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是什么?,1.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梁启超,2.过去发生事情的痕迹(史料)。,3.研究过去事情的学术或科学(史学)传承、借鉴功能,中国史学的发展,中国史学的发展一、发展分段:文字产生前载体、流传方式保留了对历史的记忆与认识文字产生后(前两时段时间及特征)二、具体史实:1、两司马和刘、章之区分2、两司马的共性与个性,各自时代因素的考虑3、刘、章的观点区分,各自时代因素的考虑4、新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5、传统史学(代表人物)和新史学(代表人物)的区别,参考:教材第七册98页103页,考纲要求,司马迁与史记B司马光与资治通鉴B刘知幾(几)与章学诚A梁启超与“新史学”C,一、司马迁与史记(“中国史学之父”),1、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分析:阅读教材99页得出取材标准与治史目的,2、地位与体裁:3、内容:,中国史学的发展,4、治史精神与方法:5、特点:6、评价:,二、司马光(时代特征)与资治通鉴,1、治史目的:2、取材标准:,3、地位与体裁:,4、内容:,5、治史精神与方法:6、特点:7、评价:,两司马不同比较,三、刘知幾(唐代)与章学诚(清)史学理论家,1、刘的著作:史通及时代背景分析,内容:,史学观点:,2、章的著作:文史通义及时代背景分析,内容:,史学观点:,四、梁启超与“新史学”(现代史学的开端),1、背景:时代与个人分析,2、出现标志及地位分析,3、史观及影响的因素,4、治史目的:注意与传统史学的区别,5、服务对象:同上,6、评价:利弊及分析,练习,?,孔子世家: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廻留之,不能去云。蒙恬列传: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湮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孟尝君列传:吾尝过薛,其俗闾里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探究世间人事与上天的关系继承了“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反对天道可以干预人事的看法,认为“顺时者昌,逆时者不死则亡”的观点“未必然”。批评了所谓的“占星术”、“望气术”等迷信思想。向传统的“天道”思想提出挑战,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毫无根据的。当时社会文化时代背景的对比,“通古今之变”通晓历史的发展演变规律认为历史是通过:各种变革向前演进的,对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都采取称赞的态度。提出“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认为“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成一家之言”:表达其独到的历史见解和社会、政治理想对封建帝王也不一味加以歌颂,既写他们的历史功绩,也不避开其弱点,表现出史学家“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卷二夏本纪第二卷三殷本纪第三卷四周本纪第四卷五秦本纪第五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黄帝,3000多年的历史,他(司马迁)撰写的这部史书与其说是一部有独创性的著作,不如说是一部所有他能接触到的史料的汇编。所以他撰写的这部史书与其说是一部有独创性的著作,不如说是一部所有他能接触到的史料的汇编。只是在撰述他所处时代的各种事件和人物时,他才表达个人的看法,写出有独到见解的历史。正如他谦虚地解释的,“我的叙述仅仅是使过去传下来的材料系统化。因而,不是创作,只是如实地表述”。全球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宋神宗)。,在进通鉴表中,自言:“研精极虑,穷竭所有,目力不足,继之以夜。”有人见其残稿堆积有两屋之多,皆蝇头小字,字字端谨,无一字潦草。书成之后,66岁的司马光,已是“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其记赤壁之战,不过二千三百字。文字因袭旧史的;九处用陈寿三国志,六处用裴注江表传,一处用裴注引山阳公载记;改易了的不过数字,写来却娓娓动人,一千七百余年前的事,仿佛历历在目。”程应镠历史的真实与通变,编写丛目:即根据编纂设想,先以一书为主,按年月日顺序标出事目,然后编检群籍,逐一增补事目,而将有关资料出处附注于事目之下,称为“丛目”。组织长编:即依据丛目,将所有材料检出,错综诠次,择优采录,初拟文辞,以大字书写正文,以小字附注考异,总成“长编”。长编要求“宁失之繁,勿失于略”,以保证定稿时有充分的史料依据。笔削定稿:即依据长编所载,考其异同,删繁就简,统一体制,锤炼文字,杀青定编。由主编司马光一人负责。如唐纪部分长编草卷,长达2000余丈。司马光每三日删一卷,共用四五年时间,删定为81卷。故全书虽由集体编成,而义例一贯,文风统一,浑然如出一手。,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年月顺序,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迄北宋建国前1300多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借鉴。后人将他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两司马”,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南宋史学家郑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繁简得宜,很有分寸,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梁启超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中编写的。-毛泽东,西汉(前14587年),北宋(10191086年),中国史学双璧,补充板书: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巨著通史史家都有严谨的治史精神都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重视史料考证都在前代的史学基础上传承创新都属于传统史学,补充板书:不同点,史书体裁: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编撰宗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编撰方法:司马迁实地探访为史记撰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司马光占有大量史料并谨慎考辨取舍,内容范围:史记记载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战国至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编撰机构:史记由司马迁一人完成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持下的史局共同完成史书规模:史记130篇,50余万字资治通鉴290余卷,300余万字。,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传统史学的理论总结:,刘知幾认为,史学人才需要有才、学、识三方面的擅长:才,是编撰史书、叙述史事的能力;学,是丰富的史料、渊博的知识;识,是独到的见解和秉笔直书的精神“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这三方面的擅长,得一不易,兼有更难,所以世上多文士而少良史。”对于史识的内涵,刘知幾说“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章学诚,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写成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在刘知幾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德”;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信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观念*社会变革历史观念的变革,上帝创世,物种进化,补充板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大变局,传统史学与儒学密不可分传统史学多以儒家纲常伦理褒贬人物,尧舜禹汤,夏桀商纣,PK,“其所谓史者,不过撮录国数千年之故实,以之应用于劝善惩恶之教育”,使后来者“读之而得模拟先哲之真似而已。”史学概论序论汪荣宝(18781933),显然在这一话语体系下历史的变化进程是不被重视的,修史者关心的是怎样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阐扬那似乎永恒不易的纲常名教。