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坑降排水施工设计方案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一、 基本情况1、项目总况西溪花园西区三期C9地块1-5号楼建设工程位于杭州蒋村地区,东至朝天莫港、西至五常港绿化带,南至文二西路、北至文一西路,为房建叁类。本工程建设单位杭州市西湖区建设管理中心。设计单位为杭州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工程包括1#5#楼,地下为自行车库,地上十层为住宅,采用框架结构。1楼总建筑面积为743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736 m2,地下建筑面积702 m2,建筑占地面积为786 m2。建筑高度29.800m。2楼总建筑面积为772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983 m2,地下建筑面积738 m2,建筑占地面积为761 m2。建筑高度29.800m。3楼总建筑面积为823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422m2,地下建筑面积807 m2,建筑占地面积为808 m2。建筑高度29.500m。4楼总建筑面积为862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865 m2,地下建筑面积761 m2,建筑占地面积为807m2。建筑高度29.800m。5楼总建筑面积为583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282m2,地下建筑面积552 m2,建筑占地面积为569m2。建筑高度29.500m。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地下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屋面防水等级级,地下室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工程等级2级。2、基坑情况本工程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主楼为平民住宅,15楼车库开挖面标高为-3.45m,各主楼电梯基坑最深开挖面达-6.05m,每个基坑开挖面积约1000m2。根据浙江省勘察院提供的该项目岩土工程报告,该基坑的土层分布及地下水情况如下表:土层分布情况层号名称层厚m状态-1杂填土0.508.70灰色,湿,松软软塑状态-2素填土0.402.60灰褐色、湿,松软-3塘泥0.505.90灰黑色,软塑流塑粉质粘土0.405.90灰黑色、灰黄色,软可塑状态-1淤泥质粘土0.707.00灰色,流塑-2淤泥质粉质粘土3.8020.30灰色,流塑-1粉质粘土0.508.70黄灰、褐灰、黄灰色、软塑-3粉质粘土1.7019.40灰黄色、青灰色、褐黄色,可塑-3夹粉砂0.9灰黄色粘土1.005.10浅灰色、软塑-2粉质粘土1.6013.20黄褐色、青灰色、砖红色,可塑硬塑-2夹中砂0.901.20灰白色,稍密中密状态-2砾砂混粉质粘土0.708.80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态-1全风化含砾砂岩石1.105.00紫红色、中密-2强风化含砾砂岩石1.208.90紫红色,密实状态-3中等风化含砾砂岩石5.60紫红色,密实状态地下水情况2层粉质粘土以上埋有上层滞水型地下水,含水丰富,以下土层埋有承压型层间水。-2层砾砂混粉质粘土中,多为粘性土,富水性一般,水头距地表10米左右。二、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根据对杭州西溪花园西区三期工程最新地质报告中土质、土层及水位的综合分析,进行降水设计。根据对周围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了解,场区地下水将影响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并影响基础施工,该部分水应予以排除。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大小,基坑降水的排水量可估算如下:Q=1.366k (2H-S)SLg(1+R/r0)式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 H含水层厚度 S基坑水位降深 R降水影响半径 r0基坑等效半径 整个基坑土层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 渗透系数不大。按上述方法估算,基坑总涌水量约为1170m3/d。本场地地下上层滞水水位较高,且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地下水位降低比较困难,根据本工程基础深度、水文地质情况、日降排水量和我们在浙江地区各类地层中的降水经验,本工程拟采用大口井方法进行基坑降水,降水要兼顾护坡施工、基坑开挖。大口井主要设在基坑坑外1.0-2.0米处。如果降水后水位仍高于基底,则采取坑内降水,在坑内做集水井集中抽排。本降水体系,除上层滞水不能彻底抽排外,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50cm以保证干底作业是有把握的,因此,上述措施仅作为预案。不能彻底排除的上层滞水,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再进入集水井抽派。排水沟沿坑底四周设置,底宽300mm,沟底低于坑底300mm,坡度为1。集水井沿坑底边角设置,间距25米,直径0.8米,井底低于坑底0.81.2米。对于地表水,采取“堵”和“疏”结合的办法:沿基坑护坡压顶砌筑240mm高挡水墙,以防地表水进入基坑;在施工硬化地面前,沿基坑四周距坑边1.5米埋设直径300mm的排水管,埋深500mm;沿排水管每隔16米设一雨水井,井口加设铁篦子;在施工硬化地面时,向雨水口方向作成流水坡,坡度为1,将地表水引流至雨水井内。对于由于降水时间短、土方开挖速度较快而出现的上层滞水滞留现象,采取就地挖设土层集水坑导流措施,以减小降水速度对土方开挖速度的影响。三、抽水方案设计 采用潜水泵抽水,抽出的水排入集水管,经沉淀池沉淀后进入现场临时排水管系统,排入指定的市政管线。四、地面排水系统设计由于现场场地大,排水管线设置考虑如下。排水总管先沿施工现场围墙明设, 铺设150排水管, 水力坡度3。中间砌筑240mm厚600600砖集水井。从井口暗埋塑料管至排水总管,暗埋塑料管与潜水泵塑料管采用二次软连接,以方便潜水泵的下放及维修。在基坑西南、东南角、东北角和西北角26米外各设一沉淀池,沉淀池用钢筋焊成的栅栏盖住,沉淀池尺寸深1.5米、长3米、宽2米。从沉淀池作砖砌排水暗沟直通道路路市政管线。现场道路硬化后,将沿围墙铺设的排水管改移至基坑安全护栏内侧明设固定,排水管与沉淀池之间用暗管连接。 五、降水施工安排1、降水施工主要机械设备:潜水泵组 20台套(以实际发生为准)电箱 7只电缆 若干2、降水井施工的质量、安全要求:降水井井身直径须达到大于800直径;井的深度应达到或不超过设计井深的2%;地面排水管线必须符合设计排水量的要求,其铺设不得影响其它工作的进行,并不得发生渗漏现象;抽排水使用潜井泵,必须试运转后方可下入井内;电器线路安装前必须对所使用的电箱电线进行绝缘测试,电箱电线的负荷必须和泵匹配。电器管线必须套管埋入地表面下300mm或沿围墙架设,不得随地拉线。3、降水观测:从开始降水起,每天由专人观测降水井内水位,并作好记录。对于水位变化异常的情况,应及时研究,采取措施处理。随土方开挖、喷锚护坡的进行,观察基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