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允许孩子犯错.doc_第1页
教育,请允许孩子犯错.doc_第2页
教育,请允许孩子犯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请允许孩子犯错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教育,请允许孩子犯错。“老师,我的作业又忘到家里了!”“老师,马晓明和李小亮又打架了!”当遇到这些孩子们容易犯的错误时,你会怎样处理呢?是疾言厉色的喝斥还是以暴制暴?我觉得用伤害孩子自尊的做法来教育孩子,只会适得其反。我的做法是以生为本,给予孩子做人的尊严,不公开处理,也不公开处理结果,但会记录在我的一个犯错小册子上,让犯了错的孩子们自己认识错误,自我反思,自我纠错。在德国幼儿园和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那就是:不犯错就不是孩子了。春秋时期的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也说过的一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育活动中,我从不把孩子们看做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那么人无完人,世人,都会犯错,大大小小,多多少少。即便成年人也难免会犯错,何况少不更事的孩子。孩子是犯错的最多时期,与成年人犯错不同,孩子大多不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无知,加上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很多时候都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无心之失。所以允许孩子犯错,包容和理解孩子,正确看待孩子们的无心之过,是每一个成年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素养和水准。所以,为人师者更需要有一种有容乃大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错误,适时抓住错误根源,谆谆教诲引而不发。作为教育者不能感情用事地惩罚孩子,而是找到孩子犯错的根源,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其实,也只有那些对孩子的错误束手无策的成年人,才会对幼小孩子的错误恼羞成怒,甚至怒不可遏,因为他们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就利用惩罚措施来发泄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不满。这不是教育,而是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扭曲和仇恨的种子。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目的不是不允许犯错,是不要重复地犯同样的错,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我经常跟学生说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是一种耻辱”,只要绊倒一次以后注意不要再摔倒就好了。我的口头禅学生也都很熟悉了,我只要说“知错能改”,孩子们就能接着说“善莫大焉”。也许会有人质疑这种说法,这样包容的结果会不会直接导致一大批问题儿童的出现?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包容不是放纵,适量宽松的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有人可能还会说:允许孩子犯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等着孩子来犯错了?亦非也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只要平日里加强孩子的品德教育,摒弃空洞的口号和枯燥的说教,结合生活实例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的是非甄别能力这样一来,就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犯错的概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不能光靠约束、压制、设定框架,而是要引导、启发、激励孩子积极向上,自我教育。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在错误中反思、领悟、逐渐成长呢!这种“放”不仅不会“放羊”,反而会使孩子越“放”越聪明,越“放”能力越强。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谁都会犯,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错误失败改正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