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运动学复习.doc_第1页
肌肉运动学复习.doc_第2页
肌肉运动学复习.doc_第3页
肌肉运动学复习.doc_第4页
肌肉运动学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肉运动学复习 目录1、 肌肉动力学生物学基础.3(一)、组织学肌肉的生长、发育3(二)、机能学肌力、肌肉收缩4(三)、生理学神经-肌肉兴奋传递5(四)、生物化学肌肉的供能系统6二、肌肉运动学生物力学特性6(一)、物理特性6(二)、生理特性6(三)、肌肉收缩形式6(四)、肌肉的运动形式7三、肌肉的功能指标及影响因素8(一)、肌肉功能状态指标8(二)、肌肉的协同作用9四、运动对肌肉力学性能影响.10(一)、运动-类型10(二)、运动-数量10(三)、运动-代谢10(四)、超量恢复原理10一、肌肉动力学生物学基础(一)、组织学肌肉的生长、发育1、肌的组成: 肌束 肌纤维(肌细胞)【平行(并联)排列】 肌小节【串联、具有收缩性】 肌丝粗肌丝:肌球蛋白细肌丝:肌动蛋白单体+调节蛋白肌原纤维组成:肌周围的结缔组织:肌膜:肌肉的并联弹性成分肌腱:肌肉的串联弹性成分韧带两种弹性成分的作用:保证肌肉随时可以收缩,并有一定的肌张力;保证收缩成分在收缩结束时能恢复原状;当收缩成分松弛时,使其不会被过度牵伸,从而减少肌肉损伤的危险。肌肉周围的结缔组织具有保证肌肉舒缩活动、传递肌力和协调肌肉运动的动能作用。2、 肌的类型及特性运动单位肌纤维结构特点:排列形式作用结果平行力叠加串联位移叠加交错组合力和位移的变化(二)、机能学肌力、肌肉收缩1、 肌力肌肉收缩时所表现的能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表示;体现肌主动收缩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反应肌最大收缩水平。影响因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力与之成正比(缝匠肌、羽状肌)肌肉的初长度:当肌肉被牵拉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肌肉的募集: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也越大杠杆效率临床意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可以分为完全瘫痪和不完全瘫痪(轻瘫)。不同部位或不同组合的瘫痪可分别命名为: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一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损害或脑卒中;交叉性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的结果,多见于脊髓外伤,炎症。2、 肌肉收缩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三)、生理学神经-肌肉兴奋传递1、 N-M接头结构接头前膜:突触囊泡(含Ach)、Ca2+通道;接头间隙;接头后膜:Ach-R、Na+、K+通道。2、 传递过程:神经纤维上AP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量子释放Ach与R结合后膜Na+通道开放,Na+内流终板电位(局部兴奋)总和邻近肌膜产生AP横管三联管终池Ca2+通道开放肌浆中Ca2+肌丝滑行3、肌丝滑行:肌浆中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变构暴露横桥结合位点横桥和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分解ATP获得能量使横桥循环把细肌丝不断地向肌节中心M线拉肌肉收缩(四)、生物化学肌肉的供能系统1、 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主要依靠ATP-磷酸肌酸供能;2、 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3、 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二、肌肉运动学生物力学特性(一)、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二)、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三)、肌肉收缩形式:1、单收缩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纤维接受一次刺激后,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进行一次机械性收缩。肌肉收缩曲线:2、强直收缩肌肉接受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刺激发生的持续缩短状态。强直收缩并非动作电位的叠加,动作电位始终是分离的,所以强直收缩的收缩幅度和收缩力比单收缩大。 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完全强直收缩: 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四)、肌肉的运动形式:静力性运动-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对其长度不变等长运动:固定体位、维持姿势例:半蹲位时的股四头肌收缩、紧咬下颌时咀嚼肌的收缩等。动力学运动: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引起身体运动。当屈肘举起一恒定负荷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关节角度而变化2、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常被用于对抗重力或减慢某种运动。例: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下坡跑和下楼梯等需要肌肉进行离心收缩。3、等张收缩: 肌肉在收缩时, 张力相等, 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4、等速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等速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都产生最大张力 三、肌肉的功能指标及影响因素(一)、肌肉功能状态指标肌力:1、长度-张力关系静息-张力最大,肌纤维2.02.25um;肌纤维2.8um,静息-张力;肌纤维1.6um,静息-张力;肌纤维为1.27um、3.6um时张力为零。肌肉纤维结构:PEC:并联弹性成分,随非刺激性肌肉拉伸产生被动力量。SEC:串联弹性成分,肌肉离心运动时储存的力量,收缩即刻释放的力量。CC:代表主动能力。 结构:例:膝关节完全屈曲腘绳肌;屈髋伸膝腘绳肌,被动张力使伸膝受限。2、负荷-速度关系向心收缩-负荷速度成反比离心收缩-负荷速度成正比等长收缩-负荷=张力速度为零3、张力-时间关系肌肉产生的能力与收缩的时间成正比(二)、肌肉的协同作用1、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其主要作用者称为主动肌,其余为副动肌。2、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例: 参与屈肘动作的肌肉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 肱桡肌 、桡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 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肱二头肌和肱肌,称主动肌, 其余为副动肌。 同时,肱三头肌即是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拮抗肌。3、多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主动不足:实质是肌力不足,如当腕背伸位或中立位时可以很充分,而在屈腕情况下再屈指,则会感到力量不足。被动不足: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如当仰卧位膝关节屈曲时,髋关节屈曲可达120,而当膝关节伸直时,髋关节屈曲幅度就小得多。四、运动对肌肉力学性能的影响(一)、运动-类型等长运动、向心运动、离心运动(二)、运动-数量肥大:肌纤维增粗;增生:肌纤维数目增多。(三)、运动-代谢糖原、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脂质和肌红蛋白。(四)、超量恢复原理超量恢复是肌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肌疲劳: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