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南京休闲农业工作总结.doc_第1页
最新版南京休闲农业工作总结.doc_第2页
最新版南京休闲农业工作总结.doc_第3页
最新版南京休闲农业工作总结.doc_第4页
最新版南京休闲农业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2011年南京休闲农业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2-01-09 12:17:45点击数: 183 2011年,我市休闲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出发点,以农业嘉年华为品牌、以创新创意为引擎、以体验经济为抓手,全面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尤其在做大产业品牌、打造产业亮点、拓展消费市场、提升产业效益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在委党委的正确指引下,在市、区农林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我市休闲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今年我市休闲农业共计接待游客达710.1万人次,综合收入将超过28.1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39.9%和45.2%,为全市农民增收贡献将超过41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取得大丰收。一、主要成绩1、农业嘉年华喜获“全国休闲农业最佳创意奖”。10月1516日第七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在南京绿博园隆重举行,本届农业嘉年华继续由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秉承“农民的节日、市民的盛会”这一主题,以“农耕天下、欢乐大家”为文化理念,突出“七彩农业、美好家园”,通过实物、图片、情景剧等形式,展示农业高科技、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向广大市民呈现了一个“新奇、热闹、欢乐、平安”的农业盛会。活动现场设置了“大舞台”、“直通车”、“购物街”、“七彩农业馆”、“美食坊”、和“欢乐谷”等六个活动版块,涵盖了赏、购、商、研、游、学、乐等多个方面。活动精彩热烈,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农民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开幕式上,国家乡镇企业局领导向农业嘉年华颁发“全国休闲农业最佳创意奖”牌,并殷切鼓励农业嘉年华做大、做强,做成全国知名节庆活动,为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范例。2、江宁区、高淳银林山庄分别被成功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景区(点)”。作为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进区,江宁区无论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体系建设和管理手段创新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为全市其他区县的产业发展做出了示范,尤其在产业后期发展的规划和投入方面,更是显示了大手笔,前景可期。高淳银林山庄极具探索精神,多年来,不断加强提档升级,努力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同时,不断丰富内涵,坚持创意创新,成功推出“豆腐宴”、“果园酒坊”等多个项目,在我市农庄发展方面树立了标杆。鉴于他们的突出表现,我们今年推荐了他们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示范景区(点),通过上下一致的努力,两家都获得了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肯定,成功通过各类审查、考核,现已公示,为我市赢得了荣誉。3、 “四季之都”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做大休闲农业“四季之都”市场品牌,通过总结去年经验,我们对“四季之都”方案进行了完善,并对各都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分别为“春之都”溧水赏梅采莓游、“夏之都”浦口避暑纳凉游、“秋之都”六合采摘体验游和“冬之都”江宁美食保健游。到目前为止,各系列活动已基本开展完毕,效益显著,据统计,全年“四季之都”系列活动共计吸引游客达110万人次,各项收入总额超过1.5亿元,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直接和间接为农民创造4500个就业岗位,为全市农民增收贡献达3.5元。多数参加主题游的市民游客对“四季之都”这个活动给予了很好的评价,称赞活动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实惠价优等,很有特色,非常值得期待。“四季之都”正逐步成为农业嘉年华之后休闲农业的一个新品牌而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二、主要工作1、坚持创新,成功举办第七届农业嘉年华。创新创意是农业嘉年华的灵魂。本届农业嘉年华同样亮点频现。一是“直通车”。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向人们全面介绍我市休闲农业的特色,设计的小品创意十足,倍受追捧;二是“七彩农业馆”,美仑美奂,今年的“七彩农业馆”就象一个大花园,鲜花、彩绸,霓虹灯流光溢彩, “管道栽培”、“雾式栽培”、“生物能源”、“智能农业”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科技与创新”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三是 “大集市”,韵味十足。本版块将农业嘉年华的功能做了创意性的延伸,一改往年由“吃”的产品为主,开始向“用”的方面拓展,探索性地展现了“清明上河图”的一角。四是“大舞台”,诗意浓浓。“大舞台”上的琅琅诗歌声,为农业嘉年华的文化内涵又积淀了许多养分。