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营养.ppt_第1页
孕妇营养.ppt_第2页
孕妇营养.ppt_第3页
孕妇营养.ppt_第4页
孕妇营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孕妇营养,2,重要性:“一人吃,两人用”孕期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国孕产妇死亡率:1989年:94.710万2000年:53.010万2002年上海市:9.99/10万但是,即使在营养水平提高的今天,孕妇营养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孕妇主要存在营养问题,1、营养缺乏问题:铁、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2、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缺乏较为普遍;2、营养失衡问题:城市孕妇营养失衡、体重增长过度、剖腹产和分娩巨大儿的比例逐年增多。,3,胎儿期(孕期)营养关系到一生健康,生命早期的营养与营养相关的生长发育状况对成年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论是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或宫内过度生长(过大胎儿)均与成年期肥胖、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4,5,主要内容,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的营养需要;合理营养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妊娠分期及各期的生理特点及合理膳食。,6,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与非孕妇女不同,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妊娠期孕育胎儿的需要;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7,1、内分泌改变: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目的之一,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维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8,(1)母体卵巢和胎盘激素分泌增加: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初期,后期;受精卵在子宫着床后,孕妇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早孕检测);随着妊娠进展,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发生反馈性抑制作用,分泌减少,孕期无排卵发生;,9,2)雌激素:随着胎盘成熟,分泌增加;雌激素分泌为分娩做准备;雌激素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转化为催乳素细胞泌乳准备与孕期钙的吸收、储留呈正相关,10,3)孕酮(孕激素):最初来源于黄体,之后来源于胎盘松弛胃肠道和子宫平滑肌引起早孕反应促进乳腺生长,抑制孕期乳汁分泌孕激素是使子宫保持相对稳定的激素。,11,4)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胎盘催乳素)随妊娠进展而增多,分娩前可高达约200g/l,为非孕妇的1020倍,分娩后若不哺乳,产后3周内降至非孕时的水平。,12,010203040(周),绒毛膜促乳腺生长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激素,13,(2)其他激素的变化1)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由于血运丰富以及腺组织增生而呈均匀性增大(65%)。T3、T4,有轻微甲亢基础代谢和合成代谢(1520%,150kcal/d)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14,2)胰岛素:妊娠期胰岛素分泌,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但糖耐量试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糖耐量异常促进葡萄糖、VLDL及氨基酸流向胎儿有利胎儿生长发育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升高。,15,2、代谢改变(1)基础代谢率:由于受激素分泌的影响,基础代谢率于孕中期逐渐,至孕晚期可增高15%20%。(2)碳水化合物代谢:胰岛素分泌增多,但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发生妊娠糖尿病。,16,妊娠期血糖改变,胰高血糖素(胰岛细胞)肾上腺素(肾上腺)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肾上腺)去甲肾上腺素(N末端)血糖生长激素(脑垂体)胎盘生乳素(HPL)脂肪分解雌激素孕酮(胎盘分泌)皮质醇氨基酸转化胰岛素(胰岛细胞),拮抗,血糖,血糖,17,妊娠期多种抗胰岛素激素分泌,且分泌量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增多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孕妇胰岛细胞对葡萄糖反应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难以克服胰岛素抵抗因素血糖,妊娠糖尿病(GDM)27,18,孕妇葡萄糖筛查试验(glucosechallengetest,GCT)孕2428周时进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即口服50g葡萄糖后1小时测血糖,如7.8mmol/L(140mg/dl)则进一步作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口服75g葡萄糖)。