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方案.docx_第1页
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方案.docx_第2页
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方案.docx_第3页
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方案.docx_第4页
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目 录第一章、系统概述41.1、项目名称41.2、设计依据41.3、项目概况71.3.1、项目背景71.3.2、建设目的101.3.3、工程范围111.3.4、建设目标121.4、设计原则13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162.1、总体架构设计162.2、系统设计18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203.1、前端监控设计203.1.1、前端点位设置原则203.1.2、前端系统组成及环境要求213.1.3、摄像机选型设计223.1.4、前端摄像机253.1.6、前端摄像机点位设置313.1.7、前端摄像机点位布置333.1.5、立杆和基础353.1.6、机箱及标识423.1.7、防雷与接地433.1.8、供电443.2、网络及传输设计463.2.1、整体概述463.2.2、总体架构设计463.2.3、视频传输链路租用方案473.2.4、视频专网设计473.3、视频存储设计493.3.1、系统选型493.3.2、系统架构及组成503.3.3、高清视频存储设计513.4安全运维保障体系573.4.1、项目组织保障573.4.2系统运行维护原则583.4.3运行维护制度和要求583.5系统效能分析613.5.1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613.5.2提高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能力66第四章、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69第五章、 附图附表73第一章、系统概述1.1、项目名称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1.2、设计依据本期工程设计方案参照下列规范、标准、文件和资料进行设计:一、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二、地方标准:浙江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33/T502-2004)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11)三、行业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1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第1部分: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GA/T792.1-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08)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1399.1-2017)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GA/T1399.2-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1400.1-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GA/T1400.2-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GA/T1400.4-20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甬公通字2017101号文件甬公通字2017106号文件甬综治办20176号文件四、省、市公安局的相关要求。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技术要求(浙公通字2013-117号)浙江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公网传2015-624号)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浙江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6-2020年)(浙综委办2016-11号)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甬党办2007-24号) 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甬综治办2007-11号) 宁波市公安局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甬公通字2007-145) 宁波市公安二级数字视频共享平台技术要求(甬公通字2007-243号)宁波市社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技术要求宁波市公安局关于开展全市公安机关视频监控资源户籍化管理工作的通知1.3、项目概况1.3.1、项目背景海曙区位于宁波市的中心区域,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西与余姚市接壤,南与海曙区连接。全区面积59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3.0万人。下辖:月湖街道、南门街道、江厦街道、鼓楼街道、西门街道、白云街道、段塘街道、望春街道。