢,他對換錢的過程與記錄金錢迷的不得了,特別是滾雪球般快速增加的金錢運算,是小時候最吸引他的消遣他小時候非常小心謹慎,連走路都屈著膝蓋,以免跌倒時摔的太重,但是長大之後,他卻能做出誇大的手勢,那真是大手筆,所指的是巴菲特花十億美元買下可口可樂的股票巴菲特第一次真正的商業活動,就是賣飲料,早在六歲時,巴菲特就沿街販賣可口可樂,花二十五美分買半打的可樂,然後以每瓶五美分賣出,當時他的獲利率約為20%,隨後他整個事業生涯也都能維持在這樣的獲利水平與生俱來的數字天分巴菲特對數字有超強的記憶力,這對所有的商人來說不啻為一利器,這可能是得自父母親的遺傳,大部分的年輕人能從販賣機買進汽水就很滿足了,但巴菲特卻從自販賣機撿起被丟棄的瓶蓋,加以統計分析,然後找出最受歡迎的飲料,巴菲特耳聞強記的本能,能夠正確記住聽來的數字,而非只是概略數字的能力,一直是他的註冊商標,而他並依賴所謂的傳統智慧,畢竟如他所言,傳統智慧可能是傳統多於智慧,而他總能與人相處融洽,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身兼可口可樂,吉列與華盛頓郵報的董事會成員,巴菲特總是維持一貫獨處,獨立的習性巴菲特的父親曾經鼓勵他和姐姐,到附近的農場,渡過暑假時光,這段期間可以看出巴菲特好靜獨立的傾向,他父親的用意是要讓農場的價值在孩子的心裡生根,但巴菲特雖然深知辛勤工作與獨立的重要性,但他絕對不是藉著從早到晚辛勤耕種的經驗得來的,有人說巴菲特對汗流浹背的粗活向來不感興趣,他姐姐說我從來沒看過他拿著犁工作,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看書他姐姐曾透露過巴菲特小時候的一則往事,巴菲特喜歡和男孩子玩在一起,和他們一塊打籃球,打了一會兒後,他會先退場閱讀華爾街日報,然後再回來打球盡管年輕的巴菲特是個數學天才,但是對他父親而言,兒子對金融著迷的程度仍然教他吃驚,豪爾相當節儉,而且一向對於賺錢沒多大興趣,他原本希望兒子將來能擔任神職人員,卻發現他的兒子著迷於至高無上的金錢遊戲長久以來,巴菲特家族一直是死硬派的共和黨員,但所有的家族成員都各有獨立的政治主張,大體而言,巴菲特認為民主黨對於民權事務的政策比較合乎理想,當他和太太加入民主黨時,整個家族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巴菲特的表姊回憶他們家族共進午餐時,餐桌上盡是連珠炮似的政治話題,巴菲特說基本上,我之所以加入民主黨,是因為在1960年代初期,我覺得民主黨的民權政策和我的觀念比較接近,我不是依黨派作為投票的標準,但是我投給民主黨的票可能比共和黨的多巴菲特就讀玫瑰山小學時,曾出版名為馬廄男孩的抉擇的賽馬祕訣刊物,內容包括預測賽馬贏家和如何下賭注,他在家裡的地下室進行印刷工作,每份售價二十五美分十一歲開始買股票巴菲特八歲時,開始閱讀他父親放在家裡的股票相關書籍,他對股市一直保有濃厚的興趣,甚至製作表格追蹤股價的漲跌,他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對一切與數字和錢有關的東西都非常著迷,1942年,十一歲的巴菲特,開始買進小額股票,巴菲特當時已開始觀察股市動向,他漸漸意識到自己對股市的了解似乎比一般人敏銳,他在父親的證券經紀公司充當記錄員,從那時起,他就對股票產生了興趣,他什麼都做,研讀股票投資祕訣,後來等我拾起了葛拉漢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覺得好像找到了光明年輕的巴菲特永遠像學生一樣,從早期的股票投資經驗,學會了許多要領,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要告訴其他投資人你當時正在做的事他在哥倫比亞商學院的老師葛拉漢,更強化了這些概念,葛拉漢認為,無論別人同不同意你的看法,都不能判定你的對錯,這個招牌觀念一直跟隨著巴菲特,1965年他在寫給巴菲特合夥企業成員的信中表示,大人物,能言善道的人,或者大多數人同意我們的看法,並不會讓我們覺得更舒服,如果他們不同意,我們也不會因此覺得不舒服,民意調查不能取代我們的思考巴菲特進一步表示,如果各項事實明確而肯定,你認為自己對情況了若指掌,無論你的決定是否