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某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宝坻区宝境栖园住宅小区施工图设计任务书天津天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0日目 录一项目概况5二项目定位8三设计依据9四设计及工作内容10五设计要求10六成果及相关要求11七时间安排(暂定)12八、附件13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具体要求14第一部分 建筑14一、住宅部分141. 总则142. 设计标准143. 设计深度19二、地下车库部分19三、设计配合20第二部分 结构21一、结构专业基本技术要求211. 结构形式212. 钢筋213. 墙体截面214. 基础设计216. 结构预留洞227. 其他说明22二、构图纸基本要求22三、配合要求22第三部分 水暖23一、总体要求23二、暖通深度要求23三、暖通技术要求231. 采暖系统232. 通风系统243. 空调系统244. 燃气系统24四、给排水深度要求24五、给排水技术要求251. 生活冷水系统252. 消防系统253. 中水系统254. 排水系统255. 其他26第四部分 强电27一、设计原则27二、设计内容27三、配套公建系统271. 配套商业部分配电标准要求27四、公共区域27五、室内配电标准要求27六、电梯设计要求281. 住宅梯282. 配套公建电梯28第五部分 智能化弱电系统0一、安防系统01. 住宅报警装置02. 访客对讲装置03. 门禁系统04. 周边防越报警05. 闭路电视监控装置0二、有线电视系统0三、停车场管理1五、信息网络子系统1六、燃气报警系统(此系统燃气集团统一安装。)1七、水表远传系统(此项为自来水公司提供设备,可不放在智能化工程中。)1八、手机信号覆盖系统1九、电梯监测系统1十、竖井、总控中心、电信交接间要求2十一、室外LED显示屏(暂不考虑)2十二、室外背景音乐系统2十三、室外弱电工程2十四、补充说明2津宝(挂)2009015地块施工图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为:宝境栖园。2. 宗地位置宗地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城区东北部。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构成的“大北京”规划的中心腹地,紧临京沈、津蓟两大高速。距北京市70公里,天津城区80公里具有独特便利的交通条件。宗地四至范围为:东至规划路,西至林海路,南至驻防营村,郝庄村,北至北城东路。宗地位置如下图所示:图1:宗地区域位置示意图3.宗地概况l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3588,全部为住宅用地。初估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9500,其中住宅地上建筑面积为90500,公建地上建筑面积为9000。l 宗地用地红线东西间距约为318米,用地红线南北间距约为237米。l 宗地内部地势较平坦。l 宗地内部无地表水,无保护植物,地势平坦。l 宗地概况如下图所示:(注:以【附件01_项目基本设计范围用地红线图(套地形图)】图示为准。)图2:用地红线图4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要点l 项目用地性质:居住用地,规划用地面积:73588,容积率:1.35,地上建筑面积和建筑高度等技术经济指标参照下表:编号用地性质居住区规划用地面积()备注A组团住宅及配套41412.2居住区规划用地()678945不含K地块地上总建筑面积()1765255不含K地块住宅建筑面积()1671333不含K地块公建面积()93922不含K地块建筑高度(m)100绿化率40容积率2.60综合平衡后D地块相关指标(施工图设计中相关指标应严格按照D地块修规指标执行,如有指标问题,应及时与甲方沟通,确定后方可进行)居住区规划用地()84969.2(含代征城市公共用地)建筑控制线范围()74467.2总建筑面积245000按修规指标进行地上总建筑面积()191000按修规指标进行住宅建筑面积()178150按修规指标进行公建面积()7768按修规指标进行地下总建筑面积54000按修规指标进行建筑高度(m)8m),如无法避免时要慎重考虑结构长墙的抗裂问题。5.4 居室内尽量避免设计超大跨度板。5.5 设计楼梯间梁、跃层楼梯梁时,要考虑梁高对楼梯净高的影响,避免碰头问题。5.6 各楼座飘窗上下板厚度需一致。5.7 合理明确板的起拱问题。6. 结构预留洞6.1 根据机电、设备及其他专业需要在结构设计中做预留洞,避免产生结构剔凿,影响结构安全。6.2 地下结构部分须出专门的机电设备汇总结构预留洞图,把机电、设备及其他专业在结构工程上的预留洞的形式、定位、尺寸标注清楚,不得遗漏。地上结构部分的结构预留洞须形式、定位、尺寸标注清楚,不得遗漏。6.3 卫生间内避免有梁穿过,有梁穿过时应注意卫生器具楼面留孔与梁的关系,同时需注意给水管、排水管不发生冲突,立管不遮挡排气洞口、不影响开窗。6.4 所有设备专业在板、梁上的留洞必须预留,不能后凿。尽量留在对结构影响最小的地方,并且应有加强措施。相邻上下层留洞需考虑外墙面美观要求,做到水平、竖向排列整齐。6.5 各房间的预留孔须设计到位,不得遗漏;起居室、主次卧室有空调孔,厨房有抽油烟机外排孔和燃气热水器排气孔。7. 其他说明7.1 地下车库顶板不宜设置上返梁。7.2 屋面板或露台必须进行抗裂设计,配筋尽量采用直径小、间距密的布置原则。7.3 底板、外墙及地下室顶板等所有迎水面的构件都必须进行抗裂计算,对基础和地下室等需要防水的构件,一般不采用混凝土外加剂。根据结构特点,合理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带,并应有措施防治这些后浇带或膨胀带节点处的裂缝和渗漏。二、构图纸基本要求1. 