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过错责任原则.doc_第1页
浅谈过错责任原则.doc_第2页
浅谈过错责任原则.doc_第3页
浅谈过错责任原则.doc_第4页
浅谈过错责任原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论文摘要1关键词1一、 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1二、 过错责任原则的特征2(一)适用一切有过过错的侵权行为2(二)适用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原则2(三)受害人的过错对行为人的责任有一定影响2三、 过错责任原则与其他归责原则的区别3(一)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3(二)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的区别3四、过错推定3(一)过错推定的概念及构成要件3(二)过错推定的演变历史4(三)过错推定与过错推定责任的区别4五、如何恰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5(一)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例一5(二)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例二6注释7参考文献7 浅谈过错责任原则内容摘要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款规定是我国民事责任中关于过错责任原则的总纲。在我国整个民事责任制度中,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民事责任最基本的归责原则,因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最广泛。关注过错责任原则,进一步确定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律责任归责体系中的地位,深化对过错的认识,对于促进现代法治观念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 过错推定责任民事责任即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侵害民事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法学(王利明主编.2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462。原则是指从某类问题中抽象出来并对解决该类问题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即确认和追究侵仅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归责亦即责任的归结或归属。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来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它解决的是侵权的民事责任之基础问题(即归责基础)。它也是解决侵权的民事责任时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标准和规则。它直接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责任方式以及赔偿范围等诸多因素,是确定民事责任的根据之一。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的。一、 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过错责任原则是在否定古代法中的结果责任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于17、18世纪,由古典法学派提出的,在19世纪的资产阶级民法中广为采用。因而过错责任原则被自然法学派推崇为民法学上的最大成就和罗马法中最有价值的遗产。而于1804年法国民法典正式确立过错责任原则,该法第1382条和第1383条分别规定了作为和不作为的过错责任。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64。过错责任原则,是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要件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了两点含义:1、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2、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往往也会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的话,则要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损失,因此可能减轻甚至抵消行为人承担的责任。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以过错为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最终要件。行为人的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它标志着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所抱的主观态度,体现了行为人的主观上的应受非难性和不可原宥性,是法律和道德对行为人的行为的否定评价。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基本形式。所谓故意,是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损害后果,却仍然希望或听任其发生。所谓过失,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应该预见或能够预见却未预见,或虽然预见却轻信损害后果不会发生。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的又是确定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 1、共同过错中,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时,则应根据每个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按比例分担责任。2、混合过错。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就应依当事人各方各自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双方承担责任的大小。法学概论(张建飞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285-286。二、过错责任原则的特征(一)适用一切有过过错的侵权行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既可能是行为人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行为人主观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过错责任原则只适用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的侵权行为,而不适用所有的侵权行为。其他由于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导致的侵权行为则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或者免除责任,或者适用其他归责原则。(二)适用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原则在过错责任的情况下,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而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即在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对某一事实应付的举证责任,转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但只限于实体法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三)受害人的过错对行为人的责任有一定影响受害人的过错对行为人的责任有一定影响。