石碶街道、高桥镇、集士港镇、横街镇、古林镇、洞桥镇、鄞江镇、章水镇、龙观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越来越显得迫切、重要;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社会治安呈现动态化,传统的打击、防范模式难以适应治安形势发展需求;随着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人权保障意识逐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效率、执法手段、执法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是当前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管理视频监控网络就是依托当今先进科学技术,实行警务模式改革,实现技防、人防双轨齐下,构筑“传统科技”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建设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将全面提高公安机关预防与压制发案,处置街路面案件,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道路交通事故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能力。海曙区社会管理视频监控系统截止到目前已建设形成了覆盖海曙全区社会治安管控体系,为公安实战和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人口持续增加,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衍生,同时城市的整体规划也日新月异,使得目前已建的系统在点位上已无法做到覆盖最大化,公安实战应用功能也需要更加完善。2019年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将全面启动。项目内容包括一类点位新建视频监控点位约237台摄像机。新建900万像素卡口摄像机14台、400万像素全局摄像机1台、400万像素黑光摄像机2台、400万像素双舱摄像机4台、800万像素人脸摄像机1台、400万像素枪机145台、400万像素球机70台。新建151个点位,共237台摄像机。以及配套链路传输和存储。本项目建设的大背景:随着行政区域调整后已经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出现,已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的要求。近几年视频监控领域发生重大技术革命,可视面积更大、图像质量更高的高清摄像技术已全面替代标清摄像技术,对图像比对、轨迹分析、线索链分析等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另外,一些智能功能已经成熟和普及,如前端设备的车辆捕获、车牌识别、车型识别,车身颜色识别,人员和非机动车的检测抓拍等,以及后端基于前端设备功能实现的智能检索、浓缩播放、视频图片结构化等,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软件平台、运维软件平台、实战软件平台近年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在社会治安监控中新技术视频监控的作战效能正在逐步提高。因此,对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势在必行。1.3.2、建设目的1、推进“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的需要实施本项目是充分贯彻省厅“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建设规划部署和宁波市公安局“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构建覆盖全海曙城乡的立体型、多维度的感知网络,实现对各类治安要素和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预控,着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精准性。2、打造“平安海曙”的需要实施本项目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海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建设能够强化社会面防控、减少发案、震慑犯罪,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有效武器和手段,是有效维护城市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建设本项目能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推动社会管理现代化、提高我市城市管理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保障社会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需要。3、满足全海曙日常监控应用的需要项目建成后,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将成为一个集管理调度、统一配置、统一权限、统一用户管理的全高清的视频监控系统,将形成一个巨大无缝监控包围圈。同时连点成线,连线成网,重点覆盖出入辖区各路口、易发案部位、复杂行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以及重点单位出入口等公共部位,形成网格化监控与管理,满足公安部门对于日常监控应用的需要。