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brain,.,2,概述,位置:颅腔内包括:端脑telencephalon间脑diencephalon中脑mesencephalon脑桥pons延髓medullaoblongata小脑cerebellum,3,脑干brainstem,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有10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其中延髓4对,脑桥4对,中脑2对。,4,脑干的外形腹面观,延髓延髓脑桥沟:由内向外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神经根前外侧沟:舌下神经根橄榄后沟:由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锥体锥体交叉橄榄(下橄榄核)脑桥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脑桥小脑三角中脑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根后穿质,5,脑干的外形背面观,延髓:薄束结节(薄束核)楔束结节(楔束核)小脑下脚脑桥:小脑上脚前髓帆菱形窝:髓纹内侧隆起面神经丘(面神经膝、展神经核)界沟蓝斑前庭区听结节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中脑:上丘下丘上丘臂下丘臂顶盖前区,6,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腹侧面: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与脑桥相连的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与中脑腹侧相连的神经:动眼神经背侧面:与中脑背面相连的脑神经:滑车神经,7,第四脑室fourthventricle,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正中孔和第四脑室外侧孔、外侧隐窝,8,脑干内部结构,灰质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白质纤维束网状结构,.,9,脑神经核,.,10,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展神经核,滑车神经核,11,V运动核,面N核,疑核,副N核,12,内脏运动柱,动眼N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N背核,13,内脏感觉柱,孤束核,14,躯体感觉柱,V中脑核,V脑桥核,V脊束核,15,蜗N核,前庭N核,16,脑干的非脑神经核,.,17,非脑神经核,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楔束副核上橄榄核,脑桥核下丘核上丘核红核黑质,薄束核和楔束核是颈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神经通路的中继性核团。,脑干背侧面观,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18,下橄榄核,位于延髓橄榄深面,可能与小脑控制运动特别是步态的功能有关。,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脑干腹侧面观,19,红核,呈圆柱状,平上丘平面,富于血管,对肢体远端的精细活动有重要调控作用。,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脑干背侧面观,20,21,黑质,纵贯中脑全长,断面呈新月形,细胞内含大量黑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场所。在皮质运动中枢调控下,为“启动”一切躯体运动做好准备;同时协调肌张力,确保动作的稳定性。,黑质,红核,22,脑干的纤维束,.,23,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外侧丘系内侧纵束三叉丘系,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24,脑干的主要纤维束,名称起始终止内侧丘系薄束核丘脑楔束核脊髓丘系脊髓丘脑丘脑束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丘脑三叉神经脊束核外侧丘系蜗神经核后丘脑,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大脑皮质脊髓侧、前束皮质脑干躯体运动核,25,脑干四个丘系,26,内侧丘系,27,脊髓丘系,28,三叉丘系,29,外侧丘系,30,皮质脊髓束,31,皮质核束,32,脑干网状结构,.,33,脑干网状结构,位置脑N核、境界明确的非脑N核和上、下行纤维束以外的区域。结构神经纤维交织成网,胞体散落其中,有多群核团。,34,分群中缝核内侧核群外侧核群,35,主要传出纤维和功能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调节觉醒睡眠周期固有束和网状脊髓束,调节躯体和内脏运动,36,小脑cerebellum,.,37,小脑,位置与外形小脑蚓小脑半球中间部外侧部,38,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皮质小脑髓质小脑核顶核球状核栓状核齿状核,39,小脑分叶和机能分区,形态学分叶以原裂和后外侧裂为界分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小脑扁桃体,40,41,小脑的机能分区,脊髓小脑由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及相关的顶核和中间核构成大脑小脑由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构成前庭小脑由绒球小结叶及相关的前庭神经核构成原小脑旧小脑新小脑,42,小脑的分叶和功能,前庭小脑古小脑绒球小结叶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脊髓小脑旧小脑包括蚓垂、蚓锥体和前叶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协调大脑小脑新小脑:协调肢体的随意运动,使运动更精确,43,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脊髓小脑肌张力改变,前庭小脑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大脑小脑共济失调,44,间脑diencephalon,.,45,间脑,位置外形和分部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底丘脑,46,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的纤维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联络性核团(新丘脑),47,后丘脑与上丘脑,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上丘脑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丘脑髓纹后连合,48,下丘脑hypothalamus,组成和分区脑底可见: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垂体等结构内部结构分为视上区、视前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视上核室旁核,49,下丘脑的功能:,神经内分泌的中心、皮质下植物性中枢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人类昼夜节律的起搏点参与情绪行为反应,50,端脑telencephalon,.,5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沟和脑回大脑纵裂胼胝体大脑横裂,52,岛叶,53,半球上外侧面的主要沟、回,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沟,中央沟,外侧沟,颞上沟,颞下沟,中央后沟,缘上回,角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内沟,顶上小叶,顶下小叶,54,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顶枕沟,扣带回,钩,海马旁回,侧副沟,距状沟,中央旁小叶,胼胝体,55,海马及海马结构,56,嗅球,嗅束,半球下面,额叶,57,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第1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第1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中枢: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听觉中枢:颞横回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58,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59,身体各部在上述两区的投射特点:上、下颠倒,头面部不倒左、右交叉投射区的大小与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运动功能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及感觉的敏感程度,大脑皮质机能定位,60,端脑的内部结构,侧脑室基底核大脑皮质细胞构筑大脑半球的髓质,61,侧脑室lateralventricle,位置分部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功能,62,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新纹状体:尾状核壳旧纹状体:苍白球功能,63,64,大脑半球的髓质,连合纤维: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弓状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和扣带等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经过内囊,65,内囊internalcapsule,位置分部经过纤维,66,内囊结构的模式图,67,尾状核头,丘脑前辐射,额桥束,壳,豆状核,丘脑皮质束,顶枕颞桥束,听辐射,视辐射,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背侧丘脑,丘脑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