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兆宇-03.开题报告_第1页
常兆宇-03.开题报告_第2页
常兆宇-03.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常兆宇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7-10指导教师姓名吕德刚职称讲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微型车离合器设计一、 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离合器是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机械传动汽车中一个独立的总成。通常离合器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它的主动部分与发动机的飞轮相连接,而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直接相连。我国汽车离合器制造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在仅有的几家小作坊式汽车修配厂里制造离合器零件。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汽、南汽、上汽、“二汽”等相继成立,离合器在其内部的专业化生产工段、车间或工厂也开始批量生产,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离合器制造。上世纪70年代,我国离合器研究、教育、设计、制造的专业队伍也初步形成。80年代中期,汽车离合器在国外得以迅速发展,普及率愈来愈高,很多轿车也大量装备离合器,不少车型都把它当做标准配置推出。汽车离合器在我国一直是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直至国外大量的现代轿车进入我国市场,特别是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装备有汽车离合器的进口轿车迅速增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队汽车工业的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汽车离合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在经历了改革改造、引进消化、改制重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行业规模、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单片干式离合器,这和发明了石棉基的摩擦面有关。但是在那时候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结合时不够平顺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盘金属片上是没有摩擦面片的,摩擦面片是帖附在主动件飞轮和压盘上的,弹簧布置在中央,通过杠杆放大作用在压盘上。后来改用多个直径较小的弹簧,沿着圆周布置直接压在压盘上,成为现今最为通用的螺旋弹簧布置方法。这种布置在设计上代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压盘上的弹簧的工作压力分布更均匀,并减少了轴向尺寸。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结构简单、散热性好、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由于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经能到接合盘式平顺,因此现在广泛采用于大、中、小各类型车上。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育成长,汽车离合器产品型谱逐步细化,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因此在保证现有汽车离合器产生和改进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加入世贸后的良好合作开发机遇,取长补短,同时更应认识到供方、买方、替代者、产品竞争者的巨大压力。要紧跟商用车行业向高档、高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要紧跟绿色环保化等的发展方向,开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离合器。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设计出松花江微型车离合器一套1. 弹簧离合器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的选择、性能的计算与设计。2. 从动盘总成设计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结构设计、操纵机构的设计。3. 压盘设计传力方式的选择、几何尺寸、材料的确定和强度校核。4. 离合器盖的设计。5. CAD绘制出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备图和零件图。最后完成设计总体的说明书。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由老师指导,在实验室里结合离合器的实物进行测量和研究。1.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离合器进行拆解与组装,了解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基本结构。2. 对离合器的各个零件进行数据测量和计算(摩擦片外径、离合器后备系数、单位压力等)。3. 计算出尺寸后画出各个零件的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结构选型,然后完成离合器的装配图。4. 对从动盘、压盘、离合器盖进行总成设计。5. 对膜片弹簧进行强度校核、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设计优化。四、进度安排(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2月28日3月13日)(2) 根据给出的相关尺寸参数进行相关部件的参数计算,并进行验证 第 3、4、5周(3月14日 4月3日)(3) 绘制装配图并进行验证 第6、7、8周(4月 4日4 月24 日)(4)绘制零件图 第9、10、11周(4月25日5月15日)(5)设计1.5万字说明书一份,零件图一套第12、13、14周(5月16日6月5日)(6)毕业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6月6日6月19日)(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17周(6月20日6月26日)五、参考文献1 何佑之. 微型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改进设计J. 广西机械 , 1999, (02) 2 毛务本. 拉式膜片弹簧优化设计方法与分析J. 汽车技术 , 1995, (12) 3 林世裕. DST型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9, (02) 4 李林, 刘惟信.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0, (05) 5 冉振亚, 赵树恩, 李玉玲.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优化设计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09) 6 王洋, 高翔, 陈祥, 朱茂桃. 膜片弹簧设计的概率优化研究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 2001, (01) 7 林世裕.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演变、结构型式与应用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0, (01) 8 廖林清, 曹建国.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三次设计J. 四川兵工学报 , 1997, (02) 9 曹涌, 陶华.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离合器膜片弹簧优化设计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 2003, (06) 10 许和变, 巍巍.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稳健优化设计J.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 1998, (02)11 林卫, 苏智剑, 叶元烈, 周瑾. 汽车离合器设计专家系统研究J. 汽车研究与开发 , 1999, (03) 12 王大康, 刘健, 石亚宁. 汽车离合器方案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2002, (04) 13 胡加. 汽车离合器技术的新发展J. 专用汽车 , 2000, (03)14 阎春利,张希栋.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3.15 司传胜.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12.16 林明芳等.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2003,2.17 刘红欣.膜片弹簧应力分布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3, 3.18LiuWeixin,GePing,LiWei.OptimalDesignTorsionalDampersinAutomobileClutch. 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