在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如果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则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的一般过失并不影响加害人的责任负担。三、过错责任原则与其他归责原则的区别(一)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指的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以过错的存在判断行为人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两者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不同。过错责任原则中,过错是构成责任的必要条件,受害人必须证明其遭受的损害是行为人过错造成的,即使在过错推定的场合,法律也是先推定过错的存在。而无过错责任原则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只要行为人不能证明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的存在,不论有无过错,行为人即应承担民事责任。2、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和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而无过错责任原则公适用于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3、两者的着重点不同。过错责任原则以过错为最终要件,其着重点一是在于预防损害的发生,即惩戒和教育的作用,二是在于填补损失,即经济的功能,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财产损失一般应全部赔偿。而无过错责任原则并不着重于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因此在责任范围上,无过错责任的损害赔偿通常规定有限额。4、两者的依据不同。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有过错才负责任,无过错即不负责任,这便是过错责任原则。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行为人也不能以自己主观无过错作为抗辩,这即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二)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的区别公平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而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则由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1、两者的目的不同。过错责任决定于民事责任的惩戒和补偿功能,以达到上述目的为宗旨。而公平责任则追求损害的补偿和分担,因此原则上不考虑过错。2、两者的责任范围不同。过错责任中,有过错的一方阍全部承担赔偿责任。而承担公平责任的双方则是分担损害的。四、过错推定(一)过错推定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在某些情况下,当行为人的过错无法判明,或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可以实行过错推定。过错推定又谓过失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损害事实发生后,基于某种客观事实或条件而推定行为人具有过失,从而减轻或者免除受害人对过失的证明责任,并由被推定者负担证明自己没有过失的规则。因此,过错推定有四个构成要件组成:一是加害行为;二是加害人的过错;三是损害后果;四是侵权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过失推定还是株连,中国民商法律网:/weizhang/default.asp?id=13115。可见,过错推定的特殊性就在于举证责任的不同。一般的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在受害人,过错推定则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即把举证责任加给致害人,致害人顺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推定其有过期。适用过错推定,一方面因免除碑的举证责任而有篮球受害人,另一方面又承认致害人举证反驳的效力,从而使没有过错的致害人有机会免除责任。因此是一种更为公允和灵活的方法。我国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一般认为,此条是典型的过错推定。过错推定又可分为一般过错推定和特殊过错推定。一般过错推定,指在某些情况下,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并造成损害的负民事责任,但如果加害人能证明损害不是由于他的过错所致,可以免除责任。特殊过错推定指行为人必须证明有法定的抗辩事由的存在,以表明自己是无过错的,才能对损害后果不负责任。(二)过错推定的演变历史17世纪法国的让多马创立了过错推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民法教研室编:外国民法论文选.299。【参考文献】1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2杨连专:试论无过错责任北大法律信息网。3房绍坤、武利中:公平责任原则质疑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4张东梅主编:民法通则新释与例解,同心出版社,2001年版。5王利明: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和特征。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论过错责任原则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明来源注解说,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本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 2011 年4月20日在资本主义急骤上升的这一段时期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极盛,贯穿在过错责任原则中的主导思想是限制加害人的责任以鼓励人们的进取心,显然“保护被害人,限制加害人”的过错推定及其强行规责主义同这一时期法律秩序的主导思想格格不入,故过错推定于19世纪上半期及以前的资本主义时代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从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过错推定才逐渐转为兴奋状态。因经济活动剧增,而工业灾难等意外事故频繁发生,加强对受害人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过错推定的运用也越加的频繁。从中可发现,现代工业社会各种事故与意外事故日俱增的情势下,适用过错推定是法律所采取的对策之一。在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民法典中将过错责任作为侵权行为法的唯一原则,当社会化大生产出现后,许多适用严格的过错责任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事故和意外事故频繁发生,单纯的过错原则已经不能适用社会的发展,要求受害人对一切加害人的过错进行“过错上”的举证,往往很难。于是乎过错推定就出现了。