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2、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表现美的。教学过程:(课前板书课题)一、复习,了解“搭石”是普通的石块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齐读课题。打开书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什么是搭石?生回答,课件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请同学们齐读句子,读的时候表示搭石特点的词适当读重音,让别人一听就知道搭石是什么样子的。(生齐读句子)【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什么是“搭石”,回顾上一节的内容,也引出本课的学习。】二、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搭石是一些天然的石头,在农村实在是太普通了。然而,作者却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生接)一道风景。”出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 “一道风景”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示2幅图(一幅景物风景、一幅人物风景),这就是一道道风景,美吗?(美丽的画面就是一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山水虫鱼、风花雪月,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让你读这句话,你会强调哪个词?(一道风景)请学生读,齐读。【设计意图:“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本课的中心句,统领全文。在学生一向理解中,“风景”指风光景物,忽略了人物的风景,而这恰恰是本文的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要先打开学生的思维,为理解全文铺垫。】读完了这句,你有疑问吗?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设计意图: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重要,有疑才有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阅读,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三、感悟:“搭石”是一道风景。(一)自由朗读。师:是呀,这么普通的石头到底美在哪里呢?有疑则有进,请同学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用“ ”画出体现美的句子。【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要舍得给时间学生进行个性阅读,从中获得感受。】(二)分享交流。师:搭石的美在哪?请你把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件做好超级链接,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关段落)【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这点。在分享交流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学生所找到的句子调控学习过程,这要求教师做好每一种生成的预设。】第三段教学1、学生读句子,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2、感悟,交流。师:你真会读书,这些句子的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师:这情景有声音,有形象。出示: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这“踏踏”的声音哪里来?(一行人走搭石时发出来)师:来,我们一起走搭石,老师领头。(越读越快)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师: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这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师:太美了,我们再走一次。(老师领读)师:有没有人踩脚?(没有)有没有人跌入水中?(没有)有人指挥吗?(生摇头)师:我们为什么会走得这样好?对,没有人指挥,却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这就是协调有序的美。师:怪不得当地就流传了一句关于走搭石的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根据学生回答应对) 师:在动人的节奏中,我们还看到这样的情景出示句子,学生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在读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请2、3个学生说,教师适当评价。)师:“人影绰绰”的“绰”是生字,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师: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 A、宽裕,缓。 B、形容姿态柔美 C、外号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绰:“姿态柔美”的意思。)请学生回答。3、小结:清波漾漾的水面倒映着姿态柔美的人影,姿态柔美的人影反衬着清波漾漾的水面,这不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吗? 4、积累词语。师: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样ABCC结构形式的词给人画一般的感觉,你还懂这样的词吗?(学生回答)这里有几个,读:江水滔滔、杨柳依依、白雪皑皑、金光闪闪、大雪纷纷 (学生齐读,积累词语。)4、化成小诗、创设情境朗读,感悟画面之美。师:踏踏的声音,漾漾的清波,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诗,熏陶了我们,陶醉了我们,把我们的激情融入朗读吧。请读(出示小诗,学生读第一遍)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走了13年,他忘不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响起我们的朗读声吧!(学生读第二遍)师:这样的情景也随着刘章爷爷的文字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忍不住再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读第三遍)5、小结。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动作协调有序,足音踏踏,水声淙淙,人影绰绰。所以,作者说,学生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过渡:搭石,让我们有看得见的美,它还有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的美。看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看哪个自然段里也有美。【设计意图:这一段描摹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是学生最喜欢的一段。我们通过师生合作读、把文段编成诗歌读、创设情境带着感受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这种协调有序的美,并且在朗读感受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第二段教学1、学生读句子,出示: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早早地”让你想到什么?(自觉、替人着想)2、师小结:没有人指挥,没有部门通知,天气成了指挥台,自觉搭石,这种自觉是奉献,是替人着想的一道风景。3、学生读句子,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两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4、这句话写了谁在做什么?(相机板书:摆搭石)5、根据提示,把句子读一次。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两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6、老师自言自语:大爷、大娘不是赶路吗?为什么还停下来呢?我去问问他们。(1)大娘,孙子在等你,你先走吧! (2)大爷,石头太重了,你年纪大,会闪到腰的,让后面的年轻人摆吧!7、一句句朴素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弯腰搭一块石,用脚踩几下。一个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一颗颗怎样的心?(相机板书学生的回答:为人着想)8、师:是呀,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所以作者说(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设计意图:这段描绘了乡亲们自觉摆搭石的画面,字里行间展现了乡亲们心灵的美自觉地为他们着想。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并创设了两个小情境与学生对话,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表达的自己的感受。】第四自然段教学师:哪里还有我们用心感受的心灵美?1、学生读句子,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2、从这个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谦让之美)3、学生读句子,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4、从这个情景,你感受到什么?(尊敬老人)师:尊敬老人的美德体现在一个动作的词中,找一找。师:(出示字理图)左边生:一个人师:右边生:一条犬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让一个学生模仿“伏”的动作。5、小结:互相谦让、尊老爱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所以作者说(学生读):“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这风景里有(学生读板书的内容),这正是作者写搭石这篇文章的原因。【设计意图:这一段描绘了乡亲们“让路”与“背老人过河”两个画面,表现了乡亲们互敬互让的美。学习中,向学生展示了“伏“字的字理,让学生做“伏”的动作,一是让学生通过字理感受年轻人对长辈的恭敬,二是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汉字的韵味。】【前面几段学习的设计意图:本文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而写,我们的学习也围绕着这一句开展。我们每交流完一段,都会回顾这句话,让学生在一次次朗读感悟中体会这一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五自然段教学小结:刘章爷爷仅仅在赞美搭石吗?不,他是借搭石来赞美乡亲们,带着赞美,读(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读)。【这是文章的结尾,是点睛之笔,学生通过前面几段的感悟,通过一次次赞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后,已经很自然地领会了这段的意义了。】四、生活拓展,抒写美。1、过渡:刘章爷爷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美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老师也看到这些平凡的美,写成了几句小诗。2、出示小诗第一节:当小鸟唱起第一首歌的时候,街上就响起“唰唰”的声音,那是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大地。3、师朗读小诗第一节。4、学生口头补充小诗第二节。出示:当太阳火辣辣照着大地的时候, 5、学生动笔补充小诗第三节。出示: 6、请学生朗读自己写的第三节小诗。7、师生给小诗加上结尾和题目,成为完整的一首诗歌。 美 当小鸟唱起第一首歌的时候,街上就响起“唰唰”的声音,那是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大地。当太阳火辣辣照着大地的时候, 生活是一条河,处处荡漾着美,温暖着心。 【设计意图:课文后面有一个小练笔寻找生活的美,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寻找美、发现美,然后用自己的笔表现出平凡事物的美。我们设计以小诗的形式开展,一是以这种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是想通过这样的语言美让学生感受平凡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