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摘要:侧卧位是手术较常用的体位,术中肢体活动 受限、固定制动,在麻醉后循环生理受到干扰大,致血管扩张、扭曲和旋转,加之对侧卧位 的 摆放各护理常规要求不详,故临床并发症较多。经过5年上千例手术中随机选取60例手术病 人侧卧位摆放研究,对 受压下肢进行了测压对比,得出了受压肢体随受压时间递增而压力增高,故在摆放时应将病 人两下肢 分开,减少压力,加厚床垫分散重力。对各专科的侧卧位摆放整理出了一套操作要求, 进一步完善了侧卧位的摆放方法。关键词侧卧位舒适度护理手术侧卧位是外科手术比较常见的卧位之一,其中胸、骨、 脑 、泌尿外科的要求各异,各专科常规要求不详,教材阐述较笼统。又因麻醉及手术患者的老 龄化成为皮肤压疮的高危人群,手术时间长致侧卧位患者皮肤压疮现象也较常见。为此, 从我院5年 中3937例侧卧位患者中选取了60例(平卧位、侧卧位各30例)进行了研究,改进 了摆放方法,使手术操作时术野暴露满意度达98%,无一例发生皮肤压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7.3岁,手术时间3.57h,平均5h,均选用全身麻醉,手术均需使用静脉留置针。1.2方法1.2.1全麻平卧位手术全麻平卧位手术患者共30例,入室后,双侧内 踝静脉18G B-D套管针穿 刺,送套管4cm后连接三通。三通一侧接输液装置,输入林格氏液,另一侧连接静脉测压装 置,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的操作要求,在穿刺后、麻醉后、手术30min、1 h、1.5h分别测定静脉压,以排除手术失血、补液因素对压力的影响。1.2.2全麻侧卧位手术全麻侧卧位手术患者30例,监测方法同上,全 麻插管后即刻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的摆放侧卧位要求操作后测压。2结果全麻平卧位组,双下肢静脉压力于入室、插管至插管后90min均无明 显差异。全麻侧卧位组,双下肢静脉压力于入室、插管至插管后90min比较见 表1。表1术中侧卧位双下肢压力(kPa)比较(s)部位 入室 (插管 后(min) 0 30 60 90受压肢 0.960.20 1.270.22 1.670.29 2.070.38 2.520.41非受压肢 0.800.17 0.860.18 0.900.191) 0.900.16 2) 0.860.162)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2)两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由上表所见,受压肢体随受压时间延长而致压力增高。3改进方法3.1侧卧位改进按需要使患者左侧或右侧卧位,下侧手臂前伸固定于托板上(此托板应与受压手臂平行);上 侧手臂固定于手支架上(此手臂摆放好后与肩峰平行)。支架靠床端距同侧腋窝约10cm,防止 臂丛神经及血管受压,双臂与身体成直角摆放。胸下垫一小软枕(或用布单包好的气圈)。此 垫厚约57cm,以患者受压处腋下空出23cm,防止下侧手臂受压为宜。下侧腿伸直,上侧 腿微 曲并腿下全长垫4cm厚软垫(股骨轴向平行,减少血管扭转度,使受压面扩大,体压分散)。3.2各专科侧卧位改进基本方法同3.1,专科特点如下。3.2.1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为切口显露清楚而上臂不外展,需备专用 垫2块,在长20cm、宽15cm、厚3cm的棉垫,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宽边两端各缝一根长2.7m、宽4cm的带子,带 子中点与棉垫中点重合。在长70cm、宽17cm、厚2cm棉垫上,宽边两端缝长2.7m、宽4c m的带子,缝制方法同。此棉垫中央缝一小棉垫,其长10cm、宽8cm、厚2cm 。侧卧位摆好后,将四头带中央拉上侧肩峰,使斜方肌下拉,显露手术切口,长带固定于 手术床旁;将四头带固定髂嵴的上方,中央小棉垫固定上肢腕部,避免手术时间长使手部 下垂肿胀。3.2.2泌尿外科因肾脏手术切口显露要求高,受压下肢屈曲,非受压 下肢 伸直,此时不可将衬垫物放于双腿间加重血管压力,应在非受压下肢内踝及膝部垫一57cm 厚长方海绵垫,缓和肌紧张,分散重力,减轻接触面压力。因升桥后,腰椎侧弯抬高,头部 及下肢 降低,进一步加重了关节弯曲和血管旋转。43.2.3胸外科两上肢摆放时,应为非受压上肢托架在前,受压上肢在 后,防止因手架摆放不当影响术者操作,非受压上肢手架与肩平行。3.2.4骨科以脊柱手术多见,腰椎间盘手术时将背部靠近床沿,侧卧 时应患侧在上,防止患侧持续受压而加重受压肢体的症状。3.3手术床的改进加厚床垫,可分散重力。表皮常见的受压形式有:压力:超过1.734.66kPa的毛细血管 舒张 压,可造成微循环障碍,当表皮压强达到8kPa,皮肤内血流量降至正常的33%;切应力为 组织内部的力,摩擦力为体表所受外压。由此可见,在手术时间延长而压力增高的同时, 加重了表皮受压。压力在体内传播主要通过皮肤、压缩和累及所有间质,传向内部骨骼。 5为分散重力,减轻接触面压力,我们在手术床上垫一6cm厚的减压海绵垫,大小 与手 术床一致,有利于防止原手术床中后部一圆洞边缘对身高1.75m以上患者侧卧位时髂嵴的损 伤。手术卧位因其体位、麻醉等因素造成循环生理的改变,软组织和神经、血管、肌肉保护性作 用减弱,皮肤长期受压、制动,活动受限,故对护理常规操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应避免人 为因素使肢体压伤。我院曾在发生4起因制动使皮肤压疮后,完善并改进了侧卧位操作, 应用上 述方法,5年来侧卧位手术3937例,无一例发生压疮,并在脑瘫、高位截瘫、皮肤压疮 的高危手术患者护理中收到良好效果。4讨论为了适应手术的需要,手术过程中常需将患者置于各种不同体位。此时因麻醉而使患者知觉 丧失 ,不能随意活动而被迫接受改变体位引起地心引力(重力)对血液和脏器的影响,由此可导致 呼吸及循环等生理功能改变。正常人这些变化较轻微,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均能自动纠正或适 应 。而全身麻醉后患者知觉已丧失,肌肉趋松弛无力,保护性反射作用已大部分消失或减弱, 患者已基本失去自身调节能力,因此改变体位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变化较明显。4 又因在改变体位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均发生变化,软组织的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强 度 亦随之而异,因此可导致神经、血管、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同时在血管系统中,任何 部位的压力都受重力和体位的影响。侧卧位中,由于关节弯曲和血管旋转,导致回心血量减 少,心排血量下降。2本观察表明,虽然平卧位时体位并不造成双下肢静脉压力产生差异,但侧卧位受压部位的压 力增高 回流受阻随受压时间延长而递增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压疮所承受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金华兰溪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真题
- 蜡疗考试题及答案
- 四级育婴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抗高血压药考试试题(有答案)
- 新进人员岗前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华为公司运维工程师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高血压危象的急救、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与答案
- 节能建筑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租赁合同规范
- 推广服务合同范例
- 《分红保险的魅力》课件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叉车装卸货合同范例
- 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手册
- 工程审计课程设计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食品安全制度管理目录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医院科研诚信课件
- 小学校园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