,19,糖代谢异常对胎儿的危害:孕期糖代谢异常会使分娩巨大儿风险增高;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加:糖尿病母亲儿中有20%40%发生低血糖症,其发作通常见于生后最初12h内;患儿可出现反应低下、嗜睡、喂养困难、呼吸暂停、苍白、阵发性紫绀,或多汗、易激惹、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惊厥等,严重时可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0,(3)脂肪代谢:娠期间肠道吸收脂肪能力,为维持妊娠、胎儿发育、分娩、产后哺乳产生脂肪储备,有较多的脂肪存积导致血脂增加(50%),发生生理性高血脂状态。在孕早期易发生酮血症,对胎儿发育不利。,21,(4)蛋白质代谢:妊娠期妇女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呈正氮平衡状态。自身组织更新的需要母体内还要储备氮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子宫、乳房增长的需要为分娩期能量的消耗作准备。,22,(5)矿物质代谢:正平衡;钙、磷:胎儿骨骼及胎盘的形成需要较多的钙、磷,妊娠后3个月,应补充维生素D及钙,以提高血钙含量。铁:胎儿造血需要较多的铁;此外,肝脏储存一定量铁(出生后46各月储备),易发生贫血。,23,3、生殖系统的改变,子宫:孕期子宫增大,宫腔容积由未孕时的5ml5000ml;子宫重量由未孕时的50g10001200g,子宫增大主要是其肌细胞发生变化,肌细胞变肥大、伸长,子宫的增长以底部肌增长最快。,24,4、乳腺早孕时乳房改变:为产后哺乳做准备;孕期乳腺的发育与激素有关: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使乳腺管发育,孕激素使乳腺腺泡发育,垂体生乳素、胎盘生乳素对乳腺的发育亦有协助作用。,25,5、消化系统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少,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不良、饱胀感和便秘(早孕反应),26,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胆囊排空时间延长,胆道平滑肌松弛,胆汁粘稠度增加孕期易诱发胆石症。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对钙、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吸收率增加。受高水平雌激素影响,齿龈肥厚易发生齿龈炎、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及龋齿。,27,6、心血管系统,(1)心脏:心脏容量从孕早期至末期约增加10%,心率增加1015次/分,以适应妊娠需要,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2)心搏出量:孕10周左右心博出量即开始增加,至孕3034周时达高峰,心搏出量增加对维持胎儿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孕妇左侧卧位可增加心搏出量30%。,28,(1)血容量:血容量自孕中期起明显增加,至孕后期可比孕前增加约40%,平均增加约1500ml,其中血浆容量增加50%(1.31.5L),而红细胞只增加20,两者增加的程度不一致,故血液稀释而呈现孕期生理性贫血,孕2030周最为明显。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定值是Hb110g/L,孕中期是Hb105g/L。,7血容量与血液成分,29,妊娠期间母亲血浆容量、血容量、红细胞质量及红细胞比容的相对变化,30,(2)血液成分:多数降低:孕期血浆总蛋白浓度由平均70g/L降至40g/L,血浆白蛋白浓度由40g/L下降至25g/L,葡萄糖、氨基酸、铁、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生物素等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也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上升,脂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含量也较高(上升约50%),维生素A变化不大。,31,正常孕妇血浆某些营养素水平的变化(非孕水平为100%),32,8、肾功能,肾功能出现明显的生理性调节;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肾血浆流量增加75%。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是在餐后15分钟可出现糖尿,尿中葡萄糖排出量增加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尿钙排出量减少。,33,9.体重增长孕期平均增重约1112.5kg(发达国家15kg),包括:妊娠产物(胎儿、胎盘、羊水):4.75kg;母体乳腺、子宫,以及血液和细胞外液:3.75kg为泌乳而储备的脂肪:4kg,孕1030周是孕妇体脂增加最快的时期。主要集中在腹部、背部、大腿上部。,34,孕期平均体重增长的模式及成分,其中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浆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称为必要性体重增加。发达国家7.5kg;发展中国家6kg,35,36,脂肪储存:主要发生在孕1030w,即胎儿快速生长期以前,可能更多是由于孕酮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由膳食摄入量增加所致,其生理意义是为孕晚期及哺乳期作能量储备。,37,孕妇体重增长的速度随孕期的进展而不同,孕期一般划分为三期,即孕早期(112w)、孕中期(1327w)和孕晚期(2840w)。孕早期的体重增加不到2kg,以后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350400g/周),因此大量的合成代谢主要发生在孕中、晚期。,38,孕期适宜增重按孕前体质指数(BMI)推荐孕期增重:根据孕前BMI推荐孕期增重值被认为适合于胎儿和母体双方,39,二、妊娠期营养对孕妇、胎儿的影响,(一)营养对孕妇的影响1、营养性贫血:我国孕妇贫血患病率约为2050(WHO:20%80%)。分类: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膳食铁的吸收利用率低或摄入不足,不能满足母体和胎儿对铁的需求;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孕妇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而引起。