合乎傳統看法,無論他人是否贊同,你都應該採取行動,當你對某件事情十分有把握,而且手上掌握了所有證據時,別人的意見只會使你迷惑,甚至浪費時間,1970年代,在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報業之餘,巴菲特卻看出了報業類似專賣的特許權,自此便不斷地購入媒體股從早期開始,除非必要,巴菲特絕不輕易亮出底牌,這個習性變得日益重要,因為後來華爾街不斷企圖猜測他的最新動向,他在股市的動作極少曝光,直到今天,他都盡量讓投資行動保持機密,直到每年三月出版波克夏年報時才公開,巴菲特開玩笑的說,保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當他跟具有吸引力的女性談話時1942年巴菲特的父親首度當選共和黨眾議員,之後一共做了四任,巴菲特在奧瑪哈的歲月於是遭到中斷,1943年舉家遷往維吉尼亞州,他兩個姊姊對於搬家感到興奮,但巴菲特卻有被連根拔起的感覺,他的祖父非常了解巴菲特,巴菲特時常寫信告訴他有多難過,最後他祖父說,你最好把這個孩子送回來一個月後,巴菲特就回到了奧瑪哈,和祖父及未婚的愛莉絲姑姑住在一起,之後巴菲特全家搬到華盛頓特區,巴菲特當時蓄個小平頭,在奧瑪哈與華盛頓特區密集往返,一位奧瑪哈人士表示,其往返頻率之高讓人覺得他好像是個幽靈巴菲特事後描述他那段日子,我患了嚴重的思鄉病,我告訴父母,我無法呼吸,我叫他們不用擔心,好讓他們晚上睡個好覺,但我自己卻徹夜難眠十三歲那年,巴菲特家住華盛頓時,他曾經短暫和朋友一起逃家,最後被警察找到,而當初逃家的目的也和商業脫離不了關係,他逃到賓州的賀喜Hershey,一心想參觀巧克力工廠,因為可以免費得到一個巧克力棒,但是他沒能如願,而且也不打算買下該公司盡管如此,當巴菲特暢談消費者特許權的觀念時,經常提到賀喜的特色,他解釋消費者的特許權,或者一般人所謂的名牌,例如可口可樂,吉列,箭牌,都具有額外的附加價值,他說所謂的消費者特許權就是消費者偏愛某個牌子的產品,願意付額外的代價購買那時的巴菲特仍然處於反抗期,為肯定自己的價值,因此再度拾起他的最愛,做生意,包括到華盛頓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撿人家遺失的球,但是他最投入的還是當一名勤奮的送報生巴菲特十三歲那年,因為送報而有一千美元的收入,也開始自己報稅而在結束送報生涯多年後,巴菲特搖身一變成為華盛頓郵報的投資人,這項投資不但成果輝煌,也將巴菲特推向頂尖投資人的地位她妹妹回憶到,巴菲特對於股票的興趣不曾稍減,我從來沒有懷疑過,當時我無法預料他會有今天的成就,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來,他對股市懂得很多,即使巴菲特在家中臥室展開合夥企業,家人也並未因此大驚小怪,我們認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所以視之為理所當然陸米思太太是巴菲特的老朋友,她從1954年起擔任富比士的記者,曾經寫到一篇巴菲特的小故事,年輕時的巴菲特把整本賺一千美元的一千個方法幾乎背得滾瓜爛熟,他對書中的一美分硬幣秤重機特別感興趣,他想像自己從一部機器開始創業,然後像金字塔般累積到多達千台以上陸米思夫婦和巴菲特的關係可以追漱到到1960年代,陸米思的先生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有一次他到奧瑪哈和巴菲特談生意,回去之後他向太太報告,我想我碰到全美國最聰明的人巴菲特的腦子裡不停地演算數字,上教堂時,他會計算詩歌曲人活了多久,看看他們的宗教有沒有讓他們長壽,而他的結論是沒有,也許這就是巴菲特選擇做一個不可知論者的原因巴菲特就讀華盛頓的高中時,和朋友用25美元買了一個舊彈珠機台,將機台修好裝在繁忙街道的理髮店,營業的第一天,兩個年輕人發現機台裡有四美元,巴菲特說,我想我們找到幸運輪盤了其他理髮店紛紛要求把機台放在他們店裡,兩個小伙子答稱,他們回去之後會和精明的老闆威爾森先生(其實就是他們自己)商量看看,結果後來他們又在其他理髮店安裝更多的彈珠台,過沒多久,威爾森投幣機公司的規模就擴充到七部機器,每星期可以賺進50美元,巴菲特說,我連做夢都沒想過,生活可以