4、提升应急指挥处理能力的需要通过海曙区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管理调度,实现防范系统化、决策科学化、指挥智能化、保障统筹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海曙区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5、为建设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视频监控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系统的发展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根据城市布局和城镇化发展情况并结合治安态势继续扩充点位,提高监控覆盖密度,缩小最小监控包围圈的范围,提高对整个海曙区的治安掌控力。逐步把原有的已经超过使用期限的视频系统改造成技术先进的高清监控系统。随着监控密度的提高,监控点数量的增多,人工实时监看的作用已越来越来小,计算机视觉技术及视频结构化应用的发展将最终将人力从繁重的实时监看业务中解放出来。1.3.3、工程范围2019年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将全面启动。新建900万像素卡口摄像机14台、400万像素全局摄像机1台、400万像素黑光摄像机2台、400万像素双舱摄像机4台、800万像素人脸摄像机1台、400万像素枪机145台、400万像素球机70台。新建151个点位,共237台摄像机。建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技术兼容,机制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在治安、刑事案件高发的防范、控制和打击中的积极作用,以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平安海曙”建设的需要。通过本期高清视频监控点的建设,达到海曙区重要路口、路段和重点监控区域的全覆盖无盲区监控,以提高城市可视化管理和城市综合管理的水平,有效的抑制社会治安事件,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通过对本期项目的建设,能有效的抑制恶性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对违法犯罪活动起到威慑作用,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次工程在海曙区共建设前端监控摄像机约237台,共151个点位。所有点位均采用裸光纤直接接入到各派出所在接入海曙区分局机房(租用机房)。1.3.4、建设目标1、实现城乡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数量,力争农村视频覆盖率达到80%以上。2、建设完整视频监控体系,更好的协助公安机关对案件的侦查和破获。3、监控点位都是重点监控点位,在本次设计中更换成全新和成熟的前端摄像机,为重点区域提高监控力度和强度。4、建设新的监控系统为公安机关提供最有效的破案工具,同时在一定程度可以更有效的释放警力,提高办案能力,缩短办案时间。1.4、设计原则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整个系统的结构复杂,投入巨大,所以在系统的建立之初就应充分地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工程实施管理的科学计划,系统建设的设计定位和后续业务应用规划及其发展等问题。因此,方案的设计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本项目本着“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原则,结合公安系统实际,以公安业务为基础,结合原有视频监控平台,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指挥调控、报警联网等信息资源总体效能。(一)坚持统一标准、科学推进的原则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GA/T 669系列标准)、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GA/T1400系列标准)、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GA/T1399系列标准)和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 25724)等标准规范为依据开展工作,实现视频图像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高效、安全传输及共享应用。(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实战应用、技术建设、工作机制等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建设规划、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案。要注重原有投资的有效性、新旧技术的兼容性,协调好各部门、警种的关系,理清需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合理制定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的平台扩容方案、网络架构、存储策略、应用机制和项目管理等整合工作内容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分步实施。(三)坚持实战引领、应用带动的原则要坚持把紧贴实战、服务实战作为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围绕公安实战需求,推动视频监控技术的深度应用,努力提升视频监控技术服务公安机关现实斗争的能力,充分发挥实战应用效能。(四)坚持突出重点、分级建设的原则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层级公安机关的职责,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的主要目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实用性:监控覆盖面、图像质量和系统应用功能、操作界面均须满足一线部门作战需求,立足实战,追求实效,做到操作简便、控制灵活、响应快速。