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浸渍疗法一、 概述祖国医学数千年的总结,在对疾病的辨证治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治疗上,更是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百法备焉。药浴就是对疾病治疗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中医把药浴法作为外治法之一,即用中草药末冲沸水、或煎液、或含有药液成分水质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二、 起源与发展药浴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属于自然疗法中洗浴疗法的范畴。药浴是将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草药共末沸水冲兑,或水煮,滤渣取液,调至适当温度,浸泡双脚或全身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有关史料记载, 我国长沙马王堆出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温熨”、“药摩”、“外洗”等内病外治的记载。从殷商时期起,我国人民已经有了沐浴的习惯,当时人们已有洗足、洗澡等行为。考古学家在我国河南安阳发掘殷王墓时发现了全套盥洗用具,这说明当时人们对洗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周代人已知道定期沐浴,并开始用沐浴治疗疾病如“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 左传中记载了人们对水土质量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认识。山海经中收载了许多药物资料,其用药方法也颇具特点,其中就有药浴的记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书将泡浴疗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摩之浴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脾风 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可浴”;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指出了药浴与足浴的适应症;灵枢.百病始生篇还指出了“用力过度,若入房 汗出,浴则伤肾”等洗浴疗法的禁忌症。这些均为药浴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药浴这一传统的外治与其他自然疗法一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药浴保健的方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药浴又分为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两种,局部药浴多选用足部、小腿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全身药浴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表明, 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 , 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同时湿热刺激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 , 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 使新陈代谢旺盛 , 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得以改善 , 从而使疾病向愈。三、临床应用药浴疗法通过药物作用,水的温热效应以及磁疗效应,能够到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养荣生肌、美容保健等作用,不但可以治疗硬皮病、多发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顽症,而且对失眠、便秘、骨折等疾病有确切疗效,为患此类顽疾的患者带来福音,取得了疗效的突破,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我科常用洗剂有:1、常用伤科泡洗剂功用:祛风通络、消肿止痛。适应症:损伤各期,局部及肢节肿胀濡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症。用法:共末适量沸水冲兑、浸泡患处,无禁忌。2、温经通络洗剂功用:温经通络、行气利水、消肿止痛、除湿利痹、疏松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通气血、活血止痛。化瘀通络、和营生新、收敛创口。适应症:骨伤中后期,骨位已正,瘀血未尽。或陈伤日久,气机不畅,肿痛未除,局部青肿,濡胀疼痛,局部瘙痒、皮肤粗糙、创口外不愈合。气血凝滞,寒邪内侵,筋膜粘连,屈伸不利,以及风湿痹痛,肢体麻木,酸胀。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局部无肿灼热者。用法:共末适量沸水冲兑、浸泡患处,热症者禁用。3、骨伤一号(酒方)功用:活血化瘀、舒通经络、消肿定痛。适应症:骨伤三期,骨折、软组织挫伤,局部肿胀,疼痛瘀滞,关节活动受限等。用法:内服30-50ml,一日两次,饭后服,外擦适量,孕妇经期禁忌。4、骨伤二号(酒方)功用: 活血通络、祛风胜湿。适应症:损伤初中期,局部肿痛、关节痹痛、僵硬、屈伸不利,腰膝酸软等症。用法:内服30-50ml,一日两次,饭后服,外擦适量,孕妇经期禁忌。5、骨伤三号(酒方)功用:舒筋活血、强壮筋骨、补益肝肾。适应症:骨伤后期、腰膝酸软,筋骨不坚,局部酸胀濡通、举动困难等。用法:内服30-50ml,一日两次,饭后服,外擦适量,孕妇经期禁忌。6、消瘀止痛酊一号功用: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应症:损伤三期,骨折、软组织挫伤,局部肿胀疼痛,肢体麻木酸楚僵硬,关节屈伸不利等。用法:外擦患处,忌内服。7、浴足一号方(解毒止痒洗剂)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利湿止痒、杀虫。适应症:足汗、臭痒、烂、荨麻疹、湿疹、瘙痒,足部肿用、疼痛、风湿痹痛,足部灼热肿痛。用法:共末适量沸水冲兑、浸泡患处,有创口者慎用。8、浴足二号方(利湿止痒洗剂)功用:疏风通络、利湿止痒、杀虫。适应症:皮肤瘙痒、足臭、足痒、足部干燥皲裂,脱屑、角化等症。用法:共末适量沸水冲兑、浸泡患处,有创口者慎用。9、浸泡三号(强壮剂)功用:强筋壮骨、祛风除湿、舒筋通络、降压。适应症:强身健体,筋骨痹痛,肢节不利,高血压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吹填砂施工方案下载
- 酶制剂提取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婴童店龙抬头营销方案
- 长春商业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地矿修复材料成本分析报告
- 工艺染织品制作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行木栈道拆除施工方案
- 书店建筑方案设计图
- 理财产品的营销方案
- 交通工程系汽车营销方案
- 食品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课件
- 2024年旧楼简易改造合同范本
- 《火灾调查》课件
- GB/T 33629-2024风能发电系统雷电防护
- 2024-2025学年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 (上册)高教版(2021·十四五)教学设计合集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课件
- 中国移动集客技能知识考试题库(浓缩600题)
- 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
- 2024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专题讲座课件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务》研学旅行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