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脑的功能解剖,1,.,2,3,4,5,6,7,鸡冠,筛板,筛孔,垂体窝,视神经管,鞍背,眶上裂,破裂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圆孔,上矢状窦沟,8,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9,旁中央小叶,胼胝体,距状沟,楔叶,舌回,胼胝体沟,海马沟,扣带沟,扣带回,钩,海马旁回,10,嗅束,嗅球,嗅三角,海马旁回,钩,海马沟,侧副沟,枕颞沟,11,12,13,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基底核侧脑室,大脑皮质-神经元胞体高度集中的灰质层构成,大脑髓质-为白质,主要由上下行纤维和联络皮质各部的连合纤维组成,内囊即为上下行纤维最集中的区域。基底节-为白质深面的一组灰质核团。侧脑室-半球内部的一对空腔。,14,15,3、大脑皮质cerebralcortex,(1)结构和种系发生:原皮质:包括海马和齿状回旧皮质:嗅球发生上较古老新皮质: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96%),(2)所有的神经元大致可分为2类:联络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大脑皮质是人体运动、感觉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意识思维的物质基础。,16,大脑皮质的神经成分:1.神经系统其他部分发来的传入神经末梢(如丘脑皮质纤维)2.联络神经元其轴突或是联络同侧半球的远近各部(如联络额叶和颞叶的弓状纤维),或是组成连合纤维而至对侧大脑半球的皮质(如胼胝体)3.传出神经元其轴突把经皮质整合过的神经冲动传至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经过放射冠,组成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核束、皮质丘脑束和其他的下行纤维束。皮质细胞:1.锥体细胞、颗粒细胞、梭状细胞其轴突组成各种下行传导束和皮质大的联络纤维。2.一些小型细胞其轴突组成皮质内部各层细胞的连结。,17,皮质结构,分子层外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3)神经元排列为6层,皮质的不同部位6层结构不同,一般认为:第13层执行皮质内和各区皮质间的联络与连合功能;第4层主要为接受上行传入纤维的冲动;第56层主要为发出传出纤维,完成皮质的传出效应。,18,大脑皮质分区:较常用的是Brodmann(1909)的分区法,共分为52区,19,(5)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质后,需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对其进行整合加工,或产生特定的意识性感觉,或贮存记忆,或产生运动冲动下传调控机体活动。但不同的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皮质区,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综合,即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故将具有一定功能的大脑皮质区,称为“中枢”。另外,在中枢周围的皮质,含联络神经元,其轴、树突仅完成皮质内联系,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完成更高级的神经、精神活动,称为“联络区”,20,21,1)第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第躯体运动区,22,特点: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交叉管理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23,纤维联系(以传出为主)接受纤维: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外侧核的纤维发出纤维:组成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核,损伤表现:对侧肢体单瘫,但以肢体远端运动障碍最明显。