(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梁启超与“新史学”,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传统史学也发生了激烈变动,历史学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新史学的宣言书1901年、1902年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提出一种迥异传统史学的崭新历史观念,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激烈的批评,孟子尽心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余岁。”,历史循环论,“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者也”,新史学理念意味着通过对历史的彻底厘清,可以找出今日中国落后的病根。,史界革命不起吾国遂不可救梁启超,材料一:盖从来作史,皆为朝廷上之君臣而作,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史之精神为何?曰理想是已。作史者苟能勘破之,知其以若彼之困,故生若此之果,鉴既往之例,示将来之风潮,然后其书乃有益于世界,今中国之史俱呆然曰: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事之影响于他事或他日者若何,当得善果,当得恶果,莫能言也。材料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启超新史学,历史进化论,传统史学的特点,1、历史观念:复古、循环、儒家伦理纲常2、历史重心:皇族、王朝、英雄人物3、研究内容、治史目的:政治、军事、外交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近代新史学特点,社会进化论的观点,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中国自古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探究中国未来发展道路,4、研究方法:史料考证、重在叙史5、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借鉴其他学科不多,实事求是、疑中求信、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借鉴其他学科,补充板书,历史编年体,资治通鉴,司马光,历史传记体,史记,司马迁,历史叙述体,历史,希罗多德,知识巩固:,1、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A.实地调查B.文献查阅C.道听途说D.考古发掘2、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A.搜罗天下异闻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成一家之言D.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3、中国古代的史书编撰体例呈多样化,出现比较早的的是以年代为中心的体例。其中有一部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以年代为中心的史著巅峰之作,它是()A.春秋B.史记C.史通D.资治通鉴,4、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编纂体系和选材原则的是()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5、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A史德B史才C史学D史识6、史家不离事而言,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史家主观因素的影响A.事件发生的时地B.事件的前因后果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7、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编年体史书的特征是()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一、司马迁与史记(“中国史学之父”)1、时代背景个人经历:自幼受到史官父亲的教育,师从董仲舒(汉儒大家)周游南北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取材丰富受命继任太史令,得以饱览宫廷藏书。2、取材标准与治史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地位与体裁: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本纪、世家、列传、表、书3、内容:完整地叙述了我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当朝武帝时约3000多年的历史。4、治史精神与方法:实地考察,据事直书,刚正不阿5、特点: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生动,言语简练6、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二、司马光(北宋时代特征)与资治通鉴1、治史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帝王提供服务)2、取材标准:“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即以政治、军事史为主,关乎朝代兴亡的内容以供帝王借鉴)3、地位与体裁: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千古传诵的文史名篇4、内容:上起战国,下迄北宋建国前1300多年的史事。5、治史精神与方法:史料征引广博,史事取舍谨慎、考辨精细严谨、踏实、敬业6、特点:以政治、军事为主,文风古朴,善于叙事,长于剪裁7、评价: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史学文学价值高,但取材范围不广,三、刘知幾(唐代)与章学诚(清)史学理论家,1、刘的著作:史通时代背景唐则天政治清明时期,内容:对唐以前的中国史学作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体例、编撰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史学观点:a、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b、提出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2、章的著作:文史通义,背景:乾嘉时期不满于脱离时代的考据学风。,内容: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学术的名著。,史学观点: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在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富裕县富裕镇人民政府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北十堰市郧阳区聘请政务服务志愿监督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辽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幼儿园园长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湖南新宁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人才引进降低开考比例岗位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金湖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9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中共溧阳市委党校长期招聘教师2人(江苏常州市)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成本会计岗等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辽宁沈阳盛京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沈阳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集体荣誉-主题班会课件
- 养老现状课件
- 【某酚醛污水处理厂的经济评估计算过程案例2100字】
- 当代科技伦理与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融合与教学创新探索
- 公司年度财务预算
- 2025年高考语文考前关注: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 氯气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 水利工程监理部主要工作制度(依据2014版监理规范编写)
- 2024年酒吧演艺公司与艺人合同
- 血浆灌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 述情障碍的社会根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