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表现.doc_第1页
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表现.doc_第2页
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表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表现08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灾难,工厂倒闭,公司破产,工人失业。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而在太平洋东岸的社会主义中国却迎难而上,帮助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度过了最黑暗的一年。是全世界不得不对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刮目相看,西方再次掀起了马克思热。国外“马克思主义热”的首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以及由此而来的思想魅力。从认识上说,文化要发展,就得先继承,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思想魅力就在于它批判性地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数千年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在19世纪70年代,整个德国理论界都把黑格尔视为一条“死狗”,黑格尔哲学成为了哲学史上的千古绝唱,人们认为黑格尔哲学固然美仑美奂、精致优雅、滴水不漏,但它却是纯粹思辨的产物,他们认为:“建立一个使人凄然落泪和奋然兴起的永垂不朽的哲学固然很好,但是一座建立在沙土和泥浆上的纪念物又有什么用处呢?”但是,马克思却在他彪炳千古的资本论中表达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理论情怀和宽阔胸襟,他说:“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是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优秀的继承者,自然有其无穷的思想魅力,能在理论上吸引并征服从“冷战”思维中清醒过来的人。西方国家有识之士对马克思主义在认识上的觉醒是被资本主义现实中的深刻危机所触发,并逐渐认识到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的深刻和睿智,进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热”。越来越多的学者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中去借贷理论成果,甚至公开卖弄起马克思主义的术语和思想,争相以“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自我标榜。那么,是什么原因再次掀起了“马克思热”呢?首先,自1989年1991年的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在20至21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腾飞,使世界社会主义重新燃起振兴的希望。德国世界报评论,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解决时代课题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让西方重新认识了马克思倡导的社会主义理论。难怪,在最近德国明镜周刊举办的一项调查中,中国成了德国青少年“最向往的国家”。其次,中国游客的光临,让德国人深切地认识了什么是“发展”。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游客每年达到60多万,在德国的日平均购物消费为110欧元。而今后几年,大约将有七八千万中国人出境旅游。如在“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去年有2.8万名中国游客住宿,比2003年上涨了40。为了更好地接待和招揽与日俱增的中国游客,由170家商场、餐饮店组成的特里尔“城市倡议”组织特地开办了中文班,教授其员工中文。同时,特里尔还专门制作了32页之厚的中文版“购物指南”,让到达特里尔的中国游客上车伊始就能清楚上哪里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此外,已有80家店铺的门前悬挂出红色招牌,上面用金光闪闪的中文大字写着“欢迎光临”、“祝您购物愉快”等字样。中国将推动第四次“马克思热”罗森贝格教授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一次又一次理论攻击和思想围剿,其结果是不仅没有驳倒马克思主义,反而扩大了它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引发了20世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三次热潮:20至30年代,第一次“马克思热”;50至70年代,第二次“马克思热”;80年代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前后,第三次“马克思热”。他还乐观地预测,由于中国的实践成果,中国将推动第四次“马克思热”。在经历了长时间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喧哗与骚动”之后,许多反传统的急先锋从精疲力尽的“解构”游戏中“寻根”归来,厌恶了无聊的现实,而逐渐认识到当今西方的生存境遇,体会到深深的危机感和幻灭感,精神文化上的内在矛盾变得十分尖锐。于是人们不得不追问:“社会秩序既缺乏作为生命力之象征性表现的文化,又缺乏作为动机或聚合力量的道德因素,那么,靠什么才能够把社会粘结为一体呢?”8(P132)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与来自现代社会本质的一个更为普遍的问题相关,即,今天的社会结构(技术经济体系)同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断裂。前者受制于一种由效益、功能理性和生产组织(它强调秩序,把人当作物件)之类术语表达的经济原则。后者则趋于靡费和混杂,深受反理性和反智情绪的影响,这种主宰性情绪将自我视为文化评价的试金石,并把自我感受当作是衡量经验的美学尺度。所以说:“事实上,正是资产阶级经济体系更精确地说是自由市场酿成了传统资产阶级价值体系的崩溃。”8(P102)西方学者普遍相信,“我们正处在西方社会发展史的一座分水岭上:我们目击着资产阶级观念的终结这些观念对人类行动和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交换都有自己的看法,过去的二百年中,资产阶级曾经靠着这些观念铸成了现代社会。”8(P53)人们相信,现代人正伫立在一片空白荒地的边缘,仿佛如艾略特所说的“荒原”。现代主义的衰竭,无拘束自我的令人厌倦,以及政治言论的枯燥无味,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漫长时代行将结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盛行过许多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即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所谓新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学者试图按照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实做出新的理论解释。新马克思主义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变种,这最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几乎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例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等,例如有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科学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分支学科,其中有一些分支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直接有关。例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这是两门极为重要并有深远影响的新兴学科,它们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以政治社会学为例,它有两大理论来源,其一是马克思的理论,其二是韦伯的理论。美国著名的政治社会学家安奥勒姆曾这样说:“马克思可以说是政治社会学之父,正如奥古斯特孔德可以称为社会学之父一样。毫无疑问,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轻视了这个题目,但是,显而易见,马克思创立了许多比任何热衷于政治研究的社会学家活着的和死去的都更富有挑战性和更富有成果的思想。”我还想回到前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为什么它对西方社会科学具有如此深刻的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本身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即消灭剥削和压迫,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仍然是许多进步的和正直的学者所憧憬的理想。三是不少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是死抠书本,而是始终站在时代和学术的前沿,对新出现的现实问题及时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