危害:心肌缺氧:贫血性心脏病抵抗力低下:泌尿道感染、产褥感染,40,2、骨质软化症:为了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需要而动用母体的骨骼钙,或因缺钙或维生素D而引起。3、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由于蛋白质严重缺乏而引起,多见于贫困地区或战争时期。维生素B1严重缺乏时亦可发生浮肿。,41,4、妊娠并发症:妊高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缺钙及BMI24糖尿病5、感染和产伤率免疫功能抵抗力减弱感染胎盘早剥、流产、死产、早产、产后出血等,42,(二)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又称胎儿宫内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胎儿各个器官发育不好、生命力弱、不容易成活、新生儿体重低、抵抗力弱、容易合并疾病。孕期营养不良是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孕妇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孕期增重小于12kg孕前体重过低,如小于40kg,43,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8份酒/周30401份酒355ml啤酒,148ml葡萄酒,148ml40蒸馏酒,17g纯酒精,49,胎儿酒精综合症,50,咖啡因,动物研究:大量咖啡因有致畸作用(腭裂、无下颌、露脑、脊柱裂)人体研究:中度咖啡因摄入量降低出生体重美国FDA:避免或限制咖啡的摄入咖啡因摄入量4000g妊娠后期血糖升高:孕妇血糖升高可使胎儿血糖升高并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胎儿的高胰岛素水平具有生长因子样的作用。孕期增重过多:胎儿生长过度。危害:分娩困难,出生后发生营养缺乏症。,52,三、孕妇的营养需要,1、能量(1)能量构成包括两部分:,自身所需能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胎盘和母体组织增长所需要的能量,53,孕期额外的总能量需要:蛋白质储存+脂肪储存+代谢消耗301MJ食物能量转化率为90335MJ(80000kcal)WHO认为,孕妇若仍保持孕前的体力活动水平,则孕期(280天)额外的每日能量需要量平均为335MJ2801.2MJ(285kcal)。如果孕妇的体力活动减少,这一建议值应减少到0.84MJ(200kcal)。,54,孕早期孕妇的基础代谢并无明显增高,因此孕早期能量摄入与非孕妇女相同;活动孕中、后期能量供给量在非孕妇女能量供给量的基础上每日增加0.84MJ(200kcal)。注意:孕期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增加大于对能量需要量的增加,当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以增加营养素摄入时易引起体重的过多增长,所以要注意食物选择和膳食搭配。,55,对孕妇能量的供应主要可根据其体重增减来调整:孕前体重在标准范围内,则孕中、晚期增重应控制在每周0.5kg左右,其变动范围以不超过每周0.330.60kg为宜;孕前体重轻者每周增重量可略提高;孕前体重超过正常范围者,孕期也不宜减肥;如果孕妇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kg,可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g,易发生难产。,56,孕妇必须摄入足够数量的蛋白质以满足自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供给不足,影响发育及其功能,甚至发生畸形。蛋白过高的膳食,增加消化系统、肝、肾的负担,不利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2、蛋白质,57,蛋白质妊娠期间,胎儿、胎盘、羊水、血容量增加及母体子宫、乳房等组织时生长发育约需925g蛋白质(胎儿体内约440g,胚胎100g,羊水3g,子宫166g,乳腺81g,血液135g)。分别在孕早、中、晚期的日增加量分别为lg、4g、6g;由于胎儿早期肝脏尚未发育成熟而缺乏合成氨基酸的酶,所有氨基酸均是胎儿的必需氨基酸,需母体提供。,58,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妇女在妊娠后半期每日应优质蛋白质9g,相当于牛奶300ml,或瘦肉50g,或鸡蛋2只,若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则每日应增加蛋白质15g,相当于豆腐200g,或粮谷类200g,或豆腐干75g。,59,中国居民膳食一般以摄入植物性蛋白为主,所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DRIs:孕早期(5g),孕中期(15g),孕晚期(20g)。若经济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生物价值高的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质量的1/2为好,以保证母体与胎儿必需氨基酸的供给。,60,3、脂肪,是人类饮食能量的重要来源,妊娠过程中孕妇平均需储存34kg脂肪以备产后泌乳,胎儿储存的脂肪可为其体重的5%15%。饮食脂肪中的磷脂以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生命早期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孕期对脂肪以及特殊脂肪酸的有特别的需要。,61,脂肪对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性,脂类是胎儿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其固体物质的1/2以上。孕20周开始,胎儿脑细胞分裂加速,作为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分的磷脂增加是脑细胞分裂加速的前提,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是为脑磷脂合成所必需。,62,相当数量的ARA和DHA是在子宫内和出生后数月迅速积累在胎儿和婴儿脑及其他组织中的,妊娠母体是胎儿期DHA的唯一提供者。胎儿期最后3个月每日DHA积聚量约4060mg/kg估计孕末期母体每日至少需要100mgDHA膳食中亚油酸ARA-亚麻酸DHA。