创意无限,创新创意为农业嘉年华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魅力,让农业嘉年华从一个地方性的推介活动,逐步成长为全国性的农业品牌大节庆。2、全力谋划,大力推动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今年,全市各地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全市涌现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项目全的景区(点),成效显著。农家乐方面,以江宁横溪石塘村和高淳大山村为代表,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专业村和接待户,其中农家乐村达到了17家之多,全市农家乐接待户超过了360户,他们以秀美的环境、特色的民居、地道的农家菜肴和相对丰富的游玩项目,赢得了游客和参观领导的一致好评,大山村、前石塘村2个省级农家乐专业村,同获“全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农庄建设稳步推进,新的农庄层出不穷,如六合区的千僖万福农庄、溧水县的一剪梅农庄,都是一些很有特色、很有品位的农庄,农业产业和休闲产业结合紧密,效益良好。老的农庄也有很大的提升,如高淳银林山庄更新完善了住宿、餐饮方面的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大幅度提升,浦口丽铭农庄丰富了儿童钓鱼池、嬉水池,烤鱼台,推出了“爸爸钓鱼、妈妈烤鱼、娃娃摸鱼”的特色项目,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园区建设方面手笔更大,浦口雨发农庄四星级标准的接待餐厅即将落成,江宁台湾农民创意园起点高、投入大,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内部功能齐全,项目丰富,很有市场前景。据统计,我市休闲农业景区(点)已超过320个,农家乐、休闲农庄、特色园区类型多样,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修学等功能齐全,很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游客假日休闲的需求。3、精心组织,继续实施“百万市民下乡工程”。为进一步做好休闲农业市场推广,不断提升产业对外影响,今年,我们继续实施了“百万市民下乡工程”,主要包括两个主题性的特别行动。一是“欢乐农庄游”系列活动。主要依托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开展,以农庄为主要元素,根据季节性特点,通过巧妙的组合,分别推出了观花、采果、美食、修学、科普等多个系列的主题线路,在具体组织方面,实行了统一标识、多点咨询报名、定时定点发车、专业导游讲解服务等,因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服务规范,本次活动赢得了市民朋友们的欢迎,每次的报名都非常踊跃,前后共有17.3万人次的游客参与了本主题活动。二是“垄上行”系列活动。主要依托江苏舜天海外旅游公司开展,面向有车一族,组织了多样的自驾车专题游,有到农业园区观光采摘的,有到农村休闲养生的,有到农产品生产企业品尝购物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心里需求,设计不一样的农业体验线路,再加上专业性团队的组织和服务,此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注册会员就达到了2000多人。上述两个活动的成功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休闲农业游的组织化程度,市场品牌日益多元化,市场细分方面更加专业,受众人群也更加广泛,产业影响有了持续提升。4、加强管理,着力提高产业软件水平。在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两手抓”方针,既抓产业体系建设,提高硬件水平,又抓服务管理,努力提高全市休闲农业软件服务水平。年内,在抓软件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示范引导。年初,我们联合市文明办、市旅游园林局两家单位,在全市开展了“农家乐示范文明户”的评选,树立10个行业典型,并用他们成功经验尤其是在规范化服务方面的好的做法进行针对性宣传,鼓励他们以点带面,引导周边同行们共同发展。通过本活动的开展,在全市农家乐经营户中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大家看到了榜样的成就,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引用横溪石塘竹海一农家乐接待户的话“看到他们的今天,我就想到了我们的明天”,非常具有鼓舞性,在典型的示范带动下,通过经常性的交流学习,多数农家乐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今年有了大幅度提升,美誉度不断提高。二是紧抓培训。培训是切实提高我市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年内,我们主要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培训活动。4月下旬,在浦口,主要面向全市休闲农业骨干服务人员约120余人,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礼仪培训,从最基本的迎宾、引导、上茶、点菜、斟酒、分菜、结帐、买单等环节入手,请专业老师现场示范、现场指导,以互动教学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服务礼仪技能技巧,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新颖、方式合理,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意义。6月底,我们还与旅游园林局就农家美食的制作进行了一次专项培训,面向70多位各景区的主厨,星级酒店大厨现场示范,在特色定位、菜品组合、营养搭配、花式创新方面进行细致指导,效果也是非常理想,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非浅。其他,小范围的培训活动我们也在不断开展,通过这些不间断的多形式的培训,很好地促进了我市休闲农业经营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三是星级评定。此项工作是我市休闲农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点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今年为评定年。