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书.doc_第1页
换热器设计书.doc_第2页
换热器设计书.doc_第3页
换热器设计书.doc_第4页
换热器设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目 录11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11.1 设计题目11.2 操作条件12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22.1 冷却剂出口温度的确定22.2 流动空间的选择22.3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32.4 设备结构的选择33 工艺设计计算33.1计算和初选换热器的规格33.2核算压力降43.3核算总传热系数54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74.1管径初选74.2 压头He75设计结果汇总表86设计评述9参考文献:91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1.1 设计题目 某制药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需将乙醇液体从 75 冷却到 45 ,乙醇的流量为W kg/h。冷却介质采用 21 的河水。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降不大于30 kPa,试设计并选择管壳式换热器。1.2 操作条件 (1)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2)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 (3)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 (4)定性温度(乙醇60,水24)下流体物性:密度(Kg/m)比热容 (KJ/Kg.)粘度(Pa.s)导热系数(W/m.)乙醇765.72.7580.601100.1696河水997.24.180.923100.60642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换热器的选择涉及因素很多,如介质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操作温度与压力、换热器的热负荷、管程与壳程的温差、检修与清理要求等。具体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每种特定的传热工况,通过优化选型会得到一种最适合的设备型号;如果将这个型号的设备应用到其他工况,则传热效果可能会改变很大。因此,针对具体工况选择换热器类型,是很重要和复杂的工作。对管壳是换热器的设计,应从下方面考虑。2.1 冷却剂出口温度的确定在水作为冷却剂时,为便于循环操作、提高传热推动力、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一般控制在510左右。在本次设计中将出口温度设计为27。2.2 流动空间的选择确定流动空间的基本原则:(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 (2)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3)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4)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5)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6)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7)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8)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根据以上原则可以确定河水走管程,乙醇走壳程。2.3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当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大而管子又不能很长,为提高流体在管内的流速,需将管束分程。但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动阻力和动力能耗增大,同时使平均传热温差下降,设计时应权衡考虑。管壳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1、2、4、6四种。在本次设计选用了管程为2。当温差校正系数小于0.8时应采用多壳程。然而在本次设计中=0.97,采用了单壳程。2.4 设备结构的选择根据本次题目的要求应当选用管壳式换热器。3 工艺设计计算 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 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 定性温度(乙醇60,水24)下流体物性:密度(Kg/m)比热容 (KJ/Kg.)粘度(Pa.s)导热系数(W/m.)乙醇765.72.7580.601100.1696河水997.24.180.923100.60643.1计算和初选换热器的规格(1) 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200002.75810(75-45)3600=459666.7 W=65980.9 Kg/h(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暂按单壳程,多管程计算,逆流时平均温度差为:= 而:P= R由图4-19查得:=0.97 则:(3) 假设K=300W/.则:S=由附录中根据S选择换热器,规格见下表:壳径/mm500管长/m3公称面积/44.3管子总数256管程数2管子排列方法正方形斜转45管子尺寸/mm流通面积/0.0226实际传热面积:S=2563.140.019(3-0.1)=44.29若选择该型号的换热器,则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3.2核算压力降(1) 管程压力降: 其中管程流通面积:Re=设管壁粗糙度, 由第一章中关系图中查得=0.039则:所以:(2) 壳层压力降: 其中 取h=0.3m 壳程流通面积为: 所以:计算表明管程和壳程压力都能满住题设的要求。3.3核算总传热系数(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2)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取换热器列管之中心距则:取则:(3) 污垢热阻:参考附录管内外侧污垢热阻分别取:./W ./W(4) 总传热系数:管壁热阻可忽略时,总传热系数为:W/(m.)则有:由此可得设计选型满足要求。4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4.1管径初选初取水经济流速 由于125mm不是标准管径,因此确定 符合经济流速范围故确定:4.2 压头He在水槽液面及压力表处列柏努利方程取,查图得局部阻力: 底阀1个 标准90弯头3个 球心阀1个流入换热器流出换热器故 换热器压降 根据和以及IS型离心泵系列特性曲线可以选择型号为IS100-80-125的离心泵。5设计结果汇总表 (1)乙 醇: 入口温度75 出口温度45 (2)冷却介质:河水 入口温度21 出口温度27 (3)允许压降:不大于30 kPa (4)设计换热器型号及参数:壳径/mm500管长/m3公称面积/44.3管子总数256管程数2管子排列方法正方形斜转45管子尺寸/mm192流通面积/0.0226 (5)IS100-80-125的离心泵一台6设计评述换热器是石油、化工中最重要的热工设备,对换热器进行科学计算,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是换热器性能的重要保证。换热器的热工计算是换热器的设计基础,也是换热器结构设计的前提,因此在换热器的设计中,只有经过对换热器结构参数的不断调整,反复计算,才能使换热器的性能更高,设计更加合理。另外,在换热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介质流速,压力降、膜传热系数、以及面积余量等,并尽量选择标准换热器以减少投资。还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方可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