,63,亚油酸(n-6):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油中;亚麻酸(n-3):仅存在于大豆油、亚麻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等少数油中;n-6:n-3=46:1DHA主要存在于某些海产鱼油中。一般认为脂肪提供的能量以占总能量的2530较为适宜。其中饱和脂肪、但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分别为30mg/d可能干扰锌的吸收,故建议妊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同时补充锌15mg/d。,83,(4)碘,孕期缺碘的危害:易发生甲状腺肿大,影响胎儿发育。还可以引起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围生期死亡率增高、婴幼儿期死亡率增高会损害胎儿神经系统:导致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生长迟缓,神经及运动系统异常,常伴有聋或聋哑。引起以生长发育迟缓、认知能力降低为标志的不可逆转的克汀病。孕早期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神经损害更为严重。,84,估计世界上有8亿人面临碘缺乏所造成的危害,其中我国约为4亿。WHO估计,全世界有两千万人因孕期母亲碘缺乏而大脑损害。,85,86,孕期碘推荐摄入量:RNI:200g/dUL:1000g/d食物来源:加碘盐;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蛤干、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建议孕期每周至少进食1次富碘的海产品。,87,5、维生素,孕妇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母体的维生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母体的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在肝内,需要时可从肝释放出来供给胎儿。但母体摄入过量脂溶性维生素,也可导致胎儿中毒。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储存,必须及时供给。另外,各种维生素之间要注意保持平衡。,88,(1)维生素A,缺乏:喂饲孕鼠、猪、猴缺乏维生素A饲料子代眼、泌尿系统畸形文献报道维生素A营养状况低下与早产、IUGR及VLBW有关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缺乏率高:在维生素A缺乏的尼泊尔,受孕前每周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44%的母亲死亡率。,89,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妊娠早期800ug/d;孕中、晚期维生素A的RNI为900g/d。维生素A主要来源:动物肝脏、牛奶、蛋黄,-胡萝卜素来源于深绿色、黄红色蔬菜和水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孕妇奶粉绝大多数都强化了维生素A,摄入时应注意补充的总量。,90,(2)维生素D,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母体和出生的子代钙代谢紊乱,新生儿低钙血症、手足搐弱、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母体骨质软化症;补充后上述发生率,补充25ug/d可增加出生体重和身高,91,维生素D来源:,、内源性来源: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或紫外光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户外活动2h合成的维生素D可以满足一般人对维生素D的需求。、通过食物摄入:天然食物维生素D含量低。含脂肪高的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相对多;瘦肉、奶类含量少。,92,注意:在高纬度、缺乏日光的北方地区,尤其在冬季几乎不能合成维生素D,导致母体和胎儿血中25-0H-D3浓度降低,由于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限,维生素D补充极为重要。有研究报道:法国冬季未补充孕妇所产婴儿约24%出现缺钙症状,93,2000年中同居民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早期维生素D的RNI为5g/d,孕期维生素D的RNI为10g/d,安全摄入的上限水平UL值为20g/d。,94,(3)维生素E,对细胞膜,尤其是对红细胞膜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的保护作用,孕期维生素E的补充可能对预防新生儿溶血产生有益的影响。2000年中同居民饮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孕期维生素E的参考摄入量为14mg/d。,95,(5)维生素B1,维生素B1进人人体后主要参与机体的代谢。妊娠期母体及胎儿代谢水平增高,维生素B1消耗增加。另外孕妇肾脏过滤率增加,尿中排出的维生素B1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1才能满足需要。,96,维生素B1缺乏影响胃肠道功能,这在孕早期特别重要,因为早孕反应使食物摄入减少,极易引起维生素Bl缺乏;并因此导致胃肠道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早孕反应,引起营养不良。孕期缺乏或亚临床缺乏维生素B1致新生儿维生素B1缺乏症(先天性脚气病),尤其在以米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97,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孕期维生素B1的RNI为1.5mg/d。动物内脏如肝、心、肾、瘦肉、豆类和粗加工的粮谷类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7)维生素B6,妊娠期血中维生素B6水平降低;维生素B可用于早孕反应的辅助治疗,也可以和叶酸、维生素B12共同使用预防妊娠高血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间维生素B6的适宜摄入量为1.9mg/d。,98,(8)维生素B12,妊娠期间缺乏维生素B12可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间维生素B12的适宜摄入量为2.6ug/d。