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经济 2 0 1 0 年第1 0 期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研究 以2 0 0 3 一- -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为例 冯瑛郭素华陈建东 :! = ! = ! :E 摘要丁:在更献曰j 聩盼基础上:;! :本文利两泰尔指数对:J 2 0 j 3 :3 :誓多9 j Q 曼:年安徽省:农村学民的牧冬差距进行彳 莉算弃违:过拜农特居:民收火的:分解分析寸:各类牧:人的变化及其:内:在原:因:在研究络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缩 套农特居民晦天j 差霹的相:美敢策建议蠹! ! ;! :! j :! ! ;! ! ;j j ! j ;j ;! ! ;i ! j ! ;:; = ;= i = ;j ;= ! :叠:;= ! :薯:0 ;! ;= ;:蠹:囊叠j 毫o :,: 囊! ;! ;! E 关键词p 枣村居民;j ;峻冬攀 彰,秦+ 尔指数簟! ! ! = ;! ;! ; = ;j ;= ;蠹;:;:! ! ;:一曩:;! j j :! ;! ;= :蠹;:! ;:0 0 :;! = : ! ! ! ! ! 申图分类粤舅F i :幺醴移;! ! ! 爻献:标识码重琴薯鹱叟章编号 = :;j :O O $ 皇4 7 谚2 臼1 :_ b ;黟尊i 手寸魄垂:( 验:0 : 零囊作者琴麓! :篝麓荐壤黪j 劳缔诚:都奄聋机械高等专科学接;:砖:硝成都:叠多蛳王;! ;! ;! i ;:;j ;j ;:鼍;! ;囊:譬 :;i i i ! :i ;i i ! ! :i :部素:攀额:士i ! :究生:西南财经犬:擎财税学:院审:) :f I :成都:6 p :! ! i ! : :! ;! ! : j j :囊。 :叠毒 ; : : :眯建! 乐:;= ;= :削教挺西:南财经犬:攀财税学:院:西辨成:都:= 1 6 j d o 宁黔:j = ! = j :;= ;:;:;= j = j :,:o : 一、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 村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然而,我国农村居民的收 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众 多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全国范围内、区域间还 是从区域内部来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均有扩大的 趋势。“蚴3 1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后发现,目 前我国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 个方面: 1 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 现状及原因 薛军民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农村内部 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周云波亦认为我国农村 二元反差的不断扩大拉大了农村收入差距;。唐平、 陈建东则提出了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 入的差距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原 因。6 M 2 从微观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陈宗胜和周云波认为。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的 积累状况是导致天津市1 9 9 6 1 9 9 9 年收入差距增 加的唯一原因,0 3 李学灵和张尚豪也指出非农产业 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和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是造成 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3 胡荣在对 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l o 个乡镇的农村居民抽样 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随着农村居 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 大。1 0 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剖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 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从宏观 角度分析的多,从微观角度剖析的较少;用基尼系 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的多,用泰尔指数的少;且研 究数据相对来说已陈旧,对最近几年数据研究不多。 我国各省的经济实力、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各不相同,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很大。安 徽省是位居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人口多。属于经 4 4 万方数据 农村经济2 0 1 0 年第1 0 期 济欠发达省份。有关资料显示,2 0 0 9 年安徽省城镇 化率为4 2 1 。而全国城镇化率则为4 6 6 ;且 2 0 0 9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5 0 4 元,低 于全国水平6 1 3 元。虽然安徽省经济实力和人口构 成均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整体来说,安徽省的 状况是接近于全国水平的。因而笔者选择了安徽省 作为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定对象是具有代表 意义的。在此,结合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 料的数据,运用泰尔指数为指标测算2 0 0 3 -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从分解其收入源 人手来探究造成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 二、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1 数据的独特性及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笔者采用的数据是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资料( 2 0 0 4 2 0 0 9 年) 中的收入分组资料,此数据 与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有明显不同之处:安 徽省统计年鉴按人均纯收入将农村居民收入分为 1 0 组,而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村居 民收入高低不同将农村居民收入分为2 0 组。