设计标高0.000相当的绝对标高数与总平面图一致。2. 如有各工种配合施工要求的交代清楚。3. 有施工后浇带时,后浇带的位置,后浇的时间,施工要求,混凝土的质量交代清楚。三、配合要求1. 在结构计算工作完成后应向业主提交以下计算成果:荷载取值依据、计算软件名称及版本、电算模型、完整的计算书(包括结构计算总信息;每层结构计算简图;每层荷载图;每层梁墙柱配筋简图;每层板配筋简图;柱底内力图等)和相应的电子版文件。2. 配合各方案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第三部分 水暖一、总体要求1. 应按照户型绘制户内管线综合图,结合电气专业和建筑专业家具布置图,综合图上应反映给排水和采暖管道走向及管径(用不同线条区分)、标明所有电气开关插座位置及高度(强弱电)、各种预留孔洞位置定位(厨房排烟洞、强排洞、各居室空调洞)、各立管位置示意(给水、排水、燃气、雨水、冷凝水),管线图上应示意家具、空调室内外机、卫生洁具、电器设备、燃气表、地漏、强弱电箱等。2. 户内采暖系统为地板采暖。3. 所有设备泵房、热力站位置建议应优先选择在地下车库内集中设置,其管线路由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穿越车库后进入各住宅单体楼内。有震动的设备机房的设置应尽可能远离住宅楼下方。4. 任何设备管道禁止穿越所有电气用房。5. 所有住宅户内给水管道(立管、冷水支管)全部预留到位,并且给水支管在厨卫只考虑一个给水点位置。二、暖通深度要求1. 应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及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和甲方要求进行设计。2. 提供小区内各单体建筑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的完整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深度应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施工图设计暖通空调部分的规定和以下要求。3. 绘制采暖系统图、通风系统、空调水系统、风系统图,系统图应完整表示出地上、地下管线、阀门、跑风和关键的控制部件等,并标注管径等参数。4. 各空调机房应绘制大样图,风机应绘制安装大样图。5. 应标注每户各居室的采暖干管走向、间距等,所有房间须标注散热量。6. 绘制防火和防烟分区示意图。7. 图纸说明应注明各种阀门的参考型号及技术要求。8. 采暖各分区管道应采用不同符号标示区别清楚,并注明各分区的工作压力和热负荷。9. 管线较多的设备井应出大样图,以明确各立管相对位置和支管安装情况。10.单独出具地下室预留孔洞图.三、暖通技术要求1. 采暖系统1.1 应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天津地方相关规定,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符合节能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1.2 供热采用市政热力经由小区内热力站集中供应,采暖水系统应做到闭式循环。采暖负荷计算和系统设计应符合天津市现行的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其它标准、规范和规定。1.3 住宅采暖系统应按分户计量设计,其分户的热计量装置宜设在公共管井,以便在实施按热量计量收费后,方便热计量和收费。热量表的布置应便于检修、读数,须标明热量表的口径。在未实施按热量计量收费前,热量表暂不安装,但必须预留安装条件。分户公共管井设置供水锁闭阀和回水调节闸阀,为物业管理提供控制条件。1.4 住宅室内共用立管设置在户外公共管井内,宜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且应保温,管道埋地入户。1.5 户内采暖系统为地板采暖系统(卫生间为散热器采暖,暖气片宜设置在合理部位)。 1.6 所有采暖系统入户处均需设置压差控制阀进行控制流量和压差,在设计说明中需表明入口处系统流量、压差、总负荷等。1.7 所有公共部分(非住宅户内部分)的采暖管道宜采用明装镀锌钢管,热源宜采用散热器采暖。1.8 商铺、临街小商铺、管理用房、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应设置采暖系统。1.9 住宅采暖系统应合理设置分区,管线上的阀门、跑风等应布置在公共管井内。水暖系统均选用压力级别为1.6MPa的阀门。2. 通风系统2.1 变配电室及自管变电室的电缆分界小室的夹层、自来水、中水泵房应独立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夹层只设独立排风,风口距地300;自来水泵房、中水泵房只设独立排风)。2.2 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3 应依照有关规范设计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系统。2.4 应根据燃气管线的走向图,在燃气管线穿过的地下室、不具备通风条件的房间设置事故排风系统。2.5 配套公建屋顶通风设备影响住宅的视觉景观时,宜采取适当的美化措施;通风设备运行噪音影响住宅时,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2.6 不具备自然通风的商业、管理用房的卫生间应考虑机械排风措施。3. 空调系统3.1 应预留住宅内分体空调室内机位和插座;应预留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平台位置并有相应的排水措施;应预留分体空调的室内外机连接管的穿墙预留洞。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