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出题学校:清华大学 满分 120 分 时间 3 小时 30 分钟 一、看似简单的小试验(30 分)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力学试验,其条件和器材很简单:已知光滑半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可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坐标系Oxy与半圆盘固结,其中O为圆心,x轴 水平,y轴竖直。小球(1,2,3) i P i =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g平行于y轴向下,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小球尺寸。每次试验初始时刻半圆盘都处于静止姿态。 (1)如果她扔出小球 1 P,出手的水平位置 0 xr,但高度、速度大小和方向均 可调整,问小球 1 P能否直接击中半圆盘边缘最左侧的A点?证明你的结论(6 分) 。 (2)如果她把小球 2 P从半圆盘边缘最高处B点静止释放,由于微扰动小球向右 边运动。求小球 2 P与半圆盘开始分离时的角度(12 分) 。 (3)如果她让小球 3 P竖直下落,以 0 v的速度与半圆盘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撞 点在45=处) ,求碰撞结束后瞬时小球 3 P与半圆盘的动能之比(12 分) 。 二、组合变形的圆柱体(20 分) 圆柱AB的自重不计,长为L,直径为D,材料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 剪切屈服应力为s。其中圆柱A端固定,B端承受引起 50%剪切屈服应力的扭矩 T M 作用。 (1)求作用于圆柱上的扭矩 T M(6 分) 。 (2)应用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 ,求在圆柱B端同时施加多大的轴向 拉伸应力而不产生屈服(6 分) 。 (3)求问题(2)情况下圆柱体的体积改变量(8 分) 。 三、顶部增强的悬臂梁(30 分) 有一模量为 1 E的矩形截面悬臂梁AB,A端固定,B端自由。梁长为L,截面 高度为 1 h,宽度为b。梁上表面粘着模量为 21 2EE=的增强材料层,该层高度 21 0.1hh=,长度和宽度与梁AB相同。工作台面D距离B端下表面高度为。在B 端作用垂直向下的载荷 P F。不考虑各部分的自重。 (1)求组合截面中性轴的位置(6 分) 。 (2)求使梁B端下表面刚好接触D台面所需的力 P F(8 分) 。 (3)求此时粘接面无相对滑动情况下的剪力(6 分) 。 (4)计算梁的剪应力值并画出其沿梁截面高度的分布图(10 分) 。 四、令人惊讶的魔术师(20 分) 一根均质细长木条AB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沿着AB方向推力为 1 F时刚好能 推动木条。但木条的长度、重量和木条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均未知。 魔术师蒙着眼睛,让观众把N个轻质光滑小球等间距地靠在木条前并顺序编号 (设N充分大) ,然后如图在任意位置慢慢用力推木条,要求推力平行于桌面且垂直 于AB。 当小球开始滚动时, 观众只要说出运动小球的最小号码 min n和最大号码 max n, 魔术师就能准确地说出推力的作用线落在某两个相邻的小球之间。 魔术师让观众撤去小球后继续表演,观众类似前面方式在任意位置推动木条,只 要说出刚好能推动木条时的推力 2 F,魔术师就能准确地指出推力位置。 (1)简单说明该魔术可能涉及的力学原理(4 分) 。 (2)如何根据滚动小球的号码知道推力作用在哪两个相邻小球之间(12 分)? (3)如果观众故意把 2 F错报为 1 22F ,魔术师是否有可能发现(4 分)? 五、对称破缺的太极图(20 分) 某宇航员在太空飞行的空闲时间, 仔细地从一块均质薄圆板上裁出了半个太极图 形,并建立了与图形固结的坐标系Oxz。 他惊奇地发现:虽然该图形不具有对称性,但仍具有很漂亮的几何性质:惯性矩 xz II=。他怀疑上述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于是随意地将Oxz坐标系绕O点转动 角,得到新的坐标系 Ox z,仍然发现 xz II=。 接着他发现该图形在太空失重情况下不可能绕z轴平稳地旋转。 看到手边正好有 一些钢珠,质量分别为 1 16 , (1,2,.,16) i mm ii=,其中m是半太极图形的质量, 他想尝试把钢珠粘在图形上 (1)试证明该图形 xzxz IIII=是否成立(10 分) 。 (2)不考虑钢珠的尺寸和粘接剂的质量,是否可能在某处粘上一颗钢珠后,图 形就能平稳地绕z轴旋转?简要说明理由(10 分) 。 1 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看似简单的小试验(30 分) (1)小球 1 P不可能直接击中 A 点,证明见详细解答。 (2)小球 2 P与圆盘开始分离时的角度arcsin( 31)47=。 (3)碰撞结束后瞬时小球 3 P与半圆盘的动能之比为 5:4。 二、组合变形的圆柱体(20 分) (1) 3 1 32Ts MD=。 (2)在柱B端同时施加3= s的轴向拉伸应力不产生屈服。 (3)圆柱体的体积改变量() 2 1 4 12/VD LE=。 三、顶部增强的悬臂梁(30 分) (1)组合截面中性轴的位置: 1 0.592 C yh=; (形心为0 C z=, 1 0.592 C yh=) 。 (2)使梁B端下表面刚好接触C台面所需的竖向力为 33 11 0.4/ P FEbhL=。 (3)不使增强材料层下表面与梁上表面相对滑动的剪力为 top22 Q11 0.28/FE bhL=。 (4)梁的剪应力为 () 223 3 12 / C EyyL=,沿梁截面高度的分布图见详细解答。 四、令人惊讶的魔术师(20 分) (1)力学原理:沿不同方向推动木条时,需要的推力大小不同,木条运动的方式也不同:沿 AB 推,推力 1 F最大,木条平动;垂直 AB 在不同位置推动木条,木条绕不同的点转动, 且推力 2 F的大小、转动位置均与推力位置有关。 ( 2 ) 根 据 滚 动 小 球 的 号 码 信 息 , 推 力 位 置 位 于, 1num num+号 小 球 之 间 , 且 22 max max 2 42 nQ num nQ = 取整。 (注意, 1, 1QN or Nor N=+均算正确) 。 (3)设 21 /FF=,0, 0.414)不可能出现。当0.414, 0.828)时,观众如果故意把 2 F错报为 1 22F ,一定会被魔术师发现。若0.828, 1时,观众故意报错不会被发现。 五、对称破缺的太极图(20 分) (1) xzxz IIII=成立,见详细解答。 (2)在, 0 xr z= =处粘上质量为 1 4m的配重,图形就可以在空中绕 Z 轴稳定地转动。 2 详细解答及评分标准 总体原则: (1) 计算题的某一小问,只要最后结果正确且有适当的步骤,就给全分。 (2) 如结果不正确,则参考具体的评分标准。 (3) 如结果不正确且方法与参考答案不一样,各地自行统一酌情给分。 (4) 证明题需要看过程。 一、看似简单的小试验(30 分) 【解】 : (1)小球出手后开始作抛物线运动,可以证明,在题目所给条件下,小球击中 A 点之 前,一定会和圆盘边缘上其它点碰撞,即小球不可能直接击中 A 点。 证明:如果想求出抛物线与圆的交点表达式,会很复杂。下面采用很简单的方法。 圆盘的边界轨迹为 222 xyr+=,在 A 点右边的xrx= +处(设x为一阶小量) ,圆 盘的高度为 222 1 ()rxyr +=, 22 1 2yr xx= ,略去高阶小量,即 0.5 1 yx; 小球的抛物线轨迹方程一定可以写为 2 ()ya xbc= +的形式(a、b、c 与初始条件有 关且均为正值) 。在xrx= +处,抛物线的高为 2 2 ()yarxbc= + +。假设抛物线过 A 点, 则有 2 0()arbc= +。 因此有 2 2 2 ()ya rbxa x=+ , 略去高阶小量, 即 2 yx。 即在 A 点之前(xrx= +处) ,抛物线的高度是 1 阶小量,而圆盘的高是 0.5 阶小量, 所以圆盘比抛物线高。因此小球在击中 A 点前一定会先与圆盘上某点发生碰撞,不可能直接 击中 A 点。 (2)建立惯性坐标系与初始时刻的Oxy重合。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解。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sin)0mxm xr+=? (11) 结论 3 分 证 明 方 法 不 限。 结论错误,0 分; 结论正确且能 够证明,3 分; 结论正确但证 明不完善,1 分。 1 分 3 系统机械能守恒 2222 11 22 (2sin)sinmxm xxrrmgrmgr+=? (12) 拆开系统,对小球由水平方向质心运动定理 cosmxN= ? (13) 由(11)和(12)得到 1 2 sinxr= ?, 2 2 4(1 sin ) (2sin) g r = ? (14) 对(14)中的速度和角速度求导有 2 11 22 sincosxrr= ?, 2 22 2cos (2sin2sin ) (2sin) g r + = ? (15) 把(15)代入(13)有 () () 3 2 2 4sin6sin 2sin mg N + = (16) 下面求小球正好脱离圆盘的位置,即求 3 4sin6sin0+=的解。