,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24,25,第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包括3、1、2区,26,特点: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交叉管理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27,纤维联系(以传入为主)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浅感觉和深感觉信息受损表现:对侧肢体相应区感觉障碍,躯干四肢浅感觉,躯干四肢深感觉,头面部浅感觉,28,视觉中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损伤: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29,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41、42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损伤;不完全性耳聋,双耳听力下降。,30,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味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嗅区,(海马旁回)钩附近,31,额中回后部(8区)失写症,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8)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44、45区)运动性失语症,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哑口无言欲言无语,下笔成文龙飞凤舞提笔千斤欲写无字,32,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感觉性失语,角回(30区)失读症,视觉性语言中枢,一目十行过目不望目不识丁白纸黑字,集神倾听对答如流答非所问对牛谈琴,33,34,35,36,37,关于优势半球,左-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右-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38,39,胼胝体corpuscallosum:前连合anteriorcommissure穹隆fornix穹隆连合commissureoffornix,4、白质(髓质)cerebralmedullarysubstance1)连合系commissuralfibers指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大脑髓质,40,穹隆,前连合,胼胝体,嘴,膝,干,压,41,穹隆,穹隆连合,穹隆连合,海马,乳头体,杏仁体,尾状核头,背侧丘脑,海马,侧脑室,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42,穹隆,前连合,43,联系同侧半球内部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弓状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2)联络系associationfibers,44,弓状纤维,钩束,下纵束,扣带,下纵束,上纵束,弓状纤维,豆状核,45,联络系功能,弓状纤维:连接Broca区和Wernick区。钩束:杏仁核和眶额皮质之间的连接信道;“杏仁核”与情绪、侵略性等有关,而“眶额皮质”与大脑决策有关。精神变态者大脑中“钩束”的完好性差,且其“钩束”的异常程度与精神变态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上纵束下纵束扣带,46,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内囊internalcapsul,位置:,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部:内囊前肢、膝、后肢,前肢,膝,后肢,3)投射系projectionfibers,47,48,49,前肢:,丘脑前辐射、额桥束,膝:,皮质核束,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损伤表现:“三偏征”,通过的纤维束,出血,50,丘脑前辐射,额桥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上肢躯干下肢,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51,52,大脑中心部病变症候(1)运动症候主要包括两种肌张力改变和运动变化:肌张力增高与运动减少(阳性运动病征)及肌张力减低与运动增多(阴性运动病征)1)肌张力增高:A.