事实上,过错推定即是工业革命时代,当受害人特别是大量平民遭受侵害的事故频繁出现后,对于法律救助上缺陷而在程序法上产生的一项补救措施。(三)过错推定与过错推定责任的区别过错推定责任是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形态,在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过错推定责任所具有的制裁、教育、预防,确定行为标准等功能方面,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基本相同。但二者仍然有以下不同之处:1、二者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不同.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受害人需就其主张负举证责任。在过错推定责任中,举证责任发生了倒置,受害人无需就行为人的过错负举证责任,被告只有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者存在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才可以免责。2、过错的轻重对责任的影响不同.过错责任原则将过错区分为不同的程度,据此确定行为人责任的大小与轻重。在过错推定的情况下,由于行为人的过错是被推定的,过错本身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因而难以确定过错的程度。所以在过错推定责任中,过错程度对责任的大小及轻重没有影响。 3、过错责任严格区分受害人的过错与行为人的过错,在混合过错中根据当事人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由于在过错推定责任中难以确定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所以也就无法对行为人与受害人双方的过错程度进行比较。在适用过错推定的特殊侵权行为中,即使能够证明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也不能因此而免除行为人的责任,除非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的故意引起的。五、如何恰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一)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例一甲(15岁)于一日到乙家玩时偷走一古瓶,价值3000元,后将古瓶卖掉得到300元,乙发现后提起诉讼要求甲的父母赔偿损失。在这样的一纠纷中,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呢?可从以下几步具体来分析:1、受害人举证,提供证据证明案件的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和因果关系。损害事实必须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而不能是主观臆断的,或是将来的损害。运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证明本案的因果关系,即若无此行为,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即足生此种损害者,视为有因果关系。在本案中,应由乙证明古瓶被偷的事实、甲的偷盗行为以及甲的偷盗导致了古瓶丢失的事实。2、加害人举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在主观上没有过错的事实。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对侵权责任的成立有影响。此过程不考虑受害人的过错。在本案中,由甲的父母证明自己已经尽了监护义务,对甲的偷盗行为没有过错。3、责任的认定。在受害人能够证明损害事实和因果联系,加害人却不能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时可以认定侵权责任的成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认定。本案中,若乙能证明上述事实,而甲的父母不能证明已经尽了监护义务,即认定责任成立。4、责任的承担。责任认定成立以后,要考虑责任的承担问题,即涉及到免责事由的认定上。加害人的过错只对责任成立有影响,受害人的过错对责任承担有影响。受害人过错、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第三人过错都可成为免责事由,加害人若能证明这些事实存在,则可免除责任。本案中的免责事由依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说甲偷走古瓶的行为是在乙家中的第三人唆使的结果,则构成第三人过错,甲的父母即可免责。5、在这类案件中,我们可发现,甲实际上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应保护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慎重地考虑他们的抗辩。同时也应注意过错推定在实践中适用的弹性问题,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过错推定适用的范围,所以法官在自由裁量的时候不能滥用过错推定,对过错推定的适用范围加以限制。(二)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例二某一天,小王用自己的电葫芦,给小李家上楼板。当时工地情况是:主家小李和帮工,包工头小洪和雇工,小王一人和自己的电葫芦。小王站在砌成的砖墙上操作电葫芦,墙上还有主家二帮工落楼板;包工头的雇工及主家帮工在运楼板,挂楼板。上楼板时,每上一页楼板,包工头的雇工都要随楼板向上稍几十页砖块(减轻了其工作量);上第三页楼板时,因楼板两端架的砖不一样多,不平衡,电弧炉的挂钩没挂住,上了一米左右高时,楼板掉下来,差点砸伤一小孩;小王站在墙上与下面的雇工、帮工骂仗制止他们向楼板上架转,包工头小洪的雇工根本不听,任然又将落在地下的砖块拾起来有继续散乱的架在楼板上,小王考虑到还有工地要上楼板,怕误事,就继续上楼板。后上第四页楼板时,因前面上的三页楼板上都凌乱的堆着几大堆砖块,挡住了第四页楼板的路;在是,楼板二端架的砖不一样多,不平衡,就在这时被挡住的电葫芦打转了,小王见状急忙用手去挡,结果打转的楼板把小王撞下去了。小王被送到医院抢救,住院治疗47天,诊断为:“胸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共花去医疗费共计39705.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846元、误工费6750元、护理费1525元、交通费300元、营养费470元,出院后伤残鉴定为七级伤残。残疾赔偿金25088元、鉴定费500元、二次手术费6000元,共计81184元。该案涉及到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其中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雇主损害赔偿纠纷,是指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第三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又称雇员致害责任。另一种是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是指雇员在完成雇主所交付的工作任务中,使自己遭受损害,雇主因此而承担的民事责任。在这两种情况下,雇主承担民事责任均以雇佣关系的存在为前提。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存在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我国法律规定除非享有诉权的原告已作出选择,否则是允许其自由选择以那种诉讼请求进行诉讼。如果原告选择以侵权责任追究雇主的民事责任,那么在法律上就必须要确定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侵权行为的性质。在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雇主承担民事责任既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因为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