如此美好1945年當巴菲特還在高中唸書時,就已經小有積蓄,他用1,200美元在內布拉斯加州西北邊,買了四十英畝尚未開發的農場,這個農場早年由他父親購入,之後由巴菲特用現金向父親買來這個具有內布拉斯加州特殊風格的強大動力,正蓄勢待發,巴菲特在同儕中顯得越來越特殊,並因此被封為五個現象,這個現象在統計學上極為罕見事實上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現象就學時的巴菲特,既不酷,也不討人厭,只不過獨樹一格,巴菲特說,我不是班上最受歡迎的人,但也不是最不受歡迎的人,我是個沒有特色的人高中時期他曾追求過同住在奧瑪哈的卡洛琳,但朋友史考特也同時追求她,卡洛琳最後嫁給了史考特,巴菲特說,很不幸的男儐相贏了如果說高中時期的巴菲特力圖有所表現,那麼他已經在企業界展露頭角了,巴菲特十六歲高中畢業,他對股市的研究仍處於製圖者階段,但他已經有六千美元的積蓄,大多來自於送報的收入,雖然他有能力自費上大學,但他的父母仍供給他學費,要巴菲特把錢留著做投資,到了1950年底,他已經累積了9,800美元在父親的鼓勵之下,毫爾費了很大的工夫才勸動巴菲特進大學,不要直接做生意,他到賓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就讀,他在賓州大學時,學會打橋牌,到大三時,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於1950年獲得學士學位,在兩校就讀期間,他都輕鬆過關,以三年的時間就拿到大學學位,巴菲特說,我不覺得我學到很多東西,他指的是在賓州大學就讀得經驗,他除了在報社工作,玩橋牌,學校成績A等以外,竟然還有時間動腦筋賺錢,他不但擔任林肯日報的地區發行經理,還能找時間到百貨公司上班,當時每小時的工資是75美分,他調侃自己因此變成最低工資法案的權威,但是往好處想,巴菲特藉著這些機會親眼觀察到企業運作的實際情形哈佛夢碎1950年夏天,他才19歲就畢業於內布拉斯加大學,接著申請就讀哈佛商學院,他坐火車到芝加哥,接受一位哈佛校友的面談,多年後巴菲特告訴陸米思,那位哈佛代表看到的是一個骨瘦如材的十九歲青年,外表看起來卻只有十六歲,而社會化的程度恐怕只有十二歲,面談結束後,巴菲特進哈佛的夢想也告破滅,而哈佛入學制度的權威性也隨之瓦解,芝加哥的面談大約進行了十分鐘,然後他們就把我淘汰出局,被拒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久之後巴菲特就發現,其實一流的商學教授都在哥倫比亞大學,於是巴菲特轉申請哥大商學院,並立刻獲准入學,並於1951年畢業早在1950年巴菲特念大四時,就讀了巴菲特的新書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該書大力鼓吹價值投資的觀念,也就是在股市尋找股價被低估的公司,換句話說,就是公司應有的價值遠超出股市為其所訂的價格,價值投資人企圖以低於真正價值很多的價格買進股票,葛拉漢也認為投資人只應該買股價低於其資產淨值三分之二的股票,該書為巴菲特建立了一個重要的企業信念,最商業化的投資才是最有智慧的投資,這句話的意思是,投資行為不可被希望與恐懼的情緒所左右,也不可以是一時的狂熱葛拉漢於1894年出生於倫敦的猶太裔家庭,他鼓勵投資人注意企業內在價值,這也是理性的投資人應該支付的價值,此外投資人還須謹記安全邊際,亦即要確定投資標的企業的價值超出市場價格很多,價格和價值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巴菲特實踐價值投資的觀念,堪稱世界典範,對巴菲特而言,智慧型投資人給了他很大的啟示,就好像聖保祿走到大馬士革所經歷的一樣,巴菲特曾說,我在1950年十九歲時讀了這本書的第一版,當時我認為,在所有討論投資的書籍中,這本無疑是寫得最好的一本,至今我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變,葛拉漢曾和哥大教授陶德合著了一本投資經典之作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其實智慧型投資人就是證券分析的普及版,我不想讓人以為我是宗教狂熱份