慢性肌张力增高:病程长,肌张力增高呈慢性增重折刀样肌强直:或叫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屈伸肢体时,张力在某一阶段增高,如同拉开折刀一样。常伴有偏瘫、深反射亢进、阵孪、病理反射阳性等。主要见于内囊和豆状核的病变,同时损害了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系统成形性(弹性)肌僵直:使肢体被动伸屈时有抵抗感,呈弹力样感,即肢体的屈肌和伸肌同等程度的增高。一般见于颈肌、前臂旋前、旋后肌、屈伸腕肌,无深反射的改变铅管样肌僵直:指强力而又持续性肌肉僵直感,肢体被动伸屈时犹如弯铅管样。患肢的同时损害,有时脊髓的伸肌与屈肌群也同时受损,以致脊柱不能屈伸,例如严重的Parkinson氏症候群,53,齿轮样肌僵直:与成形性(弹性)肌僵直为同一类型,不过此型为间断的,肢体被动伸屈时犹如转动齿轮的感觉,见于Parkinson氏症候群的早期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分布不均,当痉挛发作时,常以躯干纵轴为中心,四肢出现扭转,以肢体近端明显,肌张力时高时低。在扭转发作时肌僵直,间歇静止期肌张力正常甚至降低。常合并脊柱侧弯、斜颈、足内翻等偏侧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位于一侧,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和腕关节亦屈曲,颈部伸直,斜颈等常伴有震颤、面部表情缺乏等其它锥体外系症候颅神经支配肌群的肌强直:见于基底节病变时,例如Parkinson氏症候群时的瞬目运动、眼球运动减少、表情缺乏,上视时上睑抬举缓慢、唇肌、舌肌、咽喉肌张力增高,呈现言语缓慢、单调、构音不全、咽下困难、流涎等。,54,B.急性肌张力增高:起病急,肌张力增高急剧,常见于外伤、出血等,常伴有意识障碍急性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急性内囊或豆状核病变,出现急性偏瘫,早期肌张力减低或消失,23周后出现痉挛性偏瘫。有时内囊与丘脑损伤时呈永久性弛缓性偏痪,这是由于脑出血同时伴有基底节广泛出血或缺血引起。在意识障碍后立即或4872小时内出现急性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时,尤其四肢都出现肌张力增高时,提示出血破入脑室。去皮质僵直: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腱反射亢进,双侧出血Babinski征。在外界刺激如检查肢体、测血压时均可引起强直发作呈姿势。去脑强直中有呈伸直型,即四肢均呈伸直状态。有人认为此型为间脑的中脑部的网状系统、被盖的急性损害引起去脑桥强直:脑桥以下病变造成,上肢伸直并内收,下肢弛缓,55,角弓反张性肌僵直:四肢、颈部肌群和躯干伸直型强直。由于颈部伸肌群张力增高,颈后仰,脊柱肌张力增高而后弯,外界刺激可诱发。见于急性脑干挫伤或后颅窝血肿致脑干受压时,还可见于脑积水及小脑扁桃体疝。颈部僵直:除脑膜刺激征外还可见于基底节病变,如Parkinson氏症候群、颈椎疾患、颈部外伤、颅脑外伤2)运动增多征:表现为节律性运动增多,即震颤与非节律性运动增多。如舞蹈病、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或位置性震颤等震颤:为基底节尤旧纹状体病变的基本症候之一。Parkinson氏症候群的震颤位于四肢远端,呈节律性。位置性震颤常在手处于某种姿势下出现,多与肌张力增高同时出现。一般基底节病变的震颤多在静止时出现,也叫静止性震颤,主动情况下消失非节律性运动增多:变性性疾患、血管病、基底节的弥散性病变或限局性损害时,常表现为各种非节律性、幅度较大的异常运动。