设sinx=, 3 64yxx=+。一般情况下三次方程的解不好求,但是本题比较好求。把 x3,2, 1,0,1,2,3 代入,可以看出 x 在(3,2)之间、 (0,1)之间以及 x=2 处有三个解(见 下图) 。 根据三角函数的特点, (0,1)之间的解有意义。注意到 x=2 是一个解,所以设 32 64(2)(2)xxxxx+=+,容易求出2=,问题变为求 2 220 xx+=在(0,1) 之间的解, 为31x =, 因此arcsin( 31)47=时, 小球与圆盘压力为零, 正好分离。 (3)为了求出碰撞后的速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以碰撞点处的法向 n 和切向为坐标 轴构成 x y。 得到速度或角 速度,1 分 得到加速度或 角加速度,2 分 得到压力与角 度的正确表达 式,3 分 得到角度的正 确表达式,3 分 1 分 1 分 4 碰撞前小球的绝对速度在 x y坐标系中为 T 00 (sin , cos ) x y vvv = 。 设碰撞后小球 的绝对速度为 T (, ) n x yx yx y vvv + =。 碰撞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于圆盘光滑,小球切向速度不变有 0cosx y vv + = (17) 法向速度满足恢复系数关系,设圆盘以速度u后退运动,在 x y坐标系中为 () T cos , sin x y uuu + = 。根据碰撞定义,有 0 cos sin n x y vu e v + + = (18) 同时根据系统水平动量守恒,有 cossin n x yx y uvv + = (19) 联立(17) , (18) , (19) ,解出 2 0 2 sin (cos) 1 cos n x y ve v + = + , 0 2 (1)sincos 1 cos ve u + = + (110) 小球的动能: ()() 22 11 1 22 n x yx y Tm vm v + =+,半圆盘的动能: 2 1 22 Tmu= 代入1e=和45=,所以碰撞后瞬时小球的动能与半圆盘的动能之比为 12 :5:4T T = (111) 二、组合变形的圆柱体(20 分) 【解】 : (1)在扭矩作用下,圆柱外表面产生最大剪应力,其值为 50%是剪切屈服应力。由扭 转内力和应力公式计算得到 3 2 16 sTT P MM DW = 3 32 Ts D M = (2-1) (2)在圆柱外表面有最大应力,在剪切和轴向拉伸作用下,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表达式为 2 分, 可以带入 角度。如果坐 标 系 选 取 不 同,或符号不 同,只要正确 即可。下面类 似处理 2 分 1 分 2 分2 分 3 分 4 分 2 分 5 2222 123 11 4,0,4 2222 =+=+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 ,有 22 13 max 1 4 22 =+ (2-2) 以剪应力 2 = s 和拉伸应力代入(2-2)式,屈服将发生在当拉伸应力达到 22 max 22 =+ s s (2-3) 故, 3= s (2-4) (3)根据圆柱扭转变形后截面保持平面的假定,扭转作用不引起体积改变。仅考虑轴向 拉伸作用下的体积改变量,利用功的互等定理,建立另一均匀压强p作用下的圆柱体(考虑小 变形) 。圆柱轴向拉伸力为 2 / 4FD=,与另一圆柱的伸长变形( )L p功共轭,由功的互 等关系, ( )( )= FL pp V F (2-5) 式中,( ) 1 =L pL。均匀压强p作用下的圆柱体,三个主应力均为: 123 = p 轴向伸长应变为 ()() 1123 1 1 2 =+= p EE (2-6) 代入(2-5)式,有:()( )1 2= FpL p V F E , 从而得到体积改变量: ( )()() 2 1 21 2 4 = FLD L V F EE (2-7) 三、紧密结合的复合梁(30 分) 【解】 注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2 位即可以。答案中保留了小数点后 3 位。 答案如包含中间过程的参数,只要正确,也同样给分。 (1)建立如下坐标系(如果坐标系不同,只要结论正确,不扣分) 3 分 1 分 2 分 1 分 1 分 2 分 4 分 方法不限制, 6 先计算折算面积和截面几何性质,换算为同样模量 1 E材料的 T 形截面,求截面形心的位置, 由于截面对称,故0 C z =,仅求 C y。 