在计算 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或者基尼系数时,如果分组过 少则会忽略组问差距,从而会造成对测算结果的低 估。因此。相比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来说,我 们选取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是相对比较精确的。 2 指标选取原因及指标计算方法 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都是常用于衡量收入差距 程度的指标,但基尼系数存在一些缺陷。与基尼系 数相比,使用实证数据计算泰尔指数比较容易,并 且在泰尔指数的计算中不对收入阶层赋予权重,因 而测算结果也不会影响x , - t 低收入阶层变化的反应; 另外,泰尔指数不仅能测算出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 而且还能测算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体收入差 距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上述原因,笔者选用泰尔指数作为测算农 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总体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 为: T :q I l o g 导:q l l 。g 詈 上式中q ;表示第i 组农村居民收入占全省农村 居民总收入的比重;y i 表示第i 组农村居民的人均 收入,U 表示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收入;P ;表示第i 组 的农村人口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比重。 3 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 总体状况 农村居民总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家庭 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而纯收入 是总收入减去各项费用后的收入。一般情况下,采 用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因此 笔者亦采用年纯收入作为衡量安徽农村居民收入的 主要指标。 根据公式并结合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资料的数据,笔者计算了安徽省2 0 0 3 - - , - , 2 0 0 8 年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 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的泰尔指数( 参见表1 ) 。 4 5 表1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 来源的泰尔指数 人均纯工资性家庭经营财产性转移性 年份收入泰尔收入收入泰尔收入泰尔收入泰尔 指数泰尔指数指数指数指数 2 0 0 3 0 0 5 4 1 0 0 9 3 70 0 2 2 4O 1 2 6 9 0 1 1 2 2 2 0 0 40 0 4 8 1O 0 7 7 9O 0 2 7 9O 0 7 5 6O 0 3 2 8 2 0 0 50 0 5 7 90 0 8 8 80 0 3 4 60 1 4 7 7 O 0 6 1 9 2 0 0 60 0 5 2 60 0 7 4 60 0 3 4 4O 1 3 1 50 0 5 8 5 2 0 0 70 0 4 8 20 0 7 4 4O 0 3 9 3O 1 4 1 20 0 7 7 6 2 0 0 80 0 4 3 10 0 6 8 50 0 3 6 70 2 0 3 10 0 4 0 8 由表1 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的泰尔指数呈下降趋势,且在2 0 0 5 年之后持续下 降由此可见,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整 体呈缩小趋势。 心y 弋x rk 二f 十 I + 工资性收入泰尔指 数 l 家庭经营收入泰尔 指数 + 财产性收入泰尔指 数 - X - - 转移性收入泰尔指 馓 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 图1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泰尔指数、 家庭经营性收入泰尔指数、财产性收入泰尔指数以及 转移性收入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 万方数据 农村经济 2 0 1 0 年第1 0 期 通过表1 和图1 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居民的 I 资性收入差距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 有略微上升之趋势;变化最大的是财产性收入差距; 转移性收入的泰尔指数起伏不定,但总体来说。2 0 0 4 2 0 0 8 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比2 0 0 3 年缩小了。这 些收入差距的变化原因,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解释。 同时笔者也计算了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 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见表2 ) 。计 算结果表明,各类收入的平均数都大于中位数,这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类收入来源的差异。 表2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平均皴与中位数单位:元 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人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年份 平均数中位数平均数中位数平均数中位数 平均数中位数平均数中位数 2 0 0 3 2 1 1 9 9 71 8 5 0 O O8 1 8 9 26 4 6 3 7 1 8 8 2 7 8 1 7 4 7 0 63 6 2 13 1 9 51 0 4 6 68 4 7 2 2 0 0 42 4 9 1 9 82 2 5 08 8 4 6 27 4 0 5 92 3 2 3 6 9 2 1 4 7 94 6 1 6 4 2 5 7 1 1 9 2 21 0 9 3 1 2 0 0 52 6 0 9 9 02 2 5 01 0 1 0 0 58 0 8 8 12 4 7 1 2 52 2 2 4 4 54 5 2 13 0 0 91 4 2 7 91 0 5 5 4 2 0 0 62 9 1 9 0 02 7 5 01 1 8 4 1 11 0 1 6 8 52 7 1 9 2 92 6 1 1 4 6 5 2 7 93 5 3 61 7 3 8 91 4 0 4 3 2 0 0 73 3 5 4 4 63 2 5 01 4 7 0 0 51 2 9 6 9 l3 0 3 3 9 42 8 3 4 91 0 1 9 65 3 0 12 2 5 8 7 1 6 7 3 1 2 0 0 83 8 1 2 7 0 3 7 5 01 7 3 7 8 51 5 2 6 5 93 5 9 4 6 33 1 9 4 0 51 2 2 5 16 0 1 63 1 8 3 23 0 4 5 6 采用表2 中的数据,笔者进一步计算出了各项 收入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值( 详见表3 ) ,以此得 出了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各项收入差距 的走向。 