例如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舞蹈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等,56,3)肌张力减低:一般闭眼时减低明显而随意运动时减低好转,多见于颈肌、四肢肌、躯干肌颏胸征:睁眼头保持在正常位置,闭眼时头立即前屈,颏部碰到胸骨柄上肢倾落征:患者双上肢前伸,闭眼后手下落膝落征:下肢抬举、站立、或步行时膝关节不能保持直立脑性Romberg征:站立时身体摇晃不稳4)运动减少基底节病变时有时出现运动缓慢,肢体协调缺乏,57,(2)内囊症候:以脑血管病多见,常易损害后肢与膝部,常出现三偏征突发性内囊病变,可分四型:突然昏迷,出现偏瘫,伴有神经原性休克而不能恢复,多很快死亡起病后昏迷,2472小时内逐渐加深,以后出现肌张力增高。由偏侧发展至四肢肌张力增高,甚至去脑强直。提示内囊病变继发脑室出血,导致脑干受压始终无意识障碍,或有短暂的无意识障碍,偏瘫由弛缓性逐渐向痉挛性移行,提示合并有基底节的损害,此型痉挛极为明显无意识障碍,偏瘫先为弛缓性,以后在23周内移行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不大明显,此型最多见,58,如果内囊出血,在病灶侧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时,提示可能出现小脑幕孔疝,说明出血向中脑被盖部发展。内囊出血在最初数小时内,病灶侧瞳孔可缩小,此种情况下易误认为对侧瞳孔散大,但经一段时候,病灶侧瞳孔可转大脑内出血双侧瞳孔散大,说明出血向中脑蔓延,有可疑小脑幕孔疝偏瘫程度轻,上下肢瘫痪相差悬殊,提示为内囊高位损害,或前额极有皮质下血肿。大脑中心部占位性病变向内囊发展,也可出血内囊症候,59,(3)胼胝体症候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明白,临床意义了解还不多前1/3损害,可致失用症,主要为左手失用,因为左右缘上回的纤维联系经过其中部,当前部损害时两侧缘上回均发生联系纤维的损害中1/3损害或靠近左侧豆状核附近的胼胝体病变时,由于经由内囊至右侧面肌、舌肌的运动纤维、以及经由内囊至右大脑半球皮质头面部运动中枢的纤维,都经过中部,所以可产生假性球麻痹。故当右侧偏瘫患者有假性球麻痹症状时,可能为胼胝体损害胼胝体前1/3纤维连接运动性言语中枢及与其相对称的区域。中1/3纤维连接共济运动中枢及与其相对称的区域。后1/3纤维连接两侧视听区。故胼胝体损害可出现言语与运动共济失调胼胝体肿瘤,尤其是前部肿瘤,以精神障碍最明显,在运动症状中四肢瘫痪程度不等时提示肿瘤偏于一侧。,60,61,62,额叶底面病变症候:1)智能障碍底部病变常有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智力低下、欣快、幼稚、性格改变等。有人发现,大脑前动脉闭塞或出血,可致无动缄默症,即除眼球可动外,肢体无自主活动、同时有情感障碍、抑制能力丧失、极度兴奋和欣快、或幼稚、强哭强笑,有时表现为狂怒发作、如毛发竖立、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并有攻击动作,近记忆减退或丧失。2)发作性症候癫痫发作额叶肿瘤此为首发症候,但底部肿瘤发作相对少见。偶可大发作,有时为Jackson癫痫。,63,3)运动障碍:额叶底部病变此非主要症候,常表现为额叶性共济失调:见于眶回挫伤或前交通动脉闭塞或动脉瘤压迫。不如小脑或前庭性的明显,并伴有额叶症状。运动减少:额叶底部病变很少运动障碍,若合并基底节或皮质下白质损害时会出现运动减少。4)丘脑下部症候额叶底部主要与丘脑下部背内侧核联系紧密。额叶底部病变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食欲极度亢进;胃肠蠕动减弱;多饮多尿;体温调节障碍出现高热、皮肤血管扩张、排汗增多等。当双侧病变时尤以食欲亢进最为明显。5)颅神经麻痹症候嗅觉障碍:常见,如溴沟部脑膜瘤、蝶骨嵴肿瘤压迫嗅神经视神经损害:患侧常有眼球突出(以占位性病变多见)、视力减退或丧失、早期有视野改变,如出现中心暗点或傍中心暗点,晚期常致视神经萎缩。,64,额极病变症候:突出的表现为精神症状若为慢性病变且发生在非优势半球时,临床可无任何症状,故额极又称额叶的静区或仅有轻度精神症状而无临床定位体征,也叫静性体征1)精神症状最常见,且比其他体征出现早得多,易忽略。特别是早期,往往只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生活懒散,其他症状不突出而不引起重视。随病情进展精神症状日益明显。额极病变在下述情况下易出现精神症状:双侧额极病变、或一侧额极有明显的病变。,65,如果非优势半球额极病变伴颅高压时,也可以出现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还见于颅内脑外的占位性病变压迫或导致患侧额叶大脑镰下疝,而影响双侧额极出现。急性颅高压、急性脑缺氧、脑水肿致使脑室额角明显扩张也可致精神症状患者对周围事务失去注意力、近记忆力减退及丧失、定向力障碍(尤表现为时间与地点的)、有时为Korsakoff氏症候群(近记忆力丧失、定向力障碍、虚构)、或伴有前额叶视觉失认、计算力明显受损、逐渐痴呆。