2 12 21 1 1 12 2 0.7122 0.592 21.2 C h bh bhh h yh h bbh + = + (3-1) (2)叠合梁粘接共同工作,先计算折算面积和截面几何性质,换算为同样模量 1 E材料的 T 形截面, ()()()() ()()() () 33 22 12 11212 32 333 111 33 11 2 0.5920.521 0.5920.5 1212 0.0830.0080.1670.10.20.458 0.091 0.00.0420.133 z bhbh Ibhhbhhh bhbhbh bhbh =+ =+ =+= (3-2) 由梁端位移计算: 3 1 3 p z F L E I =,得到所需的竖向力为: 3 111 33 30.4 z p E IEbh F LL = (3-3) (3)求此时不使增强材料层下表面与梁上表面相对滑动的剪力。 由沿梁长度方向的剪力为常数,有 Qp FF=,得到梁上表面的剪应力为 () () 1 3 top 1 212 3 2 11 1 111 33 3 31 2 2 3 0.20.4080.050.28 z Q c zz E I S F S E L bhhyh bIbIbL EE h hhh LL =+ =+= (3-4) 乘以梁上表面的面积,即为剪力值: 4 分 4 分 1 分 4 分 5 分 1 分 7 2 toptop 11 Q 2 0.28Ebh FbL L = (3-5) (4)计算剪应力的分布公式: ()() ()()() ()() 22 2222 11 1 33 1 2 22 33 (0.592) 22 QQ CC zz QQ CCC zz C F SF b yyyyy bIbI FF b yyyyyy bII EE yyhy LL =+ =+= = (3-6) 获得剪应力为二次曲线分布,讨论: 在梁的下表面,即 C yy= ,有0= 在梁的中性轴处有最大剪应力,即0y =,有 () 2 1 max 3 11 0.592 1.32 2 0.133 QQ FhF bhbh = 或 2 1 1 max 3 0.53 E h L = (3-7) 在梁的上表面,即 1C yhy=,有 () ()() () 2 22 111 2 1 3 11 2 22 2 0.592 1 0.69 2 0.133 QQ CCC zz QQ FF yhyh yh II FhF bhbh = = 或 2 1 1 3 0.28 E h L = (3-8) 四、令人惊讶的魔术师(20 分) 【解】 : (1)魔术的力学原理:沿不同方向推动木条时,需要的推力大小不同,木条运动的方 式也不同:沿 AB 推,推力 1 F最大,木条平动;垂直 AB 在不同位置推动木条,木条绕不同 1 分 4 分, 最后三个 等号中的任意 一个均可以 图 2 分,定性 对即可。两个 结果都可以。 1 分 1 分 2 分 木条平动2分; 木条转动时推 力 与 位 置 有 关,2 分。 8 的点转动,且推力 2 F的大小、转动位置均与推力位置有关。 (2)设木条质量为M,长度为L,与桌子摩擦因数为。若沿 AB 推,木条平动,临界推 力为 1 FMg= (41) (侧视图) 建立坐标系 Axy, 设垂直推 AB 的力 F2 与 A 端距离为 a (由对称性, 设推力在左半部分) , 杆绕 C 点转动,AC 距离为。 (俯视图) 对均质杆,对桌面压力分布为( ) Mg q x L =,垂直杆推时,由 y 方向力的平衡和对 D 点的力矩 平衡关系,有 2 0 ( )d( )d0 L Fq xxq xx += (42) 0 ( )()d( )()d0 L q x xaxq x xax += (43) 解出 22 2()2 2 Laa a + =+,或 22 (2) 2(2) L a L = (44) 以已知 N 个小球平均分配在长度为 L 的区间(不一定相互紧挨着) ,分为 Q 段(注) 。木 条绕 C 点运动时,AC 部分小球运动,CB 部分小球不动。如果 min 1n=, max nN, max nN=,则表示作用力在右边;如果 min 1n=, max nN=, 木条垂直推时 受力图,2 分 1 分 3 分, 任意一个 均可以 1 分 1 分,对 A 点 取矩也可以。 注:按不同的 摆法,N 个小 球可能把木条 平 均 分 为 Q 段,QN、N 1、 N1, 均 可以。 9 则表示作用力在中间。 设作用力在左边,则 min 1n=,杆转动后 AC 部分 n 个小球运动,有 maxminmax (1)nnnn=+= (45) 则 AC 长度/nL Q=,把和 n 代入(44) ,得 22 max max 2 42 nQ num nQ = (, 1, 1QN or Nor N=+) (46) 由于小球运动的号码是整数,所以上式还需要取整数。最后得到作用力的位置在 , 1num num+号码的小球之间。 (3)沿 AB 方向的推力 1 FMg=;垂直 AB 推时,从(42)和(43)中还可以解出 22 2 ( (2 )(2 )MgLaLaL F L + = (47) 把 F1 与 F2 的比值算出来,设 22 2 1 (2 )(2 )LaLLaF FL + =,可以得到 21, 10.414, 1= (48) 即0, 21)0, 0.414)=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魔术师根据值的范围就可以肯定观众 的数据有否有问题。