表3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 来源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值 人均工资性家庭经营财产性转移性 年份 纯收入收入收入收入收入 2 0 0 31 1 51 2 71 0 81 131 2 4 2 0 0 41 1 11 1 91 0 81 0 81 0 9 2 0 0 51 1 61 2 51 1 11 5 01 3 5 2 0 0 61 0 61 1 61 0 41 4 91 2 4 2 0 0 7 1 0 31 1 31 0 71 9 21 3 5 2 0 0 81 0 21 1 41 1 32 0 41 0 5 由表3 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均纯收入平 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从 2 0 0 5 年持续下降,这与人均纯收入的泰尔指数走向 是一致的。2 0 0 3 2 0 0 7 年的工资性收入平均值与中 位数的比值走向与其泰尔指数的走向是一致的,只 有2 0 0 8 年不同。2 0 0 3 2 0 0 8 年,财产性收入和转移 性收入的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整体走向与各自的 泰尔指数走向完全一致。 表42 0 0 8 年相对于2 0 0 3 年的安徽省农村、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单位:完 2 0 0 8 年棚对于 2 0 0 3 矩2 0 0 8 年 2 0 0 3 年的增长率 收人类别 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 全年纯收人2 1 2 7 4 86 7 7 8 0 3 4 2 0 2 4 91 2 9 9 0 3 51 9 7 51 9 17 工资性收入 8 1 8 9 24 8 7 8 31 7 3 7 8 49 3 0 2 3 82 12 2I 9 0 7 家庭经营纯收1 19 9 9 4 3 7 1 12 1 1 4 2 49 5 9 4 31 7 6 22 5 8 5 财产性纯收人 3 6 2 11 1 4 3 71 1 9 0 42 9 3 9 23 2 8 72 5 7 转移性纯收入 7 2 4 11 7 9 2 1 42 3 1 3 73 6 0 3 7 23 1 9 52 0 1 l 此外,笔者还计算了2 0 0 8 年相对于2 0 0 3 年的 安徽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各项收入的增长率( 见 表4 ) 。表4 数据显示,2 0 0 8 年与2 0 0 3 年相比,安 徽省农村居民全年纯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民高0 5 个百分点,全年纯收入中各项增长率只有家庭经营 性收入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由此可以看出。农村 居民在国家经济发展及国家对农村经济大力支持过 程中是受益的,其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要快于城镇 4 6 万方数据 农村经济2 0 1 0 年第1 0 期 居民。 另外,与全国水平相比较2 0 0 8 年相对于2 0 0 3 年的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增长率,安徽省要高于全国 水平,并且安徽省2 0 0 8 与2 0 0 3 年城乡居民年纯收 入增长率差异小于全国水平,即安徽省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小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 三、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 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 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四部分构成。安徽省农 村居民的这四类收入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家庭经营 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 性收入所占比重较t J , ( 见表5 ) ,这与全国农村居民 收入的构成状况是类似的。 表5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在全年 纯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工资性家庭经营 财产性纯 转移性 年份收入占总纯收入占收入占总纯收入占 收入比重总收入比重收入比重总收入比重 2 0 0 33 85 61 73 4 2 0 0 43 56 01 83 2 2 0 0 53 85 71 73 3 2 0 0 64 05 41 83 9 2 0 0 7 4 15 12 9 4 6 2 0 0 84 l5 02 85 5 r 、 、1、卜- r 。,并_ + 工资性收入占总收 入比重 一m -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 总收入比重 + 财产性纯收入占j ; 收入比重 * 转移性纯收入占 总收入比重 图22 0 0 3 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百分比 利用表5 中的数据,笔者绘制出图2 。从图2 显 示的结果来看,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在全年 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两项收入之和在全年收人 中的比重超过9 0 。因而,这两项收入的变化对农 村居民收入变化起主要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 家庭经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工资 性收入的比重在上升。另外,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 收入的比重较小,但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转 移性收入的上升速度很快。 通过对上述四项收入的收入源进一步研究,笔 者发现: 1 安徽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并且外省从业收入占主要 部分 例如:2 0 0 8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收入 占工资性收入的6 1 8 8 。