2)发作性症候发作性强迫症状,如强迫性思维症候群:思维内容可各种各样,但呈发作性,也可为同一内容的反复发作,或发作性口吃,有时表现突然想说什么而说不出。此症候往往是癫痫大发作的先兆,在产生强迫性思维之后出现全身性或限局性癫痫发作,66,癫痫发作,多无先兆,50前额叶肿瘤有癫痫发作,发作时多有意识丧失,头与严转向病灶的对侧,病灶的对侧上下肢抽动,上肢明显精神运动性发作,与海马回、构回发作类似,区别是幻嗅多为难闻的气味如臭鱼、腥酸味、腐败的尸体味等,而额极病变幻嗅则为好闻的气味,如芳香味、美酒佳肴等气味,此情况尤以扣带回前部同时受累时更突出。3)运动障碍如果不伴有颅高压,并不出现运障碍,也无瘫痪。但出现复杂的精巧的高级运动障碍,如绣花、穿针、连续从事一种动作时出现笨拙而不协调、言语和动作矛盾,嘴里说的正确而行动相反,或笨拙或错误,此种脱节在优势半球额极病变多见。早期于病变对侧手有时震颤、下肢有共济失调,但多轻微,嘱快步行走或作快速转弯动作时可出现。,67,共济失调:额桥小脑束损害或前额叶占位性病变的晚期致小脑压迫或与小脑幕疝有关。与真性小脑共济失调男鉴别。病灶对侧可有锥体束征,如巴氏征、腹壁反射与提睾发射减低或丧失、同侧出现强直性跖反射(引发足跖反射时,足趾呈强直性跖屈、且持续一段时间),此征常为前额叶病变的早期症候。)强握反射为额极病变的重要体征,如果存在且同时合并有精神症状,就应高度怀疑有额极病变的可能,常见于对侧手若病变位于额叶上部则在病灶对侧出现强直性跖反射5)颅神经麻痹病因不明,表现各异。占位性病变可出现视乳头水肿与视神经萎缩、嗅觉丧失。额极病变向额底发展更易出现嗅视神经受损。颅高压出现一侧或双侧外展神经麻痹。脑疝时出现动眼神经麻痹,68,额叶背侧部病变症候1)额叶背侧部皮质或皮质下病变症候:主要为运动障碍。当临床上出现许多复杂症状时,应抓住比较肯定的、比较明显的运功能障碍,因运动功能障碍对定位诊断意义重大瘫痪发生很快很急,一般都先出现弛缓性瘫,以后逐渐过渡到痉挛性瘫,若弛缓性瘫持续时间很长或成为恒久时,则应考虑皮质4区的明显损害,或由4区波及顶叶比较表浅的皮质病变一般单瘫多见,比较深在的病变例如皮质下的病变则多出现偏瘫如果瘫痪开时即呈痉挛性,肌张力高,多提示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前方,主要在运动前区。皮质早期刺激性病变时常出现癫痫的限局性发作,当病变逐渐进展,即处于毁损病变时,则在限局性部位出现瘫痪。,69,2)运动区病变的症候麻痹症候:常见7种,即上肢单瘫、下肢单瘫、皮质性偏瘫、颜面与上肢瘫、中枢性面瘫、旁中央小叶性截瘫(皮质性截瘫)、旁中央小叶性三肢瘫上肢单瘫: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中下部,表现病变对侧上肢瘫,以肢体远端如腕、手指的运动障碍突出,出现类似桡神经麻痹的表现,即腕下垂、前臂不能伸直、手呈旋前位等。下肢单瘫: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旁矢状内侧面,表现对侧下肢瘫痪,以远端瘫痪密明显,即小腿与足部瘫痪明显,与腓神经麻痹类似,呈现为跖屈屈趾、足内翻下垂等,70,皮质性偏瘫:病变位于中央前回的背侧面及内侧面。表现为病变,但瘫痪程度不等。在半卵圆中心病变引起的偏瘫不等程度更显著,且往往伴有失用,而内囊或脑干的病变导致偏瘫程度近于相等面肌与上肢瘫:见于中央前回的背外侧下部的病变,表现病变对侧上肢和颜面下部肌肉瘫痪,很少出现下肢瘫,常常有伸舌向瘫痪侧偏斜。中枢性面瘫:见于中央前回的下部、岛盖部、额极、额叶底部或颞极的病变,若病变在优势半球常伴失语。旁中央小叶性截瘫:双侧旁中央小叶的病变,表现为双下肢瘫,以远端明显,同时伴有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旁中央小叶性三肢瘫:双侧旁中央小叶的病变,呈现旁中央小叶性截瘫同时伴有一侧上肢瘫。,71,中央前回病变时反射异常巴氏征是皮质脊髓束病变的一种有代表性的重要体征,从额叶的皮质运动区到第五腰髓的锥体束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出现病变对侧深发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丧失,往往伴有踝、髌、腕阵孪,阵孪与反射亢进意义相同,中央前回及锥体束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出现中央前回病变时的发作症候多见限局性癫痫,一般发生于病灶的对侧从拇指开始抽搐,则位于中央前回下部从口角开始,位于中央前回最下部,相当于外侧裂附近从足部或拇趾开始极为罕见,位于旁矢状内侧面限局性癫痫发展到全身性发作,多为器质性病变,72,癫痫发作前无瘫痪,发作后可暂时使瘫痪加重以前没有瘫痪,而瘫痪出现于癫痫发作之后,且为一过性限局性瘫痪者,为Todd氏麻痹。