子,但是這本書真的對我影響深遠巴菲特一向大力推薦智慧型投資人,他認為這是每一位成功投資人必讀的經典之作,他曾表示,該書的第八章和第二十章,可說是世所僅見的重要投資寶典,第八章談的是投資人如何該面對股市的反覆無常,第二十章安全邊際談的是投資人該如何以最低價格購入股票,他認為真正的投資人在面對過高或過低的不正常股價時,應該要如何取得優勢,如何以低於公司真正價值的好價錢買入第八章談到,進入股市時應該想像自己在和市場先生做生意,你必須小心謹慎,因為市場先生放任一時的狂熱或恐懼情緒任意發洩,書中說到,基本上股價波動對真正的投資人只有一個重要意義,亦即讓他聰明的在股價下跌時買進,大幅上揚時賣出,至於其他的時間,最好忘了股市的存在,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股息之多寡與公司的營運狀況第二十章談到的則是價格和估計的象徵價值間的差異,也就是安全邊際,而安全邊際取決於投資人付出的價錢,巴菲特曾經表示,安全邊際是投資的最高指導員則另外巴菲特也推薦早期投資大師費雪的著作,以及崔恩所著的股市大亨The Money Masters巴菲特是哥大商學院有史以來成績最好的學生,他在1951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葛拉漢在教他的時候就認為,年輕的巴菲特將來會成為傑出的金融家,據稱巴菲特是所有修過葛拉漢課的學生中,唯一得到A+的人,但是這項輝煌的成績並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錄巴菲特在給哥大商學院教務長博頓的一封信寫到很感謝你邀請我參加年度晚宴,但是我不克前往,我一向是在五月到紐約待較長的時間,但即使在紐約,多半不參加正式晚宴,因為我覺得和三五好友共進午餐或晚餐,更能了解他們的我很喜歡看哥大商學院的年報近況,事實上,我已經想不起來,多久沒參加過正式的晚宴了,據我所知,羅捷斯仍然是全國教授金融課程的第一把交椅博頓表示巴菲特的數學很強,而了解經濟價值的能力則是他的天賦,葛拉漢本人也是拿哥大獎學金,1914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是個多方面的天才,擅長多項學科,而巴菲特則是葛拉漢最得意的門生波克夏的副董事長查理孟格也認識葛拉漢,他說巴菲特有一位教授兼精神導師葛拉漢,他對葛拉漢極為敬重,葛拉漢在學術上成就非凡,當年他從哥大取得碩士學位時,總共有三個科系請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而且請他立刻在系裡授課,作為博士課程的一部份,這三個系分別為英文系,希臘文與古典拉丁文系以及數學系,1960年代巴菲特的經紀人魯昂畢業於哈佛商學院,對哥大的葛拉漢與陶德的學說深感興趣,於是修了葛拉漢的一門課,因而在1951年與巴菲特成了同學,魯昂目前主持魯昂投資管理公司,經營紅杉基金,是波克夏,聯邦房屋抵押貸款公司Freddie Mac與富國銀行的大股東,他同時也是華盛頓郵報的董事,在波克夏尚未完全擁有蓋可保險之前,也是該公司的董事,魯昂曾經開玩笑說,他和巴菲特唯一的差距是,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和智商一百,他表示在課堂上,葛拉漢與巴菲特之間存在著一股智性的電流,其他人則成了癡迷的觀眾,智慧的火花飛揚跳躍,魯昂回憶到,那時候你就看得出來,巴菲特是個與眾不同的人物哥大畢業後,巴菲特自告奮勇要義務到葛拉漢的投資公司葛拉漢-紐曼工作,巴菲特開玩笑說,但是葛拉漢在經過他一貫對價格與價值的精打細算後,對我說不,二十歲的巴菲特被拒之後,頂著哥大商學碩士的榮銜回到內州,在1951到1954年間,在他父親的巴菲特-佛克公司擔任投資業務員他自覺公開演說的技巧有待磨練,於是便參加了卡內基訓練課程,當時他二十一歲,這段期間,他也在奧瑪哈大學的成人教育部教授投資課程,有一天他去上課,卻發現只有四名學生在場,於是他宣佈下課,並向學生致歉,說他的課沒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一位上過那門課的學生記得,班上學生的平均年齡為四十歲左右,他們第一眼看到巴菲特的時候,