11月初,我们启动了此项工作,全市共计206家观光农园、休闲农庄和农家乐等景区(点)参评。12月7日起,我们组织由南大、南师大、南京日报、现代快报、市旅游园林局、委相关处室等专家、领导组成评审小组,分江南、江北两片区,花两天时间,对全部申报的206家景区(点)进行了一一的现场走访。9日,在南京农业科技大厦7007会议室,评审组对各休闲农业景区(点)进行了集中评议,并对照南京市休闲农业星级景区(点)评定标准从旅游收入、经济与社会效益、接待服务设施、农产品开发水平、购物环境、规划及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逐家进行了打分,最终评出横溪石塘竹海等172家新的星级休闲农业景区,相关的宣传推介工作将于年后展开。通过本项工作的实施,提高了各景区(点)自觉改进、自我完善的意识,引导了他们向特色化、规范化方向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休闲农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5、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宣传一直是休闲农业的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在此方面加强谋划,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继续依赖媒体进行宣传。我们的每一次活动、每一项工作都积极地跟媒体沟通,邀请媒体加入,从年初的休闲农业“春之都”启动,邀请记者现场看,现场写,现场报道,到年末的农业嘉年华,多次召开记者发布会、记者咨询会,让他们适时地接触我们的工作,了解我们的工作,从而能帮助我们宣传好我们的工作,据统计,全年来,各类媒体(不包括网络)发布我市休闲农业信息达600多条,而且95%以上为正面宣传,很好地树立我市休闲农业的产业形象。二是主动宣传,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来提升产业影响。尤其是今年10月农业嘉年华期间,我们借全国休闲农业培训班在南京举办的契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和专家们积极宣传南京农业嘉年华、南京休闲农业,为此,我们编制了详细的资料,带他们现场看、现场体验,将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一一呈现给他们,赢得了他们一致的赞叹。除此,还通过山西、北京、成都等地的会议、展会活动,多渠道地向大家推介我市休闲农业,让我市的休闲农业更好地走出了南京,赢得了国内乃至海外各届的关注,为传播品牌、做强品牌奠定了基础。三是创新宣传,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网民的需求,我们与时俱进,继续办好农业嘉年华网。年内,我们请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和指导,分两次对网页进行改版,确保了网页的美观和操作便捷,同时,还开辟了互动频道,加强与网民朋友的交流;建立了由协会和区县、景点三级信息采集体系,及时添加信息,保证了网络的使用性。今年,点击率不断攀升,现已成为广大市民朋友了解休闲农业、参与休闲农业的重要平台。三、2012年我市休闲农业工作重点按照市委“三争一创”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休闲农业引领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大力实施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工程,提升休闲农业附加值,建设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12年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40亿元,农民年人均来自休闲农业的收入增长30%。1、建设和提升一批“休闲园区、农业农庄和农家乐村”。突出抓好48个“休闲园区、农业农庄和农家乐村”。 一是特色主题园区建设。重点是打造18个农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和设施农业生产上,注入休闲农业功能,打造兼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农事体验、餐饮度假等功能相结合的休闲农业园区,重点打造桠溪慢城、傅家边体验、横溪农业科技、乌江农庄、八卦洲创意农业岛、竹镇现代农业等休闲农业板块,形成休闲农业集聚效应;二是金陵农庄联盟建设。重点打造20个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农庄,打造商务会所式、休闲度假式、参与体验式和DIY式等四种类型的特色农庄;三是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实施“十村百户”工程,按“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改造农房,进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发展10个农家乐村、100个农家乐户,如高淳桠溪大山村、江宁横溪石塘村、六合竹镇大泉村、溧水傅家边涧东村等,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自然村落为主的农家乐村。2、发挥休闲农业的带动作用。按照“农业产业关联度高、农民参与度高、市场认可度高”的要求,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对引导农业生产、探索农产品营销和农民就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金陵农庄联盟和“农家乐”合作社建设。金陵农庄联盟成员扩大到20个,在联盟内实行统一包装标识、统一策划、统一活动、统一管理,打造南京休闲农业“旗舰”;抓好农家乐村 “农家乐”合作社建设,原则上满二十个经营户的村应该成立营销协会,通过协会,引导经营户联合起来,加强服务和行业自律,树立品牌形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3、突出创新创意开发。在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家乐村等农业景点开展创意活动,包括农业休闲活动的创意、农业特色产品开发与包装创意活动等,在全市推出10个创意项目。通过创意项目,推动南京农业创意产业发展,丰富活动内容,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