限局性瘫痪与脑肿瘤常提示中央前回器质性病变,其中脑肿瘤较为多见,常据发作部位来定位,应注意以下几点:有时癫痫是脑肿瘤的首发症状,常为早期症状,临床检查可无任何发现,尤其是限局性瘫痪应高度怀疑脑肿瘤的可能性脑肿瘤部位与癫痫发作频度有密切关系,肿瘤越靠近中央沟,癫痫发作频度也越大作肿瘤的定位时要考虑大脑移位引起假性定位症状的可能性Todd氏麻痹持续时间越长肿瘤的可能性越大若先出现限局性癫痫以后很快呈癫痫大发作则提示皮质下深部的恶性肿瘤,73,若先出现限局性瘫痪以后出现癫痫发作者则应考虑皮质下深部肿瘤甚至有可能为胶质母细胞瘤长期多次癫痫发作后才出现限局性体征则多为良性肿瘤3)运动前区病变的症候运动症候,在病变对侧上、下肢出现一过性麻痹,同时伴精细运动障碍,而粗糙运动尚可以保存。当下肢出现单瘫时应视为额叶内侧的病变,此时多伴有排尿障碍。病变的特点:瘫痪呈痉挛性,病变越靠近中央沟,痉挛的程度越明显中央沟后方的即顶叶的病变往往为弛缓性瘫痪运动前区慢性进行性病变往往先出现肌张力增高以后才逐渐瘫痪,同时伴有运动性失用为特征,尤以从事精细运动时突出,有协调运动障碍,或出现病理性联合运动,74,反射症候强直性反射:上肢的强直性反射以强握反射为代表,分触觉性和视觉性强握反射,见于额叶的病变,尤其见于运动前区的病变,一侧存在临床意义大,提示对侧额叶病变,2岁以下为生理性下肢为强直性跖反射(足的强握反射),多见于病变对侧噘嘴反射或吮吸反射:叩击上下唇时出现,也见于额叶或运动前区的病变屈肌反射亢进:为运动前区的病变的突出表现发作性症候运动前区出现癫痫发作有其特征性,一般先出现头与眼球和躯干向对侧扭转,后出现意识障碍(额极病变癫痫先出现意识障碍),75,额叶眼球运动区症候额中回后部病变,出现眼球同向运动麻痹,毁损性病变两眼向病灶侧注视,刺激性病变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当向病灶的对侧被动使患者注视时,出现粗大的水平性震颤当额叶眼球运动区刺激性病变时,眼与头向病灶对侧扭转,同时出现抽动性眼震,即眼震快动方向与头眼偏斜方向一致,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双侧额叶病变症候Balint凝视麻痹症候群,有时见于顶枕叶病变,特点为:a.浮动性眼球运动(视线彷徨);b.视性共济失调;c.视觉注视障碍。这种症候群多见于顶、枕叶外侧面病变。,76,额叶外侧部病变症候主要是运动性失语,同时伴有右侧颜面部与右上肢的不全性瘫痪。矢状部病变例如在上矢状窦中1/3的肿瘤时,可出现下肢限局性癫痫,且常伴有一或双侧下肢瘫痪与排尿障碍,77,78,顶叶病变症候1.感觉障碍:于病灶对侧出现深浅感觉障碍触觉识别觉障碍:以两点的刺激分别加在左右两侧时,可见病灶对侧不能感知或仅感到一点的刺激。而单独刺激患侧肢体时感觉完全正常或仅有部分减退顶叶病变大致都有两点识别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触、痛觉障碍,尤以手部障碍较为突出。触觉定位不能:不能正确判断刺激的部位。,79,触觉滞留:触觉刺激的因素已经撤除之后患者仍会有受刺激的感觉。此外尚有患侧刺激时好像刺激位于健侧,即触觉倒错触觉失认:闭眼时不能辨别手中所持有的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等,甚至在皮肤上写字也不能认知,即实体觉丧失。这可能为中央后回破坏或联系中断的结果实体觉丧失患者常伴有手足徐动(假性手足徐动)顶叶病变感觉障碍的分布对侧胼身型多见,但常呈不完全型,一般在正中线部位,如口周、眼周、肛周常不出现感觉障碍,呈回避状态。感觉障碍区与健康部位区分界不清楚,而是逐渐移行感觉障碍在肢体远端明显,上肢重于下肢,躯干前面重于后面在四肢,感觉障碍沿纵轴分布,即呈假神经根型分布。在上肢,好发部位为C6、7、8与,下肢为L5,S1、2。,80,自发性疼痛丘脑以上乃至顶叶病变时或顶叶的传出纤维损害引起对侧肢体的自发性疼痛,呈电击样痛即称为假性丘脑综合征。2.体像障碍:即患者对自身结构认识发生障碍偏侧忽视:患者已有偏瘫,但不关心、好像与自己无关。偏瘫不识症:患者对自己偏瘫完全否认,甚至将其瘫痪肢体出示给他看时,仍坚决否认是自己的肢体,有时认为是别人的手或足(分裂幻视)或以无关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肢体之所以不能动的原因幻肢现象:两种表现失去肢体的感觉,认为自己的肢体已丢失感到肢体多出来一个或数个,即幻多肢,81,偏身失存症:可伴或不伴有偏瘫,患者似失去偏身,对自己的排泄物亦否认。