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疗法.ppt_第1页
中药灌肠疗法.ppt_第2页
中药灌肠疗法.ppt_第3页
中药灌肠疗法.ppt_第4页
中药灌肠疗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灌肠的临床应用,直肠的生理功能,一是吸收功能,直肠能吸收水分和一些药物,所以一些肠道疾病和其他器官的疾病可以通过直肠给药来治疗。二是分泌功能,直肠黏膜内有杯状细胞,能分泌碱性液体来保护直肠黏膜,润滑大便以助排便。但在痔疮等慢性炎症刺激下,黏液分泌过多可从肛门渗出而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疹痒。三是排粪功能,当直肠内粪便量蓄积到150毫升以上时,刺激直肠下段肠壁内的压力感受器,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开启肛门,同时增加腹压和肠内压力,将粪便排出体外。,直肠滴入疗法定义,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小结,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直肠注入疗法适应症,昏迷病人呕吐病人禁食病人便秘病人儿科疾病: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盆腔疾病: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阑尾炎、前列腺炎、结肠炎等。,直肠注入禁忌症,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1.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1030ml)拔去针头,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注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2.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用热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要留有3ml左右空气(方便将药液全部推入肛门内)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直肠内,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灌肠注意,灌肠推注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推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成人:100ml-300ml/次儿童:6个月-1岁-10ml/次1岁-2岁-15ml/次2岁-3岁-20ml/次3岁-4岁-25ml/次4岁-5岁-30ml/次5岁-15岁-35ml/次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直肠注入药液的温度,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摄氏度之间。,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直肠滴入注意事项,1.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3.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4.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针1ml,可以减缓肠道蠕动。5.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6.药物要过滤,防止堵塞导尿管,薛城区中医医院中药协定方,上感:荆芥20g防风20g柴胡20g双花30g大青叶30g甘草10g石膏30g贯仲15g连翘30g加水5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煮浓缩至250mL备用。腹泻:葛根15g黄芩15g黄连15g防风15g山楂30g甘草10g白芍20g加水5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煮浓缩至250mL备用。,协定方加西药制剂,上感协定方+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氨基比林、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要做皮试)、扑尔敏(治流涕)等。(注意西药配伍禁忌)。腹泻协定方+消旋卡多曲、654-2、锌剂、维生素B1等,同时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