另外,外省从业收入占外 出从业收入的8 2 8 6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居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逐 年增加。由于外出务工者多数是农村中低收入阶层, 在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不大的前提下,其外出 务工收入的工资差异也不大,因而近年来农村居民 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相应地农村居民工 资性收入的泰尔指数也呈下降趋势。 2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 产业中的农业收入 如2 0 0 8 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 的6 9 3 4 。但是,由于受农业生产力的限制以及农 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占 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 工造成家庭农业收入减少,并且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经 营性收入泰尔指数的上升。 3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主要来自 于土地征用补偿收入 2 0 0 3 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 入占财产性纯收入的3 7 7 ,2 0 0 8 年为6 2 ,由此 可见,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对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 起主要作用。失地农民与有地农民在土地补偿收入 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扩大,因而。农 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泰尔指数也随之提高。 4 粮食直接补贴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4 7 加 鲫 如 加 0 万方数据 农村经济2 0 1 0 年第1 0 期 实施,是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的主 要原因 在转移性收入中,国家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占 7 3 5 3 。因而,国家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对改善农村 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是非常有效的。如2 0 0 8 年人 均粮食直接补贴占转移性收入的2 8 ,这项转移支 付给主要从事务农的农村居民以补贴,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缩小了从事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的差距。 而政府x , - t ;R 村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有利于 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所以,政府对农 村居民的政策性转移支付的增加,特别是粮食直接 补贴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是近年来安 徽省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下降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我国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的四部分构成中,工 资性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所占比重最大,因而 这两项收入差异变化对农村居民总收入差异变化起 主要作用。 笔者在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算的 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行了分解,并且分析 了各部分变化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 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起主导作 用。虽然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较小,但是,这两项收入的影响正日益明显。因此,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构成与安徽省类似的省份情况 大体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由于农村生产力的限制。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 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农村居民外出从业 收入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因而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 不仅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的边 际生产率和报酬水平,而且是增加农民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克苏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阳江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广东历年(202511-202611)二级人力师论文题目和答辩真题答案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的团体标准应用
- 社区燃气使用安全课件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题(无答案)
- 广州房屋定金合同范本
- 电影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 职校开学第一课课件:谁说职业没前途
- DL 5190.3-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 铝合金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型医院巡查经济管理部分巡查内容
- 写字楼开发项目财务风险评估
- 冲吧-海马体!《考试脑科学》阅读分享
- 创新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 指南
- 新入职体育教师培训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