手指失认症身体左右定向障碍对有或无显著的瘫痪的肢体发生不识、遗忘(自体遗忘症)对有或无显著的瘫痪的肢体发生错觉、曲解、虚谈、妄想(身体妄想痴呆)体像障碍:解剖部位可能为丘脑、丘脑至顶叶的传导束或丘脑至缘上回的损害,或认为顶叶和丘脑同时受损,或认为胼胝体纤维损害,机理未明。Gerstmann认为触觉、本体感觉、视觉及其他一切感觉如内脏感觉,皆在形成体像的整合作用中起重要的条件作用。他认为,体像障碍是由于感觉接受和精神形象之间的联系被扰乱或阻断,使整合连锁受损害。当优势半球受损时,症状为双侧性,它损害了概念象征性概念,发生真正的体像障碍当非优势半球受损时,症状仅为一侧,是由于知觉认识功能受损,82,3.结构失用症对物体的排列、建筑、绘画、图案等涉及空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排列组合,不能理解彼此的正常之间的关系。例如,画房子不知门开在何处,把烟囱画在地上,上下左右倒置等,根本无空间概念,缺乏立体的关系4.Gerstmann综合症主要涉及角回、缘上回以及顶叶移行至枕叶部位的病变表现主要为四失:手指失认、左右失定向、失写、失算左右失定向:不仅对自体且再辨认他人肢体时也不能分清左右,但对周围环境的左右定向却不一定有影响。失写:主要为写字困难,但阅读或抄写时可以无障碍失算:以笔算障碍明显手指失认:最多见,多为双侧。嘱患者出示指定的手指,则手指辨认不能,对手指使用混乱,尤以拇指、中指、小指最为严重,83,5.运动障碍往往在病变对侧出现偏瘫或单瘫瘫痪是由于伴有中央前回、中央前回的深部运动投射纤维损害导致,并非顶叶本身的症状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不明显6.肌萎缩好发于上肢近端,常伴有肩关节脱位,偶见于上肢远端。尚伴有营养障碍,如手的青紫、皮肤变薄、局部温度改变、排汗障碍等7.前庭症状与共济失调推测顶叶是前庭的高级中枢,可能位于顶间沟附近。顶叶变薄出现共济失调、步态蹒跚、眼球震颤,与深感觉障碍密切相关当两侧旁中央小叶损害产生截瘫可伴有类似小脑性共济失调,84,8.发作性症候可见限局性感觉性癫痫,表现为病灶对侧发作性感觉性异常首发部位以拇指和食指多见,但足部开始者也不少见,往往继之有全身痉挛,房子后常有一过性感觉障碍有时出现以躯干为中心的扭转发作、角弓反张、躯干突发性前弯、眼球上旋或头眼同向偏斜此症候可自发出现,也可在外界刺激下出现壳核、小脑等病损也可出现类似现象9.视觉与眼球运动障碍视物变形、产生视错觉,如视物变大或变小、变远或变近,或出现视觉滞留,例如在屋子里看到床等物,上街后这些东西仍在眼前也可见视物失认,本来很熟悉的东西也不认识,或色彩失认等因视觉纤维自顶叶下面通过,当顶叶病变时,可致病灶对侧下1/4盲或同向性偏盲,85,86,颞叶病变征候1.颞叶癫痫占癫痫患者的1/3-1/5,症状复杂,可有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精神运动性发作,情绪和定向力障碍,幻觉,错觉,记忆力缺损等基本征候为发作性记忆力障碍(记忆力分:远,近,现在记忆力)弥散行脑部病变常表现为时间,人物,地点的定向力障碍双侧海马病变时现在记忆力障碍明显颞叶癫痫中,时间,地点的记忆力缺损明显,表现为对未曾到过的地方有熟悉的感觉(环境熟悉感),或本来很熟悉的地方感到很生疏(环境陌生感);视物变形(变视症),视物变大(巨视症);各种音幻觉或发作性耳聋颞叶癫痫常有各种先兆,以嗅觉先兆最多,闻到极不愉快的气味,如臭鸡蛋喂,腐败尸体味,腥臭味,汽油味等由于海马钩回病变常有此先兆,故叫做钩回发作,钩回发作的先兆也包括:幻味,患者发作性口内有怪味;上腹部先兆是有胃向胸部上升的一种特殊感觉,也见于颞叶癫痫及一般癫痫,87,自动症为颞叶癫痫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征候,为发作性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活动,其中以伤人,毁物,自伤,冲动,裸体等精神兴奋者多见;少数有口唇乱动,不自主咀嚼,手摸索,反复吞咽,头眼发作扭转等无目的的动作有时在发作中出现摄食行为异常,表现为无论食物或非食物患者见到后均引起咀嚼运动颞叶深部肿瘤时,有时出现发作性活动亢进,性行为异常此外常伴有梦幻觉,犹如梦中奇异感,常伴有幻视,似回到儿童时代或惊恐,88,2.视野缺损视野缺损是有意义的定位体征,尤有上1/4象限盲时更应想到颞叶病变的可能性枕叶距状裂以下病变也有视野缺损颞叶病变的视野缺损两侧部对称,在颞叶后部病变时视野缺损则较为对称颞叶脓肿或肿瘤比枕叶多见,当患者先出现上1/4视野缺损,以后逐渐进行性同向性偏盲时,大多为颞叶占位性病变,以神经胶质瘤多见,也可见于外伤,大脑中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导致的颞叶内血肿,在这些情况下先是象限盲,后为同向性偏盲,一般容易部分恢复象限盲,如上1/4象限盲多提示颞叶内的病变;偏盲多为脑外的病变.