2.可靠性:在同等功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成熟稳定的主流技术和产品,主要设备必须通过相关产品检测认证,并具有在宁波地区成功的应用案例,建设单位应对拟选的设备进行设备评测。3.经济性:要考虑海曙区分局的实际情况,所选产品要有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以性价比高的本省大型安防企业产品为优选产品。4.先进性:在满足实战需求的前提下,关键设备和系统应用应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建设人脸大数据系统、车辆大数据系统、MAC大数据系统和实战应用平台等对实战应用发挥更大作用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5.开放性:应采用开放的系统架构,能兼容不同传输网络、不同品牌产品和各类监控系统的接入共享,并能够方便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支持第三方的二次开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6.安全性:应确保系统在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严格遵循公安部网络和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加强在网络边界、接入访问认证等方面的设计。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2.1、总体架构设计为了满足海曙区公安局视频监控的图像全覆盖和市党政机关、社会单位的图像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建设要求,搭建海曙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统一平台,实现海曙区所有监控点的统一接入和整体管理。海曙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的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在满足高清视频监控应用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根据海曙区公安局建设规划要求,区计划在2019年建成以区公安局视频图像共享平台为核心,依托统一的视频专网,分级整合视频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构建城乡对接、覆盖面广、平台互通、信息共享、打防管控有力的视频大联网应用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监控系统在治安、刑事案件高发的防范、控制和打击中的积极作用,以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平安海曙建设的需要。视频监控平台建立在海曙区公安视频监控专网之上,具备信息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的系统平台,同时开放相应的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图像联网接口,满足市政府其它部门(交通、城管等)的监控图像共享需求,为社会监控资源数字化整合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期工程的重点为前端监控点位的建设和后端存储的建设,海曙区视频监控系统前端采用1080P及以上高清监控,通过球机、微卡口、人脸卡口相结合的方式覆盖海曙区所有的重点部位和场所,实现全海曙区视频图像的采集、传输、交换、存储、调阅和智能化实战应用。2.2、系统设计2.2.1、监控点位建设监控点位的建设应遵循优化布局、优化功能、统筹建设的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功能先进、统一建设。一、优化布局优化城区布局,拓展乡镇视频监控建设,进一步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变化,适应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以及社会管理服务需求,查漏补缺,科学布点。加强部门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在同一区域布点,立足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前端点位布置以枪机为主,重要路口可采取多个枪机合球机组合的方式分别监控。具体点位的设置应根据已建设点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点,并应避免监控点位重复。二、优化功能前端监控摄像机应选用智能、高清、低照度、宽动态摄像机,提升视频图像质量,强化前端分析处理、智能识别、自动预警等功能,为开展视频信息深度应用提供基础。前端监控点大量采用微卡口和人脸抓拍机,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对车脸和人脸管控的需求。本次工程主要是完成前端建设。三、统筹建设前端点位经分局建设部门认证评估后统一实施,避免重复建设。2.2.2、网络建设公安视频专网已经搭建完成,本期项目建设需根据各接入点位的数量增加相应的接入交换机,并增加相应的传输链路和提升核心交换机。2.2.3、储存系统建设根据已有的储存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前端摄像机进行存储扩容。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3.1、前端监控设计3.1.1、前端点位设置原则按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文件要求,前端监控的布点安装地点、监控目标不同,视频监控资源的重要性也不同。新建视频监控镜头选择的基本原则要以满足实际业务应用为目标,结合监控现场和目标范围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摄像机种类。