忍不住竊笑,巴菲特告訴他,我那時候非常的瘦,看起來像是高中籃球隊的隊員,但是巴菲特一開口,學生就不再竊笑了,上課兩分鐘,他就贏得全班同學的敬重巴菲特時時不忘投資,但並非每次投資都出師必捷,我想我最差的決定是在二十歲那年到加油站工作,我的淨值大約損失了20%,我估計到今天那個加油站讓我損失了八億美元,如果波克夏的股價下滑,我想我心裡可能會舒服一點,因為這表示到加油站工作的損失就可以降低一些,巴菲特在1992年股東會上表示那時他大量閱讀金融書籍,在他父親的經紀公司工作時,會到內州的首府林肯區,查閱有關保險公司的統計史,他在1993年表示,我逐頁詳讀這些資料,我不讀經紀人報告之類的東西,而是直接讀數據,我越看越興奮,我發現Kansas壽險公司的本益比只有三倍,西方保險證券公司更只有一倍,我的錢一直不夠,但我不喜歡借錢,所以我太早賣掉某些股票,好轉而投資另一檔股票,早期的我受到刺激太多,現在的我則是刺激不夠,我買過一家無煙煤公司,也買過一家空氣渦輪公司,還買過不只一家軌道街車公司,當時的巴菲特都選便宜的股票買,但後來他慢慢發現,原來便宜也有便宜的道理巴菲特現在將他當年儘買便宜股的做法稱之為雪茄煙屁股式的投資法,如果你買了煙屁股,下一步就是把他賣掉,因為已經吸不了幾口了巴菲特回憶到,哥大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個位於奧瑪哈的五人經紀公司上班,當時公司訂了穆迪工業手冊,銀行與金融手冊和公共事業手冊,我拿起這些手冊逐頁研讀我發現紐約州一家瓦斯公司,準備釋出二萬股,這是一家公共事業,每股盈餘約五美元,而更好的是每股的賣價也是五美元沒有人會告訴你可以投資瓦斯公司,有時候這些股票是由該公司的管理階層自己買下,這樣做或許賺不了大錢,但是原理幾乎是一樣的,你要找出吸引你的公司用音樂打動佳人芳心早年這些日子也是巴菲特談戀愛的日子,1952年他與來自奧瑪哈的蘇珊結婚,蘇珊的父親是奧瑪哈大學的教務長,她畢業於西北大學,和巴菲特的姊姊是室友,1951年巴菲特和新婚的太太住在一間破舊的出租公寓,直到1954年搬到紐約,才住進好一點的雙層樓公寓,1956年他們又搬回到奧瑪哈,在恩德伍大道租了房子,早期部份巴菲特合夥企業的信件,就是在那裡寫的,1958年他們以35,000美元買下新房子搬家,而後定居至今,再也沒有搬離。巴菲特在1998年波克夏年會上表示,剛結婚時,手上有一萬美元和兩個選擇,我告訴內人,我們可以(一)現在買棟房子或(二)讓我用這筆錢試試運氣,希望能藉此生財,所以我們等了四年,之後我用淨值的十分之一買下這棟房子當然這並不表示巴菲特現今沒有享受舒適的生活,1997年的一場暴風雪,使得巴菲特住家附近停電好幾天,不過巴菲特家卻沒有停電1970年代,巴菲特的小孩陸續長大之後,一向對音樂很有興趣的蘇珊,開始樂衷於演唱藍調與爵士歌曲,而音樂也一直在巴菲特的生命中佔有一個小小空間,因為音樂正是幫他贏得太太芳心的功臣,巴菲特說,我顯然不是她心目中的第一人選,不過她的父親對我大力支持,因此形成兩票對一票,巴菲特的兒子小豪爾證實了父親的看法說,一點也沒錯,我爸爸的確是透過外祖父追求我母親的巴菲特和蘇珊在相距僅一哩之遙的地方各自長大,婚後他們共生了三名子女,孩子長大之後,巴菲特和太太各自追求自己的生活,從1977年開始分居兩地,蘇珊搬到舊金山,現在仍住在當地,他和丈夫一直維繫著相當親密的關係,1991年她被提名為波克夏董事之一,取代來自緬因州,目前已經退休的柴斯曼可斯女士從1978年蘇珊搬離後,就搬來與巴菲特同住,她是一位活潑動人的女士,曾是蘇珊駐唱餐廳的老闆,兩人在一起其實就等於現代人所謂的同居,巴菲特和太太約每個月見面一次,每年聖誕節,全家會到拉古納海濱渡假勝地團聚,也常常一起做非公務旅行巴菲特的女兒小蘇珊說,我父親對工作相當投入,這是他的樂趣,我母親的生活方式則與他大相逕庭,他們是相當稱職的父母,也深愛對方,而且還保持相當親密的關係,只不過我母親在孩子長大後,不想再待在家裡,她的興趣在音樂事業和旅行1990年波克夏年會的前一晚,巴菲特偕同太太與曼可斯女士聯袂出席了波仙珠寶舉辦的股東晚宴,他們和往常一樣,彼此顯得相當親熱,而且每年都會一起出席與年會相關的活動曼可斯與巴菲特也相當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