如中颅窝的硬膜外或下血肿压迫,蝶骨瘠中部的脑膜瘤压迫内侧视束产生同向性偏盲;蝶骨瘠内侧乃至前床突的脑膜瘤可产生偏盲甚至以一眼黑朦,视神经萎缩,动眼神经麻痹;蝶骨瘠外侧至外侧裂的脑膜瘤压迫颞极出现偏盲,视乳头水肿,周边视野缺损;上矢状窦后1/3,大脑镰后1/3,小脑幕上的脑膜瘤均可出现偏盲,89,3.眼球与瞳孔改变大多颞叶病变有瞳孔和对光反应的变化非肿瘤性颞叶癫痫,发作时瞳孔异常,发作间期则恢复,尤其当发生非现实感,恐怖不安,躁动时,常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左右无明显差异若发生之后仍有两侧瞳孔不等时,则应考虑颞叶占位病变的可能有时出现Horner征当钩回的内侧视束受牵连时,则瞳孔散大,呈同向性偏盲,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Behr征)动眼神经麻痹在颞叶病变也常见,因颞叶的占位性病变比半球其他部位更易产生小脑幕疝此外,颞叶病变常出现粗大的眼震.视野缺损同时伴眼震者,多提示颞叶肿瘤,90,4.眼底改变大多颞叶癫痫眼底正常当颞叶癫痫出现视乳头水肿提示有肿瘤可能视乳头水肿出现缓慢,同时伴有对侧颜面,上指,手部有限局性癫痫时,常见于蝶骨瘠外侧脑膜瘤,颞叶髓母细胞瘤或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也见于额叶或顶叶肿瘤5.听觉和平衡障碍一侧颞叶病变无此征双侧颞横回病变有皮质性聋,颞叶病变有时有平衡障碍与眩晕,后者多系颞叶弥漫性病变引起,91,6.运动症颞叶病变侵犯运动区引起,即对侧中枢性面瘫或上指瘫,包括面肌在内的下肢瘫或偏瘫,对侧锥体束征优势半球尤颞极病变涉及Broca区导致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颞叶后部(颞上回后部)即Wernicke区和缘上回的移行区病变,出现感觉性失语7.双侧颞叶病变特点见于双侧颞极外伤意识障碍,时间为主定向力障碍,常出现间歇性攻击行为,限局性癫痫大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逆行性健忘,92,93,大脑后部病变征候1.中枢性偏盲即外侧膝状体以后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同向性偏盲,后者大致分为中枢性偏盲和视束性偏盲,视束的病变产生的不具有大脑后部的征候2.认别功能障碍出现对事物认别功能障碍,但一般感觉无特殊优势半球病变时,为感觉性失语(为顶颞叶合并损害引起),失读,失写,失算,同时伴有各种失认如视觉失认,两侧空间失认,和失用非优势半球病变时这些表现不明显3.视觉发作毁损性病变出现中枢性偏盲(黄斑回避),皮质盲,视觉失认等刺激性病变时出现视觉发作,在病灶对侧视野出现单纯性幻视,94,幻视特征:幻视出现的部位比较恒定,一般多在病灶对侧视野内出现;发作频度逐渐增加,尤见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欠条范本:子女监护权与债务确认
- 深化水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航行安全与应急救援措施
- 高速公路建设贷款合同(含项目进度与质量保障)
- 2025年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竞争力提升策略报告
- 2025年抽水蓄能行业技术创新与高效能源利用应用场景研究报告
- 2025电子数据交换合同范本
- 离异父母关于未成年子女房产权益维护协议范例
- 离婚协议书起草及财产分配法律援助合同
- 离婚法律协议变更及子女抚养权调整合同
- 智能家居合伙人股权合作及市场拓展合同
- 化学氧化二氧化氯氧化课件
- 厂房建设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大学语文》-《梦狼》
- 非常规时段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职责
- 中建盘扣式落地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管理学(第二版)邢以群PPT全套课件
- 四川省安全评价收费标准
- 人工流产-清宫术知情同意书
- 人工智能+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
- 会计师事务所薪酬制度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