根据海曙区治安区域特点,本期新建监控点的摄像机选型遵循“枪机为主,球机为辅”的原则,极大的避免了因不同的使用者操控球机监控区域而导致的丢失案发现场图像的情况。前端点位布点位置的选址(1) 案件高发地点、公共复杂场所、易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重点敏感区域、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区和重要警卫目标等(2) 在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周边、公园、广场、景点区域和交通路段等监控点,如果既需要监控大范围区域和整体场景。(3) 在背街小巷、偏离路段、治安盲区等区域,人员车辆经过少、同时需要监控的区域。(4) 人员复杂,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的城乡结合部等区域。(5) 原主干道和交通路口存在盲区的区域等。海曙区新建道路等。(6) 与各县市区交界处主要集中在各省道、国道等主干道。在本次点位的确定根据海曙公海曙区及边防派出所等要求以及根据现场具体监控覆盖情况展开的。根据监控点位的重要性,前端点位具体布置为: 主要干道和次干道、人员复杂区域、城乡结合部、通往各县市区主干道等。本次点位共151个。详见附表点位清单。新建900万像素卡口摄像机14台、400万像素全局摄像机1台、400万像素黑光摄像机2台、400万像素双舱摄像机4台、800万像素人脸摄像机1台、400万像素枪机145台、400万像素球机70台。新建151个点位,共237台摄像机。并增加全套的网络传输设备。相机按照实际监控需要,选择区域内最合适的相机。3.1.2、前端系统组成及环境要求每个前端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都由以下部分组成:(1) 前端摄像机;(2) 立杆与基础;(3) 室外设备箱;(4) 前端监控点的配电、监控电源与防雷地接地系统。前端系统设计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摄像机、借杆或立杆、机箱应考虑以下因素:(1) 工作温度范围为1060;(2) 湿度30%80%;(3) 抗震等级8级;(4) 台风:12级;(5) 电磁干扰120dB。图 前端监控系统图3.1.3、摄像机选型设计本期项目建设前端摄像机种类较多,涉及的安装点位情况复杂,前端点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型依据与配置原则本方案采用的前端摄像机配置原则如下:l 监控场景不固定的地方可以采用高清网络球机,可根据需要变换监控场景;l 监控场景单一的环境可以采用高清网络枪机;l 重点固定目标监视的监控点可以采用高清网络枪机;l 对于监控目标多样、地域情况复杂、车流量特别大的区域和部位,采用多目标监控,用高清网络枪机加高清网络球机组合的方式。l 对人员复杂区域的环境选用双舱摄像机;l 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应能覆盖需要监控的区域,尽可能选在路灯处,提高照度,以获得较好质量的图像;l 光线差但需要晚上监控的区域,取得有限范围内的低照度环境下的监控图像,采用黑光摄像机。l 应根据监控场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安装距离和摄像机镜头,以达到最佳的监控效果。2、摄像机设备要求l 高清摄像机要求对于高清摄像机,总体上要求其可以在+60(有风扇条件下),湿度小于95%(非凝结)条件下,稳定工作。对于其关键参数,做如下建议:1) 传感器的选择在选择摄像机时,应当尽量选择传感器把面尺寸较大的摄像机。因为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像素密度越低,单位像素尺寸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高。本期项目摄像机传感器尺寸不得小于1/1.8。2) 摄像机视频压缩算法的选择视频压缩算法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发展出了H.265、H.264、MPGE-2、MPGE-4、Motion JPGE等众多种类。本项目采用的视频压缩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H.265压缩算法。3) 具备动态字符叠加功能高清网络摄像机应具有字符叠加功能,用来叠加摄像机点位所在地的信息。4)多码流支持要求网络摄像机支持H.265高清双码流输出,以满足后端视频管理平台对直播流和存储流的分离处理,尽可能减少直播和存储在视频资源占用上的冲突,并有效降低整体系统的单点故障发生率。l 摄像机镜头要求由于室外监控场景的复杂性,在目前阶段,不可能针对每一个监控场景计算枪式摄像机上选配镜头的焦距规格。因此,微卡口统一采用手动变焦、自动光圈镜头。球机的镜头集成在机芯中,不需要另配镜头。故本项目选用的球机,应当能够提供至少32倍变焦的功能。l 摄像机防护罩要求摄像机防护罩应当提供至少IP66的防护等级,具有遮阳板、风扇功能。3.1.4、前端摄像机1、枪机400万像素主要应用在主干道支持车辆属性、人体属性、人脸扣取;包含摄像机、高清镜头、LED下挂灯、室外防护罩、风扇、相机内置防雷模块、电源适配器、安装万向节等;像素:420W;分辨率:最大支持 2688 1520;帧率:25fps;感光器件:1/1.8 CMOS ;镜头:1140mm变焦镜头;照度:彩色:0.001 Lux (F1.2,AGC ON);黑白:0.0001 Lux (F1.2,AGC ON);视频压缩标准:H.264/H.265/MJPEG;图像输出格式:JPEG;输出:电平量信号;通讯接口:1个RJ45 10M/100M/1000M 自适应网口,1个RS485接口,1个RS232接口;外部接口:4路IO输入接口,3对IO输出接口(可以作为报警输出,补光灯光灯控制接口),同步电源接口SYNC;存储支持:支持64G