,99,100,(9)叶酸,孕妇是叶酸缺乏的高危人群之一。叶酸摄入不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出生低体重、胎盘早剥和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儿或脑膨出),在发展中同家还有常见的孕妇巨细胞性贫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易致妊高征、早产,101,102,103,1983英国Smithells360g/d再发率851988美国CDCMulinare发生率60澳大利亚Bower发生率751991北京医科大学中国育龄妇女每日叶酸摄入量266g/d1999中美合作项目Berry400g/d高危人群85受孕前和孕早期补充叶酸400g/d可有效地预防大多数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但1mg/d叶酸补充剂可能引起癫痫、影响锌吸收、掩盖早期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104,补充叶酸时机和剂量:按胚胎组织分化,受精卵植入子宫的第16天脊索管形成,18天脊索管、神经板发育,1920天神经沟、神经褶形成,2l22天神经沟闭合成神经管。因此,叶酸的补充需从计划怀孕或可能怀孕前开始;建议最迟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g,并持续至整个孕期。,105,2000年中周居民饮食营养素参考量建议周孕期妇女应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孕前叶酸RNI为600ug/d。叶酸可源于肝脏、豆类和深绿色叶菜,但食物叶酸的生物利用率仅为补充剂的50%,因此补充400ug/d叶酸或食用叶酸强化食物更为有效。美国FDA已规定:所有谷类产品应强化10%RNI的叶酸。,(10)维生素C,孕妇体内维生素C含量较非妊娠妇女低50%左右;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晚期孕妇每日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为130mg/d。,106,107,四、妊娠分期及各期的生理特点及合理膳食,108,整个妊娠期40周(末次月经开始计算)根据胎儿发育阶段孕早期:妊娠112周孕中期:妊娠1328周孕晚期:妊娠2940周,孕前期妇女膳食指南,妊娠前36个月。1、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者补充叶酸:最迟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叶酸400g;2、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孕期缺铁:早产、孕期体重增长不足、新生儿低出生体重,109,3、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早期缺点增加新生儿克汀病;碘盐+每周摄入一次海产品。4、戒烟、禁酒。,110,111,孕早期,胎儿:受精卵人体成形胎儿生长发育缓慢,胚盘及母体的有关组织增长变化也不明显,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妊娠中、后期相对要少。处于胚胎组织的分化增殖和主要器官系统的形成阶段,任何不利因素畸形孕妇:早孕反应易影响营养素的摄入(雌激素-平滑肌-胃潴留-恶心和呕吐),112,早孕反应约有半数的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时,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不同程度的恶心、偏食(如喜食酸物)、对油腻等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可出现呕吐等现象,多半是在清晨起床或饭后比较明显。一般于妊娠12周以后逐渐消失,113,孕早期合理膳食原则,孕妇膳食的重点是合理调配,防止由强烈妊娠反应引起母体营养严重缺乏,从而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及脑功能受影响。孕早期的饮食主要应注意食物的多样化,数量不一定要很多,但营养成分应全面。,114,1、膳食清淡、适口:以增进食欲、易于消化,有利于缓解早孕反应。2、少食多餐:鼓励孕妇进食;可根据嗜好和口味选择食物,无需片面追求食物营养价值;多用固体或半固体食物以减少进食体积。鉴于孕吐反应在晨起和饭后最为明显,为此,可在起床前吃些干的碳水化合物,如咸饼干、面包干、烤馒头干等。,孕早期膳食指导,115,3、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每天至少摄入150克碳水化合物(约谷类200克),以免因饥饿而血中酮体蓄积;孕妇完全不能进食时,也应静脉补充至少150克葡萄糖:;碳水化合物是胎儿唯一的能量来源。有研究指出,如因孕早期母亲低血糖,胎儿利用酮体后,可能对大脑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发现这些胎儿出生至4岁时,其智商低于正常儿童的现象。,116,4、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400g/d。5、戒烟、禁酒,117,总之,特别注意不可因呕吐而禁食,呕吐后仍要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保持孕前食物的摄入量。,118,孕早期的一日食谱举例,早餐:馒头(或面包)、酸奶(或牛奶)、鲜橙;加餐:核桃或杏仁几粒午餐:米饭、豆腐干炒芹菜、排骨烧油菜、蛋花汤加餐:草莓、面包晚餐:面条、胡萝卜、甜椒、炒肉丝、盐水菜心(油菜)+豆腐鱼头汤晚点加餐:牛奶,119,孕早期膳食宝塔,120,孕中期生理特点,胎儿:发育迅速,到中末期体重约1kg,平均增长10g/d,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显著增加;孕妇:母体各器官系统也随之发生巨大的适应性变化:子宫逐渐增大,宫腔随之扩张;对各种营养素需求量明显增加,表现为食欲改善,饮食量增加。,121,孕中期每餐摄食量可因孕妇食欲增加而有所增加。但随妊娠进展子宫增大,胃部常因受到挤压而餐后出现饱胀感。可增加每日的餐次,分45次进食,每次食量适度,避免因盲目地吃得过多,造成营养过剩,孕妇体重增加过多,其胎儿常易为肥胖体质,易患心血管疾病。此外,如出生巨大儿(体重4000克)会引起母婴创伤。,孕中期营养需要特点,122,孕中期膳食要点,补充充足的能量:孕46个月时,胎儿生长开始加快,母体子宫、胎盘、乳房等也逐渐增大,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