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理教案范文.doc_第1页
江苏省地理教案范文.doc_第2页
江苏省地理教案范文.doc_第3页
江苏省地理教案范文.doc_第4页
江苏省地理教案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地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一)运用地图说出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二)了解江苏省极具水乡风韵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三)了解其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经济特征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方案:我们学习了有齐鲁大地之称的山东省山东有孔子的故居有五岳之尊的泰山有水泊梁山有蓬莱仙境还有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沿着山东南行就进人了我们沿海之旅的第六站江苏 方案:放一首歌曲太湖美然后提问:你去过尽显江南水乡特色的太湖风景区它位于我国的什么省区 讲述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中国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先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得出其地理位置: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河西连安徽北接山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再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指出:省会南京及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城市和太湖所在位置(其他同学补充更正或让学生对照地图在填图册上填出上述要素) 2把多媒体画面切换到江苏分层设色地形图(或教师出示相应挂图) 提问:(l)江苏省海拔高低如何(低) (2)江苏省的主要地形(平原) 小结: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土地肥沃人口较密 3用多媒体展示以下数据: 江苏省河道2900多条 全省湖泊300多个 全省水库1100多座 全省水域面积173万平方千米 提问:有人称江苏为水乡泽国你们认为如何 小结:江苏是水域面积最大的省区水网稠密平原地带河渠交叉河湖相通有浓郁的水乡风韵 讲述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要求学生看教材P42江苏省综合经济(2000年)图让学生对经济地图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讲述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例 (1)圆圈大小表示总产值大小圈越大总产值越大反之越小如:苏州的圆圈比常州的圆圈大即表示苏州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常州城市国内生产总值 (2)圆圈附近的数值即表示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值如:苏州国内生产总值为15406亿元常州为6006亿元 (3)各圆圈中不同颜色的扇形即表示三次产业的构成扇形大小即表示各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的大小 (4)举例说明:教材P42江苏省综合经济(2000年)图中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城市是苏州为15406亿元最少的是宿迁为2006亿元就产值构成来说苏州第二产业产值最大超过50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少是第一产业说明苏州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而宿迁第一产业占的比重较大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3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同江苏可分为三个地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 4根据上述讲述布置学生完成课本P43活动题1、2、3并补充苏中地区的城市 总结:阅读经济地图的方法和步骤 在讲述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出示江苏政区图找到长江并说明苏南地区的范围 2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苏南国内生产总值在19811990年年平均增长114比全省高19比全国高5l;在1991XX年年平均增长157比全省高2比全国高58苏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XX年达24969元比全省高932按人民币汇率折算约为3016美元提问:结合教材想一想为什么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小结: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在20世纪70年代苏南人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其起步早规模大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发展这种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被称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典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每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式都有其存在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南以乡镇企业发展的模式也面临改造和调整目前苏南乡企改制已达97种种迹象表明苏南经济发展的又一春天即将来临 4讨论:江苏的经济发展与其交通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江苏发展水路运输的优势条件 在讲述太湖这段内容时可按下列步骤: 1太湖是我国的第几大淡水湖对照教材结合实际想一想它有些功能(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具有蓄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功能其对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多媒体展示以下数据: 太湖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04 太湖流域人口占全国人口3 太湖流域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14 归纳: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近年来太湖蓝藻频繁爆发导致沿湖城镇供水困难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因此治理太湖水污染已成为保护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讨论:(1)你认为太湖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对治理太湖污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活动: 1阅读下列这段材料召开一次主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讨论会要联系实际讨论 2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托起了苏南的经济但也让苏南人尝到了环境被污染和生态被破坏的恶果苏南人觉醒了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近年来环境保护促进生产力强劲发展的现实让只有碧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成了苏南人的共识在口号的不断演变中苏南人逐渐加深了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