若 21, 2 22)0.414, 0.828)=时,观众故意报错一半就会被 发现。若2 22, 10.828, 1=时,观众故意报错一半不会被发现, 五、对称破缺的太极图(20 分) 【解】 : (1)由于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定义: 2 z A Ix dA=, 2 x A Iz dA=, xz A Ix zdA= (51) 直接积分不方便,下面采用简便的方法处理。为便于后面的分析,可以认为半太极图是这 样得到的:把半圆裁成 I、II 两部分,再把 I 旋转后当作 III 与 II 拼接。 4 分 2 分, 不必考虑 区间的开闭。 2 分 2 分 10 对半圆,因 z 轴为半圆的对称轴,故有 ( )() 0 III xzxzxz III=+=, ( )()III xxx III=+, ( )()III zzz III= (52) 且易知 xz II=(半圆) (53) 其中 ( )( )( ) , , (,) iii xzxz IIIiI II=类似(51)中的定义,只是积分的区域分别为 I A和 II A。 从半圆到半太极图的变换,是将 I 中的点() ( ) , I x z变为 III 中的() () , III xz ,由于变换前 后x z, 2 x, 2 z的符号均保持不变。于是有 ()( )IIII xx II=, ()( )IIII zz II=, ()( )IIII xzxz II= (54) 因此有 ()()( )() 0 IIIIIIII xzxzxzxzxz IIIII=+=+ (半太极图) (55) ()( )( )( )IIIIIIII xxxxx IIIII=+=+ ()( )( )( )IIIIIIII zzzzz IIIII=+=+ 且有 xz II=(半太极图) 在太极图中,由坐标旋转变换下的转轴公式: cos2sin2 22 cos2sin2 22 xzxz xxz xzxz zxz IIII II IIII II + =+ + =+ 知: xzxz IIII= (2)图形能够绕z轴稳定旋转的前提:z 轴过质心,且为主轴。 第一种解法(简单的解法) :假设图形粘上钢珠后可以绕 z 轴转动,考虑惯性力的平衡,把对 称部分去掉后,只留下钢珠和右边的小圆,且小圆的直径为 r,质量为 0.5m。钢珠与小圆之间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位置 2 分 11 的连接为不计质量的杆。 z S1 S2 M m/2 r/2(x,z) z S1 S2 M m/2 r/2(x,z) 很明显,惯性力与 z 轴垂直,由惯性力矩平衡,钢珠必在 x 轴上,即 0z =。 由惯性力平衡: 12 0SS+= 2 11 221 ()Smr=, 2 2 SM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双方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约定合同范本
- 髂窝脓肿课件
- 环保水产养殖业生态环境保护预案
- 提高免疫力的健康方法
- 嵌入式软件设计模式手册
- 2025专升本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 制定符合客户喜好的产品推广方案
- 2025中国医药招聘公司总监等高级管理岗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设施设备保养维护要求
- 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 某县某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复核报告
-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护理伦理
- 体育设施建设造价评估方案
- 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施工现场安排及人材机计划
- 教师督导问责办法培训
-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品篆刻之美》课件
- 户外演出舞台方案
- 2024届高考英语1000核心词考前背熟事半功倍
- 宪法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华为全球培训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