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 《点面结合》.doc_第1页
微课 《点面结合》.doc_第2页
微课 《点面结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学们,身处繁华的街道,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微型摄像机,记录着看到的一切,那鳞次栉比的高楼,林立的商店,穿梭的人群和奔驰的车辆,像流水般在镜头前稍纵即逝。但总会有一些人、事、景、物在我们的视线里定格,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的镜头不由得对它进行放大特写,这样的情形如果有写作手法来表示就叫做“点面结合”。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点面结合”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所谓“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所谓“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描绘。而“点面结合”就是就是描绘时既要照顾全面(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点)。它通常用于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中。3我们在刚刚学过的18课莫高窟一文中,就曾见到“点面结合”这样的写作手法。4在这一段中,二三句用一组排比概括介绍了莫高窟内彩塑的种类多,形态各异,这是“面”的描写。5第四句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尊彩塑“卧佛”进行重点描绘。通过这样“点面结合”的描绘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莫高窟的彩塑种类很多,并对“卧佛”留下深刻映像。不仅散文中有“点面结合”的手法,就连古诗当中也有这种方法的运用,6我们在四年级时曾经学过江雪这样一首古诗,(发音乐)作者开篇即写了冬天白雪茫茫,四处空旷寂寥的景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其实是“面”的描写,虽然没有直接用到“雪”字,但是读者似乎已经见到铺天盖地的白雪,已感觉到逼人的寒气;7三四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这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更能突出人物清高孤独的心境。在小学阶段“点面结合”的描写通常运用于场面描写当中。要把场面写好有一把金钥匙,那就是运用点面结合法。让我们来看这一个片段。8在这个片段中先进行面的描写,9写了拔河比赛的全貌,突出了比赛时的激烈和紧张的气氛,10后又抓住小胖子的表现这个特点,去体现参赛队员的顽强拼搏精神。而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就是既要突出场面的氛围,又要突出主要任务的特点。11下面这个片段就要请同学们来评价点面结合的运用效果了。这一段似乎也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那么运用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12请同学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对照评价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这段话虽然有点面结合,但是点的描写不够具体,没有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字里行间也看不出作者的感情。一位同学对它进行了修改,变成了如下这段文章,13请看:经过修改,这个片段在对描写点,14也就是任俊杰的演唱会时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怎么样?经过如此仔细一改,这个片段是不是更加生动精彩了?15同学们,如果我们向水面投一颗石子,一圈圈的波纹,就从石子入水的点向外漾开,形成一个大大的圆,这圆形的面和点就组成一幅动态变化的图景。16春来时,小草发芽成了一片绿的海,如果这绿色的海上点缀几朵红花,这点和面又将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面是广角镜,给人以广阔、开发的视野;点是特写镜头,给人以具体生动的映像,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状态,最清楚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抒发感情。17我们的身边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场面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