TF卡;自动光圈镜头:支持;ICR:支持;工作电压:100VAC240VAC;频率:48Hz52Hz;功耗:20W(带加热模块,70W);防护等级IP66;支持视场倾斜情况下的车辆特征识别,包括车牌、车身颜色、车型、车辆子品牌等;支持13种车身颜色识别,包括:黑、白、灰、红、绿、蓝、黄、粉、紫、棕、青、金、橙;白天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99%;晚上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97%;针对道路的星光级监控,支持车辆抓拍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抓拍图片叠加识别信息并上传;机非人检测,车型,车身颜色,安全带,人脸抠图,遮阳板等车辆特征识别;支持非机动车/行人人体、人脸抠图上传;支持摩托车、非机动车未带头盔检测;支持车辆抓拍位置到立杆架设距离叠加功能;支持三轮车载人检测功能,并可以统计载人人数;2、400万像素智能球型摄像机主要主干道路口具备人脸、人体抓拍并关联输出功能,支持指哪抓哪、多场景轮巡抓拍、远距离卡口抓拍模式;支持人脸人体车辆同时抓拍,人脸人体关联输出,并实现对人脸、人体、车辆结构化属性特征信息提取前端建模比对:前端存储15万张人脸图片进行建模后,对场景中抓拍的人脸进行比对并输出结果。支持35114加密;设备具备布控黑名单功能,当悬挂黑名单中车牌的车辆经过设定区域时,可触发报警并进行水平360跟踪,黑名单中可添加10000个车牌图像传感器:1/1.8 progressive scan CMOS最低照度:彩色:0.0005Lux (F1.3,AGC ON);黑白:0.0001Lux (F1.3,AGC ON);0 Lux with IR分辨率及帧率:主码流 50Hz:50fps ( 2560 1440);60Hz:60fps ( 2560 1440)视频压缩:H.265/H.264/MJPEG红外照射距离:250m焦距:6-192mm,32倍光学变倍Smart图像增强:120dB超宽动态、光学透雾、强光抑制、电子防抖、Smart IR水平及垂直范围:水平360;垂直-20-90(自动翻转)水平速度:水平键控速度:0.1-210/s,速度可设;水平预置点速度:280/s垂直速度:垂直键控速度:0.1-150/s,速度可设;垂直预置点速度:250/s;可通过客户端导入人脸图片,设备支持存储15万张人脸图片(以公安部检验报告为准)电源接口:AC24V25% 网络接口:RJ45网口,自适应10M/100M网络数据 音频输入/输出:1路音频输入;1路音频输出报警输入/输出:7路报警输入;2路报警输出CVBS输出接口:BNC头具有RS485控制接口SD卡接口:内置Micro SD卡插槽,支持Micro SD(即TF卡)/Micro SDHC/Micro SDXC卡(最大支持256G)功耗:60W max(其中加热5Wmax,红外灯15W max)工作温度和湿度:-40-70;湿度小于90%防护等级:IP67尺寸:266.6412mm重量:8Kg3、400万双舱抓拍机主要应用人员复杂区域400万 1/1.8” CMOS合智能双舱一体机,传感器类型:1/1.8” Progressive Scan CMOS(上通道);1/1.8” Progressive Scan CMOS(下通道);最低照度:上通道:彩色:0.0006 Lux (F1.0, AGC ON);黑白:0.0002 Lux (F1.0, AGC ON), 0 Lux with IR;下通道:彩色:0.0006 Lux (F1.0, AGC ON);黑白:0.0002 Lux (F1.0, AGC ON), 0 Lux with Light镜头:上通道:10-50mm F1.2水平视场角:39.9-9.5 垂直视场角:22-5.5;下通道:4mm F1.0 水平视场角:89 垂直视场角:46;支持透雾、电子防抖l;通道看细节,下通道看全景,采用双舱一体化设计,由双镜头相机与高性能GPU模块组成,聚合多种专为复杂场景设计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全结构化数据精准采集,具备多场景数据融合分析能力,实现全方位态势感知镜头支持垂直角度调节功能。支持混合抓拍模式,可同时对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进行检测、跟踪及抓拍,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目标捕获率不低于99%,支持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分类计数抓拍人体:支持上衣颜色、下装颜色、性别、戴眼镜、背包、拎东西、戴帽子、戴口罩、长短袖、裤裙、发型属性识别抓拍人脸:支持对运动人脸进行抓拍抓拍非机动车:支持上衣颜色、性别、戴眼镜、背包、戴帽子、戴口罩、长短袖、发型、骑车类型、骑车人数属性识别抓拍机动车:,支持车牌抓拍,支持车型、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牌类型、子品牌车身颜色属性识别支持捕获、识别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可识别不低于5000种车辆子品牌;支持无线AP,支持设备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查询功能,GPS模块,支持GPS/北斗校时4、 900万车辆卡口车牌驾驶室人脸抓拍单元高清抓拍单元包含摄像机、高清镜头、室外防护罩、内置补光灯、风扇、电源适配器、安装万向节等像素:900W分辨率:4096(H)2160(V)帧率:25fps感光器件:1英寸全局曝光CMOS(*2)相机:iDS-2CD9796-CEFMS镜头:专用镜头(50mm)视频压缩标准:H.265/H.264/MJPEG图像输出格式:JPEG通讯接口:4个RS-485接口,1个RS-232接口;2个RJ45 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触发输出:7路(光耦隔离2500VAC/5V TTL电平量),作为补光灯同步输出控制;一路继电器输出口存储支持:支持64G TF卡,支持海康云存储协议终端接入:支持终端服务器接入工作电压:100VAC240VAC;频率:48Hz52Hz功耗:20W重量:5.20.5kg支持智能功能,目标检测:支持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抓拍;违章检测:超速、压线、逆行、禁止大货车等违法行为;车辆特征检测:车牌识别、车型识别、车身颜色识别(环境光有要求)、违章检测、车辆品牌等特征检测。