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明清思想文化(学生版).doc_第1页
(三) 明清思想文化(学生版).doc_第2页
(三) 明清思想文化(学生版).doc_第3页
(三) 明清思想文化(学生版).doc_第4页
(三) 明清思想文化(学生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综合复习学案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明清时期 (三) 知识回顾班级 姓名 (三)明清思想文化本课涉及教材:必修三1单元、3单元; 选修四6单元一、思想:(早期启蒙思想)(一)原因:1经济因素: 发展, 产生和发展; 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2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思想因素: 日益僵化,统治者的 占主导地位, 、 扼杀人的 ,摧残人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4政治因素:统治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二)表现:1传统思想: 王阳明: , 。心即理也。 。 。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代表人物程灏、程颐、朱熹王阳明对理的解释“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人性与天理一致“心即理也”, 是万物的本原求理的办法格物致知反省 对理的共识“理”或者“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人性上是仁义礼智等相同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内在联系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异端思想:李贽 不是天生圣人, 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 是非为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 。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男女平等等(依据材料概括)其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3创新思想:(1)黄宗羲: 是天下之大害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名言: 为主, 为客工商皆本(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重视社会实际情况, 实践中求真知,解决国计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王夫之:读通鉴论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朴素 思想项目内容同政治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主张“工商皆本”思想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异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特别倡导 ,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儒学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时期地位原因先秦冷落孔子、孟子等人提出的“仁”及“仁政”主张在战乱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称霸和统一秦朝压制儒生对郡县制不满,不能为封建统治服务西汉独尊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宋明创新回应佛道的挑战,儒学发展到理学更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明清批判商品经济的发展,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维新变法利用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提供历史依据,减少变法的阻力辛亥革命受冲击北洋军阀尊崇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冲击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儒家思想成为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反对矛头二、科技:1医药学:李时珍本草纲目: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中国的百科全书(达尔文语)。“东方药物巨典”2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三、文学:1小说:(1)原因:明清时期,手工业、 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阶层的扩大。(2)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书画: 最突出,强调表现个性和借物抒情,重视意境。 元朝 墨梅图 明朝 牡丹蕉石图 清朝郑板桥 3戏曲: 京剧。(明朝昆曲)(1)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环境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徽剧、汉剧等剧中的融合。(2)京剧发展:乾隆年间, ,赢得京城观众欢迎。道光年间,形成“ ”的局面。不断融合吸收,新的剧种京剧诞生。达标检测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 。1(2011年海南高考7题)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2(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3(2011年海南高考6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4(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5(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3题)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6(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7(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8(2011年江苏高考21题)(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