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提高普通体育考生弹跳力的研究.doc_第1页
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提高普通体育考生弹跳力的研究.doc_第2页
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提高普通体育考生弹跳力的研究.doc_第3页
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提高普通体育考生弹跳力的研究.doc_第4页
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提高普通体育考生弹跳力的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提高普通体育考生弹跳力的研究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房建国摘要: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我校普通体育考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力量训练,结果表明,此方法能使普通体育考生的弹跳力、爆发力和速度显著提高。关键词:普通体育考生,极限爆发训练法,弹跳力,爆发力。一、前言:极限爆发训练法起源于90年代,它主要是以发展运动员的肌肉弹跳力和爆发力为训练目标的力量训练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依据运动员在力量练习过程中肌肉所表现的力学规律,而设计出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方法。极限爆发训练法是一种人为的让人克服性收缩紧跟在退让性收缩后的运动方式。运动力学原理表明:运动员的速度与其力量紧密相关。运动员冲刺时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每步只有0.088秒,其中至少一半的时间用来减缓落地时的冲击并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在余下的时间里肌肉牵拉肌腱强烈收缩产生能量推动运动员向前。极限爆发训练法很好地模拟了这一过程。极限爆发训练法已经被证明对加强运动员的白肌纤维有极好的效果,而白肌纤维的发达与否决定着运动员的速度及爆发力,单纯的力量训练主要涉及到红肌纤维(慢收缩、与人的耐力直接相关)和一部分白肌纤维。锻炼其余白肌纤维的最佳方法是极限爆发训练法。本人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对我校8名普通体育考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训练,并测试了前后不同的数据,结果表明:普通体育考生通过对此种刺激的适应,使肌肉收缩力输出冲量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发展肌肉弹跳力和爆发力的目的。二、研究对象、时间与方法:2.1研究对象我校07学年度8名高二普通体育考生,他们均为男生,平均身高1.75米。2.2研究时间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与考生紧密合作,从2008年3月2008年8月运用极限爆发训练对体育考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力量训练,每周2-3次。2.3研究方法2.3.1负重杠铃连续作屈膝全蹲,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肩负杠铃,屈膝下蹲,大小腿充分折叠,然后起立到两腿完全伸直。下蹲时要慢,转为蹬起时要快速有力,注意背部始终保持平直。主要发展股四头肌、臀大肌及小腿三头肌的力量。2.3.2负重杠铃作屈膝半蹲,两脚开立,肩负杠铃,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小腿成直角,膝关节内扣,下蹲要慢,然后迅速起立至两腿完全伸直。在此过程中背部要保持正直,否则容易受伤。主要发展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及臀大肌的力量。2.3.3负重杠铃静蹲蹬起,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肩负杠铃,屈膝成半蹲,静止数秒后迅速蹬伸,在这个过程中背部要保持平直。主要发展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的爆发力,提高弹跳力。2.3.4仰卧负重蹬腿,仰卧在蹬腿架下,大腿弯曲,两前脚掌蹬在滑动机上,迅速蹬到两腿完全伸直,再慢慢回落原位。主要发展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的力量。2.3.5负重杠铃坐式蹬起,肩负杠铃跨坐在长凳上,两腿迅速蹬伸,向上方蹬起,注意在下蹲过程中要慢慢退让回坐于凳上以加强锻炼效果,并避免损伤脊柱。主要发展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的快速收缩能力。2.3.6负重杠铃提踵,两脚开立,肩负杠铃,尽力收缩小腿后部肌肉,提高脚踵,然后让脚踵回落,尽量接近地面,提踵要快,回落要慢,足踵始终离地,否则影响训练效果。主要锻炼小腿三头肌及跟腱的力量。2.3.7双手侧向(左或右交替)向后掷壶铃练习,主要发展腰腹部肌肉爆发力。2.3.8主要测试仪器:踏跳测力仪,特制杠铃练习架,标准杠铃,壶铃,电子计算器。三、结果与分析:3.1原地纵跳动力学指标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蹬地时有效冲量的大小是弹跳高度的决定因素。故在分析比较纵跳动力学指标时,主要应以有效冲量之大小为标准,有效冲量,大纵跳效果好,反之则差。根据测试8名普通体育考生原地纵跳力学指标在实验前后有这样几个变化特征:蹬伸波形顶端的凹形在实验后变浅;输出冲量值增加;最大力值和平均力值都有所增加(见表1)。表1 8名普通体育考生实验前后原地纵跳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冲量均值(NS)最大力值(N)平均力值(N)实验前217816547实验后261863603增长值+44+47+56研究对象杨某原地纵跳其凹陷程度明显变浅。这种变化表明:极限爆发训练法改变了运动员髋、膝、踝三个关节肌肉群发力的协调能力,使总的输出力效应具有积极意义。而实验前的凹陷较深,从反面说明这时运动员协调能力衔接上出现间断现象,影响了作用效果。实验前的冲量值为228(NS),实验后为275(NS)。极限爆发训练法使运动员完成该动作肌肉输出冲量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使运动员能较大限度地改变自身的运动状况,获得较大的腾起初速。实验前的最大力值为823N,平均力值为551N。友实验后为872N和609N,两者均比实验前提高。3.2体育考生实验前后纵跳蹬伸阶段下肢关节运动幅度的比较。本人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对8名体育考生进行了下肢力量训练,使运动员的踝关节的爆发力和弹跳力大幅度提高。表2是8名运动员实验前后完成原地纵跳和上步纵跳动动作时下肢关节运动幅度变化情况。髋、膝关节运动幅度变化不大,而踝关节运动幅度明显提高。表2 8名体育考生实验前后纵跳蹬伸阶段下肢关节运动幅度比较原地以脚纵跳()成绩(cm)上步双脚纵跳()成绩(cm)踝膝髋踝膝髋实验前63.272.191.329241.161.340.3299实验后74.674.599.430152.265.342.5306提高幅度+11.4+2.4+8.1+9+11.1+4.0+2.2+73.3运动员实验前后100m、30m、立定跳远和杠铃深蹲4项指标的比较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对8名体育考生进行了6个月的力量训练后,通过对100m、30m、立定跳远和杠铃深蹲4项指标进行测试,统计表明有显著提高(见表3)。表3 8名体育考生实验前后4项指标比较项目100m(s)30m(s)立定跳远(m)杠铃深蹲(kg)实验前13.134.672.4960实验后12.514.322.7185提高幅度0.520.350.2225四、结论:4.1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设计合理的下肢肌肉力量练习动作,可有效地发展体育考生下肢肌肉的爆发力,促进弹跳力的明显提高。4.2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能提高体育考生在跑、跳动作中的运动能力,特别是提高了踝关节的运动能力,从而使髋、膝、踝关节运动的力学效果得到更好发挥。4.3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可使体育考生多关节、多肌群共同参与完成整体动作的用力过程,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跑、跳能力。4.4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在发展运动员弹跳力及奔跑速度(爆发力)时普遍采用的是负重半蹲、加速跑、跳绳、跳深等方法。这些传统的训练方法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都存在刺激强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见效慢和所需的时间长等缺陷。在改善弹跳力和奔跑速度方面,运用极限爆发训练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