3.1.6、前端摄像机点位设置1、普通道路监控典型点位图2、主干道路卡口监控典型点位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73页3.1.7、前端摄像机点位布置海曙视频监控建设项目点位(总表)派出所摄像机数量点位数全局400万像素枪机400万像素球机400万像素双舱400万像素人脸800万像素卡口900万像素黑光400万像素爆闪灯抱箱1望春派出所1610132100102鼓楼派出所1074600073月湖派出所1296600094白云派出所11615500065南门派出所1369400066段塘派出所1799800097江夏派出所131076000108西门派出所1489500089广场派出所17171520001710集士港派出所201310721001311石碶派出所6342000312古林派出所20111640001113洞桥派出所107610214714鄞江派出所138103000815横街派出所10673000616高桥派出所1810851461017龙观派出所86410212618章水派出所95300665192371511457041142181513.1.5、立杆和基础1、设计依据与配置原则前端监控点的立杆按实际情况而定,立杆的设计原则符合浙江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33/T502-2004)和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等要求,同时要在各监控点立杆上设立监控区域明显标志。2、立杆的技术要求摄像机的安装可采用根据环境不同的方式,可利用建筑物墙体、借杆或选用简单型立杆、加强型立杆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采用立杆安装方式时,应考虑立杆和周围环境的协调,能借杆的尽量借杆,合适点位的杆件应同时满足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监控需求。3、立杆的选型本工程中主要立杆、借杆类型:1、4m*1m、3m*1m立杆主要应用在全局摄像机以及400万枪机,主要场所是在小区或道路狭小的地方。2、6m*3m、6m*4m、6m*6m、6.5m*4m、6.5m*6m、6.5m*6*6m、6.5m*12*、立杆主要应用在道路监控的高清摄像机。3、 借杆主要应用于可利用电力杆或原监控立杆上。 摄像机抱杆大样图摄像机立杆大样图一摄像机立杆大样图二摄像机立杆大样图三摄像机立杆大样图四摄像机立杆大样图五3、基础的技术要求立杆基础与钢筋笼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标准施工、生产,以防止过往车往车辆造成震动,从而造成摄像机抖动,影响监控图像角度来计算。立杆基础灌筑工程要求如下:(1) 立杆基础开挖后,检查深度及上下口尺寸,确认无误,再放置钢筋笼,固定位置,确保顶板水平。(2) 基础中心放入直径32mm /PE管,与过渡窨井相连。(3) 基础采用商品砼C25(搅拌混凝土)灌筑,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试块,振捣密实。(4) 基础内打入两根2M长50*50*5镀锌角铁,通过4*40镀锌扁钢与与钢筋笼两端连接,接地电阻10。 (5) 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注意养生。具体参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5144-200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钢筋笼制作技术指标如下:(1) 法兰盘的制作材料,采用边长400方形或D400的圆形钢板材,厚度6mm。(2) 主筋采用M22的圆钢,数量6支,主筋高1.4米。(3) 箍筋钢6的光圆,钢筋4道。(4) 主筋上端螺纹用黄油保护,并用塑料套封好。立杆基础大样图3.1.6、机箱及标识监控点前端采用方形机箱,采取下部进线设计,设计为离地2500 mm高度抱杆安装。外观:箱体正面喷涂“海曙区”公安局结构:尺寸:(高)550mm(宽)450 mm(深)300 mm,箱壳采用1.5 mm(其中门厚为2mm)304不锈钢;露天防雨设计;隔板采用不锈钢板(可活动),90展臂式巡检单元设计。配件:监控电源1台;三芯插座1只;接电桩1只;空气开关1只;滚轴直流风扇1只,浪涌保护器1只;光纤盒一个、隔板2块,光纤固定脚、接地排、不锈钢防尘网、水平线缆管理杆、进线孔胶套等。抱箍配件需采用不锈钢材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牌规格: 长:780mm 宽:480mm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牌内容及颜色: (1) 县 市 区:具体县市区名称(白色字体) (2) 编号:8 位 编 码(黄色字体) (3) XX派出所:具体派出所名称(白色字体) (4) XXXX-XXXXXXXX:所在县市区电话号码(白色字体) (5) 背景颜色为深蓝色视。 频监控区域标志的制作材料应选用环保、安全、耐用、阻燃、防腐蚀、易于维护的材料。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使用期间,标志材料应不变形、不褪色。3.1.7、防雷与接地1、监控点防雷前端设备安装于室外,易遭到雷电打击影响产生高压和浪涌电流;如果没有必要的防雷、避雷措施,前端设备的运行将得不到保障,有可能导致摄像机短期内大量损坏,使系统濒于崩溃。为了前端设备能可靠、长久地运行,摄像机杆和前端机箱须接地。2、监控点接地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规定,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的要求,本工程在前端监控立杆和前端监控箱统一接地,每个监控点做一套独立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0。基础完工保养期过后,应及时进行接地电阻的检测。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逐根增加接地补桩,联结基础接地引线,用550镀锌扁钢延长接地装置,一根补桩还达不到接地电阻的要求时,继续增加补桩,直到满足要求。3.1.8、供电前端设备的供电包括摄像机供电、前端设备供电。本次建设的监控点采用就近取电的方式,供电回路稳定可靠,供电电压:交流AC 220V;频率:50HZ;功率不小于1KW;全天候24小时确保前端设备的供电;采用室外供电电缆敷设;走地下标准强电管道;整个供电满足稳定可靠、扩展方便、可维护管理等特点。1、摄像机及前端设备的供电监控点摄像机等前端设备采用市电供电,电源进线处设置漏电保护器和浪涌保护器,对后端的供电设备进行保护。2、供电电源的取得与计量前端设备供电的电源在点位勘察设计时同期调查,就近取得。前端设备供电的电费经供电部门审批后,装表计量,并交纳电费。电费最终以与供电部门协商的收费标准计取。3、电气管线设计前端设备供电电源的电气管线设计依据,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满足电力直埋管线人行道敷设最小覆土深度0.5米的要求。3.2、网络及传输设计3.2.1、整体概述以海曙区公安局为中心,将需要直接掌控的各监控点位组网汇聚后,组建独立的公安视频专网,通过专用视频接入设备接入公安网(设备认证服务器、用户认证服务器和万兆视频安全隔离设备),海曙区公安局对辖区的监控图像进行直接管理,海曙区公安局公安内网授权用户通过数字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对全海曙区监控图像信息的浏览、调用和控制。3.2.2、总体架构设计海曙区监控系统传输网络整体骨干在前几期的新建项目中已建设完成,整个网络运行稳定,且已充分考虑后期建设对核心网络带宽的需求。海曙区频监控系统再建内容包括前端高清摄像机传输链路建设、接入网络设备建设。前端接入层:每个前端点位配置一台百兆光纤收发器,在局端派出所配置光纤收发器板卡集中式机箱,经光电转换后接入派出所的接入交换机;汇聚层:部署在各派出所,前端点位进接入交换机后上联至汇聚交换机对所有接入层交换机进行汇聚。核心层;部署在区公安分局核心机房(租用机房),利用现有的万兆级核心交换机。3.2.3、视频传输链路租用方案为了满足前端各监控点图像实时传输的要求,前端各监控点租用通信运营商百兆光纤链路进行接入,各高清监控点分别接入到各派出所接入交换机。3.2.4、视频专网设计海曙区监控系统传输网络系统由1个核心、18个接入组成(48口接入交换机)。已建核心交换机已满足视频专网信息数据的交换和查询。前端接入层:每个前端点位配置一台百兆光纤收发器,在局端派出所配置光纤收发器板卡集中式机箱,经光电转换后接入派出所的接入交换机;本项目前端光纤传输方案采用成熟的点对点裸光纤方式作为视频监控接入传输的光网络实现方式,整网具有低延时、网络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易维护布放施工等特点。整个光纤传输网络以点为单位,前端点位通过裸光纤点对点接入所辖区域派出所机房。前端通过光纤收发器,后端在派出所配置光纤收发器机箱,视频信号经光电转换后接入网络交换机。 汇聚层:部署在各派出所已建设,利用已有汇聚交换机。核心层;部署在区公安分局(租用机房),利用现有的万兆级核心交换机。核心层已建设完成本次工程不在做补充,可利用原设备。3.3、视频存储设计3.3.1、系统选型治安监控项目都有海量的视频和图片数据存储需求,项目对存储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前几期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到无缝对接,方便统一管理。视频监控新建项目存储系统采用视频云存储,主要是承担整个系统内的视频/图片的数据写入/读取工作。云存储系统一方面采用了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集群设计和虚拟化设计,在系统内部实现了多设备协同工作、性能和资源的虚拟整合,最大限度利用了硬件资源和存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将云存储的存储功能、管理功能进行打包,通过开放透明的应用接口和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与上层应用平台整合后,为整个安防监控系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在视频云存储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核心技术如下:1)采用存储全域虚拟化技术对具有海量存储需求的用户提供透明存储构架,可持续扩容避免瓶颈限制,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资源管理,灵活增减空间,达到最大程度上合理利用空间的效果。2)采用集群技术,解决单/多节点失效问题,并利用负载均衡技术充分利用各存储节点的性能,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采用离散存储技术,保障了用户高效的读写的同时保证了业务的持续性。4)采用统一完善的接口,降低对接成本、平台维护成本和用户管理的复杂度。5)采用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丢失,确证云存储服务的安全稳定。3.3.2、系统架构及组成云存储解决方案能帮助用户轻松管理海量数据,提供高可用的存储服务,优化业务数据流,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云存储系统有效的支持原始视频存储、卡口图片存储,视频图像信息库等数据集中存储与共享业务,更好的支持智能实战系统,警务政务综合系统,大型数据挖掘系统等数据分析业务,提供便捷、统一管理和高效应用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云存储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存储服务,并提供高效的SDK和熟悉的访问接口,应用系统可以把重心放在具体的业务开发上,这样可以促进监控系统的持续有序发展,发挥监控系统的最大效能。系统包含四个层次功能,来满足最终用户、系统管理员、运营人员的日常操作需求: 存储层:基于单个存储节点,管理本地的硬盘,文件和数据块。存储管理层:提供单个集群和多域的管理能力接口层:提供丰富的访问接口,适应各种应用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部署由各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充分利用接口层提供的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